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液滴冲击液膜润湿壁面实验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大树 仇性启 +3 位作者 于磊 郑志伟 马培勇 祁风雷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17,共9页
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了液滴碰撞液膜润湿壁面的过程。实验采用高速摄像仪观测并分析了液滴撞壁后的铺展、水花形成和液滴破碎飞溅现象,并定量获得了液滴的铺展系数和铺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的铺展系数和铺... 从实验和数值模拟两方面研究了液滴碰撞液膜润湿壁面的过程。实验采用高速摄像仪观测并分析了液滴撞壁后的铺展、水花形成和液滴破碎飞溅现象,并定量获得了液滴的铺展系数和铺展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液滴的铺展系数和铺展速度的碰撞速度效应明显;碰撞速度越大,液滴的铺展系数越大;液滴撞壁后的铺展速度迅速减小,碰撞速度越大铺展速度越大。数值模拟采用流体体积法,综合考虑液滴与壁面间传热及接触热阻的作用,建立了液滴撞壁数值模型。该模型模拟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数值结果表明:液体内部的压力梯度是液滴铺展、产生皇冠水花和以及液滴破碎飞溅的主要原因;毛细波是水花颈部收缩和液滴破碎飞溅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冲击 液膜润湿壁面 皇冠水花 液滴破碎飞溅
下载PDF
改进多松弛伪势模型模拟附壁空化泡溃灭演化和壁面润湿性机制的研究
2
作者 周国龙 柴廉洁 +2 位作者 武伟 何烨帆 张家忠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133-3141,共9页
结合改进后的多松弛伪势模型,使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附壁空化泡溃灭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着重研究了壁面润湿性对附壁空化泡溃灭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改进后的多松弛伪势模型开展了热力学一致性验证,通过对比气液共存密度的数... 结合改进后的多松弛伪势模型,使用格子Boltzmann方法对附壁空化泡溃灭演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着重研究了壁面润湿性对附壁空化泡溃灭的影响规律.首先,对改进后的多松弛伪势模型开展了热力学一致性验证,通过对比气液共存密度的数值解与解析解,选取了满足热力学一致性需求的参数,使得模型能够实现大密度比多相流动的数值计算;然后,对不同壁面润湿性条件下的附壁空化泡平衡接触角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壁面润湿性与附壁空化泡平衡接触角的关系,分析表明:随着壁面与流体相互作用强度的增大,平衡接触角逐渐增大,壁面润湿能力逐渐减弱.进一步,对附壁空化泡的溃灭问题进行建模,处理了相应的边界格式,完成了附壁空化泡溃灭过程的数值计算,并分析了不同壁面润湿能力对附壁空化泡溃灭的影响规律;当初始空化泡内外压差及形态相同时,增强壁面疏水性缩短了空化泡溃灭的时间.特别是,壁面润湿性由亲水逐渐变为疏水时,最大溃灭压力先降低后又逐渐升高,而最大溃灭速度随着壁面疏水性的增强而持续升高.研究结果揭示了壁面润湿性对附壁空化泡溃灭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抑制附壁空化泡溃灭的破坏效应及利用空化泡溃灭效应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泡溃灭 伪势模型 壁面润湿 接触角
下载PDF
微量润滑油滴冲击倾斜壁面黏附颗粒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陈苗苗 王兆长 +3 位作者 郑楠 张国涛 涂德浴 童宝宏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854-2864,共11页
微量润滑油滴与金属壁面冲击黏附成膜过程中,壁面附着颗粒物的存在对润滑油膜的形成质量和摩擦副的散热效果影响显著.通过高速摄像实验对油滴与倾斜壁面黏附颗粒的冲击过程进行观测分析,考察油滴冲击速度、壁面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油滴冲... 微量润滑油滴与金属壁面冲击黏附成膜过程中,壁面附着颗粒物的存在对润滑油膜的形成质量和摩擦副的散热效果影响显著.通过高速摄像实验对油滴与倾斜壁面黏附颗粒的冲击过程进行观测分析,考察油滴冲击速度、壁面倾斜角度等因素对油滴冲击颗粒后的形态演变和铺展特性的影响,以及黏附颗粒在冲击作用下的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油滴冲击铺展过程中的形态演变受壁面倾斜角和冲击速度影响,会出现不对称沉积铺展、单侧颈部射流破碎,或者包裹颗粒滑移铺展等现象;颗粒在油滴冲击作用下沿斜面方向未产生明显滑移时,倾斜角增大对冲击油滴前铺展有促进作用,更容易在前缘三相接触线附近产生单侧颈部射流破碎现象;颗粒产生滑移时,颗粒滑移速度随壁面倾斜角的增大而增大,使前端液膜长度变短而抑制射流现象的生成,产生微油滴包裹颗粒滑移铺展现象;冲击速度对后铺展过程中的铺展因子变化影响较小,前铺展过程中的最大铺展因子随着冲击速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壁面附着颗粒的运动受冲击速度和倾斜角大小影响明显,冲击速度或倾斜角度的增大均能够促进冲击油滴包裹颗粒沿壁面滑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液滴动力学 颗粒 润湿壁面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基于唯象分析方法的壁面润湿模型 被引量:8
4
作者 宋云超 宁智 王春海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21-527,共7页
着眼于接触角的滞后现象,采用唯象分析方法建立了滞后张力模型.对固-液-气三相接触线附近区域的流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壁面无滑移条件是应力奇点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前驱膜和夹带膜理论,提出了消除应力奇点的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 着眼于接触角的滞后现象,采用唯象分析方法建立了滞后张力模型.对固-液-气三相接触线附近区域的流动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壁面无滑移条件是应力奇点产生的直接原因;根据前驱膜和夹带膜理论,提出了消除应力奇点的方法.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唯象分析方法的壁面润湿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壁面润湿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的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反映接触角的滞后性及壁面性质对润湿过程的影响.应用建立的壁面润湿模型对壁面润湿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了液体黏度、气液表面张力和固壁接触线特征参数对壁面润湿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润湿 唯象分析方法 壁面润湿模型 应力奇点
下载PDF
微流控芯片通道壁面润湿性对微滴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洋 郑艳萍 +1 位作者 梁帅 徐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799-9804,共6页
液滴微流控中芯片微通道的壁面润湿性是决定微滴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环烯烃共聚物芯片微通道表面润湿性对通道内微滴生成以及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利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对聚焦流微通道中水和氟油两相流动行为进... 液滴微流控中芯片微通道的壁面润湿性是决定微滴生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环烯烃共聚物芯片微通道表面润湿性对通道内微滴生成以及流体流动行为的影响,利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模型对聚焦流微通道中水和氟油两相流动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并制备了接触角为30°、90°、120°梯度下的芯片微通道壁面开展实验研究,模拟与实验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在固定物性和结构参数下,壁面润湿性越弱,油包水微滴越容易形成,壁面的减阻特性随之增强,并且壁面的减阻特性导致90°比120°时微滴的生成频率低29.3%,直径增大8.3%;随着润湿性的增强,水相相对于氟油相的界面由凸变凹,30°时芯片生成微滴由油包水变成水包油;随着连续相毛细数(Ca)的升高,壁面润湿性对微滴生成的影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VOF模型 壁面润湿 毛细数 减阻特性 环烯烃共聚物
下载PDF
壁面润湿性对原油携水流动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家卫 章友洪 +4 位作者 岳晓军 张旭 梁敏 彭素芹 代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56,共5页
采用原油携水流动的方式将管道内部积水携出可以有效解决管道内部的积水引发管道腐蚀穿孔的问题。基于原油携水流动的动力学过程和界面形态,建立了原油携水流动模型,采用基于VOF模型的InterFoam求解器求解油水界面的动力学方程,对比验... 采用原油携水流动的方式将管道内部积水携出可以有效解决管道内部的积水引发管道腐蚀穿孔的问题。基于原油携水流动的动力学过程和界面形态,建立了原油携水流动模型,采用基于VOF模型的InterFoam求解器求解油水界面的动力学方程,对比验证了相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和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原油流速和壁面润湿性对原油携水能力的影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使用OpenFOAM对原油携水流动进行模拟分析的方法切实可行,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具有较好的吻合性。随着原油流速的增加,原油的携水能力增加,管道内的积水更易被原油携带出管道底部,而原油临界流速的大小取决于管道壁面的润湿性;随着管道壁面的润湿程度的降低,积水有聚集为水团的趋势,并且原油的携水能力增加;当原油流速大于临界流速时,原油的携水能力取决于壁面的润湿程度(即接触角θ的大小),当接触角θ=30°时,水以连续波状薄膜的形式存在;当接触角θ=60°时,薄膜破裂形成分散的水团,这些水团零散地分布于倾斜管壁上,并在剪切力的作用下不断向上移动;当接触角θ≥90°时,积水逐渐在倾斜管段上聚集为一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润湿 界面形态 携水流动 数值模拟 积水
下载PDF
基于不同润湿性微细通道过冷沸腾起始点(ONB)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罗小平 王文 +3 位作者 廖政标 郭峰 吴迪 张霖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4-892,共9页
为了研究微细通道壁面润湿性对过冷沸腾起始点(ONB)的影响,采用Cu Cl_2溶液刻蚀普通光滑表面微细通道得到超亲水表面微细通道,再用氟硅烷溶液修饰超亲水表面微细通道得到超疏水表面微细通道。以R141b为实验工质,在压力为170k Pa、质量流... 为了研究微细通道壁面润湿性对过冷沸腾起始点(ONB)的影响,采用Cu Cl_2溶液刻蚀普通光滑表面微细通道得到超亲水表面微细通道,再用氟硅烷溶液修饰超亲水表面微细通道得到超疏水表面微细通道。以R141b为实验工质,在压力为170k Pa、质量流率302.7~417.2kg/(m^2·s)、热流密度2.17~29.9k W/m^2的工况下进行流动沸腾实验。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微细通道ONB点的过热度最低,普通光滑表面微细通道达到ONB点所需过热度最高;随着热流密度的增大,距离出口最近的测点最先开始沸腾,达到ONB点所需过热度也为最小;随着质量流率的增大,ONB点的过热度逐渐增大。本文选取了7种典型的ONB点处壁面过热度预测公式,将实验值与公式预测值进行对比,发现HSU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好,对光滑/超亲水/超疏水表面微细通道ONB过热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13.1%、20.8%和21.5%。为了更好地预测具有特殊润湿性表面的ONB过热度,引入表面能参数对HSU模型进行修正,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润湿 过冷沸腾起始点 流动沸腾 微细通道
下载PDF
基于格子玻尔兹曼方法的附壁型空化泡演化模拟
8
作者 袁浩 詹蝶 +1 位作者 宋翔 孙倩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13,共7页
依托热流耦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探究了壁面润湿性与液相黏滞系数对附壁型空化泡演化的影响,并基于双粒子分布函数的热流耦合伪势LBM空化模型对接触点开展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润湿性壁面,演化过程中动态接触角持续大于平衡态接触角... 依托热流耦合格子玻尔兹曼方法,探究了壁面润湿性与液相黏滞系数对附壁型空化泡演化的影响,并基于双粒子分布函数的热流耦合伪势LBM空化模型对接触点开展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润湿性壁面,演化过程中动态接触角持续大于平衡态接触角,导致其产生的非平衡杨氏力在空化泡生长期间产生迟滞效应,而在溃灭期间则加速了接触点的坍缩;对于非润湿性界面,非平衡杨氏力引发的迟滞效应在溃灭初期减缓了空化泡接触点的坍缩,而在最终溃灭阶段由于界面的剧烈形变,非平衡杨氏力加速了接触点坍缩;溃灭时刻微射流体积与平衡态接触角的余弦函数之间存在指数关系;黏滞系数增大会减小微射流体积,同时延长空化泡演化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壁型空化泡 接触点动力机制 壁面润湿 黏滞系数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下载PDF
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研究进展
9
作者 梁超 廖熠 +2 位作者 张芳芳 宋静艳 黄华 《四川轻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38-45,共8页
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广泛存在于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航空航天以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研究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动态行为,内部流场以及传热传质机理对化工、冷却、喷墨打印等技术领域有重要意义。文章查阅国内外相关的部分文献,... 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广泛存在于能源化工、机械冶金、航空航天以及工农业生产各个领域,研究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动态行为,内部流场以及传热传质机理对化工、冷却、喷墨打印等技术领域有重要意义。文章查阅国内外相关的部分文献,对液滴撞击壁面过程动态行为研究从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方面进行归纳和总结,分别从撞击后铺展、回缩、反弹等动态行为、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如壁面形态结构、润湿性、液滴物性等进行整理分析,就理论、实验和数值模拟重点研究范围进行论述,指出三种研究方法各自存在优缺点,提出针对具体相关领域液滴撞击壁面进一步研究建议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撞击 固体壁面 动态特性 壁面润湿
下载PDF
工艺管道上倾段的积水流动特性分析
10
作者 马宁 《石油工程建设》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工艺管道是连接动设备和静设备的桥梁,当工艺管道内部存在积水时会引发腐蚀风险,造成阀门、泵叶轮和储罐吸入口等关键部位堵塞,进而引发设备安全问题。采用OpenFOAM软件中的InterFoam求解器计算油水界面的波动情况,分析了实验值和模拟... 工艺管道是连接动设备和静设备的桥梁,当工艺管道内部存在积水时会引发腐蚀风险,造成阀门、泵叶轮和储罐吸入口等关键部位堵塞,进而引发设备安全问题。采用OpenFOAM软件中的InterFoam求解器计算油水界面的波动情况,分析了实验值和模拟值的吻合性,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油水界面形态、原油流速对积水移动的影响及油水界面所发生的Kelvin-Helmholtz界面波动现象。结果表明:实验值和模拟值的一致性较好;上倾管道的油水界面形态与壁面湿润性有关,当接触角θ=30°(亲水性壁面)时,油水界面呈波浪状;当接触角θ=120°(疏水性壁面)时,积水在上倾管道上聚集为水团;积水移动速度随接触角θ和原油流速的增加而增加,当流速超过临界流速时,积水会出现加速移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管道 积水 壁面润湿 携水流动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耦合求解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云超 宁智 王春海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61-268,共8页
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液滴撞击壁面运动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结合了VOF和Level Set两种方法优点的用于气液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和利用唯象分析方法建立的能够反映接触角滞后性及壁面性质对润湿过程影响的壁... 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的研究是液滴撞击壁面运动研究的重要基础。以结合了VOF和Level Set两种方法优点的用于气液相界面追踪的复合Level Set-VOF方法和利用唯象分析方法建立的能够反映接触角滞后性及壁面性质对润湿过程影响的壁面润湿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耦合求解流程,给出了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耦合求解过程中接触线速度的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的确定方法。通过与已有实验结果的对比,对提出的气液两相流动与固壁相互作用耦合求解方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Level Set-VOF方法 壁面润湿模型 气液两相流动 耦合求解
下载PDF
微液滴铺展动力学模型及实验验证 被引量:2
12
作者 温禄淳 刘邱祖 陆洋 《中国粉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5-37,共3页
为了研究壁面的润湿动力学行为,通过对离散化的液膜进行力学平衡方程推导,提出了一种液滴沿壁面铺展的动力学模型;模型以加速度方程表示铺展的动态变化,避免从能量角度计算复杂性的问题;利用动态接触角分析仪进行润湿实验,比较数值计算... 为了研究壁面的润湿动力学行为,通过对离散化的液膜进行力学平衡方程推导,提出了一种液滴沿壁面铺展的动力学模型;模型以加速度方程表示铺展的动态变化,避免从能量角度计算复杂性的问题;利用动态接触角分析仪进行润湿实验,比较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计算结果表明:得到的接触角随时间呈指数规律变化;液滴表面张力越小液膜越容易铺展,且所需的铺展时间越短;液滴度对铺展起阻碍作用,且缩短铺展时间;接触角动态变化规律整体一致,标准偏差在1.5°以内,说明本模型能够准确地反映液滴铺展的动态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壁面润湿 动力学 模型 润湿实验
下载PDF
壁面润湿性对沸腾核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郑文秀 厉思杰 白博峰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建立了近壁面区池沸腾系统分子动力学模型,将壁面对流体的作用作为附加力引入,从成核位置、平均分子动能和界面接触热阻三个方面研究了壁面润湿性对液氩沸腾核化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壁面润湿性越强,壁面对流体分子的束缚作... 建立了近壁面区池沸腾系统分子动力学模型,将壁面对流体的作用作为附加力引入,从成核位置、平均分子动能和界面接触热阻三个方面研究了壁面润湿性对液氩沸腾核化的影响规律和机理。模拟结果表明,壁面润湿性越强,壁面对流体分子的束缚作用越强,成核位置离壁面越远;壁面润湿性较强时紧靠壁面区域的平均分子动能明显高于远离壁面处的平均分子动能,润湿性弱时沿垂直壁面方向分子动能变化不明显;对于润湿性较强的壁面,界面接触热阻较大,不利于沸腾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腾核化 壁面润湿 分子动力学
原文传递
壁面润湿性影响SLD撞击传热规律的研究
14
作者 孙明明 孔维梁 +1 位作者 王福新 刘洪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74-1880,共7页
过冷大水滴(SLD)环境对飞行安全危害大,其中过冷水滴撞击与传热的耦合是导致其快速结冰的重要原因,然而结冰壁面性质对该耦合过程的影响目前仍未认识清楚。本文实验研究了过冷水滴撞击壁面结冰的行为,以高速相机观察了过冷水滴撞击过程... 过冷大水滴(SLD)环境对飞行安全危害大,其中过冷水滴撞击与传热的耦合是导致其快速结冰的重要原因,然而结冰壁面性质对该耦合过程的影响目前仍未认识清楚。本文实验研究了过冷水滴撞击壁面结冰的行为,以高速相机观察了过冷水滴撞击过程中冰产生与生长过程,并统计了不同壁面接触角和过冷度下的水滴冻结铺展率。结果表明,当水滴过冷度低于9℃时,冻结铺展率与过冷度基本无关,而与壁面润湿性正相关;当过冷度高于9℃时,冻结铺展率随过冷度的增加而增大,润湿性的影响逐渐减弱。最后,根据水滴撞击回缩与成核结冰的耦合特征,分析了壁面润湿性对结冰传热的影响机理,并对现有的SLD撞击传热模型提出了壁面润湿性修正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冷大水滴 撞击结冰 壁面润湿 冻结铺展率 成核率
原文传递
Gas–liquid two-phase flow in serpentine microchannel with different wall wettability 被引量:9
15
作者 Yunlong Zhou He Chang Tianyu Q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7期874-881,共8页
Gas–liquid flow in serpentine microchannel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exhibits drastically different flow behavior. With water and air as working fluids,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adopted in this ... Gas–liquid flow in serpentine microchannel with different surface properties exhibits drastically different flow behavior. With water and air as working fluids, the method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was adopt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CLSVOF(coupled level set and volume of fluid method) multiphase model. After verifying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model through experiment, by changing wall properties and Re number(Re<1500), the influences of contact angle and surface roughness on flow regime and Po number were discussed. Moreover, the difference of pressure drop between curve and straight microchannel was also calculated. Beyond that, the combined effect of curve channel and wall properties on flow resistance was analyzed. This paper finds that wall properties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gas–liquid flow in microchannels not only on flow regime but also flow characteristics. Meanwhile, the pressure drop in curve microchannels is larger than straight. It is more beneficial for fluid flowing when the straight part of microchannel is hydrophilic smooth wall and curve part is hydrophobic with large roughne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rpentine microchanne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Gas-liquid flow MICROFLUIDICS
下载PDF
流体性质对液滴碰撞壁面影响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宇轩 闵琪 +1 位作者 李衍智 都家宇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4-302,共9页
不同学者对液滴碰撞动力学的研究结论具有差异,研究的流体种类也较为单一。该文建立的研究体系包含了水、甘油水溶液、硅油、常温液态金属在内的9组流体,将流体黏度、表面张力的研究范围扩展至1~970 mPa·s、20~500 mN/m,通过相场... 不同学者对液滴碰撞动力学的研究结论具有差异,研究的流体种类也较为单一。该文建立的研究体系包含了水、甘油水溶液、硅油、常温液态金属在内的9组流体,将流体黏度、表面张力的研究范围扩展至1~970 mPa·s、20~500 mN/m,通过相场法数值模拟,补充低Reynolds数Re的液滴碰撞数据,探索已有理论的适用性。研究表明:碰撞初期,铺展因子β随无量纲时间τ变化的已有理论主要适用于Re>100的情况。最大铺展因子β_(max)与Weber数We在毛细力区满足β_(max)∝We^(b),在黏性力区满足β_(max)∝Re^(b),与已有理论相符,壁面润湿性对指数b的影响具有规律。最小中心厚度h^(*)_(min)仅在We≥10时与已有理论h_(min)∝Re^(-0.5)相符;We<10时,h^(*)_(min)受到壁面润湿性和表面张力的明显影响。而当Re趋近于1时,β_(max)和h^(*)_(min)由液滴初始动能和壁面润湿性决定,偏离上述幂函数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碰撞 流体性质 壁面润湿 铺展因子 中心厚度 相场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