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液滴辅助捕集结构的折板除雾器分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丽艳 赵晨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9-162,共4页
采用Fluent对折板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场、分离效率和压降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SST k-ω模型,液滴相采用离散相模型。为改善分离性能,引入液滴辅助捕集结构,对比前后除雾器内的流场和液滴轨迹的区别,结果表明,后者气相湍动能增强、出... 采用Fluent对折板除雾器内气液两相流场、分离效率和压降进行数值模拟。气相采用SST k-ω模型,液滴相采用离散相模型。为改善分离性能,引入液滴辅助捕集结构,对比前后除雾器内的流场和液滴轨迹的区别,结果表明,后者气相湍动能增强、出口液滴轨迹线减少。通过改变各级捕集结构高度并进行组合,研究效率和压降随着进口粒径的变化。然后改变进口粒径分布,模拟27种不同高度组合下的分离效率和压降,得到最优的组合方式,对除雾器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辅助捕集结构 折板除雾器 流场模拟 分离效率
下载PDF
新型折板除雾器的流场和压降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丽艳 赵晨光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CSCD 2017年第2期79-83,共5页
对引入液滴辅助捕集结构前后的折板除雾器内的流场和压降进行模拟,将两相流近似为气相流动,用SST k-ω模型模拟气相流场。在2和4 m/s的进口气速下,引入捕集结构前后,最大气速分别由7.32和14.80 m/s增至8.97和18.57 m/s,而且出现位置增... 对引入液滴辅助捕集结构前后的折板除雾器内的流场和压降进行模拟,将两相流近似为气相流动,用SST k-ω模型模拟气相流场。在2和4 m/s的进口气速下,引入捕集结构前后,最大气速分别由7.32和14.80 m/s增至8.97和18.57 m/s,而且出现位置增多。同时高速区变大、低速区变小,2 m/s进口气速时壁面附近气速由1.5 m/s增至3.5 m/s;并发现不同气速下压降随第1级、第3级高度的变化情况相似,均与第2级差异较大,上述结论均可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辅助捕集结构 折板除雾器 流场分布 压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