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野生与养殖银鲳消化道菌群结构中产酶菌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8
- 1
-
-
作者
王建建
高权新
张晨捷
彭士明
王建钢
施兆鸿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
-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899-1909,共11页
-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东2014Z02)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13B01)
-
文摘
实验对野生和养殖银鲳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菌群结构进行了定性对比分析,并对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的菌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发现,野生和养殖种群的消化道菌群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且同一种群消化道各部分之间菌群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尽管养殖和野生银鲳均在幽门盲囊中具有最多的可培养细菌菌株,但野生银鲳消化道内主要菌群为嗜冷菌属(Psychrobacter)和Pseudochrobactrum,养殖银鲳消化道主要菌群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两种群共有细菌仅一株,即Psychrobacter piscatorii strain VSD503,但其分别存在于野生与养殖种群银鲳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在产酶菌株筛选中发现,野生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16株产酶菌,其中44%可培养菌能产蛋白酶,56%能产淀粉酶,11%能产脂肪酶,56%能产纤维素酶,部分菌株可产2株以上的消化酶,其中产3种以上酶的菌株有5株,且产酶量丰富。相对于野生银鲳,养殖银鲳消化道内分离到22株产酶菌,主要以产蛋白酶和淀粉酶为主,70%可培养菌可产蛋白酶,21%可产淀粉酶,仅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可产纤维素酶,无一株菌产脂肪酶,其中只有Bacillus thuringiensis strain VITGS产3种酶但产酶量相对较少。研究可为银鲳人工养殖中潜在益生菌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银鲳
消化道菌群结构
产酶菌
消化酶
-
Keywords
Pampus argenteus
the structure of the digestive tract flora
enzyme-producing bacteria
digestive enzymes
-
分类号
Q936
[生物学—微生物学]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