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家庭”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消灭家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被提出过,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之维,且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消灭家庭"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对此予以哲学阐释本身就...
"消灭家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被提出过,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之维,且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消灭家庭"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对此予以哲学阐释本身就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家庭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的三重维度及现实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宸
黄延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0期81-86,共6页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消灭家庭”思想包含着三重维度,从宗教批判维度看,世俗家庭是“神圣家族”即宗教世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消灭“世俗家庭”就是消灭使宗教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使单个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消灭家庭”思想包含着三重维度,从宗教批判维度看,世俗家庭是“神圣家族”即宗教世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消灭“世俗家庭”就是消灭使宗教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使单个分开的家庭经济成为必需品,“消灭家庭”需要在变革生产方式基础上消灭家庭作为经济单位的属性;从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关系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所产生的家庭关系是私有财产关系即支配关系,“消灭家庭”这一思想需要消灭家庭中的剥削压迫,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并不是指消灭家庭这一制度,而是要推动家庭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指向是在生产关系变革、家庭关系变革基础上人的关系的重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并不相悖,现代家庭建设正是“消灭家庭”的实现过程,只有正确把握“消灭家庭”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家庭建设的关系,才能构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家庭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灭家庭
维度
现实性
家庭
观
资本主义批判
妇女解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维护性权利,反对性混乱——对赖希的“性革命”思想之研究
3
作者
陈学明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33-178,413,共47页
本文围绕着赖希的"性革命"理论着重剖析了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婚姻,把婚姻理解成"让实际爱情合法化",提出通过"使婚姻性爱化",来实现婚姻关系持久化;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
本文围绕着赖希的"性革命"理论着重剖析了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婚姻,把婚姻理解成"让实际爱情合法化",提出通过"使婚姻性爱化",来实现婚姻关系持久化;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和性权利,在强调必须维护青少年的性权利的同时,又竭力反对青少年在性爱问题上的杯水主义;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家庭,一方面提出"性革命"始于"消灭家庭",另一方面又强调所谓"消灭家庭"就是要用"自然的家庭"来取代目前这种"强制性的家庭";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性道德,在批评目前"性道德"的核心是实施禁欲主义,提出建立以"自我调节"而不是以"强制性调节"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的设想。文章提出,在当今中国包办婚姻和"性混乱"都依然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一下赖希的"性革命"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革命
性爱化婚姻
青少年的性权利
杯水主义
消灭家庭
性道德
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家庭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丽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家庭异化、消灭家庭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妇女儿童公有,作为“单个分开的经济”的家庭不复存在。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奉行禁欲主义,主张弃绝两性关系、取消家庭生活。中世纪宗教共产主义推崇禁欲独身,实行...
家庭异化、消灭家庭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妇女儿童公有,作为“单个分开的经济”的家庭不复存在。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奉行禁欲主义,主张弃绝两性关系、取消家庭生活。中世纪宗教共产主义推崇禁欲独身,实行公妻制。空想共产主义以博爱为情怀,主张实行公共教育和国家教育、排除家教和父权、消灭家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批判“公妻制”,另一方面虽提出“消灭家庭”,但赋予其本真涵义:解构资本主义的异化家庭,消灭家庭的资本抽象性,实现抽象异化家庭向自然家庭的复归。“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资本主义家庭因与私有制生产方式同质而发生异化,呈现逐利性、强权性和功利性等谱系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追溯到父权制个体家庭确立的初始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助长了这些异化特征,而且使其表现得更加隐蔽、更加恶劣。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构成了异化家庭消亡的内生动力。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异化家庭范式走向解体,平等的两性关系得以产生,一种全新范式的高级阶段自然家庭得以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家庭
公妻制
逐利性
强权性
功利性
“
消灭家庭
”
自然
家庭
原文传递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家庭”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雷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出处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9-24,共6页
文摘
"消灭家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都被提出过,成为马克思恩格斯的重要理论之维,且被马克思恩格斯所重视。"消灭家庭"思想具有非常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极为深刻的哲学意义。对此予以哲学阐释本身就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灭家庭
马克思恩格斯
哲学意义
Keywords
abolition of the family
Marx and Engels
philosophical significance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的三重维度及现实性
被引量:
3
2
作者
陈宸
黄延敏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2年第10期81-86,共6页
基金
2020年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2020MZD014)阶段性成果。
文摘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消灭家庭”思想包含着三重维度,从宗教批判维度看,世俗家庭是“神圣家族”即宗教世界产生的土壤和根基,消灭“世俗家庭”就是消灭使宗教存在的不合理的社会现实;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分工和私有制的发展使单个分开的家庭经济成为必需品,“消灭家庭”需要在变革生产方式基础上消灭家庭作为经济单位的属性;从资本主义社会家庭关系看,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家庭所产生的家庭关系是私有财产关系即支配关系,“消灭家庭”这一思想需要消灭家庭中的剥削压迫,重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其并不是指消灭家庭这一制度,而是要推动家庭向更高层次发展,最终指向是在生产关系变革、家庭关系变革基础上人的关系的重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推动家庭文明建设,与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并不相悖,现代家庭建设正是“消灭家庭”的实现过程,只有正确把握“消灭家庭”的历史进程与当下家庭建设的关系,才能构建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家庭共同体。
关键词
消灭家庭
维度
现实性
家庭
观
资本主义批判
妇女解放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维护性权利,反对性混乱——对赖希的“性革命”思想之研究
3
作者
陈学明
机构
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
出处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0年第1期133-178,413,共47页
基金
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项目“苏东剧变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意义的研究”(批准号为:02JAZJD720006)
教育部应急委托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究”(批准号为:2008JYJW018)
上海市重点学科“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项目号B103)
文摘
本文围绕着赖希的"性革命"理论着重剖析了他以下几个方面的思想: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婚姻,把婚姻理解成"让实际爱情合法化",提出通过"使婚姻性爱化",来实现婚姻关系持久化;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青少年和性权利,在强调必须维护青少年的性权利的同时,又竭力反对青少年在性爱问题上的杯水主义;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家庭,一方面提出"性革命"始于"消灭家庭",另一方面又强调所谓"消灭家庭"就是要用"自然的家庭"来取代目前这种"强制性的家庭";他如何要求人们正确地对待性道德,在批评目前"性道德"的核心是实施禁欲主义,提出建立以"自我调节"而不是以"强制性调节"为主要内容的新道德的设想。文章提出,在当今中国包办婚姻和"性混乱"都依然同时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一下赖希的"性革命"理论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
性革命
性爱化婚姻
青少年的性权利
杯水主义
消灭家庭
性道德
自我调节的性格结构
分类号
C913.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家庭的解构与重构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丽丽
机构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4-142,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马克思理想社会共同体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18CKS037)。
文摘
家庭异化、消灭家庭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妇女儿童公有,作为“单个分开的经济”的家庭不复存在。原始基督教共产主义奉行禁欲主义,主张弃绝两性关系、取消家庭生活。中世纪宗教共产主义推崇禁欲独身,实行公妻制。空想共产主义以博爱为情怀,主张实行公共教育和国家教育、排除家教和父权、消灭家庭。马克思恩格斯一方面批判“公妻制”,另一方面虽提出“消灭家庭”,但赋予其本真涵义:解构资本主义的异化家庭,消灭家庭的资本抽象性,实现抽象异化家庭向自然家庭的复归。“家庭”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资本主义家庭因与私有制生产方式同质而发生异化,呈现逐利性、强权性和功利性等谱系特征。这些特征可以追溯到父权制个体家庭确立的初始阶段。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仅助长了这些异化特征,而且使其表现得更加隐蔽、更加恶劣。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是这种生产方式本身构成了异化家庭消亡的内生动力。伴随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异化家庭范式走向解体,平等的两性关系得以产生,一种全新范式的高级阶段自然家庭得以重构。
关键词
异化
家庭
公妻制
逐利性
强权性
功利性
“
消灭家庭
”
自然
家庭
Keywords
family alienation
having wives in common
profit-driven
power-oriented
utilitarian
abolition of families
natural families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恩格斯“消灭家庭”思想的哲学阐释
陈雷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马克思主义“消灭家庭”思想的三重维度及现实性
陈宸
黄延敏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2022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维护性权利,反对性混乱——对赖希的“性革命”思想之研究
陈学明
《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
CSSCI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马克思恩格斯对异化家庭的解构与重构
李丽丽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7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