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郁颗粒对抑郁大鼠的改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喻斌 张臻年 +4 位作者 杨丽 梁涛 周玲玲 程海波 沈祥春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消郁颗粒对慢性应激性刺激所致抑郁大鼠的改善作用,明确与皮层和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性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利用蔗糖水消耗、Open-field开场、Morris水迷宫实验... 目的观察消郁颗粒对慢性应激性刺激所致抑郁大鼠的改善作用,明确与皮层和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慢性应激性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利用蔗糖水消耗、Open-field开场、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消郁颗粒对各组大鼠行为学的影响,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额叶皮层和海马区的NGF和BDNF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郁颗粒组体重和糖水消耗体积显著增加,游泳总路程、远站台区路程、近站台区路程、上台潜伏期、近站台区时间和远站台区时间显著缩短,显著增加近/远站台区时间比例(P<0.05,0.01)。此外,消郁颗粒可显著增加额叶皮层和海马NGF和BDNF的表达,并可呈剂量依赖性(P<0.05,0.01)。结论消郁颗粒对慢性应激刺激所致抑郁大鼠有一定改善作用,该作用与增加额叶皮层和海马NGF和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郁颗粒 神经生长因子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乳腺消郁颗粒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
作者 朱冬可 吴佩颖 +1 位作者 高崎 顾慧芬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375-1379,共5页
目的建立乳腺消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腺消郁颗粒中芍药苷和松果菊苷含有量,同时对其中的川芎、当归、淫羊藿、锁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HPLC法测出芍药苷和松果菊苷分别在31.55~631 mg/L(r=0.999 9)和9.... 目的建立乳腺消郁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乳腺消郁颗粒中芍药苷和松果菊苷含有量,同时对其中的川芎、当归、淫羊藿、锁阳药材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HPLC法测出芍药苷和松果菊苷分别在31.55~631 mg/L(r=0.999 9)和9.95~298.5 mg/L(r=0.999 9)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09%(RSD=0.71%)和100.59%(RSD=1.14%)。同时,薄层色谱中检出了川芎、当归、淫羊藿、锁阳的特征斑点。结论该方法重复性好、简便、快速,能够有效控制乳腺消郁颗粒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消郁颗粒 HPLC法 薄层色谱法 质量控制
下载PDF
郁消颗粒抗抑郁作用实验研究
3
作者 刘冬平 李蜀平 +3 位作者 刘魁英 廖磊 刘洋 战嘉怡 《北京中医药》 2011年第12期949-951,共3页
目的观察郁消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及利血平拮抗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郁消颗粒对大鼠游泳绝望时间、小鼠悬尾不动时间,以及对利血平化小鼠眼睑下垂、运动不能发生率及体温下降的影响;观察郁消颗粒对小鼠自主... 目的观察郁消颗粒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强迫游泳、小鼠悬尾及利血平拮抗实验动物模型,观察郁消颗粒对大鼠游泳绝望时间、小鼠悬尾不动时间,以及对利血平化小鼠眼睑下垂、运动不能发生率及体温下降的影响;观察郁消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评价郁消颗粒的抗抑郁作用。结果郁消颗粒21.70、10.85g生药/Kg剂量组能缩短大鼠游泳绝望时间;27.90、13.95g生药/Kg剂量组能缩短小鼠悬尾不动时间;27.90、13.95g生药/Kg剂量组能显著对抗利血平所致的小鼠眼睑下垂及小鼠僵直状态发生率,27.90g生药/Kg剂量组可对抗利血平所致小鼠体温下降;未见郁消颗粒对小鼠自主活动的影响。结论郁消颗粒对多种实验性抑郁模型具有明显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 动物模型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泄郁消斑颗粒治疗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观察
4
作者 陈桂生 叶谦益 王利 《浙江中医杂志》 2020年第1期37-37,共1页
过敏性紫癜,又称自限性急性出血症,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它的主要表现为紫癜、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凝血时间均正常。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 过敏性紫癜,又称自限性急性出血症,是一种侵犯皮肤和其他器官细小动脉和毛细血管的过敏性血管炎,它的主要表现为紫癜、腹痛、关节痛和肾损害,但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和功能、凝血时间均正常。过敏性紫癜的发病原因可能是病原体感染、某些药物作用、过敏等致使体内形成IgA类循环免疫复合物,沉积于真皮上层毛细血管引起血管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皮肤型过敏性紫癜 颗粒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