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头状涎腺瘤恶变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德裕 翦新春 +1 位作者 徐普 黄谢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75-676,共2页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外生性涎腺肿瘤,乳头状涎腺瘤发生恶变者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的乳头状涎腺瘤恶变病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 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 papilliferum)是一种罕见的良性外生性涎腺肿瘤,乳头状涎腺瘤发生恶变者非常罕见。本文报告1例发生于牙龈的乳头状涎腺瘤恶变病例,通过对该患者进行相关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术后随访8个月未见复发及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 恶变 手术切除
下载PDF
口腔乳头状涎腺瘤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钱震 杨育生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07年第4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 病理分析 临床 兰州军区总医院 组织学发生 口腔 病变性质 唾液腺肿
下载PDF
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8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刘飞飞 秦瑞 +2 位作者 宫琳 陈帅 张仁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PCR法进行蛋白标记和BRAF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9岁,... 目的 探讨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不同部位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PCR法进行蛋白标记和BRAF基因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9.9岁,男女之比为3∶1,发病部位为腭部2例、鼻腔2例、食管2例、肺部2例。镜检:肿瘤边界清楚,具有双相分化特征,包括被覆鳞状上皮的外生乳头状结构和黏膜下的内生腺样结构。管腔衬覆双层或多层上皮,内层细胞呈柱状、立方或扁平,局灶增生呈乳头状突起,细胞质嗜酸性、核小,位于细胞底部;外层基底层细胞呈梭形、扁平状或立方形,细胞质嗜酸性、稀少,两层细胞形态温和,未见病理性核分裂。免疫表型:腔内上皮细胞表达CK(AE1/AE3)、CK7、CK8和BRAF V600E,基底层细胞表达CK14、CK5/6、p63、S-100、SMA,Ki-67增殖指数低(均<10%)。分子检测显示BRAF V600E突变阳性。患者均未见复发,预后良好。结论 乳头状涎腺瘤样肿瘤属于唾液腺型肿瘤,常见于口腔的小唾液腺,也可发生在鼻咽、食管及肺等其他部位,熟悉该特殊类型肿瘤可避免误诊、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样肿 临床特征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6例口腔乳头状涎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林晨 李江 张霞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papilliferum,SP)的临床病理特点、病变性质、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学发生。方法:对6例SP复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其中4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抗体为AE1/AE3、CK8、S-100... 目的:探讨口腔乳头状涎腺瘤(Sialadenomapapilliferum,SP)的临床病理特点、病变性质、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学发生。方法:对6例SP复片,观察其组织病理学特点,分析临床资料并随访,其中4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所用抗体为AE1/AE3、CK8、S-100、SMA、Vim、GFAP。结果:患者平均年龄64岁,男女之比为1∶1。临床无明显症状,肿瘤部位:舌缘3例,腭2例,舌根1例,肿瘤平均直径1cm。镜下见肿瘤无明显包膜,表面为口腔黏膜乳头状增生的复层鳞状上皮,其下肿瘤形成大小不等的管腔、囊腔样结构,部分管腔表面形成乳头状突起,管腔及乳头上皮被覆双层细胞。随访4例,均无复发及转移。免疫组化结果:表层细胞对AE1/AE3、CK8呈阳性表达,基底层细胞对S-100、AE1/AE3、SMA、Vim、GFAP呈阳性表达。结论:SP为良性肿瘤,组织学上以大小不等的管腔样结构内形成乳头为特征,预后良好,肿瘤可能来源于类似于分泌管的导管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 临床病理 组织学发生
下载PDF
乳头状涎腺瘤——病理学评价
5
作者 王笑茹 《承德医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28-128,共1页
乳头状涎腺瘤是一种罕见肿瘤,与皮肤汗腺瘤在组织学和生物学上相似,常被误诊。乳头状涎腺瘤发生于唾液管的起端,以腭部多见,发病率远低与涎腺良、恶性肿瘤的1%。
关键词 乳头状涎腺瘤 汗腺 涎腺组织 唾液管 腭部 表皮样癌 颊粘膜 鳞状上皮化生 肿块直径 角化不全
下载PDF
ELL2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的相关性分析
6
作者 杨思遥 王媛媛 +1 位作者 刘建兵 刘志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76,共6页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 目的分析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易感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绘制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5个成员的ELL2基因外显子进行测序;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将2016年1月-2020年7月就诊于山西白求恩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112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作为病例组,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该院17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高分辨熔解曲线(HRM)检测两组ELL2基因1119T>C多态性;采用χ2检验分析基因多态性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之间的相关性,分层分析评估吸烟与基因型的协同作用;并采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不同基因型个体ELL2的表达水平。结果涎腺多形性腺瘤家系中ELL2基因第8外显子存在1119T>C多态性位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该位点纯合子CC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4.1%vs.11.9%,P=0.002)。纯合子CC与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风险增加相关(OR=3.059,95%CI 1.494~6.263)。分层分析显示,吸烟与1119C等位基因协同作用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发生的风险(OR=3.200,95%CI 1.460~7.014)。CC基因型个体ELL2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T或TT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ELL2基因变异可能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吸烟联合1119C等位基因可增加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基因 ELL2 单核苷酸多态性 遗传变异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对涎腺多形性腺瘤复发风险预测的价值分析
7
作者 路丽 柳成良 +2 位作者 左超 于淑靖 张力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5期54-58,6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学特征及临床数据预测涎腺多形性腺瘤(PA)复发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至2022年11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9例PA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学资料,根据是否复发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4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复发的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该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79.730、67.194、479.801,P<0.05)。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0,灵敏度为80.0%,特异度为97.6%,均高于模型中各单项指标,且该风险预测模型和实际观测值间无明显差异(x^(2)=0.823,P=0.935)。结论:肿瘤部位为深叶、包膜不完整及周围组织侵犯3个指标为PA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3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PA复发具有较高预测价值,能为预防PA复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影像学特征 临床数据 涎腺多形性腺(PA) 复发风险预测 列线图模型
下载PDF
傅里叶红外光谱法用于体表检测涎腺多形性腺瘤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冰冰 潘庆华 +7 位作者 张元福 徐怡庄 吴奇光 周风山 俞光岩 孙开华 彭歆 吴瑾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427-2431,共5页
应用中红外光纤法检测了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腺体部位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及正常腺体体表皮肤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差异,可以从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的... 应用中红外光纤法检测了20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腺体部位的体表皮肤,对得到的红外光谱进行分析比较,发现多形性腺瘤、多形性腺瘤癌变及正常腺体体表皮肤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吸收峰存在差异,可以从各特征吸收峰的峰位、峰形及不同谱峰的强度比的变化来初步判定肿瘤的性质。根据红外光谱判断其中2例已经发生癌变,与病理结果一致。从红外光谱的特征来看,多形性腺瘤是正常涎腺组织向多形性腺瘤癌变转变的中间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中红外光纤 涎腺多形性腺 体表检测
下载PDF
涎腺沃辛瘤8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布静秋 柳春明 +1 位作者 胡敏 刘洪臣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6-127,共2页
通过对 80例沃辛瘤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涎腺沃辛瘤的术式选择和治疗经验。结果发现 ,80例沃辛瘤多发于老年男性 ,发病部位全部为腮腺组织 ,多发于单侧 ,少数为双侧腮腺 ,手术方式不当肿瘤可复发。研究提示 ,对术前怀疑为沃辛瘤的患者 ,... 通过对 80例沃辛瘤进行临床分析 ,探讨涎腺沃辛瘤的术式选择和治疗经验。结果发现 ,80例沃辛瘤多发于老年男性 ,发病部位全部为腮腺组织 ,多发于单侧 ,少数为双侧腮腺 ,手术方式不当肿瘤可复发。研究提示 ,对术前怀疑为沃辛瘤的患者 ,双侧腮腺区的仔细扪诊和B型超声检查非常必要 ,根据沃辛瘤的部位及数目应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临床分析 涎腺沃辛 外科手术 术式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26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袁荣涛 纪祥瑞 +2 位作者 尚伟 贾暮云 李宁毅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231-232,共2页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 ①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临床病理改变及其发病与恶变的关系。②方法 对 2 6 0例经病理诊断为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按WHO(1991)涎腺肿瘤组织学分类法进行诊断分类 ,观察其发病年龄、发病部位、恶变及复发情况。③结果  2 6 0例病人中发生于腮腺 177例 ,颌下腺 36例 ,舌下腺 1例 ,小涎腺 46例 ;2 6 0例中 38例发生恶变 ,其中发生于大涎腺者中恶变 2 5例 ,发生于小涎腺者中恶变 13例。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于大涎腺者 ,差异有显著性 (χ2 =8.15 ,P <0 .0 1)。 38例恶变者中包括腺癌 3例、腺样囊性癌 1例、鳞状细胞癌 1例及肌上皮癌 33例。④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多发生于腮腺 ,发生于小涎腺者恶变率高 ;多次复发可致恶变 ,首次手术完整切除病变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学 涎腺多形性腺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涎腺皮脂腺淋巴腺瘤1例 被引量:9
11
作者 石萍霞 董都选 +2 位作者 李允利 巨宏亚 孙璐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29-229,共1页
关键词 涎腺皮脂腺淋巴腺 病理 少见肿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涎腺混合瘤的超声图像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瑞萍 王怀禄 +4 位作者 刘俊娥 孙厚坦 常虹 郑英 付晓燕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1年第1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涎腺混合 声像图 病理对照分析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丹 吕发金 +1 位作者 张丽娟 姚开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1511-1514,共4页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结果 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47)... 目的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特征对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7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手术情况及MSCT影像特征。结果 47例多形性腺瘤患者中,89.4%(42/47)为单发,10.6%(5/47)为单侧多发;59.6%(28/47)位于腮腺,17.0%(8/47)位于颌下腺,14.9%(7/47)位于腭部小涎腺,8.5%(4/47)位于颊部小涎腺;术中见27.7%(13/47)病灶与周围结构有粘连,10.6%(5/47)包膜不完整,19.1%(9/47)表面扪及结节。MSCT上涎腺混合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密度均匀的圆形或类圆形肿块或结节,14.9%(7/47)病例发生囊变,其中6例位于腮腺,以术后复发及多发者最常见,颌下腺及腭部病灶均未见囊变者,增强后95.7%(45/47)表现为延迟强化(延迟180 s)。其中4例发生于硬腭者,由于其解剖结构的特殊,利用三维重组技术行MPR及VR图像后处理,不仅可提高病灶的检出,还可清晰显示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及邻近骨质的改变。结论涎腺多形性腺瘤的MSCT表现具有特征性,发生于硬腭者病灶多较小,应常规应用三维重组技术显示病灶及邻近骨质的改变,提高术前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临床特点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比较观察 被引量:10
14
作者 卓夏阳 贾云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595-597,600,共4页
目的 研究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5例基底细胞腺瘤 ,5例基底细胞腺癌和 7例腺样囊性癌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电镜 (2例 )的观察。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 目的 研究涎腺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与腺样囊性癌的形态学特征、免疫表型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5例基底细胞腺瘤 ,5例基底细胞腺癌和 7例腺样囊性癌进行了免疫组化和双重免疫电镜 (2例 )的观察。结果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在免疫表型方面非常相似 ;基底细胞腺瘤 (癌 )与腺样囊性癌之间在免疫表型和超微结构方面有一定的差别。结论 基底细胞腺瘤和基底细胞腺癌的鉴别诊断基于两者的生长方式和组织学特征。免疫组化和免疫电镜观察有助于基底细胞腺瘤 (癌 )与腺样囊性癌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基底细胞腺 腺癌 腺样囊性癌 比较观察
下载PDF
涎腺恶性淋巴瘤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15
作者 郭传瑸 马大权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涎腺恶性淋巴瘤不易与涎腺其它常见的上皮性肿瘤鉴别 ,常不能在手术前明确诊断 ,在诊断治疗上存在着特殊性。本文详细综述了近年来对涎腺恶性淋巴瘤在临床诊治与基础研究方面的进展与现状 ,以期对临床研究工作有所益处。
关键词 涎腺恶性淋巴 诊断 治疗 病理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的探讨 被引量:7
16
作者 谢青 徐飞 +1 位作者 汤金梁 王亚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61-963,共3页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资料 ,研究本瘤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和低度恶性腺泡细胞癌的区别。结果 多形性腺瘤见于各年龄组 ,女性多于男性 ;病史长 ,生长缓... 目的 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交界性生物学行为与组织结构的关系。方法 运用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和临床资料 ,研究本瘤与恶性多形性腺瘤和低度恶性腺泡细胞癌的区别。结果 多形性腺瘤见于各年龄组 ,女性多于男性 ;病史长 ,生长缓慢 ;组织结构由肌上皮、腺上皮、鳞化上皮、基底样细胞、软骨及粘液等构成 ;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罕见核分裂像及出血坏死 ,肿瘤细胞PCNA指数及间质血管数低于恶性多形性腺瘤 (P <0 0 1) ,与腺泡细胞癌相近 (P >0 0 5 ) ;此外 67例中包膜不完整 16例 ,18例有包膜浸润 ,包膜浸润组PCNA指数明显高于其余病例 ,部分肿瘤切除后多次复发。结论 多形性腺瘤细胞成分复杂 ,其形态无恶性指征 ,但具有浸润包膜生长、部分病例术后可复发的生物学行为。该瘤交界性行为可能与部分瘤细胞增殖活性较高 ,包膜附近血管丰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多形性腺 包膜 生物学行为 组织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交界性肿
下载PDF
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体外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秀琴 王洁 +3 位作者 李荷香 顾洪涛 王旭 闫炳智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 建立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系。方法 取自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原发肿瘤进行体外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活细胞观察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标记物对细胞进行鉴定 ,... 目的 建立人涎腺多形性腺瘤细胞系。方法 取自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的原发肿瘤进行体外培养。对培养的细胞进行活细胞观察和组织学染色。观察细胞生长状况 ,绘制生长曲线。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细胞内特异性抗原标记物对细胞进行鉴定 ,并对肿瘤的致瘤性进行裸鼠异种移植实验。结果 多形性腺瘤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边形或梭形 ,有的细胞围成腺腔结构 ,胞浆内富含粘液 ,形成空泡。有的成片排列 ,细胞外有粘液样物质。细胞的生长曲线较平缓 ,无明显快速生长期。肿瘤性腺上皮细胞角蛋白阳性 ,肿瘤性肌上皮细胞肌动蛋白阳性。结论 建立的涎腺多形性腺瘤有限细胞系 (SPA - 0 2 ) ,保留了原代细胞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细胞体外培养 生物学特性 涎腺 组织学 组织化学染色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复发性涎腺多形性腺瘤的处理 被引量:12
18
作者 马大权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4-365,共2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病理学 外科手术 诊断
下载PDF
CD4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及其恶变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袁荣涛 纪祥瑞 +2 位作者 孙显路 赵洁 李宁毅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0-421,共2页
目的 研究CD4 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 (PA)及其恶变 (Cain -PA)中的表达 ,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在PA及Cain -PA中... 目的 研究CD4 4v6在涎腺多形性腺瘤 (PA)及其恶变 (Cain -PA)中的表达 ,旨在探讨涎腺多形性腺瘤的恶变机制。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2 5例涎腺多形性腺瘤恶变CD4 4v6的表达。结果 CD4 4v6在PA及Cain -PA中表达存在统计学显著差异 (P <0 .0 1)。结论 涎腺多形性腺瘤呈CD4 4v6强表达 ,恶变后呈弱表达 ,细胞间粘附力减弱 ,从而利于浸润转移。CD4 4v6在Cain -PA的原发灶及转移灶中弱或不表达 ,显示瘤细胞粘附力弱 ,易于脱离肿瘤主体发生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恶度 CD44V6 涎腺
下载PDF
涎腺多形性腺瘤25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新铭 庞桂兰 王尧森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涎腺多形性腺 腮腺浅叶切除术 扩大腮腺切除术 单纯剜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