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供给、流通与需求的文化消费研究
被引量:17
- 1
-
-
作者
胡雅蓓
张为付
-
机构
南京财经大学
-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0-46,共7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现代服务业集群治理:模式、机制与绩效”(11YJC790061)的阶段性成果
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江苏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CNISCC)的资助
-
文摘
本文在对文化、文化产品和文化消费的经济学特征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文化消费的"生产供给、流通载体和消费需求(SMD)分析范式",探讨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互动关系作用下扩大文化消费的机理与途径。分析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文化消费的供给因文化产品生产要素投入组合的差异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文化消费的需求随文化供给和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形态,而文化消费的流通载体则是协调供求矛盾运动的媒介和渠道。
-
关键词
文化消费
SMD分析范式
文化生产供给
文化消费需求
文化流通载体
-
Keywords
cultural consumption
SMD analytical paradigm
supply of cultural production
dema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market of cultural transaction
-
分类号
F126.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以新消费为导向推动新的供给变革
被引量:2
- 2
-
-
作者
迟福林
-
机构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
出处
《社会治理》
2018年第6期9-12,共4页
-
文摘
我国开始进入消费新时代,城乡居民在健康、医疗、文化、旅游、教育、信息等方面的服务型消费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已经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内容。
-
关键词
消费需求
变革
供给
导向
城乡居民
生活需要
服务型
旅游
-
分类号
F126.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发展新质生产力 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杜平
-
机构
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
-
出处
《浙江经济》
2024年第3期23-25,共3页
-
文摘
在当前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巨大的有效需求。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构建有利于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是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能够形成新的有效供给,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升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能够更好满足需求并创造新需求,推动消费升级进而扩大消费和投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
-
关键词
有效需求不足
全要素生产率
消费升级
满足需求
有效供给
高质量发展
供需平衡
推动经济发展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唐代消费需求与商品供给关系探析
- 4
-
-
作者
张雁南
-
机构
云南大学
-
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58-163,共6页
-
文摘
有唐一代,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商业繁荣,大大促进了消费经济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口的消费需求与日俱增,促进了商品供给结构的优化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机遇。随着商品性消费比重越来越高,唐代居民生存性实物消费品的消费比重下降,享受资料在消费资料结构中的比例日趋扩大,并使商品性消费更呈现多样化、多变性的特点,进而促进了消费结构的变化、升级。伴随商品经济的繁荣,各阶层尤其是中上阶层的消费欲望被大大刺激起来,奢侈性消费成为这一时期消费方式变革的重要内容和趋势。
-
关键词
商品经济
消费需求
消费结构
商品供给
农业调整
消费方式变革
-
分类号
K24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消费深刻变革
- 5
-
-
作者
杨守德
赵巳妍
-
机构
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省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商务流通专家组
黑龙江省商务经济研究中心
-
出处
《奋斗》
2024年第13期22-24,共3页
-
文摘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视察时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不只是产业演进和企业投入的过程,更是供给与需求在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匹配和适应过程。供给创造需求,新质生产力为消费变革提供更多产品、更广选择、更优品质;需求引导生产,消费变革又可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需求基础、应用空间、市场动力等,新质生产力与消费之间可以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
关键词
产业演进
良性循环
消费变革
需求引导
供给与需求
先进生产力
动态平衡
新质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我国肉类产品生产消费能力分析
被引量:6
- 6
-
-
作者
李振唐
王谊鹃
彭鹰
-
机构
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
深圳市深宝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出处
《农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21,共5页
-
文摘
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整个经济环境受到供给约束的限制,肉类产品的消费一直处于水平低下的状态。改革开放后,肉类产量增长非常迅速,人均消费肉类产品稳步提高,与此同时我国肉类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 0世纪末,我国的肉类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位。但是由于人口以及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未来几年肉类产品产需能否平衡,这需要我们对未来的产量和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以作出正确的生产政策。
-
关键词
肉类产品
能力分析
生产消费
20世纪80年代
20世纪末
供给约束
经济环境
改革开放
产量增长
人均消费
生产能力
世界第一
肉类产量
消费水平
科学预测
生产政策
需求量
人口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正确认识供给与需求
- 7
-
-
作者
张明龙
-
机构
浙江师范大学经济研究所
-
出处
《理论学刊》
CSSCI
1999年第5期34-36,共3页
-
-
关键词
供求机制
消费者
供给弹性
消费需求
需求弹性
供给与需求
正确认识
市场价值
供给量
生产者
-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中国牛肉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分析
被引量:24
- 8
-
-
作者
王楚婷
刘爱军
王远浓
-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
出处
《福建茶叶》
2020年第3期57-59,共3页
-
文摘
本文基于中国统计年鉴、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和美国农业部的数据,首先从消费量和价格等方面描述了我国牛肉市场的需求情况并对消费需求特征和影响因素作出进一步分析,随后从国内生产和国际进口两方面描述了我国牛肉市场的供给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做出分析。最后就如何平衡我国牛肉需求与供给做出分析判断,以期满足我国牛肉市场快速扩张的需要,助推我国肉牛产业竞争力的快速提升。
-
关键词
牛肉
消费
生产
进口
供给
需求
-
分类号
F323.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生产和消费决定作用转换及其实践性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孟宪福
郝春和
-
出处
《科学决策》
2000年第2期38-40,共3页
-
-
关键词
生产
消费
需求
供给
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
-
分类号
F0-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储蓄存款增加对货币供给量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被引量:1
- 10
-
-
作者
王太
-
出处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1995年第3期27-29,共3页
-
文摘
储蓄存款增加对货币供给量和市场需求的影响王太90年代以来,我国银行存款增加很快,1994年末我国各项存款余额已达29328亿元。那么储蓄存款增加对货币供给量和市场需求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这既是我们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又...
-
关键词
储蓄存款
货币供给量
市场需求
生产资料市场
现实市场
现实消费需求
消费品市场
银行信贷资金
社会经济
利率下调
-
分类号
F832.22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相适应的理论问题
- 11
-
-
作者
杨坚白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5期47-53,共7页
-
文摘
在社会再生产中,社会资金、社会劳动的运动过程,同时就是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过程,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实物形式的运动最后形成总供给,而它的价值形式的运动最后形成有支付能力的总需求。从核算原则来说,收入,分配和使用三者是相等的;从计划安排来说,只要在财政上不打赤字,在实物上不留缺口,三者也是相等的。然而在实际经济生活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供给与需求总是不相等,不是供给大于需求,就是需求大于供给。即不断出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与不平衡的矛盾。本文将从理论上对这个问题加以探讨。
-
关键词
总供给与总需求
使用价值
社会产品
社会再生产
商品
补偿基金
理论问题
总供给量
市场价值
消费基金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对外开放条件下的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 12
-
-
作者
徐康宁
-
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1987年第4期30-35,共6页
-
文摘
一 问题的提出 一个国家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是一个重要条件;同时后者又是前者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各国的经济发展史看,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始终是各国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综合性经济参数。 三十多年来,我国在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及其平衡问题上的认识是不足的,在某些年份和某些时期,对社会总需求或总供给几乎是毫无管理,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平衡
国内总需求
消费品
外汇
生产资料
农副产品
对外开放
劳务出口
原材料
国内消费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简论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
- 13
-
-
作者
胡逢吉
-
出处
《学习与实践》
1986年第2期15-17,共3页
-
文摘
“坚持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七五”计划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何谓总需求?总需求系指有购买力的需求,还由国内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出口、增加储备三个部分构成。这里的需求不是指绝对需求,也不包括货币收入中的沉殿部分。何谓总供给?总供给系指国内生产总量中可提供市场销售的数量、可提供的劳务量和进口商品量。不包括生产量中的自给量和因运输等原因、无法进入市场的生产量。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总供给
平衡
简论
“七五”计划
生产消费
市场销售
进口商品量
-
分类号
F123.16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社会主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公式的表述
- 14
-
-
作者
厉以宁
-
出处
《人文杂志》
1985年第6期4-13,19,共11页
-
文摘
本文试图从生产性劳动创造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的角度出发,对社会主义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平衡公式进行表述。这里,我们把非生产性劳务的收入视为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取得的收入,即派生的收入,而不列入社会总产品和国民收入之内。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国民收入
非生产性劳务
重置投资
消费品
价值平衡
净投资
平衡公式
简单再生产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我国工业生产能力过剩主要是无效供给过量
- 15
-
-
作者
高拴平
申嫦娥
-
出处
《经济研究参考》
1999年第15期20-21,共2页
-
文摘
生产能力过剩从供求的基本对比关系上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供给基本正常而有效需求不足,从而造成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导致生产能力的过剩;二是有效需求基本正常而无效供给过量。
-
关键词
生产能力过剩
无效供给
我国工业
有效需求不足
消费水平
供给量
增幅
手表
对比关系
电冰箱
-
分类号
F4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浅谈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平衡的几个问题
- 16
-
-
作者
高秀波
刘隽亭
-
出处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1988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对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协调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具体表现为物资短缺,物价上涨。二、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基建规模过大,且投资结构极不合理;消费需求日益膨胀;农业生产后劲不足。其危害,影响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三、需要采取的对策。一是大力发展生产,特别是农业的生产,以增加供应;二是压缩和制控需求。两者同时并举,密切配合,不平衡的现象是可以减少或避免的。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农业生产
主要问题
消费需求
大力发展
不平衡
购买力
具体表现
投资结构
-
分类号
F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供给升级、需求升级环境下的品牌进化
- 17
-
-
作者
盖彦
-
机构
品牌中国战略规划院
-
出处
《中外企业文化》
2018年第12期55-59,共5页
-
文摘
当下流行的语汇供给升级、需求升级、高质量发展,转化成品牌语言就是品牌引领下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关系升级。其中上半场是生产者主导背景下供给侧的5个递进式变化:供不应求、供大于求、供给丰富、供给极大丰富、供给过剩;下半场是消费者主导背景下需求侧的5个递进式变化:消费觉醒、消费自主、消费自我、消费共创以及供给与需求一体化的共创共享。上半场与下半场转化的焦点在于交易极大自由、生产极度过剩,广告和推销变得无计可施,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开始发生逆转,最终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分彼此,共同交融成了生活者.
-
关键词
供给过剩
品牌
消费者关系
生产者主导
进化
环境
供给与需求
质量发展
-
分类号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
-
题名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统计指标体系初探
- 18
-
-
作者
曾广发
辜承范
-
机构
武汉市统计局综合调研室
-
出处
《统计与决策》
1987年第1期39-41,共3页
-
文摘
坚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是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和实现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运用统计资料对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从量和质的方面进行全面综合分析,为党政领导决策服务,是统计部门一项重要任务。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国民生产总值
宏观经济管理
社会购买力
统计资料
生产资料
固定资产投资
消费品
统计口径
-
分类号
C8
[社会学—统计学]
C934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 19
-
-
-
出处
《求知》
1999年第4期31-31,共1页
-
文摘
社会总供给社会总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价格水平下,经济社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决定的。社会总供给是衡量经济社会经济实力强弱和国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最重要指标。
-
关键词
社会总供给
社会总需求
固定资本
生产资本
消费需求
总供给量
国民生活
国际经济环境
投资
财政管理
劳动力
供给能力
-
分类号
F015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论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宏观控制
- 20
-
-
作者
刘精贤
-
出处
《财经理论与实践》
1986年第3期36-39,共4页
-
文摘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必须实现宏观平衡,才能保证国民经济健康地、协调地发展.其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宏观控制问题。一、保证总需求实现的两个重要客观基础1、社会需求平衡中的消费品供给与消费品需求相平衡,是简单再生产顺利实现的客观基础.因为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不要求新增投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事生产活动的劳动收入,另一部分是剩余产品价值.剩余产品价值这一部分,由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后,企业尚有一部分税后利润.税后利润,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不是用于企业生产发展基金。
-
关键词
社会总需求
简单再生产
社会总供给
消费品
宏观平衡
国民收入
社会主义经济
国民经济
商品经济
劳动收入
-
分类号
F8
[经济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