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DEA模型分析北京市全要素电能消费效率 被引量:9
1
作者 严菲 谭忠富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了客观评价北京市电能利用水平,有效提升电能消费效率,采用了DEA方法,其中,将电能消费量、劳动力、资本存量作为输入指标,GDP产出作为输出指标。结果显示:10 a间虽仅有2 a达到DEA相对有效,但2002—2006年全要素电能消费效率基本呈现... 为了客观评价北京市电能利用水平,有效提升电能消费效率,采用了DEA方法,其中,将电能消费量、劳动力、资本存量作为输入指标,GDP产出作为输出指标。结果显示:10 a间虽仅有2 a达到DEA相对有效,但2002—2006年全要素电能消费效率基本呈现逐年上升的走势;横向来看,2006年北京市全要素电能效率在三大直辖市中位列第二。在肯定能效水平上升的同时,还要意识到其与国内先进水平的差距,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推进技术进步、加快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节电的宣传力度以及改革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 全要素 电能消费效率
下载PDF
中国不同地区电力能源消费效率比较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喜平 郝哲 姜晔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11年第6期10-15,共6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将生产要素区分为电力要素投入和非电力要素投入,基于2000—2008年中国29省的统计数据,分别测算了所有投入要素同时缩减的电力消费综合效率和固定非电力要素投入时,不同经济增长...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方法,将生产要素区分为电力要素投入和非电力要素投入,基于2000—2008年中国29省的统计数据,分别测算了所有投入要素同时缩减的电力消费综合效率和固定非电力要素投入时,不同经济增长环境下纯粹的电力消费效率,比较结果并做出进一步的收敛性检验。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改善电力能源消费效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效率 DEA 收敛性 方向性距离函数
下载PDF
工业电力消费效率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3
作者 唐要家 谢远祥 《区域经济评论》 2013年第5期65-70,共6页
电力消费效率是影响一个地区电力供应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对2003─2007年全国27个省份的全要素工业电力消费效率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制度条件三者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匹配是决定电力消费效率的重... 电力消费效率是影响一个地区电力供应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的重要因素,对2003─2007年全国27个省份的全要素工业电力消费效率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表明:地区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制度条件三者之间能否形成有效的匹配是决定电力消费效率的重要基础。中国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主要阻碍是电力资源配置和地方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制与行政干预。因此,深化市场化导向的电力体制改革和理顺中央与地方政府体制,实现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制度条件之间的协调,是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和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效率 省际差异 制度 市场化
下载PDF
多部门能源消费效率的要因分析──中国和日本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张宏武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67-80,共14页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对中国和日本两国能源消费效率的变化要因进行了剖析 .从而为在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 ,改善我国能源消费效率以及环境状况的途径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尽量深入到各个部门去展开分析可以说是本文的新的...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 ,对中国和日本两国能源消费效率的变化要因进行了剖析 .从而为在维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同时 ,改善我国能源消费效率以及环境状况的途径方面提供有益的借鉴作用 .尽量深入到各个部门去展开分析可以说是本文的新的尝试 .分析结果表明 .1 987年— 1 997年我国制造业整体能源消费效率改善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能源消费原单位的下降 ,也就是说技术要因起了很大的作用 .而日本的能源消费效率改善的主要原因则是构造变化要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能源消费效率
下载PDF
河北省终端能源消费效率与消费结构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金超 《中国城市经济》 2011年第12X期16-16,共1页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对河北省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现状,对其消费效率进行研究将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对河北省终端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协整的方法对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消费效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面对河北省终端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值的现状,对其消费效率进行研究将非常必要。本文首先对河北省终端能源消费效率进行了分析,然后运用协整的方法对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与消费效率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研究,为制定终端能源消费效率提高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端能源消费效率 能源消费结构 协整技术
下载PDF
工业电力消费效率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6
作者 朱小樨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23年第9期80-81,117,共3页
通过对27个省份的全要素工业电力消费效率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体制等因素是否能够相互协调,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在于国家对电力资源分配以及对当地工业发展的管... 通过对27个省份的全要素工业电力消费效率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定量研究。区域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体制等因素是否能够相互协调,是影响能源利用效益的关键因素。电力消费效率提高的最大障碍在于国家对电力资源分配以及对当地工业发展的管理和控制。所以,进一步推进以市场为主导的电力体制改革,使中央政府和地方的关系更加紧密。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体制等方面的相互配合,它是均衡供电、改善电能消耗的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电力消费效率 省级差异 影响
下载PDF
“双碳”背景下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耦合协调研究
7
作者 朱智洺 徐婕 +1 位作者 李红艳 桂梦婷 《资源与产业》 2024年第3期21-35,共15页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 能源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等复杂关系,促进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协调发展对于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战略目标,以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为了深入开展对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研究,本文以我国30个省份(自治区、直辖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以及GM-ARIMA模型,来测度分析和揭示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及其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并且还对2022—2026年我国各省份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做出了预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均值与生态韧性均值都分别小于0.6和0.7,耦合协调度类型主要有勉强协调、濒临失调、轻度失调、中度失调4种。2)从时序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分别呈现出了波动上升、波动下降、持续下降、平稳不变4种不同的变化趋势。3)从空间上看,2004—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且各省份的局部空间集聚模式都显现得相对平均。4)从预测结果上看,2022—2026年我国30个省份在情景2和情景3的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与生态韧性的耦合协调度值要明显高于情景1,说明降低碳排放强度不但可以有效防治对生态的破坏,而且还能够推动经济社会能源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碳排放效率 生态韧性 耦合协调度模型 时空分析
下载PDF
绿色消费:基于物质流和消费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诸大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6期547-553,共7页
过去10多年,我们在绿色生产方面已经有了系统化的理论与做法。比较而言,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薄弱。文章从物质流和消费效率的角度,对绿色消费做了3个方面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在"为什么"问题上,指出在人口趋向... 过去10多年,我们在绿色生产方面已经有了系统化的理论与做法。比较而言,对于绿色消费的研究与实践相对薄弱。文章从物质流和消费效率的角度,对绿色消费做了3个方面有关联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在"为什么"问题上,指出在人口趋向稳定、技术效率大幅度得到改进之后,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将主要来自消费水平;在"是什么"问题上,指出研究绿色消费,重点是要研究流量效率之外的3个效率即维护效率、服务效率、满足效率;在"怎么做"问题上,强调替代性消费是绿色消费需要倡导的发展方向,这对于理解崛起中的分享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最后以摩拜单车为例,说明我们的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创造绿色消费的中国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消费 物质流 消费效率 替代性消费 摩拜单车
原文传递
试析消费效率和公平问题
9
作者 张小绿 《温州论坛》 2003年第3期70-72,共3页
本文从消费效率和公平的内涵及评估出发,分析了消费效率和公平的内在统一关系,提出实现消费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统一,反对过度消费。
关键词 消费效率 生产消费 生活消费 公平 小康社会 可持续发展 十六大
原文传递
效率性消费与非效率性消费:消费文化的分水岭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金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63,160,共7页
对现代消费的理解,在当今消费社会学理论中存在着消费的效率性与非效率性之争。本文结合消费社会理论的发展和最新动向,主要以波德里亚和山崎正和为例,在梳理双方各自所阐述的理论主张和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引发消费效率性和非效率性... 对现代消费的理解,在当今消费社会学理论中存在着消费的效率性与非效率性之争。本文结合消费社会理论的发展和最新动向,主要以波德里亚和山崎正和为例,在梳理双方各自所阐述的理论主张和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引发消费效率性和非效率性之争的实质原因及其现实意义,旨在加深对现代消费和消费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消费 效率消费 消费文化 消费社会
下载PDF
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消费与供给效率研究——以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淦城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2137-2141,共5页
文化消费是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既包括基本需求型的公共文化消费,也包括享乐型的个人文化消费。人们参与公共文化消费的机会与质量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直接反映。因此,立足公共文化消费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 文化消费是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行为,既包括基本需求型的公共文化消费,也包括享乐型的个人文化消费。人们参与公共文化消费的机会与质量是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直接反映。因此,立足公共文化消费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效率的辩证关系,通过民族地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现状与居民公共文化消费调查,力求从满足农村居民公共文化消费视角,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消费效率
下载PDF
“效率性消费”视角下的“两栖”消费现象
12
作者 吴金海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2-109,238-239,共8页
"两栖"消费概念形象地描绘了我国消费者既节约又阔绰的普遍性消费现象,这种消费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依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消费伦理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被接受的享乐伦理之间发生碰撞和交织的产物,是消费者在两个不... "两栖"消费概念形象地描绘了我国消费者既节约又阔绰的普遍性消费现象,这种消费现象被认为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依然发挥作用的传统消费伦理与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而逐渐被接受的享乐伦理之间发生碰撞和交织的产物,是消费者在两个不同领域分别采取两种不同消费策略的产物。而山崎正和提出的"效率性消费"概念则让我们对"两栖"消费产生了不同于上述理解的看法,即"两栖"消费中的"节俭主义"和"享乐主义"其实都遵循了"效率性"原则,"两栖"消费在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效率性"消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栖”消费 符号消费 效率消费 效率消费
下载PDF
消费者社会化学习、个体认知与在线消费决策各阶段效率的互动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亦文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84,共4页
本文以社会化学习与在线消费决策各阶段效率间的关系为研究中心,通过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旨在引导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社会化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结果表明:社会化学习显著促进商品信息评估效率和商品... 本文以社会化学习与在线消费决策各阶段效率间的关系为研究中心,通过分析探究两者之间的具体作用路径,旨在引导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根据消费者的社会化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营销策略。结果表明:社会化学习显著促进商品信息评估效率和商品消费决策效率。社会化学习显著促进个体认知。个体认知显著促进商品信息评估效率和商品消费决策效率。个体认知在社会化学习与商品信息评估效率、社会化学习与商品消费决策效率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学习 在线消费决策 个体认知 信息评估效率 消费决策效率
下载PDF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效率生产”与“非效率消费”——一个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
14
作者 王力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4-28,共5页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政治制度化在从生产阶段制度规范向消费阶段③制度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效率损失。本文借助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在制度转化过程中引入了制度理性与公民网络,以"蓄水池模型"分析了各种效率表现形式... 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政治制度化在从生产阶段制度规范向消费阶段③制度实践转化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效率损失。本文借助交易费用的分析框架,在制度转化过程中引入了制度理性与公民网络,以"蓄水池模型"分析了各种效率表现形式及其动态构造,厘清了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程度与政治秩序相关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为转型时期政治秩序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工具理性和基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生产 效率消费 交易费用 政治秩序
下载PDF
中国工业电能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喜平 仇乐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1-76,共6页
传统的单要素电耗强度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电能效率,因此,采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电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电能利用效率普遍偏... 传统的单要素电耗强度指标,不能很好地反映真实的电能效率,因此,采用DEA方法,测算了1998—2007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电力能源利用效率;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电能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电能利用效率普遍偏低,在样本期内没有明显地收敛趋势。行业结构、技术进步与电能效率正相关,行业集中度、电力价格与电能效率负相关,产权结构的影响则呈现出波动特征。优化行业结构、推动技术进步、保持行业适度竞争、深化电价改革有助于工业电能效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消费效率 工业行业 DEA TOBIT模型
下载PDF
农户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锦梅 韩冰 李广文 《农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9,共2页
关键词 农户消费 影响因素分析 生活水平 消费状况 消费效率 消费水平
下载PDF
我国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立平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2-54,共3页
本文以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分析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主要表现为商贸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反过来居民消费也间接地影响商... 本文以数据为基础,从理论分析与计量分析两个视角出发,深入分析商贸流通与居民消费增长的关系。分析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增长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并且主要表现为商贸流通业促进居民消费的增长,反过来居民消费也间接地影响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贸流通 消费增长 居民消费 消费质量 消费效率
下载PDF
关于经济效率内涵的分环节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秀生 盛见 《生产力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10,共2页
经济效率内涵在经济学领域是比较明确的,但是,过于笼统化和理想化。为了对经济效率内涵进行系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文章认为经济效率应该是经济四个环节的综合效率,并把其分为生产环节效率、分配环节效率、交换环节效率和消费环节效率... 经济效率内涵在经济学领域是比较明确的,但是,过于笼统化和理想化。为了对经济效率内涵进行系统、科学地认识和把握,文章认为经济效率应该是经济四个环节的综合效率,并把其分为生产环节效率、分配环节效率、交换环节效率和消费环节效率四个环节加以论述。这样系统深入掌握经济效率的科学内涵,对如何全面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效率 生产效率 交易效率 消费效率
下载PDF
论品牌作为消费交流的符号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树庭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8-80,83,共4页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 在生产者与消费者失去直接联系的条件、消费者拥有选择的可能性以及生产者有了扩大生产、保护权益的需求三种情况下,品牌得以产生,其价值来源于三个方面,即降低消费风险、提高消费效率和提供附加价值。品牌可以看作是由识别符号系统、实体产品或服务和附加价值构成的消费交流的符号。通过品牌可以实现消费者与企业、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在此基础上品牌还具有经济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功能。品牌意义的获得源于实体产品或服务的特征与内涵,在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和营销活动的认可中逐步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牌 作为 消费 扩大生产 价值来源 消费风险 附加价值 消费效率 符号系统 价值构成 文化交流 经济交流 营销活动 生产者 可能性 服务 产品 实体 权益 企业
下载PDF
高效率消费者反应(ECR)
20
作者 黄泽霞 《全国商情(商业经理人)》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关键词 效率消费者反应 ECR 物流条码标识 信息通信 程序自动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