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辛弃疾消极避世思想小议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生平 《兰州学刊》 1983年第1期69-70,共2页
如同陶渊明静穆而非忘掉世事一样,辛弃疾于奋发进取中也有消极避世思想。前者已由鲁迅先生反复指出,而后者今人尚少提及。一生都在积极进取,这是理想化的辛弃疾,不是历史中现世的辛弃疾。现实的辛弃疾,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哀,也有欢... 如同陶渊明静穆而非忘掉世事一样,辛弃疾于奋发进取中也有消极避世思想。前者已由鲁迅先生反复指出,而后者今人尚少提及。一生都在积极进取,这是理想化的辛弃疾,不是历史中现世的辛弃疾。现实的辛弃疾,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有悲哀,也有欢乐;在战斗,也在休息;为民族事业献身,也为个人的沉浮而自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避世 行香子 饮中八仙歌 临江仙 醉梦 人生道路 添字 三百杯 天来 莫强
下载PDF
《韩熙载夜宴图》——消极避世之道 被引量:1
2
作者 孙香 《艺术科技》 2016年第6期204-,共1页
本文以《韩熙载夜宴图》为例,剖析中国文人士大夫的消极避世之道,他们尽量回避生活工作中的黑暗的一面,避免尔虞我诈以求自保,以求能平静地走完自己的一生。这种消极的避世态度虽是一种自卫的方式,但仍需我们去深入地挖掘它的根源。
关键词 韩熙载 消极避世 自卫 道德
下载PDF
元散曲消极避世思想探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叶松林 《荆门大学学报》 1991年第2期25-30,共6页
关键词 元朝 散曲 消极避世思想 知识分子 政治
全文增补中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青少年消极避世问题——以蛰居现象为中心 被引量:1
4
作者 师艳荣 《南开日本研究》 2014年第1期272-283,共12页
在当代日本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消极避世的问题。他们不上学、不工作,也不与人交往,偏离了正常轨道,逐渐被边缘化。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蛰居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青少年消极避世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 在当代日本社会急剧变迁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消极避世的问题。他们不上学、不工作,也不与人交往,偏离了正常轨道,逐渐被边缘化。丧失社会行为、自我封闭的蛰居现象是较为严重的青少年消极避世问题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家庭教育的弱化、校园问题的层出不穷及人际关系的淡薄,蛰居等青少年消极避世问题日益严重。蛰居现象从出现到社会问题化的过程,也是青少年消极避世问题愈演愈烈的过程。蛰居社会问题化给社会、家庭及蛰居者本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已引起日本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社会变迁 青少年 消极避世 蛰居社会问题化
原文传递
也说陶渊明的“消极避世”
5
作者 王爱民 《语文学习》 2013年第6期1-1,共1页
有位老师在《五柳先生传》一课的结尾说:“陶渊明这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意思是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有消极的意义,唯恐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故郑重告诫。真的如此吗?所谓的“消极”大概是... 有位老师在《五柳先生传》一课的结尾说:“陶渊明这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他的意思是陶渊明的归隐思想有消极的意义,唯恐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故郑重告诫。真的如此吗?所谓的“消极”大概是指陶渊明采取了辞官归隐的方式来与当时的统治阶层决裂。拒绝合作而不够“激进”,也就是说他不该辞官,而应用自己耿介顽强不屈的言行同污浊勇敢地作斗争,就像董宣,就像海瑞。固然。董宣、海瑞式的为官之道令人敬仰,但不可能人人都为董宣、海瑞,因为人人有不同的个性,陶渊明本性淡泊。决定了他的反抗方式不可能是正面的、直接的。挂冠而去,是他的本性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极避世 陶渊明 《五柳先生传》 辞官归隐 青少年学生 社会发展 归隐思想 社会影响
原文传递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 被引量:7
6
作者 朱晓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6年第3期71-78,共8页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朱晓鹏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他也懂得知进知退、主张“不可则止”。正因此,孔子的有关避世思想长期被淹没不现,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可喜的是... 论孔子的避世思想朱晓鹏孔子历来都被看成是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者,却很少有人知道实际上他也懂得知进知退、主张“不可则止”。正因此,孔子的有关避世思想长期被淹没不现,在学术研究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注意。可喜的是,近来已有一些研究者注意以了这个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中国文化 古代知识分子 仕与隐 消极避世 为政之道 《论语》 现实政治 政治生活 价值取向
下载PDF
避世与忍世
7
作者 程应峰 《青春期健康》 2015年第9期77-77,共1页
所谓避世,即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所谓避世,是指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不同,它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避世,... 所谓避世,即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所谓避世,是指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的一种生存方式;忍世则不同,它是忍辱负重,规避锋芒,顽强地在尘世间生活的一种行为。避世,是因为看不惯或害怕外在的纷争,承受不了生存的压力,没有安全感,忍无可忍,选择退隐于平淡却平静的生活,以此"对抗"生活的苦难。在中国古代,避世极为盛行:一如陶潜"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人生在世不得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张时彻"逍遥堪避世,从此觅丹梯",不一而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时彻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方朔 金马 金马门 旧时代 珍珑 消极避世
下载PDF
入世与出世——论林语堂人生观的矛盾
8
作者 尤爱焜 《龙岩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93-95,共3页
从踯躅于“十字街头”到冷静超远看待人生,“一团矛盾”的林语堂的人生态度从“入世”向“出世”转化,这是儒、道、佛三家哲学对林语堂人生观的影响。林语堂的思想和性格的矛盾,反映了那个时代一部分文人的性格误区。
关键词 林语堂 人生现 积极用 消极避世
下载PDF
从《逍遥游》看庄子的愤世嫉俗
9
作者 贾秀英 《高校教育管理》 1984年第2期14-16,共3页
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是没有的.那么,庄子为什么要在《逍遥游》中追求一种虚无幻想的境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看作它是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的反映,更不能说它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 现实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绝对自由的境界是没有的.那么,庄子为什么要在《逍遥游》中追求一种虚无幻想的境界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不能只看作它是庄子消极避世的人生观的反映,更不能说它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或“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时的一种自我欺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许由 无何有之乡 消极避世 藐姑射神人 五谷 自我欺骗 绝对自由
下载PDF
宋初白体诗考述
10
作者 王亚明 《快乐阅读》 2023年第3期41-44,共4页
诗至五代(907年一960年),后继乏力,盛唐诗歌中激昂、澎湃的朝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颓靡、衰朽与一不振。五十年间,诗人或学贾岛,或效白居易,或仿李商隐,取法不一。其中,贾岛诗派于晚唐盛极一时,风头无两。闻一多曾在《唐诗杂论·... 诗至五代(907年一960年),后继乏力,盛唐诗歌中激昂、澎湃的朝气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颓靡、衰朽与一不振。五十年间,诗人或学贾岛,或效白居易,或仿李商隐,取法不一。其中,贾岛诗派于晚唐盛极一时,风头无两。闻一多曾在《唐诗杂论·贾岛》中将晚唐五代称为“贾岛时代”,足见其声势之浩荡。及至五代,贾岛诗派渐次式微。五代学贾诗人多由晚唐方外隐逸之士而来,如齐已、李中、唐求、左偃等。他们身逢乱世,有感于贾岛自伤身世、消极避世的隐逸情怀,往往面于书斋寺庙、山野村郊,致使诗境狭窄、流于雕琢,满纸清苦之辞,乖离诗坛主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逸情怀 消极避世 盛唐诗歌 李商隐 晚唐五代 贾岛 杂论 白体诗
下载PDF
倾听心灵深处的一曲悲歌——细读余秋雨的《信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飞 《写作》 2015年第6期37-41,共5页
细读余秋雨的散文《信客》,似乎像是在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一曲悲歌,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缠悱恻在心头有结,万千惆怅在胸中徘徊。掩卷深思《信客》,试图追问这一曲悲歌向谁诉说。一、一曲悲歌向谁诉说每一位倾诉者莫不期望遇到真正... 细读余秋雨的散文《信客》,似乎像是在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一曲悲歌,如泣、如诉、如怨、如慕,缠悱恻在心头有结,万千惆怅在胸中徘徊。掩卷深思《信客》,试图追问这一曲悲歌向谁诉说。一、一曲悲歌向谁诉说每一位倾诉者莫不期望遇到真正的知音,每一位创作者莫不期待能遇到理想的读者。知音的确难遇,知己实在难求。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所言,“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 心灵深处 中所 掩卷深思 命运遭际 实在难 深层意义 语言逻辑 诚信品质 消极避世
下载PDF
晚唐隐逸冲淡诗派初探
12
作者 郝凤彩 王乾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82-89,共8页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方干、郑谷、曹邺、司空图等人面对末世衰代,胸有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他们尽管思想和人生态度有别,但其悲观心理与绝望情绪是一致的。他们提倡隐逸冲淡文学,书忧愤于江湖隐逸之别途,系淡漠于山水田园之... 晚唐诗人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方干、郑谷、曹邺、司空图等人面对末世衰代,胸有大志,却无用武之地,他们尽管思想和人生态度有别,但其悲观心理与绝望情绪是一致的。他们提倡隐逸冲淡文学,书忧愤于江湖隐逸之别途,系淡漠于山水田园之致景,构成了晚唐诗坛一个涵盖面更为广泛的诗歌流派———隐逸冲淡诗派,代表了中国后期封建社会开始时代一部分士大夫文人于无奈之中消极避世的社会心态和审美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唐诗派 隐逸冲淡 消极避世 审美情趣
下载PDF
日本青少年蛰居问题分析
13
作者 师艳荣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15,共5页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些青少年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日本青少年蛰居原因复杂,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少年蛰居问题愈发严重的现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 蛰居是日本较为严重的青少年问题之一,已成为一些青少年消极避世的生活方式。日本青少年蛰居原因复杂,既有社会性因素,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方面的原因。针对青少年蛰居问题愈发严重的现状,日本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采取了一些措施,但由于蛰居问题的隐蔽性和敏感性,收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青少年 蛰居 消极避世
下载PDF
宁静的力量——王裕国工笔山水评析
14
作者 牛克诚 《中国书画》 2014年第12期90-93,共4页
被推为文人画鼻祖的王维"工画山水,体涉古今",而尤擅雪景,至少明清时期的鉴藏家们看到的署着他的名款的雪景山水画,就有《江干雪意图》《千岩霁雪图》《江山雪霁图》等。王维之后,李成、范宽、巨然、郭熙、王诜、夏圭,黄公望等也都擅... 被推为文人画鼻祖的王维"工画山水,体涉古今",而尤擅雪景,至少明清时期的鉴藏家们看到的署着他的名款的雪景山水画,就有《江干雪意图》《千岩霁雪图》《江山雪霁图》等。王维之后,李成、范宽、巨然、郭熙、王诜、夏圭,黄公望等也都擅画雪景、并有一系列经典作品。雪景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山水画的重要表现题材。当代工笔山水画家王裕国也主要以雪景为表现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营造 古代山水画 夏圭 消极避世 王诜 范宽 黄公望 巨然 郭熙 鉴藏
下载PDF
《爱莲说》结句的“君子”情怀
15
作者 李晓奎 《语文教学通讯(初中)(B)》 2012年第6期47-48,共2页
正《爱莲说》结尾一段:"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从数学角度... 正《爱莲说》结尾一段:"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菊之爱"、"莲之爱"、"牡丹之爱"从数学角度有6种排列组合,如果从与前面"菊"、"牡丹"、"莲"三者衔接呼应、语句连贯角度,只有一种组合最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 牡丹 结尾 周敦颐 陶渊明 排列组合 卒章显志 消极避世 写作意图 象征
下载PDF
浅谈晏几道小山词的感伤词境
16
作者 季丹 《咸宁学院学报》 2010年第7期61-62,共2页
晏几道是我国北宋词史上杰出的婉约词人,其出生相门却长期窘困的特殊际遇造就了他特有的品格与气质,并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其作品多数沉浸在对爱情的感伤与往昔的追忆中,然而其诚挚的感情,精工表达技巧营造出的感伤词境却给... 晏几道是我国北宋词史上杰出的婉约词人,其出生相门却长期窘困的特殊际遇造就了他特有的品格与气质,并赋予了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尽管其作品多数沉浸在对爱情的感伤与往昔的追忆中,然而其诚挚的感情,精工表达技巧营造出的感伤词境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文将分别从政治际遇、爱情与理想几方面对其感伤词境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痴” 仕宦连蹇 消极避世 感情诚挚
下载PDF
大学生信教现象的功能主义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月 《学习月刊》 2008年第8期92-,共1页
大学生信教是上个世纪末以来出现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社会现象,正在学校接受科学知识教育的学生应该不大可能信仰与科学对立的宗教,但宗教的功能使这种不可能变为可能。我们可以从功能主义的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关键词 不公平感 现实 无助感 消极避世 非正式群体 认同感 功能主义
下载PDF
比较分析中国传统文人画与西方表现主义的异同 被引量:3
18
作者 兰双林 黄文旭 《艺术科技》 2019年第6期152-153,共2页
西方表现主义画派与中国文人画是在不同地域、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历史发展语境下形成的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二者在艺术主张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也存在相异之处。
关键词 表现主义 文人画 内在情感 意境 形式 积极抗争 消极避世
下载PDF
“无为而无不为”之意涵及其有益借鉴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丽楠 《人文天下》 2019年第9期36-39,共4页
由于老子生活年代久远,其思想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后人的补充和完善,但也导致老子原本的思想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化。吾辈多将老子之“无为”解为不为或无所事事,更是将老子之“无”与“有”相对,将“为”解为“作”,以此将老子蕴... 由于老子生活年代久远,其思想也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后人的补充和完善,但也导致老子原本的思想在继承与发展过程中有所变化。吾辈多将老子之“无为”解为不为或无所事事,更是将老子之“无”与“有”相对,将“为”解为“作”,以此将老子蕴含超越常规行为意义上的“无为”贬低为犬儒学派的消极避世,无欲无求,或者曲解为统治者“南面之术”的政治策略,看似“无为”实则是“无所不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为而无不为 借鉴 “无为” 生活年代 消极避世 政治策略 老子 “有”
下载PDF
古人 时光与我
20
作者 王启明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98-98,共1页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夕明月照古人。正值中秋佳节,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似架一叶扁舟,划过时光流转,体会文人志士的悲欢离合。不曾仰慕过孔子的礼教说道,也不曾追逐过绣口吐出半个盛唐的李氏豪情,更不曾理解过醉归菊园的消极避世。相比之...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夕明月照古人。正值中秋佳节,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似架一叶扁舟,划过时光流转,体会文人志士的悲欢离合。不曾仰慕过孔子的礼教说道,也不曾追逐过绣口吐出半个盛唐的李氏豪情,更不曾理解过醉归菊园的消极避世。相比之下,真正令我心驰神往的是《世说新语》所记述的时代,深深地打动着我的灵魂。汉末魏晋时期,战火纷飞,政局动荡,在这个礼崩乐坏的年代,文人雅士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而这当中不得不提的,非竹林七贤莫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玉颓山 说新语》 汉末魏晋 文人志士 七贤 消极避世 文人雅士 一叶扁舟 政局动荡 礼崩乐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