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因素
1
作者 陈春艳 林剑 谢勇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8月本院24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记为并发组;剩余190例患儿记为未并发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并发组... 目的 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3年8月本院244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54例并发消化系统损伤,记为并发组;剩余190例患儿记为未并发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并发组与未并发组按照1:1匹配,匹配后每组各52例。比较匹配前、匹配后2组的一般资料;基于匹配后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结果 匹配前,并发组年龄>3岁及肺实变影占比高于未并发组(P<0.0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长于未并发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红细胞沉降率(ESR)高于未并发组(P<0.05);匹配后,并发组年龄>3岁、肺炎支原体(MP)抗体Ig M(MP-Ig M)滴度>1:160及肺实变影占比高于未并发组(P<0.05),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长于未并发组(P<0.05),血清CRP、PCT及ESR高于未并发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值:1.889,95%CI:1.239~2.879)、MP-Ig M滴度>1:160(OR值:1.587,95%CI:1.120~2.250)、肺实变影(OR值:2.012,95%CI:1.523~2.657)、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OR值:1.998,95%CI:1.474~2.707)、CRP(OR值:1.895,95%CI:1.352~2.654)、PCT(OR值:1.766,95%CI:1.296~2.408)及ESR(OR值:1.800,95%CI:1.376~2.355)均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经倾向性评分均衡混杂因素后,年龄、MP-IgM滴度、肺实变影、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起始时间、CRP、PCT及ESR均是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肺炎支原体肺炎 消化系损伤 倾向性评分匹配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梅 杨婷 +3 位作者 韩世波 邹时雨 马佳妮 潘文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696-698,703,共4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274例,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分为研究组114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对照组160例(无消化系统损伤)。...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274例,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分为研究组114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对照组160例(无消化系统损伤)。记录患者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致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74例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中,消化系统损伤114例,发生率为41.61%。单因素分析显示,2组性别比、肥胖、吸烟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冠心病史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年龄、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低蛋白血症、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低蛋白血症、卧床时间>2周和住院时间>3周为影响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患者并发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较高,且受年龄、糖尿病史、意识障碍、吞咽障碍、低蛋白血症、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多因素影响,应重点关注此类患者的消化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损伤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卡马西平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1
3
作者 高爱社 田新红 +3 位作者 李成文 蔡庆春 李伟 王少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0-1002,共3页
目的:建立卡马西平(CBZ)长期应用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60)。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以CBZ灌胃,剂量由600mg/kg始,每5d增加200mg/kg,至120... 目的:建立卡马西平(CBZ)长期应用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动物模型。方法: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模型组(n=60)。正常对照组每d灌胃蒸馏水,其余不做任何处理。模型组大鼠以CBZ灌胃,剂量由600mg/kg始,每5d增加200mg/kg,至1200mg/kg维持,共计灌胃120d,然后停用CBZ,继续观察30d。模型组于给药第30d、60d、90d、120d及停药30d后各取大鼠12只测肝功能指标,然后处死大鼠,观察肝、胃和小肠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正常对照组状态良好,组织学观察未见异常。模型组大鼠一般情况差,肝细胞弥漫性水肿、点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胃黏膜萎缩、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可见浅表溃疡;肝细胞内线粒体和内质网肿胀断裂,线粒体面积增大,密度下降,脂肪滴面积增加;血清AST、ALT、ALP活性升高,ALB含量下降(P<0.05)。结论:CBZ长期应用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模型成功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消化系损伤 动物模型 大鼠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肌苷、吗丁啉对卡马西平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伟 李燕侠 +3 位作者 李成文 蔡庆春 李增富 高爱社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005-1007,共3页
目的:研究肌苷、吗丁啉对卡马西平所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肌苷预防组与吗丁啉预防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制备卡马西平致消化系统损伤模型,同时肌... 目的:研究肌苷、吗丁啉对卡马西平所致大鼠消化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肌苷预防组与吗丁啉预防组,每组12只。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其余3组制备卡马西平致消化系统损伤模型,同时肌苷和吗丁啉预防组分别给予肌苷600mg/(kg·d)和吗丁啉15mg/(kg·d)灌胃,90d后处死大鼠,检验肝功能,观察肝、胃、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大鼠一般情况差,肝细胞弥漫性水肿、点状坏死明显,并可见灶状坏死,炎性细胞浸润,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胃黏膜萎缩,组织水肿,浅表溃疡形成,并可见部分腺体发生肠上皮化生,胃壁各层均可见不同程度炎性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浸润。肌苷和吗丁啉预防组肝细胞均轻度水肿,肝小叶内及汇管区炎性细胞轻度浸润,纤维结缔组织轻度增生,偶见坏死;胃、肠黏膜上皮细胞水肿减轻,未见胃、肠浅表溃疡。结论:肌苷与吗丁啉对卡马西平引起的消化系统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消化系损伤 不良反应 肌苷 吗丁啉 大鼠
下载PDF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药物对消化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志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1年第2期81-86,共6页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给予积极和规范的二级预防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栓(抗血小板和抗凝)、降血脂(尤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和降血糖治疗.但是长期口服二级预防药物... 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给予积极和规范的二级预防治疗,可以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药物治疗方面主要包括:抗栓(抗血小板和抗凝)、降血脂(尤其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和降血糖治疗.但是长期口服二级预防药物可以造成消化系统的损伤,增加出血率,严重时可造成死亡,并极大可能会造成患者的减药或停药,使脑卒中复发.所以,了解各种药物的相互不良反应,对于预测很大可能会出现消化道损伤的患者早期评估,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二级预防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二级预防 消化系损伤
下载PDF
百草枯中毒口咽部及消化系统损伤治疗体会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磊 张会云 王勇强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12期2352-2353,共2页
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口咽部及消化系统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对68例不同程度百草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与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A组病死率为64.3%,B组病死率为40%。结论:予以百草枯中毒患者积极消化道黏膜保护可以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 百草枯中毒 口咽部及消化系损伤 治疗
下载PDF
老年消化系统损伤与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的相关性 被引量:3
7
作者 甘伙烨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4260-4261,共2页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 目的评估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造成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接受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200例,未接受治疗老年患者100例,根据患者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状况分为对照组和服药组,对各组患者的一般人口资料、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方式、内镜检查特征等相关因素与患者服药类型及(INR)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服药组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03),且呕血、便血及潜血阳性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患者高(P=0.024,0.012,0.011),服药组INR≥3患者的比例和出血风险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08),服药组患者在胃窦、胃体及多发性溃疡发生率较对照组高(P=0.035,0.013和0.013),且溃疡面积(大溃疡、小溃疡)较对照组多(P=0.042,0.034),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老年患者服用抗凝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可能成为患者出现严重消化道出血、溃疡及不同程度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损伤 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熊阳春 范玉玲 +2 位作者 侯晓强 何克剑 尹龙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10-14,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消化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71例SLE患者,其中168例(61.99%)合并消化系统损伤,103例(38.01%)未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统计入组患者的一... 目的:回顾性分析我院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消化系统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271例SLE患者,其中168例(61.99%)合并消化系统损伤,103例(38.01%)未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统计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分析SLE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168例SLE患者中,155例(92.26%)以消化系统以外的皮疹、发热、肾功能损伤、关节炎、心包炎及胸膜炎等为主要起始症状,13例(7.74%)以消化系统的腹胀、腹痛、腹泻、腹水、恶心呕吐及食欲不振等为主要起始症状。患者主要表现包括食欲不振(84.52%)、肝损伤及肝功能异常(50.60%)、腹痛(35.12%)、腹胀(31.55%)、恶心呕吐(29.17%)、腹水(28.57%)、腹泻(17.26%)、消化道出血(14.29%)和吞咽困难(5.36%)。其中食欲不振是SLE合并消化道系统损伤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此外,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是SLE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SLE患者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阳性及血清白蛋白水平降低的SLE患者更容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损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消化系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韩红霞 费素娟 张建福 《医学综述》 2014年第16期2919-2921,共3页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分子机制是迷走神经受刺激,大量乙酰胆碱释放,并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一系列抗炎效应。乙酰胆碱受体分为毒蕈碱(M)和烟碱(N)受体,其中N受体作为神经递质受体大家族之一,其α7亚单位是胆碱能抗炎通路... 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分子机制是迷走神经受刺激,大量乙酰胆碱释放,并与免疫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结合,从而发挥一系列抗炎效应。乙酰胆碱受体分为毒蕈碱(M)和烟碱(N)受体,其中N受体作为神经递质受体大家族之一,其α7亚单位是胆碱能抗炎通路下调细胞因子合成的关键受体亚单位,也是发挥抗炎效应的主要受体。胃肠道同样分布有胆碱能受体,研究其在胃肠疾病及损伤方面的作用和机制将为消化系病的药物开发和防治带来新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胆碱能受体 消化系疾病与损伤 抗炎作用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消化系统损害的护理
10
作者 王姣姣 赵蓉 +4 位作者 李夏薇 张巧 吕彦伶 李娅 肖世莉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23期3734-3737,共4页
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报道了美国首例确诊患者治愈的病例,其中提到住院期间采集患者样本进行rRT-PCR检测,结果不仅是呼... 2020年2月1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在某些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的粪便中检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也报道了美国首例确诊患者治愈的病例,其中提到住院期间采集患者样本进行rRT-PCR检测,结果不仅是呼吸道样本(鼻咽拭子和口咽拭子),还包括粪便样本都呈新型冠状病毒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消化系统/损伤 护理
下载PDF
构建急进高海拔地区急性应激性胃肠道损伤大鼠模型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志华 王鲲 +1 位作者 哈小琴 张萍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0期6475-6479,共5页
背景:前急进高海拔地区胃肠道急性应激损伤的模型建立鲜有报道,建立稳定的急进高海拔肠应激性损伤模型成为当前研究急进高海拔应激性胃肠损伤及相关疾病的前提。目的:建立急进高海拔引起的急性应激性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方法:将雄性W... 背景:前急进高海拔地区胃肠道急性应激损伤的模型建立鲜有报道,建立稳定的急进高海拔肠应激性损伤模型成为当前研究急进高海拔应激性胃肠损伤及相关疾病的前提。目的:建立急进高海拔引起的急性应激性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方法:将雄性Wistar大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海拔下限正常对照组、高海拔假手术组和高海拔缺血再灌注组各8只。大鼠急进海拔地区,缺血再灌注组以血管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完全阻断血流60 min,之后松开动脉血管夹,恢复肠道血流形成再灌注,时间为60 min。假手术组仅分离肠系膜上动脉不作夹闭。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大鼠再灌注60 min后,以化学发光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水平,并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分析。结果与结论:急进高海拔并行肠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肝、肾、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肠黏膜出血,腺体断裂甚至发生溶解,黏膜层和黏膜固有层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提示采用急进高海拔地区后动脉夹夹闭肠系膜上动脉的方法制备急进高海拔地区急性应激性胃肠道损伤的大鼠模型病情相对稳定,方法简单,适于进行急进高海拔地区急性应激性胃肠道损伤的防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消化系损伤动物模型 急进高海拔 应激 缺血再灌注 肝功能 肾功能 心功能 Chiu’s分级 损伤 模型
下载PDF
消化道外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被引量:6
12
作者 项和平 张长乐 李贺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消化系统/损伤 肠道营养 胃肠外营养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现状调查及高危因素分析
13
作者 曲林芬 宋素英 曹练 《临床消化病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1-26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以期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详细记录患儿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独...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以期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择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200例,详细记录患儿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消化系统损伤者(研究组)64例,发生率为32.0%;无消化系统损伤者(对照组)136例。经单因素分析显示,研究组与对照组发热持续时间、发热程度、抗生素应用时间、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热持续时间≥7 d、发热程度为高热人数占比、抗生素应用时间为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较高,且受发热持续时间≥7 d、发热程度为高热人数占比、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多因素影响,临床上应重点关注此类患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消化系损伤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原文传递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14
作者 盛玉燕 费佳娜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24期4901-4904,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并发消化系统损伤的临床特征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杭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合并消化系统损伤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有消化系统损伤)和对照组55例(无消化系统损伤)。详细记录患儿基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8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中,消化系统损伤25例,发生率为31.25%。经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在发热持续时间、发热程度、抗生素应用时间、CRP及红细胞沉降率水平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热持续时间≥7 d(95%CI:1.233~7.353,P<0.05)、发热程度为高热人数构成比(95%CI:1.591~6.234,P<0.05)及抗生素应用时间(95%CI:2.143~5.225,P<0.05)为影响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消化系统损伤的发生率较高,且发热持续时间≥7 d、发热程度为高热及抗生素应用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临床中应重点关注该类患儿的消化系统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感染 消化系损伤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生长因子治疗消化系统脏器损伤 被引量:19
15
作者 付小兵 《新消化病学杂志》 1997年第10期663-664,共2页
生长因子治疗消化系统脏器损伤付小兵解放军304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北京市100037Subjectheadingsgrowthsubstances/therapeuticuse;digestivesyst... 生长因子治疗消化系统脏器损伤付小兵解放军304医院军医进修学院创伤外科中心北京市100037Subjectheadingsgrowthsubstances/therapeuticuse;digestivesystem/injuries;wou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损伤 生长因子 治疗
原文传递
百草枯中毒致消化系统的损伤与治疗 被引量:6
16
作者 于光彩 菅向东 孙婧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9期716-718,共3页
百草枯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可对患者的肺脏、肝脏、肾脏、心肌、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1],其中口服中毒患者消化系统损伤最为常见,目前针对于百草枯中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损伤中毒机制与治疗等方面,对于百草枯所致消... 百草枯中毒是常见的内科急危重症,可对患者的肺脏、肝脏、肾脏、心肌、消化道、神经系统等造成损伤[1],其中口服中毒患者消化系统损伤最为常见,目前针对于百草枯中毒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肺损伤中毒机制与治疗等方面,对于百草枯所致消化系统损伤尚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就百草枯致消化系统损伤与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损伤 百草枯中毒 治疗 口服中毒患者 内科急危重症 神经系统 中毒机制 消化
原文传递
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消化系统损伤
17
作者 王文静 毛建华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35-737,共3页
未成年起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占总病例数15%~20%。与成人相比,儿童期SLE器官受累早,病情进展迅速且症状往往比较严重。SLE消化系统受累比较常见,发生率约为50%。虽然消化系统损伤发生... 未成年起病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占总病例数15%~20%。与成人相比,儿童期SLE器官受累早,病情进展迅速且症状往往比较严重。SLE消化系统受累比较常见,发生率约为50%。虽然消化系统损伤发生率高,但症状往往不具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消化系损伤 儿童
原文传递
327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露新 孟璐 张虹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0期1159-1162,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有效防范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报的8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筛选出的327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327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中245例(74.... 目的 研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特点,为临床有效防范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上报的8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筛选出的327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结果327例新的药品不良反应中245例(74.92%)发生于41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药物种类中西药241例(73.70%)、中成药86例(26.30%),导致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数量前3位的药品为银杏达莫注射液、复方血栓通片、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涉及药物剂型21种,前3位为注射液、粉针剂、片剂;涉及用药途径13种,以静脉滴注195例(59.63%)、口服90例(27.52%)为主;累及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损伤为主,其次为消化系统损伤、神经系统损伤。结论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有其自身发生规律,针对性地加强新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可以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有效规避用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特点 银杏达莫注射液 复方血栓通片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皮肤及其附件损伤 消化系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下载PDF
牛磺酸对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白剑 肖漓 +5 位作者 韩永 毕丽丽 孔祥瑞 王学良 张丽萍 刘喜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7期4379-4383,共5页
背景:有研究报道牛磺酸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肝脏是牛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因此牛磺酸与肝病的关系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诱... 背景:有研究报道牛磺酸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多种动物疾病模型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肝脏是牛磺酸代谢的主要场所,也是其重要的靶器官,因此牛磺酸与肝病的关系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目的:观察牛磺酸对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PF级C57B/L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牛磺酸组,每组1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100%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模型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 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牛磺酸组给予含20%四氯化碳的花生油1 mL/kg腹腔注射,每周2次,共10周,并从第3周起给予牛磺酸500 mg/(kg·d)灌胃至第10周。结果与结论: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降低(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升高(P<0.05),肝脏指数增加(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细胞坏死并出现脂肪空泡、纤维组织增生和炎细胞浸润;牛磺酸组与模型组相比小鼠血清中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丙二醛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指数降低(P<0.05),病理检查显示肝脏组织中无炎性浸润、脂肪空泡和纤维组织沉积。结果表明牛磺酸可以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含量,通过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肝纤维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细胞保护 肝硬化 实验动物 消化系损伤动物模型 肝纤维化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构建食管癌移植瘤模型及不同剂量六神丸干预后的微血管密度变化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慧 黄立中 +2 位作者 田莎 杨菊 戴新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6-771,共6页
背景:六神丸是传统中药复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证明六神丸具有抗炎、镇痛、强心、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治疗。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对微血管密... 背景:六神丸是传统中药复方,具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药理证明六神丸具有抗炎、镇痛、强心、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临床上常用于各类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治疗。目的:探讨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的抑瘤作用及对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复制人食管癌裸鼠移植瘤模型,将48只裸鼠随机分为六神丸高剂量组、六神丸中剂量组、六神丸低剂量组、顺铂组、模型组、空白组,按照给药方案用药。用药20 d后处死动物,称量瘤体质量,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瘤组织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结果与结论:六神丸高、中、低剂量组、顺铂组的移植瘤质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六神丸高、中、低剂量各组移植瘤内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但没有顺铂组明显。结果表明六神丸对食管癌移植瘤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通过下调肿瘤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活性、降低微血管密度,可能是六神丸抑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消化系损伤模型 六神丸 食管癌 抑瘤作用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微血管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