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物理约束方案下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未来预估对比
1
作者
周天仪
江志红
+1 位作者
李伟
孙岑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5,共13页
近年来,各种证据表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未来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降水如何变化,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采用了两种基于物理关系的约束(优选)方法,即涌现约束和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选择了显著影响夏季...
近年来,各种证据表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未来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降水如何变化,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采用了两种基于物理关系的约束(优选)方法,即涌现约束和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选择了显著影响夏季西北地区降水的物理因子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对25个CMIP6模式给出的SSP585情景下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降水进行了不同约束方案的预估及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1995—2014年,基于CMIP6模式集合平均得到的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平均降水增加23%,未经约束的不确定性范围为-8.4%~61.7%。通过热带印度洋海温(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涌现约束后,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降水增加24%(19%),不确定性范围减小为-8.4%~52%(-9%~45%),不确定性分别降低了15%(21%)。进一步利用三变量(中国西北夏季历史降水、热带印度洋海温、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的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得到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平均降水变化增加28%,范围为8%~44%,降低了近39%的不确定性范围。同时帕累托最优集合表明降水增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中部与西部,最大降水增幅达到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P6
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
涌现约束
降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信息哲学中的几个问题的再讨论——与霍有光先生再商榷
被引量:
6
2
作者
邬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25,共7页
我们对对象的认识通过了中介物作用的事实乃是客观信息存在的有力证据。不能把天上月、水中月和脑中月都看作是客观实在的,这样的观点比庸俗唯物主义还要庸俗。霍有光先生"通过顾名思义"所"理解"和"姑且试定义...
我们对对象的认识通过了中介物作用的事实乃是客观信息存在的有力证据。不能把天上月、水中月和脑中月都看作是客观实在的,这样的观点比庸俗唯物主义还要庸俗。霍有光先生"通过顾名思义"所"理解"和"姑且试定义"的"全息"概念与我所定义的全息概念的距离相去甚远,其用如此手法对我相应观点所进行的批评同样不着边际。存在两类信息活动方式:一类是"痕迹"和与之相应的信息模式的随机产生,又随机消失和耗散的过程;第二类是产生出来的"痕迹"和与之相应的信息模式的稳固化和被凝结积累的过程。只有第二类信息活动方式对事物的演化才具有建设性贡献。仅用第一类信息活动方式的例子去否定信息形态进化的学说是以偏概全的做法。应当在宏观和微观双重涌现和约束的层面上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正是这种双重涌现和约束的机制形成了自组织有序进化过程中的内在关系全息现象。仅只通过个别例证的有或无来证明或否定客观信息和全息现象的存在是不可能最终说服人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从时间和空间内在融合的相互转化和蕴含的关系上加以逻辑的说明才可能令人信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信息
演化与全息
整体与部分
涌现
与
约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物理约束方案下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未来预估对比
1
作者
周天仪
江志红
李伟
孙岑霄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3-415,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275184)。
文摘
近年来,各种证据表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呈现增加的趋势,在未来变暖背景下,西北地区降水如何变化,成为我国学术界和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文中采用了两种基于物理关系的约束(优选)方法,即涌现约束和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选择了显著影响夏季西北地区降水的物理因子热带印度洋海温和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对25个CMIP6模式给出的SSP585情景下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降水进行了不同约束方案的预估及对比。结果表明:相对于1995—2014年,基于CMIP6模式集合平均得到的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平均降水增加23%,未经约束的不确定性范围为-8.4%~61.7%。通过热带印度洋海温(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涌现约束后,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降水增加24%(19%),不确定性范围减小为-8.4%~52%(-9%~45%),不确定性分别降低了15%(21%)。进一步利用三变量(中国西北夏季历史降水、热带印度洋海温、东亚副热带200 hPa纬向风)的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得到21世纪末期夏季西北地区平均降水变化增加28%,范围为8%~44%,降低了近39%的不确定性范围。同时帕累托最优集合表明降水增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中部与西部,最大降水增幅达到60%以上。
关键词
CMIP6
帕累托最优集合方案
涌现约束
降水
Keywords
CMIP6
Pareto-optimal scheme
Emergent constraint
Precipitation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信息哲学中的几个问题的再讨论——与霍有光先生再商榷
被引量:
6
2
作者
邬焜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19-25,共7页
文摘
我们对对象的认识通过了中介物作用的事实乃是客观信息存在的有力证据。不能把天上月、水中月和脑中月都看作是客观实在的,这样的观点比庸俗唯物主义还要庸俗。霍有光先生"通过顾名思义"所"理解"和"姑且试定义"的"全息"概念与我所定义的全息概念的距离相去甚远,其用如此手法对我相应观点所进行的批评同样不着边际。存在两类信息活动方式:一类是"痕迹"和与之相应的信息模式的随机产生,又随机消失和耗散的过程;第二类是产生出来的"痕迹"和与之相应的信息模式的稳固化和被凝结积累的过程。只有第二类信息活动方式对事物的演化才具有建设性贡献。仅用第一类信息活动方式的例子去否定信息形态进化的学说是以偏概全的做法。应当在宏观和微观双重涌现和约束的层面上正确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正是这种双重涌现和约束的机制形成了自组织有序进化过程中的内在关系全息现象。仅只通过个别例证的有或无来证明或否定客观信息和全息现象的存在是不可能最终说服人的,对于这样的问题,只有从时间和空间内在融合的相互转化和蕴含的关系上加以逻辑的说明才可能令人信服。
关键词
客观信息
演化与全息
整体与部分
涌现
与
约束
Keywords
Objective Information
Evolution and Holography
Whole and Parts
Emerged and Constraints
分类号
N031 [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物理约束方案下西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未来预估对比
周天仪
江志红
李伟
孙岑霄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对信息哲学中的几个问题的再讨论——与霍有光先生再商榷
邬焜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