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风险预测的价值分析
1
作者 路丽 柳成良 +2 位作者 左超 于淑靖 张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4-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9.730、67.194、479.801,P<0.05)。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6%,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和实际观测值间无明显差异(x^(2)=0.823,P=0.935)。结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A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PA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数据 涎腺多形性腺瘤(PA) 复发风险预测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ELL2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2
作者 杨思遥 王媛媛 +1 位作者 刘建兵 刘志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1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17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检测两组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层分析评估吸烟与基因型的协同作用;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ELL2的表达水平。结果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ELL2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1119T>C多态性位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该位点纯合子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1%vs.11.9%,P=0.002)。纯合子CC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3.059,95%CI 1.494~6.263)。分层分析显示,吸烟与1119C等位基因协同作用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风险(OR=3.200,95%CI 1.460~7.014)。CC基因型个体EL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或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ELL2基因变异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吸烟联合1119C等位基因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基因 ELL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的探讨 被引量:7
3
作者 谢青 徐飞 +1 位作者 汤金梁 王亚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资料 ,研究本瘤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和低度恶性腺泡细胞癌的区别。结果 多形性腺瘤见于各年龄组 ,女性多于男性 ;病史长 ,生长缓...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资料 ,研究本瘤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和低度恶性腺泡细胞癌的区别。结果 多形性腺瘤见于各年龄组 ,女性多于男性 ;病史长 ,生长缓慢 ;组织结构由肌上皮、腺上皮、鳞化上皮、基底样细胞、软骨及粘液等构成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罕见核分裂像及出血坏死 ,肿瘤细胞PCNA指数及间质血管数低于恶性多形性腺瘤 (P <0 0 1) ,与腺泡细胞癌相近 (P >0 0 5 ) ;此外 67例中包膜不完整 16例 ,18例有包膜浸润 ,包膜浸润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其余病例 ,部分肿瘤切除后多次复发。结论 多形性腺瘤细胞成分复杂 ,其形态无恶性指征 ,但具有浸润包膜生长、部分病例术后可复发的生物学行为。该瘤交界性行为可能与部分瘤细胞增殖活性较高 ,包膜附近血管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多形性腺 包膜 生物学行为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交界性肿
下载PDF
COX-2及survivin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旭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2,共2页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及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 0例良性、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OX- 2与survivin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腮腺组织...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及生存素(survivin)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5 0例良性、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COX- 2与survivin的表达,并与10例正常腮腺组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正常腮腺组织COX- 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 %、10 0 %、0 ,其荧光指数(FI)分别为1.79±0 .12、3.0 1±0 .4 0、0 .82±0 .0 5。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6 %、10 0 %、0 ,FI分别为1.0 6±0 .5 9、1.85±0 .16、0 .5 6±0 .0 8。各组间COX- 2与survivin表达量有明显差异(P均<0 .0 1)。在17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COX- 2与survivin的协同表达率为10 0 %。结论 COX- 2与survivin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及恶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COX-2 定量研究 survivin基因 腮腺组织 阳性表达 环氧合酶 技术检测 流式细胞 发生发展 对比分析 恶性 生存素 表达及 组织 表达量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用于体表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冰冰 潘庆华 +7 位作者 张元福 徐怡庄 吴奇光 周风山 俞光岩 孙开华 彭歆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7-2431,共5页
应用中红外光纤法检测了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腺体部位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及正常腺体体表皮肤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差异,可以从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的... 应用中红外光纤法检测了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腺体部位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及正常腺体体表皮肤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差异,可以从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的强度比的变化来初步判定肿瘤的性质。根据红外光谱判断其中2例已经发生癌变,与病理结果一致。从红外光谱的特征来看,多形性腺瘤是正常涎腺组织向多形性腺瘤癌变转变的中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中红外光纤 涎腺多形性腺瘤 体表检测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丹 吕发金 +1 位作者 张丽娟 姚开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结果 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47)...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结果 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47)为单发,10.6%(5/47)为单侧多发;59.6%(28/47)位于腮腺,17.0%(8/47)位于颌下腺,14.9%(7/47)位于腭部小涎腺,8.5%(4/47)位于颊部小涎腺;术中见27.7%(13/47)病灶与周围结构有粘连,10.6%(5/47)包膜不完整,19.1%(9/47)表面扪及结节。MSCT上涎腺混合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或结节,14.9%(7/47)病例发生囊变,其中6例位于腮腺,以术后复发及多发者最常见,颌下腺及腭部病灶均未见囊变者,增强后95.7%(45/47)表现为延迟强化(延迟180 s)。其中4例发生于硬腭者,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利用三维重组技术行MPR及VR图像后处理,不仅可提高病灶的检出,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结论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生于硬腭者病灶多较小,应常规应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病灶及邻近骨质的改变,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临床特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袁荣涛 纪祥瑞 +2 位作者 尚伟 贾暮云 李宁毅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情况。③结果  2 6 0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 177例 ,颌下腺 36例 ,舌下腺 1例 ,小涎腺 46例 ;2 6 0例中 38例发生恶变 ,其中发生于大涎腺者中恶变 2 5例 ,发生于小涎腺者中恶变 13例。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于大涎腺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8.15 ,P <0 .0 1)。 38例恶变者中包括腺癌 3例、腺样囊性癌 1例、鳞状细胞癌 1例及肌上皮癌 33例。④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 ,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 ;多次复发可致恶变 ,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涎腺多形性腺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8
作者 张秀琴 王洁 +3 位作者 李荷香 顾洪涛 王旭 闫炳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建立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系。方法 取自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原发肿瘤进行体外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活细胞观察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标记物对细胞进行鉴定 ,... 目的 建立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系。方法 取自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原发肿瘤进行体外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活细胞观察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标记物对细胞进行鉴定 ,并对肿瘤的致瘤性进行裸鼠异种移植实验。结果 多形性腺瘤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 ,有的细胞围成腺腔结构 ,胞浆内富含粘液 ,形成空泡。有的成片排列 ,细胞外有粘液样物质。细胞的生长曲线较平缓 ,无明显快速生长期。肿瘤性腺上皮细胞角蛋白阳性 ,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肌动蛋白阳性。结论 建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有限细胞系 (SPA - 0 2 ) ,保留了原代细胞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细胞体外培养 生物学特性 涎腺 组织学 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流式细胞学DNA分析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郑书深 王洁 +2 位作者 董福生 董玉英 侯亚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8,共2页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学 DNA分析 (FCM)对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5 0例良性涎腺多形性腺瘤、18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和 10例正常涎腺石蜡包埋组织的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 ,分析其变化与预后的关... 目的 探讨流式细胞学 DNA分析 (FCM)对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 5 0例良性涎腺多形性腺瘤、18例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和 10例正常涎腺石蜡包埋组织的 DNA倍体及细胞增殖活性 ,分析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正常涎腺组织 DNA皆为二倍体 ;良性涎腺多形性腺瘤 DNA二倍体率为 84 % (42例 ) ,异倍体率 16 % (8例 ) ;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分别为 6 1% (11例 )、39% (7例 ) ,与良性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FCM诊断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具有一定价值 ,其应用应与形态学检查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恶性 良性 流式细胞学 正常 诊断 FCM DNA分析 二倍体 异倍体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2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新铭 庞桂兰 王尧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腮腺浅叶切除术 扩大腮腺切除术 单纯剜除术
下载PDF
HSV-TK自杀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治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洁 董福生 +3 位作者 王旭 李荷香 董玉英 顾洪涛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涎腺多形性腺瘤体外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包装重组脂质体介导的含有HSV-TK全长的cDNA真核表达质粒PDC31... 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丙氧鸟苷(ganciclovir,GCV)系统对人涎腺多形性腺瘤体外基因治疗的作用。方法采用腺病毒包装重组脂质体介导的含有HSV-TK全长的cDNA真核表达质粒PDC312-HSVTK转染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通过RT-PCR检测TK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MTT法检测HSV-TK/GCV系统对多形性腺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采用倒置显微镜、组织学染色等观察HSV-TK/GCV系统作用细胞后的形态学改变。结果HSV-TK基因转染24 小时后,肿瘤细胞开始出现空泡性变;转染48小时后,RT-PCR从转染的细胞中成功扩增出1150bp的特异性TK 基因片段。转染36小时后加入不同浓度的GCV治疗,细胞出现核固缩,胞浆裂解,随之细胞死亡、脱壁的现象。细胞存活率随HSV-TK/GCV作用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当加入10-4mol/LGCV治疗7天时,HSV-TK/GCV系统的杀伤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10.3%。当TK阳性的细胞占细胞总数50%时,其旁观者效应最明显,细胞存活率为31.7%。结论HSV-TK/GCV系统对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和旁观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细胞 HSV-TK/GCV系统 涎腺多形性腺瘤 转染 杀伤作用 旁观者效应 DNA HSV-TK基因 真核表达质粒
下载PDF
复发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处理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大权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病理学 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荣涛 纪祥瑞 +2 位作者 孙显路 赵洁 李宁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 研究CD4 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 (PA)及其恶变 (Cain -PA)中的表达 ,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在PA及Cain -PA中... 目的 研究CD4 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 (PA)及其恶变 (Cain -PA)中的表达 ,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在PA及Cain -PA中表达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呈CD4 4v6强表达 ,恶变后呈弱表达 ,细胞间粘附力减弱 ,从而利于浸润转移。CD4 4v6在Cain -PA的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弱或不表达 ,显示瘤细胞粘附力弱 ,易于脱离肿瘤主体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恶度 CD44V6 涎腺
下载PDF
不同分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核转录因子p5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强 刘江 +1 位作者 陈晖 毕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4期41-42,45,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NF-κB)p50在不同分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本研究收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核转录因子(NF-κB)p50在不同分型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本研究收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和开滦总医院2007年3月~2012年6月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SP法检测5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基质丰富型25例为A组、细胞丰富型25例为B组)中VEGF 、NF-κB p50的表达情况,并与瘤旁涎腺组织(对照组)25例的表达情况做对比分析.结果 VEGF在A组的积分光密度(IOD)值为(153.13±60.81);B组的IOD值为(954.65±305.79);对照组的IOD值为(52.46±9.76),A、B组均较对照组增高,B组较A组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NF-κB p50在A组的IOD值为(43.40±5.56);B组为(529.79±163.81);对照组为(6.83±1.90),A、B组均较对照组增高,B组较A组增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细胞丰富型涎腺多形性腺瘤组织中VEGF、NF-κB p50较基质丰富型涎腺多形性腺瘤均有更高的表达,VEGF、NF-κB p50的检测对鉴别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不同分型及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均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 NF-ΚB P50 联合检测 涎腺多形性腺瘤
下载PDF
癌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书勤 王育强 李淑萍 《武警医学》 CAS 2003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与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观察 2 1例多形性腺瘤和 2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癌基因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表达情况 ,分析c -erbB - 2 ,H-ras,...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与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HE染色观察 2 1例多形性腺瘤和 2 4例恶性多形性腺瘤癌基因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表达情况 ,分析c -erbB - 2 ,H-ras,p5 3和bcl- 2基因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相关性。结果 c -erbB - 2与p5 3和bcl- 2基因呈正相关 (P <0 0 5 ) ,p5 3与bcl- 2基因呈正相关 (P <0 0 5 ) ,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 ,用c -erbB - 2 ,H -ras,p5 3和bcl- 2基因对涎腺多形性腺瘤进行判别 ,bcl- 2基因意义最显著。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是多种癌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c-erbB - 2 ,H -ras ,p5 3和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基因 涎腺多形性腺瘤 相关性 C-ERBB-2 H-RAS P53 BCL-2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文杰 闻春艳 戴维群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6年第11期1368-1368,共1页
关键词 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涎腺多形性腺瘤 诊断分 涎腺 好发年龄 发病率
下载PDF
ras、c-erbB-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小玲 孙善珍 魏奉才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5期408-409,412,共3页
目的 :探讨ras及c erbB 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观察ras、c erbB 2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织的阳性率为 0 ;ras在良性多形性腺瘤 (BPA... 目的 :探讨ras及c erbB 2基因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发展及恶性转化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 ,观察ras、c erbB 2在良、恶性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对照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正常组织的阳性率为 0 ;ras在良性多形性腺瘤 (BPA)的阳性率为 5 0 0 % ,在恶性多形性腺瘤 (MPA)为 6 1 5 % ,均较正常组织显著增加 (P <0 0 0 0 5 ) ;c erbB 2在BPA阳性率为 19 2 % ,在MPA为 5 3 9% ,均较正常组织显著升高 (P <0 0 0 0 5 ) ,且MPA阳性率较BPA显著升高 (P <0 0 0 5 ) ,复发组阳性率也明显升高。结论 :ras过表达对多形性腺瘤的发生起始动作用 ,c erbB 2过表达则可促使其进一步发展及恶性转化 ,并可能是其复发的潜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S基因 C-ERBB-2基因 涎腺 基因表达 涎腺多形性腺瘤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培征 《中外医学研究》 2011年第4期108-108,共1页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的临床特征。方法总结涎腺多形性腺瘤临床表征。结果几种临床表现都证实腺瘤恶变的形成。结论多形性腺瘤从良性到恶变的客观规律,是可以通过临床表征来诊断,要患者特别关注,并且值得医学同行们共同探讨和借鉴。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恶变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下颌骨涎腺多形性腺瘤1例
19
作者 伍四春 王卫青 闫莹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57-757,共1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下颌骨囊肿 下颌第一磨牙 第二磨牙缺失 病理诊断 纤维结缔组织 细胞 组织学观察 卵圆细胞 条索状结构
下载PDF
伴肌上皮分化的黏液样肾肿瘤:与涎腺多形性腺瘤相似的病例描述
20
作者 刘飞飞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486,共1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瘤 肾肿 黏液样 肌上皮分化 肾上皮性肿 态学 遗传学特征 病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