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67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变温液冷源系统的设计研究
1
作者 赵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0156-0162,共7页
本文全面地阐述了变温液冷源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产品研制的各个阶段都极其重要。变温液冷源是确保电子负载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对电子负载的运行状态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不仅深... 本文全面地阐述了变温液冷源的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详细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产品研制的各个阶段都极其重要。变温液冷源是确保电子负载正常运行的关键设备,其性能的优劣对电子负载的运行状态有着直接影响。文章不仅深入介绍了变温液冷源的工作原理和控制策略,还针对在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预防措施。这样的措施有助于确保产品在研制过程中的性能和质量,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文中还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策略,来提升变温液冷源的整体性能,从而确保其在产品研制过程中的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温冷源 电子负载 温度 流量 压力 温度偏差 控制单元 程序段
下载PDF
基于浸没式液冷的锂电池热管理研究进展
2
作者 江毅 李超恩 +2 位作者 温小栋 于航 刘东京 《暖通空调》 2024年第2期1-10,共10页
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放电功率的提高,传统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当前电池散热的要求。浸没式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的高效热管理解决方案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 电池热管理系统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至关重要。随着电池能量密度和放电功率的提高,传统散热方案已无法满足当前电池散热的要求。浸没式液冷电池热管理系统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组和动力系统的高效热管理解决方案之一,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目前锂离子电池浸没式液冷技术,包括单相浸没式液冷和两相浸没式液冷;探讨了冷却液种类、排布方式、流速、压力等因素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及浸没式液冷效率的评价方法。同时,分析了目前浸没式液冷技术在电池热管理中的行业趋势。最后,对于浸没式液冷在锂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为开发更高功率、更安全和更持久的电动汽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热管理 浸没式 单相浸没式 两相浸没式 沸腾换热
下载PDF
液液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尿中11种羟基多环芳烃
3
作者 谭磊 邓芬芳 +2 位作者 卢祝靓子 罗晓燕 潘心红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尿中11种羟基多环芳烃(hydroxy-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OH-PAH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with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方法尿液... 目的建立可同时测定尿中11种羟基多环芳烃(hydroxy-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OH-PAHs)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ultra-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andem with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方法尿液样品在pH=5.5条件下,在37℃水浴中经β-葡萄糖苷酸酶—芳基硫酸酯酶避光水解16 h,3.0 mL正己烷萃取、涡旋、离心,取上层有机相,重复萃取两次,合并萃取液,氮吹至近干,再复溶于20%乙腈水溶液中。流动相为水和10%异丙醇甲醇溶液,梯度洗脱模式洗脱,CORTECS C18色谱柱分离,ESI-模式测定尿液中11种羟基多环芳烃浓度,内标法定量分析。结果11种羟基多环芳烃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7。方法的检出限为0.01~0.10 ng/mL;日间回收率为79.8%~97.3%,精密度为1.9%~4.7%(n=3);日内回收率为78.6%~92.3%,精密度为3.7%~7.1%(n=3)。结论该方灵敏度高,准确可靠,适用于人群中多种羟基多环芳烃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相色谱串联质谱 羟基多环芳烃 萃取 尿
下载PDF
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的肾结石患者体液代谢谱特点及应用价值
4
作者 欧阳丽 许清江 +3 位作者 吴翔 林居强 林倩钰 许碧芳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40-444,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肾结石患者体液代谢谱特点,探讨其应用价值,为肾结石患者的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25例肾结石患者(结石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集其血液、尿液样本,利用SER... 目的分析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的肾结石患者体液代谢谱特点,探讨其应用价值,为肾结石患者的筛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纳入福建省立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25例肾结石患者(结石组)和2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集其血液、尿液样本,利用SERS测量样本光谱,再进行平均谱和差异谱绘制。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线性判别分析(PCA-LDA)对归一化数据进行处理。最后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CA-LDA方法的效能。结果结石组患者的体液(血液、尿液)拉曼光谱与对照组之间存在差异。根据既往报道的拉曼峰暂定分配,推测血浆和尿液中各有11种代谢物与肾结石有关,其中结石组尿液中的磷脂酰肌醇、苯丙氨酸、棕榈酸/脂肪酸等含量高于对照组,而尿嘧啶、糖原等成分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石组患者血浆中的甲基带含量高于对照组,而糖原、磷脂酰肌醇、蛋白质-酪氨酸、苯丙氨酸、棕榈酸/脂肪酸、羟脯氨酸/酪氨酸和脂类的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SERS检测可发现肾结石患者的尿液和血液代谢成分与健康体检者存在差异,结合PCA-LDA与ROC分析法可能有助于肾结石患者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石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代谢分析 尿
下载PDF
液压成因含矿构造主要特征——以华南热液钨矿和铀矿为例
5
作者 陈柏林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7,共23页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 液压致裂是整个地壳−岩石圈范围内一种重要的变形破裂方式,也是一些热液矿床的重要含矿构造。通过分析液压致裂构造的形成机制和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类型(液压致裂型和液压撑开型),以华南地区典型热液钨、铀矿为例,基于野外精细调查,明确了包括石门寺钨矿、行洛坑钨矿和邹家山铀矿等的液压成因含矿构造的基本特征。新生性液压致裂含矿构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形态复杂(有弧形、分叉树枝形、放射状、菊花形和蟹腿状等)、规模较小、宏观力学性质以张性破裂为主、走向和倾向多变、方向性不明显、仅局部区域发育优势方位、常伴生有热液隐爆角砾岩;因此,可以从弧形分叉或不规则形态、总体较小规模、产状多向性、分布不均匀性和伴生热液隐爆角砾岩这5个标志来识别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对比分析液压致裂含矿构造与应力致裂含矿构造的差异认为,液压致裂含矿构造发育比较局限,而液压撑开型含矿构造相对普遍,热液蚀变分带与该含矿构造是液压致裂还是应力致裂无明显相关性;压性成因构造在成矿期表现出的张性力学性质有些是成矿流体超压作用的结果,而并非区域构造应力场的改变;液压致裂导致的断裂末端的扩展破裂与成矿流体的耦合作用为成矿末端效应的构造控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致裂构造 含矿构造 裂隙形态 隐爆角砾岩 鉴别标志 华南热矿床
下载PDF
电场条件下高盐溶液蒸发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6
作者 吴志根 吴少文 +1 位作者 颜子涵 齐孝圣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7-445,共9页
已有研究表明,外加电场能显著改变纯水蒸发过程和蒸发速率。为了探究外加电场对高盐溶液微观结构和蒸发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纯水和LiCl、KCl和CaCl23种盐溶液在平行液面(x方向)和垂直液面方向(z方向)上布置外加电场来... 已有研究表明,外加电场能显著改变纯水蒸发过程和蒸发速率。为了探究外加电场对高盐溶液微观结构和蒸发性质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对纯水和LiCl、KCl和CaCl23种盐溶液在平行液面(x方向)和垂直液面方向(z方向)上布置外加电场来观察其蒸发过程。模拟计算分析了电场对蒸发速率、水分子取向、氢键以及水合离子的影响,并且观察比较了电场下不同离子在溶液中的运动。结果显示,与纯水相反,平行液面的电场能显著提高盐溶液中自由水分子的占比,当平行液面电场强度从0变为0.3 v·nm-1时,LiCl、KCl和CaCl2溶液中用于评价蒸发的自由水分子占比分别增加了48%,38%和56%,高盐溶液蒸发速率得到有效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溶 蒸发 分子动力学模拟 界面电场
下载PDF
水平井积液诊断理论方法优选
7
作者 李硕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24年第3期42-44,共3页
针对高气液比气井,利用多种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进行计算,建立松南气田单井随深度变化的临界携液流量图版,并通过对比实际测压及生产数据判断气井是否积液,优选最适合松南火山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针对低气液比气井,通过计算理论持液... 针对高气液比气井,利用多种临界携液流量模型进行计算,建立松南气田单井随深度变化的临界携液流量图版,并通过对比实际测压及生产数据判断气井是否积液,优选最适合松南火山岩气井的临界携液流量模型;针对低气液比气井,通过计算理论持液率及实际持液率,建立单井随深度变化的持液率图版,判断气井是否积液;通过分析水平井井斜角与临界携液流量关系,发现井斜角为50°时临界携液流量最大,水平井在造斜段最易发生滑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界携流量 诊断 水平井 低气
下载PDF
凝结芽孢杆菌培养液及其离心上清液、菌悬液的抑菌性能研究
8
作者 王雪艳 王乙茹 +5 位作者 黄遵锡 陈德近 周安树 何雪 安清聪 程志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1-117,共7页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培养液(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BCS)及其离心上清液(centrifuged supernatant of 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CSS)、菌悬液(centrifuged bacterial suspension of 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 试验旨在比较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培养液(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BCS)及其离心上清液(centrifuged supernatant of 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CSS)、菌悬液(centrifuged bacterial suspension of B.coagulans culture solution,CBS)在不同pH条件下的抑菌性能差异。试验设计4个处理组:无菌蒸馏水组(sterile distilled water,SDW组,对照组)、BCS组、CSS组、CBS组。采用牛津杯体外抑菌试验法,参照畜禽胃肠道pH,检测4组在不同pH(2.5、4.0、5.5、7.0)条件下,对3个肠道有害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大肠杆菌K88)的抑菌圈值,统计比较抑菌性能的差异。模拟肠道pH环境的结果显示:pH 4.0、5.5、7.0条件下,BCS组和CBS组对3个指示菌均有抑制作用,且CBS组抑制效果显著大于BCS组(P<0.05);CSS组在pH 4.0条件下,对3个指示菌有抑制作用,但在pH 5.5和7.0时均无抑制作用;SDW组在pH 4.0、5.5和7.0时,对3个指示菌均无抑制作用。模拟胃pH环境的结果显示:pH 2.5条件下,4个处理组均对3个指示菌有强抑制作用,BCS、CSS、CBS 3组之间抑制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均显著大于SDW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凝结芽孢杆菌的培养液(BCS)及其离心菌悬液(CBS)可用于牛津杯抑菌试验操作,能反映菌株的抑菌性能;相反,离心上清液(CSS)的抑菌效果较弱,不适合凝结芽孢杆菌的体外抑菌试验操作。此外,本次体外抑菌研究支持了凝结芽孢杆菌在肠道环境对有害菌的有效抑制作用不受肠道pH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结芽孢杆菌 培养 离心上清 菌悬 抑菌性能 体外牛津杯抑菌法
下载PDF
天然气井多相流强化携液理论及排液采气关键技术
9
作者 白博峰 田伟 +7 位作者 赵昆鹏 贾友亮 李丽 杨旭东 赵峥延 李旭日 沈志昊 刘磊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18,共9页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 天然气田稳产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重大需求,气井积液是制约稳产的瓶颈,排液采气是保障稳产的关键。我国60%气井因积液年均产气量递减23%以上,且积液井数以年均5%的速率快速递增。由于对气井多相流动特性认识不足,传统排液采气技术仅适用于积液轻微的浅直井且排液率较低。研究团队近年来聚焦天然气井排液采气难题,构建了基于气液流动结构调控的强化携液理论,突破了经典临界流速携液理论仅适用于环雾状流的局限;发明了抗油耐矿化度泡沫排液、复杂井筒速度管柱排液、超声速喷嘴雾化排液、气举柱塞接力举升排液等适用气井不同积液状态的高效低成本排液采气系列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推广至长庆气田、中外合作开发区等11个气区,累计应用近12000口气井,占我国积液气井总数的3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流动 强化携 采气 气田稳产 能源安全
下载PDF
一种测量液膜厚度的超声相控阵实验装置
10
作者 赵宁 孙铭聪 +2 位作者 刘苗苗 庞丽丽 张荣香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0-178,共9页
气液两相流存在于核反应堆蒸发、飞行器冷却、化工生产降膜蒸发等过程,界面波的动态测量对工业过程监控和生产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界面波的准确识别与特性参数测量是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前提。基于超声相控阵测量系统,设计了扇... 气液两相流存在于核反应堆蒸发、飞行器冷却、化工生产降膜蒸发等过程,界面波的动态测量对工业过程监控和生产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界面波的准确识别与特性参数测量是开展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重要前提。基于超声相控阵测量系统,设计了扇扫的测量方式,可以用于气液界面清晰的流型中液膜厚度和界面波形态三维测量。通过静态标定和圆管验证,确定了像素点和液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在气相表观流速为0.0719~0.4316 m/s,液相表观流速为0.0567~1.4161 m/s的工况下进行实时动态实验,获得了实时流动过程中较高精度的截面气液相界面信息,并构建了管道内部界面波三维分布形态,为界面波特性研究提供了一种实验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超声相控阵 扇扫 界面波
下载PDF
幕式热液作用对川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复合改造效应及地质意义
11
作者 冯明友 尚俊鑫 +5 位作者 沈安江 文龙 王兴志 徐亮 梁峰 刘小洪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 基于岩石学、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定年等研究,就热液对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碳酸盐岩储集层幕式改造进行分析。四川盆地西南部中二叠统栖霞组—茅口组白云岩缝洞中充填多期中—粗晶鞍状白云石及其他热液伴生矿物,主要属印支期构造挤压及推覆作用下规模性高温、深部富镁卤水沿基底断裂/伴生裂缝等渗滤通道对早期灰岩/白云岩幕式改造的结果。富镁热液作用时间主要为中—晚三叠世,其次为燕山运动中晚期及喜马拉雅期,热液改造导致了硅质及方解石充填。热液白云石化作用受断层、热液性质、流动路径及围岩岩性等因素复合控制,作用效果以物性“平均化”为主,热液对早期厚层块状颗粒灰岩/白云岩以热液白云石化/热液重结晶作用、破碎角砾化及缝洞充填等改造作用为主;对早期薄—中层泥粒灰岩以压裂、顺层白云石化、溶蚀及伴生矿物充填等产生的溶蚀-充填复合改造为主。热液作用下的破裂缝及溶蚀孔/洞为主要储集空间类型,溶蚀孔洞与网状裂缝的有效连通可形成优质白云岩储集层;典型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发育于断裂附近1 km范围内,厚30~60 m,部分孔/洞-缝连通体系发育的热液白云岩储集层具备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系 中二叠统栖霞组 中二叠统茅口组 流体 溶蚀 白云岩
下载PDF
黏性牛顿流体液滴撞击干燥或预湿网面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宗绍强 徐龙 郝继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1,共11页
液滴撞击网面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一系列应用中,液滴撞网后会穿透破碎产生二次液滴或不破碎全部附着在网面上,两种情况下都会残留液体在网面而形成预湿,影响后续撞击结果,但前人研究集中于低黏性液滴撞击干燥网面,黏性牛顿流体液滴... 液滴撞击网面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一系列应用中,液滴撞网后会穿透破碎产生二次液滴或不破碎全部附着在网面上,两种情况下都会残留液体在网面而形成预湿,影响后续撞击结果,但前人研究集中于低黏性液滴撞击干燥网面,黏性牛顿流体液滴撞击干燥或预湿网面的演化与机理仍有待探索.文章采用高速阴影成像技术,研究了黏性液滴(甘油水溶液)撞击干燥和预湿网面形成液指和破碎的演化规律,考虑了网面结构尺寸、液滴黏性及撞击前网面上预湿液膜厚度对撞击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液滴撞击干燥网面后形成液指的最大长度随网孔宽度降低、液滴黏性增加而减小;液滴黏性增加、网孔宽度减小均会抑制液滴对干燥网面的完全穿透;预湿液膜高度的增加抑制液滴对网面的完全穿透,并使不完全穿透时形成液指的最大长度减小.建立了考虑液滴黏性、网孔宽度和网面预湿的液滴撞击网面后不完全穿透时形成液指的最大长度预测模型,以及出现完全穿透时的临界参数理论预测模型,模型预测结果均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性 预湿网面 二次
下载PDF
基于GA的RBF神经网络气液两相流持液率预测模型优化
13
作者 廖锐全 李龙威 +2 位作者 王伟 马斌 潘元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1-100,共10页
为了提高气液两相流持液率预测精度,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气液两相流持液率网络拓扑结构困难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气液两相流持液率预测模型。通过系统聚类算法和灰色... 为了提高气液两相流持液率预测精度,针对传统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预测气液两相流持液率网络拓扑结构困难和收敛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遗传算法(GA)优化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气液两相流持液率预测模型。通过系统聚类算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GRA)对收集的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优选出最优模型特征,同时结合遗传算法确定了RBF神经网络结构参数。基于室内实验数据进行训练,并与常用于持液率预测的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GA-BP神经网络及RBF神经网络进行对比,评估了模型的准确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GA-RBF神经网络模型均方误差为0.0017,均方根误差为0.0416,平均绝对误差为0.0281,拟合度为0.9483。相较于其他神经网络模型,该预测模型表现出更高的计算精度和更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相流 RBF神经网络 遗传算法 数据清洗
下载PDF
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
14
作者 王月好 蒋钦 李骄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1,共6页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 目的:比较两种心脏停搏液在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将2019年5月至2022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A组53例,使用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HTK)液;B组55例,使用含血St.Thomas液。比较两组体外循环术中情况如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灌注次数、心脏复跳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主动脉阻断前以及术后2、12、24、48、72 h时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脑钠肽(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转流过程中血K^(+)、Na^(+)浓度,手术前后心排量与心指数,术后24 h多巴胺的用量及并发症等。结果:A、B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灌注次数少于B组,心脏复跳时间短于B组,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12、24、48 h时血清cTnⅠ、CK-MB、BNP、HFABP、MDA水平低于B组,SOD水平高于B组(P<0.05);A组转流中、转流后即刻血K^(+)、Na^(+)水平低于B组(P<0.05);A组术后12、24 h心排量与心指数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多巴胺用量少于B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2%vs 21.8%,P=0.240)。结论:相较于含血St.Thomas液,HTK液应用于体外循环下单纯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肌保护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 心脏停搏 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 St.Thomas
下载PDF
混沌脉冲组电场作用下油中液滴的聚结特性
15
作者 龚海峰 方原 +5 位作者 余保 彭烨 胡耀中 廖培尧 殷宏 李书龙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44-752,共9页
混沌脉冲组(CPG)电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但是乳化液滴在油中的聚结特性尚不清楚。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油中液滴在混沌脉冲组电场中的聚结特性以及电场参数对液滴聚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PG电场作用下液滴聚结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 混沌脉冲组(CPG)电场可用于乳化液破乳,但是乳化液滴在油中的聚结特性尚不清楚。通过数值方法研究了油中液滴在混沌脉冲组电场中的聚结特性以及电场参数对液滴聚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CPG电场作用下液滴聚结过程可分为6个阶段,各阶段的呈现与电场作用时间和电场休止时间相关,其中第Ⅲ阶段的持续时间对聚结时间影响较大;占空比影响液滴聚结过程的状态以及聚结时间;电场强度的增加对液滴聚结状态无显著影响,但明显缩短聚结时间,当电场强度从500 kV/m增加到700 kV/m,液滴聚结时间从0.400 s减小到0.152 s。研究液滴在CPG电场中的聚结特性能够为CPG电场在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包水乳 混沌脉冲组 聚结特性 电场参数 数值分析
下载PDF
车用液氢气瓶快充过程数值研究
16
作者 金树峰 王崇宇 +1 位作者 姚淑婷 谭风光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80-187,共8页
车用液氢气瓶加注过程中,因加注速度快且气瓶容积小,极易造成过充现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设有气包防过充装置的车载液氢气瓶建立三维对称模型,采用CFD方法对气瓶快速加注过程开展数值仿真。分析了开孔孔径、加注速率、初始充满率... 车用液氢气瓶加注过程中,因加注速度快且气瓶容积小,极易造成过充现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针对设有气包防过充装置的车载液氢气瓶建立三维对称模型,采用CFD方法对气瓶快速加注过程开展数值仿真。分析了开孔孔径、加注速率、初始充满率和防过充装置容积对防过充装置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开孔孔径是影响防过充装置性能的主要因素,其限制了液体的流通能力;采用6 mm孔径和初始充装量为50%的状况下,充装结束后气瓶都将过充,最大充装率可达98.4%;采用大容积的防过充装置可以为气瓶预留更多的气相安全空间,但同时也会导致充装量不足等问题,当防过充装置容积为100 L时,最终充装量仅有7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氢气瓶 氢加注 防过充装置 充装率
下载PDF
喷印金属双液滴撞击固体形成气泡的模拟研究
17
作者 游自浩 陈小勇 苏仁健 《材料研究与应用》 CAS 2024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喷墨打印镓金属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时会产生空气夹带,造成气泡沉积出现喷墨打印导线不互联现象,深入理解气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为消除气泡,提高打印导线互联性,本研究使用Ansys Fluent软件,采用VOF耦合水平集方法,建立... 喷墨打印镓金属液滴撞击固体表面时会产生空气夹带,造成气泡沉积出现喷墨打印导线不互联现象,深入理解气泡形成的影响因素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为消除气泡,提高打印导线互联性,本研究使用Ansys Fluent软件,采用VOF耦合水平集方法,建立了二维镓金属双液滴撞击固体铜基板过程的仿真模型,研究了水平壁面温度、双液滴间距、倾斜壁面角度、倾斜壁面温度等参数对金属双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形成气泡过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平基板,在不同基板温度下气泡的大小呈现双向变化,金属双液滴间距的增加更有利于液滴铺展。当金属双液滴间距S=D_(0)-2.38D_(0)时,有气泡形成;当S=2.38D_(0)-2.5 D_(0)时,液滴铺展出现断裂,且气泡随温度的增加没有明显变化;当金属双液滴间距S=2.6 D_(0)时,随着温度的增加不再产生气泡,此时喷墨打印液滴表现出最佳精度,提高了打印导线的互联性。对于倾斜基板,使用参数韦伯数(We⊥)和参数(K⊥)表征金属双液滴形成的气泡,当撞击倾斜壁面韦伯数We⊥>15、K⊥>0.035时,液滴会在固体表面上形成气泡;当We⊥>16、K⊥>0.04时,形成的气泡直径随壁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15<We⊥<16、0.035<K⊥<0.04时,液滴出现铺展断裂,并且气泡直径随着壁面温度的增加而减小;当5<We⊥<15、0.015<K⊥<0.035时,液滴铺展断裂且气泡直径变大;当We⊥<5、K⊥<0.01时,液滴在基板形成的气泡消失,此时为喷墨打印液滴的最佳精度,可提高打印导线的互联性。该研究为优化喷墨打印金属液滴的工艺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有望在实际应用中消除气泡,进一步提高喷墨打印导线的互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墨打印 镓金属 滴铺展 气泡 有限元模拟 壁面角度 壁面温度 滴间距 互联性
下载PDF
液氯汽化装置安全运行总结
18
作者 王梅 张晓峰 谢莹 《氯碱工业》 CAS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介绍氯气液化及液氯汽化装置的安全生产运行。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规范三氯化氮排放操作,增加装置运行时间,定期清洗装置及管线,极大地降低了三氯化氮聚集造成爆炸的危害。
关键词 氯气 氯汽化 氯生产 三氯化氮
下载PDF
可变粘压裂液研究及在深煤层中应用
19
作者 周彪 赵健 +6 位作者 许田鹏 申金伟 周福 朱亚军 豆连营 甘伦 潘江浩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199-201,共3页
针对深煤层压裂开发需要,研发一套可变粘压裂液体系,通过粘度、降阻率、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等指标优选构建了低粘-中粘-高粘滑溜水体系,并对体系滤失性能、破胶性能和岩心伤害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粘度增加,降阻率先... 针对深煤层压裂开发需要,研发一套可变粘压裂液体系,通过粘度、降阻率、表面张力、界面张力等指标优选构建了低粘-中粘-高粘滑溜水体系,并对体系滤失性能、破胶性能和岩心伤害性能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体系粘度增加,降阻率先增加后降低;高粘度有助于降低滤失。通过调节破胶剂用量实现破胶可控,对煤岩具有较小的岩心伤害率。配合体积改造压裂工艺,可有效助力深煤层开发。优选的可变粘压裂液具有较好的推广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变粘压裂 稠化剂 复合增效剂 降阻 滤失 深煤层
下载PDF
改良Del Nido与国产HTK停搏液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褚立君 黄乃权 许培俊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55-58,共4页
目的:分析改良Del Nido与国产HTK停搏液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根据停搏液使用情况将其分为DN组(30例)和HTK组(30例)。HTK组使... 目的:分析改良Del Nido与国产HTK停搏液在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7月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资料。根据停搏液使用情况将其分为DN组(30例)和HTK组(30例)。HTK组使用国产HTK停搏液,DN组使用改良Del Nido停搏液。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24 h、48 h相关指标及肾功能。结果:DN组灌注次数多于HTK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于HTK组,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于HTK组,自动复跳率高于HTK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心肌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两组术后24 h、48 h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国产HTK停搏液对比,改良Del Nido停搏液应用于成人心脏瓣膜置换术中能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提高自动复跳率,灌注次数较多,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较长,但两者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瓣膜置换术 改良Del Nido停搏 国产HTK停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