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民消极政治参与之浅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龙香玖 张志新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8期67-69,共3页
村民自治在制度上为农民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而农民的政治参与是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从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 ,民主传统的缺乏 ,村官腐败以及宗族主义这五个方面对农民的消极政治参与的原因作了探析 。
关键词 农民 消极政治参与 原因分析 解决途径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被引量:7
2
作者 谢俊春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5,共5页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非制度政治参与 积极政治心理 消极政治心理
下载PDF
当代大学生消极政治参与研究——基于人大代表选举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谢俊红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8-30,共3页
大学生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动力。然而,消极政治参与在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造成大学生消极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的掣肘、学生民意表达不畅、参与机制的缺陷以及当今中国的一些... 大学生的制度化政治参与是我国民主政治现代化的动力。然而,消极政治参与在当代大学生中越来越普遍,造成大学生消极政治参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的掣肘、学生民意表达不畅、参与机制的缺陷以及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问题,等等。以人大代表选举为实证,从当代大学生消极政治参与现状出发,分析高校学生消极政治参与的成因,提出祛除高校学生制度化政治参与障碍的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高校大学生 消极政治参与 制度化参与
下载PDF
消极政治因素对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谷云峰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28-30,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学术解读,阐释了政治不能凌驾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上、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处于主动、强势地位和消极政治因素的影响严重危害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等观点,指出了消极...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的关系进行了学术解读,阐释了政治不能凌驾于奥林匹克运动之上、政治对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处于主动、强势地位和消极政治因素的影响严重危害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发展等观点,指出了消极政治因素影响北京奥运会的社会根源和形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毫不动摇地坚持奥林匹克非政治化原则等应对策略,旨在为北京奥运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 北京奥运会 消极政治因素 应对策略
下载PDF
权力运行中消极政治心理的体制性根源及文化心理探析
5
作者 徐精鹏 李朝祥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Z期62-65,共4页
包括畏权怕官在内的消极政治心理的产生,既有历史的滥觞,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体制性根源,也有文化心理的影响。归根结底,消极政治心理的存在根源于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及政治生活中权力运行的失范和异化。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 包括畏权怕官在内的消极政治心理的产生,既有历史的滥觞,也有现实的因素;既有体制性根源,也有文化心理的影响。归根结底,消极政治心理的存在根源于国家权力的强制性及政治生活中权力运行的失范和异化。只有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官场文化氛围,只有真正把人民当成国家的主人,彰显人民的权力主体地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权力异化、遏制权力腐败并消除由此产生的消极政治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权力 消极政治心理 体制 文化心理
下载PDF
消极政治参与之思辨与启示——以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的政治参与为例
6
作者 李晓广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6期830-834,共5页
消极政治参与是一种非良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它既可表现为依据法定程序或制度规定的体制内参与,又可是一种并非依据法定程序或制度规定的体制外行为。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的消极政治参与可明确地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类型,但其共同点都是... 消极政治参与是一种非良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它既可表现为依据法定程序或制度规定的体制内参与,又可是一种并非依据法定程序或制度规定的体制外行为。建国初期中国农民的消极政治参与可明确地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类型,但其共同点都是一种非良性的政治参与行为。对于今天仍处于转型期,民主参与制度尚不健全的中国社会而言,应深入分析消极政治参与的成因,积极引导和促成体制内消极政治参与向积极政治参与转变,而体制外的消极政治参与则应努力将其祛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政治参与 农民 建国初期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7
作者 谢俊春 《邯郸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71-75,共5页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非制度政治参与 积极政治心理 消极政治心理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8
作者 谢俊春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45-48,共4页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 西部民族地区发生的非制度政治参与方式多样、动机复杂、阶层广泛,其表现出的暴力性、非理性和频繁性,极大地影响了西部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稳定。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同时,培育有序政治参与的积极政治心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非制度政治参与 积极政治心理 消极政治心理
下载PDF
论西部民族地区的消极政治心理与非制度政治参与
9
作者 谢俊春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1期62-65,共4页
西部地区民众中存在的特权心理、法不责众心理、清官意识、平均主义心理、从众心理以及政治疏远心理是非制度政治参与的心理动因。保持西部地区社会稳定,必须将政治参与制度化,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并坚决打击极端非制度化政治参与。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非制度政治参与 积极政治心理 消极政治心理
下载PDF
政治消极现象对和谐社会构建的影响及消除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广研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5-9,共5页
政治消极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现实存在的负面现象。政治消极的存在对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与组织、国家机构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为都有着极为严重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并导致整个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倒退。必须全面认识... 政治消极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中一种现实存在的负面现象。政治消极的存在对公民个人、社会团体与组织、国家机构的政治理念与政治行为都有着极为严重的腐蚀和破坏作用,并导致整个社会政治价值观念的扭曲和倒退。必须全面认识这一现象并通过多种途径消除社会政治消极,以推进国家与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治消极 政治关系
下载PDF
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吸引力探微——基于政治心理的视角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春丽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5-139,共5页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消极的政治心理状态,对思想政治课有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心理偏见、心理排斥等现象,这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障碍。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既满足大学生对于关注自身成长的心理需要,又立足于改变...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消极的政治心理状态,对思想政治课有着固有的思维定势、心理偏见、心理排斥等现象,这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课教育的重要障碍。要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既满足大学生对于关注自身成长的心理需要,又立足于改变大学生政治心理认知的偏见、盲从乃至拒斥的状态,矫正思维的褊狭,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唤醒大学生的政治和历史的敏感度与关注度,提升思想政治课的吸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 消极政治心理 吸引力
下载PDF
构建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稳定的政治心理环境 被引量:9
12
作者 谢俊春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70-73,共4页
社会政治心理环境就是政治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派生物的总和,是影响政治人社会政治心理的客观基础。正向的社会政治心理... 社会政治心理环境就是政治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社会的物质条件、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组织和制度、社会风俗习惯、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其派生物的总和,是影响政治人社会政治心理的客观基础。正向的社会政治心理环境产生积极社会政治心理,负向社会政治心理环境产生消极社会政治心理,都极大地影响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发展和特定区域的社会稳定。优化社会政治心理环境,就是改善社会政治心理产生、发展、依存和消亡的物质环境、政治制度环境、社会关系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为积极社会政治心理产生和依存奠定物质基础、政治基础、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政治心理环境 积极政治心理 消极政治心理 “三种势力”
下载PDF
西方民主理论视野下的两种政治道德观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海军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78,共6页
政治道德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它回答了政治权力运用的合法性以及道德证明的问题,民主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政治统治形式和治理方式,必然也面临着道德合法性及道德证明的问题。按保护型民主与发展型民主的划分,西方民主理... 政治道德是政治哲学的核心范畴,它回答了政治权力运用的合法性以及道德证明的问题,民主作为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为合理的政治统治形式和治理方式,必然也面临着道德合法性及道德证明的问题。按保护型民主与发展型民主的划分,西方民主理论本身蕴含着消极政治道德与积极政治道德两种政治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 政治道德 消极政治道德 积极政治道德
下载PDF
论政治宽容的两种形式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坤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7-11,共5页
政治宽容的理念实际包含两种形式即消极宽容和积极宽容。消极宽容是被动地自制或容忍,而积极宽容则是热情、尊重、积极肯定。两种宽容在价值基础、目标、手段上有很大差异,但也是相互关涉、互为支撑的。
关键词 消极政治宽容 积极政治宽容 政治差异
下载PDF
村民自治中的消极参与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5
作者 董颖鑫 《巢湖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11-16,共6页
消极政治参与在绝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基本上都是普遍现象。我们的某些官员为了某种需要制造出令人惊讶的高投票率。实有必要揭去这层虚伪的面纱 ,还村民自治以本来面目。限于作者的能力 ,本文仅就村民自治中的消极参与原因作一粗略分析。... 消极政治参与在绝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基本上都是普遍现象。我们的某些官员为了某种需要制造出令人惊讶的高投票率。实有必要揭去这层虚伪的面纱 ,还村民自治以本来面目。限于作者的能力 ,本文仅就村民自治中的消极参与原因作一粗略分析。本文认为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前村民自治时期的政治文化的惯性作用力 ;第二 ,农民通过村民自治实现利益诉求的机会成本太高 ;第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消极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 政治效能感 中国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两种政治观
16
作者 马俊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40-44,共5页
马克思在其著作里阐述了消极政治概念和积极政治概念,消极政治显示了一种现实主义政治观,积极政治显示了一种理想主义政治观;马克思在建构意义上论述消极政治,在整合性意义上论述积极政治,这种一体两向的政治观是在对黑格尔政治观的批... 马克思在其著作里阐述了消极政治概念和积极政治概念,消极政治显示了一种现实主义政治观,积极政治显示了一种理想主义政治观;马克思在建构意义上论述消极政治,在整合性意义上论述积极政治,这种一体两向的政治观是在对黑格尔政治观的批判中形成的,并在马克思的不同著作中得以显现。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下使用过他们,其对政治的细致论述,为人们深入理解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积极政治 消极政治
下载PDF
机关犯罪否定论
17
作者 梁统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5-78,共4页
97刑法典把国家机关规定为犯罪主体 ,是立法者在积极政治观指导下高估立法能力和司法能力的产物。从消极政治观、刑法的谦抑性以及机关犯罪立法本身内在缺陷等方面来看 ,应取消机关犯罪 ,把机关排除在犯罪主体之外。
关键词 单位犯罪 国家机关犯罪 刑法 立法 犯罪构成 消极政治 犯罪主体
下载PDF
马克思的政治概念 被引量:11
18
作者 罗骞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2-53,共12页
政治是马克思思想的根本切入点,可以将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看成是大写的政治哲学。通过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巩固和确证了"现代解放只是政治的形式解放"这一基本命题。革命的概念将政治实践导向社会存... 政治是马克思思想的根本切入点,可以将马克思的整个理论体系看成是大写的政治哲学。通过以《资本论》为代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巩固和确证了"现代解放只是政治的形式解放"这一基本命题。革命的概念将政治实践导向社会存在基础的变革,颠覆了以社会和政治二元论为思想前提的现代消极政治概念,在主体性哲学的框架中赋予政治明确的存在论担当。对于当代世界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实践而言,面临资本导致的存在困境和后革命的实践氛围中,积极的建构性政治概念能够从马克思那里获得相当的理论支撑,它应该是对现代性政治和后现代政治的双重反思,同时也是对马克思政治概念的积极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在论 消极政治 革命政治 建构性政治
原文传递
建构性政治与中国道路的建构性特征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骞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6-66,共11页
现代以来存在着消极政治、革命政治和微观政治三种主要政治概念,但这些主要概念已经不足以揭示当代政治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用建构性政治概念来概括当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建构性政治概念强调政治在社会发展中的建构性功能,突... 现代以来存在着消极政治、革命政治和微观政治三种主要政治概念,但这些主要概念已经不足以揭示当代政治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用建构性政治概念来概括当代政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建构性政治概念强调政治在社会发展中的建构性功能,突出政治的历史使命和担当意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和中国道路的成功,可以看成是建构性政治兴起的标志性事件。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将革命政治的主体性精神转化为和平建设时期的强大动力,政治国家以一种渐进的方式积极地推动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承担起了社会跨越式发展引领者和助推器的使命。这是当代中国道路成功的基本政治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政治 革命政治 微观政治 建构性政治 中国道路
原文传递
农民政治参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保障
20
作者 夏晓丽 《理论界》 2006年第4期36-37,共2页
现实生活中农民消极政治参与对农村安定有序和谐发展的民主政治提出了严峻挑战,对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应该通过发展经济、发展社会组织、进一步规范村民自治等措施有序推动农民政治参与,为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政治保障。
关键词 农民消极政治参与 农村和谐社会 有序参与 政治保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