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鲜药材制备润肤止痒乳膏干预特应性皮炎小鼠模型及对Filaggrin和IL-31的影响
1
作者 陈志伟 郭舟盈 +7 位作者 张凯旋 张福萍 汪洋 章洪 陈宇驰 苏玲萍 陈信春 张亚男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32-236,共5页
目的探讨润肤止痒乳膏通过调节丝聚蛋白(FLG)及白细胞介素-31(IL-31)对特应性皮炎(AD)模型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丝塔芙润肤露治疗组(简称丝塔芙组)、普通饮片制备润肤止痒乳膏治疗组(简称... 目的探讨润肤止痒乳膏通过调节丝聚蛋白(FLG)及白细胞介素-31(IL-31)对特应性皮炎(AD)模型小鼠皮疹的改善作用。方法取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丝塔芙润肤露治疗组(简称丝塔芙组)、普通饮片制备润肤止痒乳膏治疗组(简称饮片组)和生鲜药材制备润肤止痒乳膏治疗组(简称生鲜组),每组各10只小鼠。采用2,4-二硝基氯苯(DNCB)诱发法建立AD小鼠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31水平,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皮损局部FLG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饮片组小鼠及生鲜组小鼠血清IL-31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片组小鼠生鲜组小鼠皮肤FLG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生鲜组小鼠皮肤FLG表达水平高于饮片组。结论采用生鲜药材制备的润肤止痒乳膏对于治疗AD模型小鼠的皮疹有改善作用,其机制与调节FLG及IL-31的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应性皮炎 丝聚蛋白 白细胞介素-31 润肤止痒乳 鲜药 饮片
下载PDF
润肤止痒乳调控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道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黄文娟 刘丽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5-728,共4页
【目的】观察润肤止痒乳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对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润肤止痒乳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 【目的】观察润肤止痒乳对体外培养的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以及对细胞中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润肤止痒乳对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中磷酸化P38MARK含量变化。【结果】润肤止痒乳有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抑制作用与他扎罗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等浓度的润肤止痒乳亦能抑制细胞中磷酸化P38MARK的表达。【结论】润肤止痒乳可能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道的激活,从而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达到治疗银屑病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止痒乳/药理学 银屑病/中药疗法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蛋白表达
下载PDF
润肤止痒乳对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VEGF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文娟 刘丽芳 《中医药导报》 2012年第5期75-78,共4页
目的:观察润肤止痒乳对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对银屑病患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体外观察润肤止痒乳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 目的:观察润肤止痒乳对银屑病患者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VEGF分泌的影响。方法:对银屑病患者表皮角质形成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微量酶反应比色法(MTT法)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体外观察润肤止痒乳对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及VEGF分泌的影响。结果:润肤止痒乳在0-485.5 mg/mL浓度范围内对角质形成细胞无毒副作用,在该浓度范围内有明显抑制角质形成细胞增殖的作用,其抑制作用与他扎罗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该浓度范围内润肤止痒乳可减少角质形成细胞分泌VEGF的含量。结论:润肤止痒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抑制角质形成细胞的增殖作用,且能减少VEGF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止痒乳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增殖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润肤止痒乳膏对特应性皮炎患者及小鼠模型皮肤屏障功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志伟 张亚男 陈信春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6-329,共4页
目的研究润肤止痒乳膏对特应性皮炎(AD)患者及小鼠模型的皮肤屏障修复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05例AD患者随机分为3组:润肤止痒乳膏组、基础乳膏组、丝塔芙乳膏组。共外用相应乳膏12周。于用药前、用药第12周测各组患者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 目的研究润肤止痒乳膏对特应性皮炎(AD)患者及小鼠模型的皮肤屏障修复作用及机理。方法将105例AD患者随机分为3组:润肤止痒乳膏组、基础乳膏组、丝塔芙乳膏组。共外用相应乳膏12周。于用药前、用药第12周测各组患者皮损处角质层含水量及经表皮水分丢失(TEWL);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0.5%DNFB激发法造模,除空白组、模型组(只造模)不作干预外,其余3组分别在脱毛区外用润肤止痒乳膏(润肤止痒乳膏组)、基础乳膏(基础乳膏组)、丝塔芙乳膏(丝塔芙乳膏组),连续使用2周,处死后将背部皮肤处理,观察组织病理改变,并检测Cer含量、Filaggrin基因的表达和蛋白的含量。结果用药12周后,润肤止痒乳膏组与基础乳膏组、丝塔芙组比较,角质层含水量明显升高(t=4.16、2.95,均P<0.01),TEWL明显降低(t=3.22、2.86,均P<0.01);润肤止痒乳膏组、基础乳膏组、丝塔芙组角质层含水量较用药前均增加(t=9.43、6.34、6.02,均P<0.00),TEWL明显降低(t=10.16、5.82、6.51,均P<0.00)。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神经酰胺(Cer)、丝聚蛋白(Filaggrin)基因、Filaggrin蛋白含量均明显下降(均P<0.01);基础乳膏、丝塔芙乳膏及润肤止痒乳膏均可增加模型鼠皮损处Cer、Filaggrin基因Filaggrin蛋白含量(均P<0.05)。各治疗组间比较:润肤止痒乳膏在升高模型鼠皮损处Cer、Filaggrin基因上与其他2组比较有优势(均P<0.05)。结论润肤止痒乳膏对AD患者及小鼠模型的皮肤屏障功能均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肤止痒乳 特应性皮炎 屏障 神经酰胺 丝聚蛋白
下载PDF
基于“玄府理论”探讨润肤止痒乳外治银屑病血燥证机制 被引量:14
5
作者 熊家青 刘丽芳 +2 位作者 李逵 范洪桥 聂佳欣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0-1312,共3页
润肤止痒乳在临床治疗银屑病血燥证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是对于润肤止痒乳的具体中医机制探讨还有待深入,目前传统的中医理论无法完全解释银屑病的发病及润肤止痒乳的作用机制。文章结合玄府理论,更深入地分析润肤止痒乳的中医基础理论发现... 润肤止痒乳在临床治疗银屑病血燥证取得了显著疗效,但是对于润肤止痒乳的具体中医机制探讨还有待深入,目前传统的中医理论无法完全解释银屑病的发病及润肤止痒乳的作用机制。文章结合玄府理论,更深入地分析润肤止痒乳的中医基础理论发现,"血虚风燥,玄府闭郁"是银屑病血燥证的发病核心,而养血润肤、开通玄府是其主要治法。从玄府理论为切入点解释外用中药疗效是银屑病治疗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府理论 银屑病 血燥证 润肤止痒乳 机制
原文传递
中药乳膏外治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庄小梦 辛卫平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24期102-104,共3页
目的:观察以润肤止痒乳膏外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皮损处外涂润肤止痒乳膏,对照组皮损处外涂维A酸乳膏,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 目的:观察以润肤止痒乳膏外涂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皮损处外涂润肤止痒乳膏,对照组皮损处外涂维A酸乳膏,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红斑积分、鳞屑积分、浸润程度、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积分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外用中药乳膏润肤止痒乳膏,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虚风燥证的临床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血虚风燥证 中药外治 润肤止痒乳
下载PDF
养血润燥法对银屑病皮损中IRF-4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吴世婷 刘丽芳 熊家青 《亚太传统医药》 2019年第11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养血润燥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养血润燥法为组方原则的润肤止痒乳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的影响。方法:72只小鼠造模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润肤止痒乳高浓度组(0.48 g/mL)、中浓度组(0.2... 目的:探讨养血润燥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研究以养血润燥法为组方原则的润肤止痒乳对银屑病患者皮损中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的影响。方法:72只小鼠造模并分为正常对照组、空白模型组、润肤止痒乳高浓度组(0.48 g/mL)、中浓度组(0.24 g/mL)、低浓度组(0.12 g/mL)以及他扎罗汀组。在第3天及第8天取小鼠背部脱毛区皮肤,以免疫组化检测IRF-4的表达。结果:外观观察与HE染色证实造模成功。比较各组小鼠的累积光密度(IOD),结果显示:所有组与空白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润肤止痒乳高浓度组、润肤止痒乳低浓度组及他扎罗汀组IRF-4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与润肤止痒乳中浓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润肤止痒乳中浓度组中IRF-4表达低于润肤止痒乳高浓度组及低浓度组(P<0.05);润肤止痒乳高、中、低浓度组与他扎罗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肤止痒乳治疗银屑病临床疗效确切,并且抑制了银屑病皮损中IRF-4的表达,从而证实了玄府-肺理论在银屑病治疗中的指导作用,也探讨了养血润燥法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养血燥法 干扰素调节因子-4 润肤止痒乳 玄府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