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整体材料的微流控芯片反相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平台用于蛋白质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梁玉 吴慈 +4 位作者 戴忠鹏 梁作成 梁振 张丽华 张玉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69-474,共6页
微流控芯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点,已成为生物样品分析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在玻璃芯片上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为单体,制备了以聚丙烯酸酯整体材料为固定相的捕... 微流控芯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系统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度等优点,已成为生物样品分析的热点领域之一。本文在玻璃芯片上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和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MPTMA)为单体,制备了以聚丙烯酸酯整体材料为固定相的捕集柱和分离柱。通过在芯片通道末端连接细内径的毛细管作为芯片-质谱接口,并以常规的液相色谱泵和微阀控制流体,构建了芯片反相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RPLC-ESI-MS/MS)平台,并将其用于分析牛血清白蛋白(BSA)的酶解产物。经过3次平行分析,BSA的序列覆盖率分别为39.37%、37.89%和34.10%(相对标准偏差为7.3%)。采用不同批次制作的芯片构建RPLC-ESI-MS/MS平台,对BSA酶解产物进行分析,其序列覆盖率相当。上述结果表明,该平台具有灵敏度高和重现性好等优点,有望用于蛋白质样品的快速分离和高灵敏度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芯片 反相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整体材料 蛋白质分析
下载PDF
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on-PAGE)的复杂蛋白质组表达分析:一种新的二维液相技术用于完整蛋白质的高通量分离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Tim Barder 李少伟 周仲驹 《生命科学仪器》 2004年第2期19-21,共3页
揭示基因组-转录子组-蛋白质组(Genome-transcriptome-proteome)的关系、描绘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途径、常规地运用质谱(MS)技术进行蛋白质的定性和识别,这三方面的力量和需求将推动日后的新药开发.在过去的几年里,蛋白质定性和蛋... 揭示基因组-转录子组-蛋白质组(Genome-transcriptome-proteome)的关系、描绘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的途径、常规地运用质谱(MS)技术进行蛋白质的定性和识别,这三方面的力量和需求将推动日后的新药开发.在过去的几年里,蛋白质定性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突飞猛进有赖于这三方面发展的相结合,这种整合成为生物技术研发(R&D)工作流程的一个典范.正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经验,研究生物相关体系中的复杂蛋白的表达同样亟待新的分析技术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Non-PAGE 蛋白质 高通量分离分析 二维液相技术
下载PDF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在临床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铸衡 刘霞 +1 位作者 刘殿骏 王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53-1264,共12页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能够高通量监测生物毒素、分析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因此有望成为体外诊断的主要技术之一并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能够高通量监测生物毒素、分析宿主-微生物相互作用和抗原-抗体相互作用、筛选疾病生物标志物,因此有望成为体外诊断的主要技术之一并在病原体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的精准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最近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蛋白质微阵列芯片在临床分析中新进展,分析了其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探讨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微阵列芯片 临床检测 高通量分析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分离分析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4
作者 巩红飞 柳军玺 邸多隆 《氨基酸和生物资源》 CAS 2014年第2期12-17,共6页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是为复杂蛋白质样品建立一个高通量、大规模、自动化的分离分析技术平台,从而实现准确、快速地筛选功能蛋白质。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在蛋白组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后基因组时代,蛋白质组学成为新的研究热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目标是为复杂蛋白质样品建立一个高通量、大规模、自动化的分离分析技术平台,从而实现准确、快速地筛选功能蛋白质。蛋白质的分离分析在蛋白组学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二维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及其与质谱联用、多维液相分离技术及其与质谱联用和蛋白质芯片等高效分离分析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分离分析 二维凝胶电泳 多维液相色谱 质谱 蛋白质芯片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在寻找肿瘤生物标记物中的技术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建 郑树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47-551,共5页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主要任务是识别,鉴定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全部蛋白质,并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它集中体现了当代基因组学、计算机学、分析仪器学和生化等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蛋白质组学摒弃了传统上以小项目形式分割地研究...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的主要任务是识别,鉴定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全部蛋白质,并分析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它集中体现了当代基因组学、计算机学、分析仪器学和生化等学科的最新发展水平。蛋白质组学摒弃了传统上以小项目形式分割地研究蛋白质的弊端,采用立体的、全面的和快速的分析方法,以透视全体基因在特定细胞或组织的表达为基本目标。它的产生无论从研究策略上还是其负载的技术,对肿瘤的研究都是一场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 肿瘤标志 生物学 高通量技术 电泳 凝胶 双向 蛋白芯片 同位素标记 光谱分析 质量
下载PDF
功能化金纳米粒子标记的生物芯片的构建及应用
6
作者 王振新 李桃 高晶清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3期382-382,共1页
生物芯片(microarray)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生物芯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逐渐成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生物芯片通常采用荧光化合物(如Cy3和Cy5等)作为标记物,但由于荧光... 生物芯片(microarray)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技术。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生物芯片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逐渐成为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生物芯片通常采用荧光化合物(如Cy3和Cy5等)作为标记物,但由于荧光化合物存在非均匀光漂白(photo-bleaching),发射光谱宽等缺陷从而导致生物芯片的重现性、选择性、灵敏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目前,应用非荧光化合物/材料为标记物并构建新型生物芯片是高通量生物分析技术的一个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芯片 标记物 金纳米粒子 应用 功能化 荧光化合物 高通量分析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蛋白质芯片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鲁劲松 孙启玉 +2 位作者 谢宜学 张宏印 包尚联 《中国科学基金》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77-281,共5页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采用微阵列方法,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分析的技术。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 蛋白质芯片技术是采用微阵列方法,对样品中蛋白质进行高通量、高灵敏度分析的技术。它不仅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强有力的工具,也是临床应用中疾病早期诊断、预后和治疗效果评测的新手段,其研究成果拓展了与人类健康更加贴近的应用领域。本文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蛋白质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分类、固相基质和蛋白质的固定、信号检测等方面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 蛋白质芯片 微阵列 高通量 蛋白质组学 芯片技术 研究进展 高灵敏度分析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金标纳米粒子应用于生物芯片研究获进展
8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6-116,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振新课题组在金标纳米粒子的生物芯片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分析化学》和荷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上。生物芯片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技...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振新课题组在金标纳米粒子的生物芯片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分析化学》和荷兰《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子》上。生物芯片技术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分析技术,在过去的10年中,DNA生物芯片获得了空前发展,被广泛应用到基因组学研究中,在基因测序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功。相对于人类基因组工程,蛋白质,糖组学的研究更具有挑战性,因此,发展以生物芯片技术为基础的快速低成本高通量的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是生命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生物芯片技术 纳米粒子 人类基因组工程 高通量分析 分析化学》 蛋白质
下载PDF
移植前胚胎培养液IL-8在评价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中的价值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官友 龙爱专 +3 位作者 赵淑云 周桦 杨朝 田维婷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287-1291,1296,共6页
目的:探讨移植前人胚胎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在评价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3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前胚胎培养液标本作为研究组,再将研究组分为IL-8阳性组(IL-8>0.19 ng/L)和IL-8阴性组(IL-8≤0.19... 目的:探讨移植前人胚胎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在评价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330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前胚胎培养液标本作为研究组,再将研究组分为IL-8阳性组(IL-8>0.19 ng/L)和IL-8阴性组(IL-8≤0.19 ng/L);另选9例没有放置胚胎的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采用液相芯片高通量蛋白质分析技术(LHTPA)测定培养液中IL-8含量,比较阴性对照组、IL-8阳性组和IL-8阴性组移植前人胚胎培养液中IL-8水平,比较IL-8阳性组和IL-8阴性组孕妇的年龄、不孕时间、病因(原发不孕、继发不孕及输卵管因素)、胚胎移植周期数、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及妊娠期失访率,比较普通胚胎和优质胚胎移植组被检者移植前胚胎培养液中IL-8阳性和阴性构成及妊娠率,比较IL-8阳性组和IL-8阴性组妊娠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生化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活婴出生例数与接受胚胎移植患者总例数比值(NLBPP)。结果:研究组IL-8的阳性率为32.42%,IL-8阳性组中IL-8水平高于阴性对照组和IL-8阴性组(P<0.05);IL-8阳性组和IL-8阴性组被检者的年龄、不孕时间、病因(原发不孕和继发不孕)、胚胎移植周期数、注射HCG日的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移植胚胎数和妊娠期失访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L-8阳性组和IL-8阴性组移植优质或普通胚胎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IL-8阳性组移植优质胚胎的妊娠率高于IL-8阴性组(P=0.02),而移植普通胚胎的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IL-8阳性组患者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显著高于IL-8阴性组(P<0.05);其余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移植前人胚胎培养液中IL-8可作为评价胚胎发育潜能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移植 妊娠结局 白细胞介素-8 试管婴儿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液相芯片高通量蛋白质分析
下载PDF
液相芯片技术研究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孙凯 汪谦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9-640,共2页
关键词 芯片技术 人类基因组计划 蛋白质相互作用 液相 蛋白质组计划 软件技术 检测分析 生物芯片 基因测序 表达研究 临床诊断 高通量 信息 高效
原文传递
化学发光法微阵列蛋白芯片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被引量:2
11
作者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检验医学分会 徐英春 +4 位作者 杜娟 李金明 李永哲 童明庆 许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075-1079,共5页
微阵列蛋白芯片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疾病相关自身抗原的平台,也可以高通量的形式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免疫结合反应。该方法是一种微型化的固相免疫检测方法,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筛查、... 微阵列蛋白芯片是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相互作用和识别疾病相关自身抗原的平台,也可以高通量的形式检测抗原与抗体之间免疫结合反应。该方法是一种微型化的固相免疫检测方法,在肿瘤、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变态反应性疾病的筛查、辅助诊断和治疗监测中逐渐得到临床认可。该共识对以平面基质为载体,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蛋白芯片的临床应用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阵列分析 微阵列蛋白芯片 固相免疫 高通量 化学发光法
原文传递
快速发现Biomarker
12
《实验与分析》 2008年第3期36-37,共2页
SELDI蛋白质芯片系统实现了来自小样本的基于芯片的蛋白质和肽段图谱与一个高通量分析平台的一体化。可从大量复杂生物学样品中快速获得蛋白质分子量图谱。发现Biomarker。
关键词 蛋白质分子量 芯片系统 高通量分析 SELDI 一体化 小样本 生物学 图谱
下载PDF
固定的人白细胞分化抗原45单克隆抗体在人白细胞捕获效率研究中的最佳试验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玉志 张春秀 +4 位作者 唐祖明 张晓敏 郁颖蕾 郭小英 陆祖宏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7-437,共1页
关键词 人白细胞分化抗原 因素分析 最佳 单克隆抗体检测 细胞表面抗原 表面共同抗原 微阵列技术 微阵列芯片 WBC 细胞分选 免疫分型 磁性微球 CD45 试验条件 蛋白质 造血干 固定化 白血病 血液病 高通量 RBC 多克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