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肺涎沫假丝酵母菌感染1例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赵蓓蕾
施毅
邵海枫
印洪林
吕佩华
杨青海
-
机构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呼吸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微生物科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病理科
-
出处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6-37,19,共3页
-
文摘
涎沫假丝酵母菌(Candida zeylanoides)是一种少见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其导致的系统性真菌感染罕见,仅见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过性菌血症和关节炎的报道,这些患者均存在明确的危险因素。涎沫假丝酵母菌导致的肺部真菌感染国内外目前未见报道。本文报道1例肺部涎沫假丝酵母菌感染,该患者为中年男性,既往体健,无明确的危险因素,影像学检查发现其两下肺大片状浸润性阴影,经皮肺穿刺活检标本病理学检查(PAS和PAM染色)、真菌培养(法国生物梅里埃微生物自动分析仪Vitek32YBC卡鉴定)确诊为涎沫假丝酵母菌肺部感染,经氟康唑和斯皮仁诺治疗后治愈。
-
关键词
肺炎
涎沫假丝酵母菌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563.1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
-
题名化疗所致咳吐涎沫的中医治疗
被引量:1
- 2
-
-
作者
杨峰
邹宏志
-
机构
河南省肿瘤医院
-
出处
《中医研究》
2003年第4期51-51,共1页
-
文摘
我们在临床上常遇到肿瘤病人化疗中发生一种罕见的毒副反应--咳吐大量涎沫.出现这种毒副作用的病人化疗疗程多在4个周期以上.
-
关键词
化疗
咳吐涎沫
中医药疗法
肿瘤
毒副反应
-
分类号
R256.31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涎沫念珠菌引起的甲真菌病2例
- 3
-
-
作者
宋为民
金海生
周轶清
郑俊惠
-
机构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96-197,共2页
-
文摘
报道2例涎沫念珠菌引起的甲真菌病,均为女性(31岁和39岁),临床表现类似,均为手指甲的远侧甲下甲真菌病伴甲分离,真菌直接镜检见芽孢和菌丝。
-
关键词
涎沫念珠菌
甲真菌病
临床表现
病因
-
Keywords
Candida Zeylanoides
Onychomycosis
-
分类号
R756.4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吴茱萸汤证“干呕”“吐涎沫”探析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李笑一
朱辉
-
机构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出处
《国医论坛》
2022年第3期7-9,共3页
-
文摘
《伤寒论》吴茱萸汤证的基本病机是肝寒犯胃,浊阴上逆。在《伤寒论·厥阴病脉证并治》第378条中提到了“干呕,吐涎沫”症状,但是关于“干呕,吐涎沫”是一症还是两症,历代医家观点不同。文章从《伤寒论》有关吴茱萸汤的条文出发,结合历代各家观点,从病机角度对“干呕,吐涎沫”进行辨析,得出“干呕”与“吐涎沫”为两症的结论;认为应用吴茱萸汤时,只要病机属于肝经有寒,横逆犯胃,浊阴上逆者,但见一症即可。此不仅为医者消除了疑虑,还可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学术研讨与临床诊疗提供更多思路。
-
关键词
《伤寒论》
吴茱萸汤
干呕
吐涎沫
厥阴肝寒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
分类号
R2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仲景分型辨治“吐涎沫”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韩国栋
-
机构
宁陵县中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
-
文摘
吐涎沫根据其病因病机不同,可分为厥阴肝寒气逆证、肺水饮证、饮阻脾胃证、寒饮郁肺证、肺胃阴虚证五种证型,分别予吴茱萸汤、射干麻黄汤、半夏干姜散、小青龙汤、麦门冬汤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
关键词
“吐涎沫”
吴茱萸汤
射干麻黄汤
半夏干姜散
小青龙汤
麦门冬汤
《金匮要略》
张仲景
-
分类号
R222.3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温胆汤治疗牛呕吐涎沫症
- 6
-
-
作者
田鸿义
-
机构
河南省鲁山县畜牧兽医工作站
-
出处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1期34-34,共1页
-
-
关键词
病例
温胆汤
治疗
牛
呕吐涎沫症
-
分类号
S858.2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S853.33
[农业科学—临床兽医学]
-
-
题名顽固性泛唾涎沫症治验一则
- 7
-
-
作者
龙昌林
-
机构
湖北省仙桃市中医医院
-
出处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第7期55-55,共1页
-
-
关键词
顽固性泛唾涎沫症
中医药疗法
理中汤
病例报告
-
分类号
R276.817
[医药卫生—中医五官科学]
-
-
题名《金匮要略》吐涎沫管窥
- 8
-
-
作者
刘方柏
-
机构
峨边县中医医院
-
出处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11-13,共3页
-
文摘
对《金匮》全书有关吐涎沫的论述,进行了整理总结。全面讨论了《金匮》所言“吐涎沫”的病机和病种分布。认为其病机不下10种,大致可分4类。即:肺冷津凝、寒饮上逆、燥热为患和痰浊蚘动。其分布则常见于肺痈、肺痿、痰饮、蚘虫和黄汗等病种之中。
-
关键词
金匮要略
吐涎沫
-
分类号
R222.3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谈肺痿论治
被引量:3
- 9
-
-
作者
张雪玲
朱雪
王国梁
张晓蕾
张莉
孟芸
张伟
-
机构
山东中医药大学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出处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4年第2期174-174,180,共2页
-
文摘
肺痿是指肺叶萎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证,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西医多见于间质性肺病.近年来,中医界也对该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在辨证论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疗效着实令人信服.本病病因主要为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气不化津,其病机为肺虚,津气亏虚,失于濡养,肺叶日渐枯萎而成[1].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其可谓对中医的高度概括,万事万物涵盖阴阳,中医辨证论治更是广泛用之.本文从阴阳的关系出发,深入探讨“阴中求阳、阳中求阴”在肺痿论治中的应用.
-
关键词
中医辨证论治
阴中求阳
阳中求阴
肺痿
中国古代哲学
间质性肺病
中医界
唾涎沫
-
分类号
R226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
-
题名论肺痿
被引量:4
- 10
-
-
作者
李士懋
田淑霄
-
机构
河北中医学院
-
出处
《河北中医》
1984年第1期8-9,共2页
-
文摘
肺痿,首见于《金匮要略》一书。但肺痿究属何病,表现如何?仲景语焉不详,致后世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中医内科学第三版统编教材云:“肺痿,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肺叶痿弱不用,言其病机,而医生临床所能见者,仅咳吐浊唾涎沫一症。
-
关键词
肺痿
《金匮要略》
中医内科学
统编教材
唾涎沫
肺叶
吐浊
临床
-
分类号
R256.1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甘草干姜汤
被引量:1
- 11
-
-
作者
王三虎
-
机构
柳州市中医院
-
出处
《河南中医》
2016年第6期1099-1099,共1页
-
文摘
甘草干姜汤出自《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具有温肺化饮之功,适用于肺癌晚期,肺中虚寒,痰蒙清窍,用于阴损及阳,阴阳离决的危重阶段。其症见吐涎沫而不咳,口不渴,甚至拒绝饮水,表情淡漠,气力全无,遗尿,小便数,头眩,舌体瘦小,舌质暗淡,苔白滑,脉虚数。甘草干姜汤辛甘化阳,温阳散寒化饮。对于这个不常见、不易理解的证型,张仲景讲得非常耐心,"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
-
关键词
甘草干姜汤
温肺化饮
咳嗽上气
金匮要略
肺癌晚期
辛甘化阳
温阳散寒
吐涎沫
-
分类号
R256.54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
-
题名一起条件致病菌污染药物产品的菌种鉴定
- 12
-
-
作者
耿丽华
何剑锋
张卫军
-
机构
金坛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处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6-57,共2页
-
-
关键词
条件致病菌
铜绿假单胞菌
涎沫假丝酵母菌
药敏试验
-
分类号
R-33
[医药卫生]
-
-
题名吴茱萸汤治验举隅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曲建强
-
机构
山西大同大学医学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1年第11期35-35,共1页
-
文摘
吴茱萸汤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共三次提到吴茱萸汤。分别是第243条治疗“食谷欲呕”,第309条治疗“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第378条治疗“干呕吐涎沫,头痛”。目前,吴茱萸汤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笔者在使用吴茱萸汤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举例如下。
-
关键词
吴茱萸汤
《伤寒论》
治验
手足厥冷
临床应用
张仲景
治疗
吐涎沫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常见症状的辨治(七十七)
- 14
-
-
作者
哈孝贤
哈小博
-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
出处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9年第10期18-20,共3页
-
文摘
《痫症》(一)痫,亦作'',现在多简化为''。但字典中并无此字,本文从俗,姑亦作。痫症又称癫痫,或癫,是一组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综合症状。因为病人在发作时可有羊吼样的尖叫声,故俗称'羊风'。痫症在临床的典型表现是,突然仆倒,昏不省事,口吐涎沫,目睛上吊,四肢抽搐;
-
关键词
常见症状
癫痫病
小发作
吐涎沫
-
分类号
R277.7
[医药卫生—中医学]
-
-
题名麦门冬冲剂新用五招
- 15
-
-
作者
孙珊
崔英兰
-
机构
山东省荣成市人民医院
-
出处
《中国民间疗法》
2010年第3期72-72,共1页
-
-
关键词
麦门冬
冲剂
虚火上炎
咳吐涎沫
中医辨证
-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理中丸临床新用
- 16
-
-
作者
陈锐(审校)
-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5期17-17,共1页
-
文摘
组成 人参6g,干姜5g,白术9g,炙甘草6g。
功效 温中补虚,降逆止痛。
主治 ①中焦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以及霍乱等。②阳虚失血。③小儿慢惊以及病后喜唾涎沫、胸痹等由中焦虚寒所致者。
-
关键词
理中丸
临床
中焦虚寒
温中补虚
炙甘草
唾涎沫
-
分类号
R289.1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吴茱萸汤临床新用
- 17
-
-
作者
陈锐(审校)
-
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3年第26期17-17,共1页
-
文摘
组成 吴茱萸4.5g,人参9g,大枣4枚,生姜12g。
功效 温中补益,降逆散寒。
主治 ①胃中虚寒,食谷欲呕,胸膈满闷,或胃脘痛,吞酸嘈杂。(至)厥阴头痛,干呕吐涎沫。③少阴吐利,手足厥冷,烦躁欲死。④脉沉迟者,舌质淡,苔白滑。
-
关键词
吴茱萸汤
临床
厥阴头痛
手足厥冷
胃脘痛
吐涎沫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羊癫疯”不是鬼上身
- 18
-
-
作者
杨辉
-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
-
出处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07年第10期44-44,共1页
-
文摘
在某些偏远山区,当村里有人出现四肢抽搐、口吐涎沫或怪叫时,家人不是带他去看医生,而是请“神仙”为他“驱鬼”,因为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鬼上身所致……
-
关键词
羊癫疯
偏远山区
四肢抽搐
吐涎沫
-
分类号
R742.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
题名中医治疗头痛之吴茱萸汤
- 19
-
-
作者
郭海燕
-
机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
-
出处
《中国社区医师》
2014年第28期36-36,共1页
-
文摘
吴茱萸汤出《伤寒论》,原文第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第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第37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虽然提到治疗头痛的条文只有最后1条,但在临床应用时,患者症状繁复,故前2条可作为吴茱萸汤治疗头痛的辩证使用依据。
-
关键词
吴茱萸汤
中医治疗
头痛
《伤寒论》
手足逆冷
临床应用
少阴病
吐涎沫
-
分类号
R289.5
[医药卫生—方剂学]
-
-
题名略谈古代名贵香药——龙涎的传入
被引量:1
- 20
-
-
作者
骆萌
-
出处
《海交史研究》
1986年第2期95-103,共9页
-
文摘
在古代,龙涎是作为珍贵的贡品传入中国的。关于龙涎的记载,以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为最早。该书卷四中说:'拨拔力国,在西南海中,不食五谷,食肉而已。……土地唯有象牙及阿末香,波斯商人欲入此国,团集数千,齑缚布,没老幼共刺血立誓,乃市其物。自古不属外国。战用象牙排,野牛角为稍,衣甲弓矢之器。……大食频讨袭之。'①一般认为拨拔力即今天非洲索马里北部亚丁湾南岸的柏培拉。②我认为。
-
关键词
龙涎香
鲸鱼
《酉阳杂俎》
波斯
香谱
抹香鲸
涎沫
阿剌
-
分类号
R282.74
[医药卫生—中药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