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费文化论略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冰 《消费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3,共4页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消费观念 主导文化 价值观念 文化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审美情趣 组织制度 生产力水平 物质产品
下载PDF
消费文化论纲 被引量:1
2
作者 蒲心文 《南方经济》 1997年第2期44-46,共3页
人们的消费多种多样,千差万别。同样是吃、穿、住,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消费选择取向,其背后是各自不同的文化倾向,表现消费中的就是消费文化。
关键词 消费文化 消费价值观 消费传统 消费精神 消费文化心理
下载PDF
叙事学视域下文化消费内容创造与价值提升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徐望 《创新》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域研究文化消费,可以认识到故事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力,可以探索创造故事内容,推动文化消费的策略。在很多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关注与消费的是故事内容。故事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引人进入与浸入。消费者在消费“... 基于叙事学理论视域研究文化消费,可以认识到故事内容对于文化消费的推动力,可以探索创造故事内容,推动文化消费的策略。在很多文化消费活动中,消费者关注与消费的是故事内容。故事作为文化消费的对象,引人进入与浸入。消费者在消费“同一个”故事时,也参与建构着“千万个”故事。故事总是在流传中的,流传意味着故事产生形变,在文化产业中,经典故事题材历经无数次编创,仍能激起消费者的故事情怀。在消费中,故事再生式地传播着文本与价值观,促成文化共同体。基于叙事学视域探讨如何扩大文化消费,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发掘、讲好和传播中国故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学 文化消费 文化内容 故事 文化产业 文化市场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区域创新与文化消费升级
4
作者 顾江 陈璐 《江海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2,255,共9页
数字新基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拓展了文化消费业态与模式,提供了文化消费升级的新动能。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的发展可以显著推动居民文化消费升级,并且可以通过带动区域创新间接提振文化消费;... 数字新基建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和应用,拓展了文化消费业态与模式,提供了文化消费升级的新动能。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新基建的发展可以显著推动居民文化消费升级,并且可以通过带动区域创新间接提振文化消费;数字新基建对文化消费的影响具有显著的“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数字新基建对文化消费的积极影响存在区域和城乡异质性。因此,应以顶层设计、金融支撑、人才培育为抓手,大力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以平台建设优化区域文化科技资源配置,实施动态化、差异化的数字新基建发展战略,促进文化消费升级,助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文化消费 区域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影响机制
5
作者 马莉 唐蜜 徐礼志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1,共6页
基于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 基于2010—2020年西部地区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内在影响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部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影响均有促进作用;区域异质性和产业异质性方面,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集聚对西南地区城镇居民文化消费的促进效用均高于西北地区,且对文化服务业的消费市场影响最显著。为了优化西部文化消费结构,应探索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型发展路径,提升文化消费市场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固定效应面板模型 文化消费 文化产业集聚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视域下当代青年消费文化的现状审视及建构路径
6
作者 董艾辉 张婉卿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4-89,共6页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 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实质上是实践理性的消费观,具体表现为人本质存在的消费观、公平正义的消费观、绿色的消费观以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消费观,它是对人们消费实践中真善美的价值考量。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当代青年的消费方式也出现了许多新气象和新问题。具体表现在:消费个性化和主体性缺失并存、理性消费与“虚假需求”并存、绿色消费与异化消费并存。在实践中用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引领当代青年消费行为,构建健康的消费文化,具体来说就是反对“物质主义”,构建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物质消费文化;反对“娱乐至上”,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消费文化;反对“过度消费”,培育人与自然关系相和谐的生态消费文化,使当代青年在高质量发展中追求有知识、有情操、有道德、有格局的消费方式,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消费 青年 消费文化 建构
下载PDF
文化共通感:沉浸式文化消费体验中的超越式感受与创造性理解
7
作者 张铮 刘晨旭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0-39,共10页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正值蓬勃发展期。在“共通感”等审美哲学理论的统摄下,适用于呈现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消费者感受机制的新概念——“文化共通感”能更好地阐释文化消费者的感受和理解方式。“文化共通...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虚实结合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正值蓬勃发展期。在“共通感”等审美哲学理论的统摄下,适用于呈现沉浸式文化体验中消费者感受机制的新概念——“文化共通感”能更好地阐释文化消费者的感受和理解方式。“文化共通感”的形成需要作为沟通媒介的沉浸式场景和去标准化的沉浸式叙事。在此基础上,消费者超越“形式直观”,追求感官的“自由愉悦”与情感的“共振共鸣”。在感受力的范畴之外,“文化共通感”通过判断力、想象力与认同力共同促进文化的创造性理解。基于此,“文化共通感”使文化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和具身感受得到真正凸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共通感 沉浸 文化体验 文化消费
下载PDF
“能源”的隐身:批评视角下新能源汽车广告叙事中的消费文化
8
作者 但海剑 陈诗雨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广告叙事的新动向,社交媒体成为汽车广告的营销新阵地。整合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与叙事话语分析理论,建立多模态广告话语叙事分析框架,以社交媒体上的传统汽车广告和新能源汽车广告为语料,对比其叙事话语,聚焦能... 技术环境的变化带来广告叙事的新动向,社交媒体成为汽车广告的营销新阵地。整合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与叙事话语分析理论,建立多模态广告话语叙事分析框架,以社交媒体上的传统汽车广告和新能源汽车广告为语料,对比其叙事话语,聚焦能源作为话语主题的表达,审视其背后的汽车消费文化。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广告以互文式叙事机制,呈现了以汽车消费获得美好生活和精英身份的故事,其底层叙事逻辑仍与传统汽车广告一致:欲望驱动的身份消费实践。新能源汽车广告叙事中的“能源”隐身于营销属性之下,成为象征性的商业符号。在消费主义意志主导下,广告将新能源汽车建构为理想生活和精英身份的象征,鼓吹汽车消费的身份定义和自我表达作用。广告塑造的汽车消费文化实质上已与中国新时代能源发展规划脱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广告 多模态批评话语分析 叙事分析 消费文化
下载PDF
城乡融合背景下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综合评价研究
9
作者 金青梅 张琦 《农场经济管理》 2024年第8期44-46,共3页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是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对于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具有重... 随着城乡融合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居民的文化消费需求也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是新市民融入城市生活、提升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对于促进城乡融合、提升城市文化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综合评价为核心进行了居民文化消费水平的综合评价,并对西咸城乡融合试验区居民文化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居民文化消费水平提升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融合 文化消费水平 综合评价
下载PDF
“双循环”下我国数字文化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韩东林 宣文娟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31-42,共12页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形成的数字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采用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形成的数字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采用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文化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收入水平、供给水平、互联网发展和创新水平对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支出与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各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差异性;消费者主观性价感知正向影响数字文化消费。根据研究结论,对实现数字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循环 数字文化消费 性价感知
下载PDF
文化消费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路径研究——基于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目标函数模型的启示
11
作者 谢雨 《新世纪图书馆》 2024年第5期35-43,共9页
论文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的现实矛盾为切入点,揭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在扮演文化消费品角色中出现供给局限性的原因,为丰富文化消费市场、提升公共文化消费品的社会地位建言献策。论文构建了公共文化产... 论文以文化消费为视角,以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的现实矛盾为切入点,揭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在扮演文化消费品角色中出现供给局限性的原因,为丰富文化消费市场、提升公共文化消费品的社会地位建言献策。论文构建了公共文化产品供给目标函数模型,推导出增加供给数量或者提高供给质量是当前环境下实现供给目标的最优解,详述了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的实践差距,为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供给优化提供改进方向,即可以从供给理念、供给质量、供给渠道、供给方式、供给目标五个方面优化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供给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 公共图书馆 文创产品 供给侧
下载PDF
分享组织化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机理研究
12
作者 徐和清 《当代经济》 2024年第5期23-34,共12页
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费行为为调查对象,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分享组织化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机理。研究发现,分享内容专业性、分享形式多样性、分享观点创新性、分享双向反馈性四个因素均通过直接提升感知功能价值及通过文化素养... 以优秀传统文化的消费行为为调查对象,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分享组织化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机理。研究发现,分享内容专业性、分享形式多样性、分享观点创新性、分享双向反馈性四个因素均通过直接提升感知功能价值及通过文化素养间接提升感知功能价值、精神价值,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分享形式多样性、分享观点创新性、分享双向反馈性还通过数字素养间接提升感知精神价值,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分享双向反馈性通过直接提升感知精神价值,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虽然分享形式多样性、分享观点创新性、分享双向反馈性及文化素养对感知情感价值产生积极作用,但感知情感价值没有对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行为产生积极影响。据此,提出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分享组织化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享组织化 内容型数字文化 文化消费
下载PDF
分享视角中的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促进机制研究
13
作者 徐和清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文章分析了文化分享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机制,探讨了当前内容型数字文化分享不足的原因,提出优化分享以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策略建议,即优化内容型数字文化分享战略目标、提升参与主体组织化水平、构建参与主体激励机制、构... 文章分析了文化分享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机制,探讨了当前内容型数字文化分享不足的原因,提出优化分享以促进内容型数字文化消费的策略建议,即优化内容型数字文化分享战略目标、提升参与主体组织化水平、构建参与主体激励机制、构建参与主体权益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分享 内容型数字文化 文化消费
下载PDF
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基于《Indoors》“消费文化”视觉考古的思考
14
作者 梁政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Indoors》个展不论是在对消费文化的再现和分析上,还是在作品与展场这一与观者互动的空间设计上,都基于“视觉考古”的层面梳理了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符号表征系统。本文旨在从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角度去深度剖析作品背后潜隐的视觉策略... 《Indoors》个展不论是在对消费文化的再现和分析上,还是在作品与展场这一与观者互动的空间设计上,都基于“视觉考古”的层面梳理了中国式消费文化的符号表征系统。本文旨在从图像系列的影像化叙事角度去深度剖析作品背后潜隐的视觉策略,在新媒体视域下,为反思作为系列的符号如何再现静止图像的“时间性”表达,及其与影像语言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系列 影像化叙事 消费文化 符号化
下载PDF
消费文化视阈下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罗哲辉 邝迎欣 刘语哲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4-443,共10页
目的在消费文化视域下,对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规律与方法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和优化路径。方法首先,从消费文化和视觉消费视角,通过消费符号化、消费感性化、消费体验化三个特征维度分析农产品... 目的在消费文化视域下,对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规律与方法进行梳理,进而探讨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的创新思路和优化路径。方法首先,从消费文化和视觉消费视角,通过消费符号化、消费感性化、消费体验化三个特征维度分析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主流形式及需求趋势;随后,通过文献分析与案例研究法对农产品IP视觉形象的设计规律与设计方法进行梳理,结合消费文化视域下农产品IP视觉形象设计的应用价值、创新思路、优化路径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最后,通过“温氏天露”食品品牌的设计实践案例,从满足物质消费需求的设计定位,到满足文化消费需求的内容设计,再到满足精神消费需求的场景化构建三个维度的设计策略进行实例验证。结论基于当前消费文化特征的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策略,能有效建立IP视觉形象与农产品、品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实现农产品品牌的精准定位、品牌理念的输出,以及消费体验的增强,为农产品品牌IP视觉形象设计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与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文化 农产品品牌 IP视觉形象设计
下载PDF
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探析
16
作者 徐望 《未来与发展》 2024年第4期20-25,7,共7页
文化消费是中国近年来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文化消费心理的专项研究尚显匮乏。探析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不但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文化经营者进行分众市场定位亦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从性别角度,探析男性角色和男性文化消费心理;... 文化消费是中国近年来的热点议题,然而,关于文化消费心理的专项研究尚显匮乏。探析不同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不但具有理论意义,对于文化经营者进行分众市场定位亦具有现实意义。第一,从性别角度,探析男性角色和男性文化消费心理;女性角色和女性文化消费心理;性别角色双性化和跨性别文化消费心理。第二,从年龄角度,探析未成年人、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的文化消费心理。第三,从阶层角度,探析中产阶层以上群体、中产阶层以下群体的文化消费心理。第四,从地区角度,探析城乡消费者、各区域消费者、不同等级城市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心理 文化消费心理 文化消费 消费者群体
下载PDF
新文化消费视域中的电影发展
17
作者 石磊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6-96,共1页
电影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消费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在100多年电影史的璀璨星河中,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但没有任何一方能否定或消除彼此。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当今,电影消费已然成为一种被嵌入生活方式的习惯,成为新... 电影自诞生之日便与商业消费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在100多年电影史的璀璨星河中,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论争从未停止过,但没有任何一方能否定或消除彼此。在消费主义文化盛行的当今,电影消费已然成为一种被嵌入生活方式的习惯,成为新文化消费的重要载体。在新文化消费场景中,电影发展则在素材选取、主题呈现、叙事表达、视觉手段、美学风格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消费文化特征。电影消费与美学的变奏也深刻影响了电影生产方式的革新,使电影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文化消费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消费 电影史 主题呈现 艺术性与商业性 消费主义文化 消费潜力 叙事表达 电影产业
下载PDF
新文化消费场景下主旋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探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国翠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0-113,共4页
主旋律电影能够将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融合到观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来。在新文化消费场景下强化主旋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结合当前我国主旋律电影的时代表达来积极建构国家形象、传播意识形态、塑造英雄人物,在跨文化传播中... 主旋律电影能够将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融合到观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来。在新文化消费场景下强化主旋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需要结合当前我国主旋律电影的时代表达来积极建构国家形象、传播意识形态、塑造英雄人物,在跨文化传播中深度展现我国主旋律电影在新文化消费场景下的规律性转变,进而结合这些转变,从思想、文化、价值以及个体层面来进行深入探讨,不断强化主旋律电影的跨文化传播领域,以此不断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旋律电影 文化 传播路径 文化消费
下载PDF
现象学视域下文化消费现象的观察、创造与演化
19
作者 徐望 《江南论坛》 2024年第4期52-56,共5页
近年来文化消费领域热点现象频发,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文化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首先,注重对文化消费现象的观察,文化市场经营主体能够获得文化创意的灵感、丰富文化产品创造。其次,理性创造文化消费现象,着重把握消费者... 近年来文化消费领域热点现象频发,运用现象学方法研究文化消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首先,注重对文化消费现象的观察,文化市场经营主体能够获得文化创意的灵感、丰富文化产品创造。其次,理性创造文化消费现象,着重把握消费者的消费意向,使主体的、社会的、故事中的、隐藏着的各个层面的意向现象化。最后,政企双方推动文化消费现象不断进阶演化,善用文化传播媒体,推动文化消费现象“出圈”;延长现象滞留时间,增加文化消费现象边际效益;引导负现象正向转化,增加文化消费现象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消费现象 现象学 消费意向 文化消费
下载PDF
基于文化区隔视角的城市文化消费政策社会效益实证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20
作者 贾子璇 张敏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2-130,共9页
城市文化消费政策面临公共投入增加而社会效益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促进消费公平和扩大消费群体方面收效甚微。已有研究较少从文化消费的社会不均衡性以及文化消费机制角度讨论文化政策的社会效益。文章根据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和文化区隔... 城市文化消费政策面临公共投入增加而社会效益下降的问题,特别是在促进消费公平和扩大消费群体方面收效甚微。已有研究较少从文化消费的社会不均衡性以及文化消费机制角度讨论文化政策的社会效益。文章根据布尔迪厄实践理论和文化区隔理论构建城市政策与文化区隔相互作用的理论模型,研究城市文化消费政策对居民的文化区隔的增强或减缓作用以检验城市文化消费政策的社会效益。以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为例,基于对南京市典型社区的居民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南京市文化消费补贴政策加深了文化区隔。文化消费实践受惯习影响,南京市主要面向高雅文化的补贴政策,强化了高雅文化消费主体的消费实践,即促进原本文化杂食性较高的群体进行高雅文化消费,没能有效引导文化消费弱势群体参与高雅文化消费,未能显著改变这类群体文化杂食性低的状况。基于该研究结果,文章认为通过调节文化消费补贴的活动类型使之面向更广的文化受众有助于缓解文化区隔,扩大文化消费政策的受益面,促进文化消费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政策 文化区隔 文化消费补贴 文化杂食性 文化资本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