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结合特性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友双 孙庆元 +2 位作者 蒙敏 朱强 陈曦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52-1055,共4页
研究反相微乳法合成淀粉微球,采用环氧氯丙烷活化淀粉微球,考察了活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活化的最佳优化条件;再将制备的肝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抗体与淀粉微球交联,得到免疫淀粉微球;阐述了免疫淀粉微球... 研究反相微乳法合成淀粉微球,采用环氧氯丙烷活化淀粉微球,考察了活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活化的最佳优化条件;再将制备的肝特异性脂蛋白(liver specific lipoprotein,LSP)抗体与淀粉微球交联,得到免疫淀粉微球;阐述了免疫淀粉微球对抗原肝特异性脂蛋白(LSP)的结合特性。经测定单位淀粉微球交联LSP抗体的量为7.7 mg/g,单位免疫淀粉微球结合LSP的量为0.5 mg/g,表明被交联的抗体保持了较高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特异性脂蛋白 抗体 淀粉微球 免疫淀粉微球
下载PDF
反相悬浮法制备交联阳离子型淀粉微球 被引量:4
2
作者 肖昊江 宁青菊 +2 位作者 李仲谨 赵新法 朱雷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第4期32-36,共5页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通过醚化剂GTA与淀粉微球反应制得了阳离子型淀粉微球.用FT-IR和XRD对阳离子型淀粉微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对微球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交联阳... 以反相悬浮法制备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通过醚化剂GTA与淀粉微球反应制得了阳离子型淀粉微球.用FT-IR和XRD对阳离子型淀粉微球的结构进行了分析,以扫描电镜和粒度分析仪对微球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交联阳离子型淀粉微球形态圆整,表面粗糙,微球中存在酰氨基结构,并接枝有季胺盐阳离子基团;与可溶性淀粉相比,阳离子淀粉微球的结晶度有所降低;引发剂、交联剂和油水比对微球的平均粒径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阳离子型淀粉微球 制备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新法 李仲谨 +3 位作者 王磊 肖昊江 刘节根 田颖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56-1358,1362,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K2S2O8-Na2SO3为引发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微球产率、溶胀度、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样品形貌,用FT-IR对其...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K2S2O8-Na2SO3为引发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微球产率、溶胀度、平均粒径的影响规律。用扫描电镜观测了样品形貌,用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RD、DSC以及TGA对其物理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交联淀粉微球形态圆整,表面光滑,粒度均匀,微球中存在酰氨基结构。与可溶性淀粉相比,淀粉微球结晶度降低,热稳定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合成 交联 表征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对Cu^(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27
4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4-107,111,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Cu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吸...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制备了交联淀粉微球(CSM),研究了CSM对Cu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综合热分析仪对吸附产物进行结构表征,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CSM对Cu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方程,CSM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Cu2+,吸附Cu2+使CSM结晶结构被进一步破坏,结晶度下降,CSM总体热稳定性下降,Cu2+对CSM主链的分解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吸附 CU^2+ 机理
下载PDF
淀粉微球的用途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41
5
作者 马素德 郭焱 +2 位作者 李仲谨 邱维 曹直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3年第10期6-8,共3页
介绍了淀粉微球的合成原理、特点、用途、合成方法,指出:提高淀粉靶向性,降低微球粒径及降低成本以便工业化是未来发展方向,淀粉微球较一般交联淀粉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合成 用途 靶向性 粒径 生产成本 交联淀粉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对Ni^(2+)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2
6
作者 李仲谨 王磊 +1 位作者 肖昊江 赖小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得到了一种交联淀粉微球(CSM),利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CSM对Ni2+的静态吸附行为,并根据吸附等温线研究了吸附热力学性质,结果表明:在308~328K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CSM对Ni2+吸附行为符合Freundlich方程;CSM吸附Ni2+的吸附焓变ΔH、吸附自由能变ΔG、吸附熵变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是一个自发的、放热的熵减小过程,适当降低温度有利于吸附。热力学性质分析结果表明CSM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方式吸附N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表征 吸附 NI2+ 热力学
下载PDF
药物载体淀粉微球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34
7
作者 王磊 李仲谨 +1 位作者 赵新法 赖小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6-90,共5页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 选用V(环已烷):V(三氯甲烷)=4:1构成混合油相,淀粉水溶液为水相,m(Span60):m(Tween60)=3:2复配为乳化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预交联剂,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淀粉微球;用粒度分析仪、扫描电镜、红外光谱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平均粒径为14.7μm,83%分布在6~30μm,球形圆整,表面光滑致密,可作为良好的药物载体和吸附剂。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球理化性质的影响,推导出平均粒径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多项回归方程,以期通过优化工艺条件实现对微球制备的预测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淀粉微球 表征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淀粉微球对Pb^(2+)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苏秀霞 杨祥龙 +2 位作者 李仲谨 刘节根 诸晓锋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60,共4页
以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吸附Pb2+时pH、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利用红外(FT-IR)、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为5~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 以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吸附Pb2+时pH、温度、溶液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对Pb2+的吸附动力学特性,利用红外(FT-IR)、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为5~6,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增大;微球对Pb2+吸附行为符合Langmiu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且求得吸附表观活化能为Ea=2.210k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吸附 PB2+ 动力学
下载PDF
淀粉微球对Fe^(2+)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苏秀霞 杨祥龙 +2 位作者 李仲谨 刘节根 诸晓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1-54,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淀粉微球对Fe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CSM)为载体。研究淀粉微球对Fe2+的吸附行为,利用红外(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淀粉微球对Fe2+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对其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相关性较好。在室温条件下,pH值为4.5,对Fe2+的吸附时间为60min,最大吸附量为0.866mmol/g,得出吸附速率方程,吸附Fe2+后微球结晶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吸附 FE^2+ 吸附机理
下载PDF
载药淀粉微球合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苏秀霞 李仲谨 +1 位作者 马素德 白国强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35,共3页
为了解决靶向给药的难题,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选用新型的交联剂、乳化剂,以吸附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载药淀粉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7g,加水65ml,搅拌成糊状,用NaOH调节pH=8~9,于80℃下活化0.5h。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4... 为了解决靶向给药的难题,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选用新型的交联剂、乳化剂,以吸附量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载药淀粉微球的最佳合成条件为:淀粉7g,加水65ml,搅拌成糊状,用NaOH调节pH=8~9,于80℃下活化0.5h。在三口烧瓶中加入0.4g乳化剂,加入100ml植物油,60℃下使乳化剂溶解,加入淀粉,搅拌。用显微镜观察淀粉的分散性,当达到要求后,加入1.2g交联剂、0.6g引发剂,于55℃下反应3h。该产品有效的解决了药物的靶向性,大大提高了药物的疗效,降低了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药淀粉微球 交联剂 乳化剂 吸附性能
下载PDF
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的合成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赵新法 李仲谨 +3 位作者 王磊 肖浩江 刘节根 蔡金荣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6-69,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最佳合成条件是可溶性淀粉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g,K2S2O80.04g,W/O相体积比1:3,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50℃。ASM外型规则,粒度10-20...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了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最佳合成条件是可溶性淀粉2g,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0.2g,K2S2O80.04g,W/O相体积比1:3,反应时间2h,反应温度50℃。ASM外型规则,粒度10-20μm。探讨了成球机理,提出了交联反应主要在淀粉分子结构外围进行的推论并获得了实验支持。在25℃,ASM对Cu^2+、Cr^3+、Cd^2+、Pb^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2.75、2.20、0.88、0.77mmol·g^-1。HCl、ZnCl2使ASM对Cu^2+的吸附量明显降低,MgCl2使吸附量略有降低。ASM的空间网状结构使金属离子容易深入其内部形成多点配位,配住吸附是ASM吸附金属离子的主要作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合成 吸附 吸附剂 重金属离子
下载PDF
纳米淀粉微球的制备及其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 被引量:47
12
作者 谢彩锋 杨连生 高群玉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2-65,共4页
综述了纳米淀粉微球的3种制备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反相微乳液法,介绍了反相微乳液法制备纳米淀粉微球的原理、制备步骤、淀粉微球性质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 纳米淀粉微球 反相乳液 药物载体 生物医药
下载PDF
新型材料淀粉微球对Cu^(2+)、Cr^(3+)和Pb^(2+)的吸附机理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苏秀霞 杨祥龙 +3 位作者 诸晓锋 李仲谨 李金凤 苗宗成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2-496,共5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淀粉微球(cross-linked starch microsphere,CSMs)对Mn+(Cu2+、Cr3+、Pb2+)的静态吸附行为。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在反相悬浮体系中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新型吸附材料淀粉微球(cross-linked starch microsphere,CSMs)对Mn+(Cu2+、Cr3+、Pb2+)的静态吸附行为。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微球及其吸附产物进行表征,分析讨论了3种金属原子结构,研究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308K时,Cu2+、Pb2+和Cr3+的饱和吸附量分别是2.43、0.30和0.27 mmol/g,CSMs对Cu2+离子吸附能力最强,并且其通过物理吸附、配位吸附方式吸附Mn+,并得出引起微球吸附能力大小可能与金属离子电荷、离子半径和外层电子排布的差异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材料 淀粉微球 吸附 机理
下载PDF
阿司匹林鼻粘膜给药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及其质量控制 被引量:13
14
作者 何文 蔡鸿生 +2 位作者 罗顺德 张先洲 张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31-134,共4页
目的 :对阿司匹林鼻粘膜给药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 ,并评价其体外质量。方法 :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 ,对苯二甲酰氯为交联剂 ,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空白微球 ,用吸附载药法制备阿司匹林淀粉微球 ,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体外... 目的 :对阿司匹林鼻粘膜给药淀粉微球的制备工艺进行考察 ,并评价其体外质量。方法 :以羧甲基淀粉钠为原料 ,对苯二甲酰氯为交联剂 ,采用界面缩聚法制备空白微球 ,用吸附载药法制备阿司匹林淀粉微球 ,并对其形态、载药量、包封率、体外释放度等进行了研究。结果 :微球形态圆整 ,大小均匀 ,粒径在 2 0~ 10 0 μm ,平均粒径为5 3.5 4μm,载药量 16 .6 5 % ,包封率92 .5 % ,体外释药符合Weibull方程。结论 :本微球制备工艺较简便 ,各种因素较易控制 ,重现性好 ,载药量与包封率均较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粘膜给药 淀粉微球 阿司匹林 制备工艺 体外质量评价 质量控制
下载PDF
淀粉微球对玫瑰香精的吸附及缓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朱强 孙庆元 +3 位作者 蒙敏 沈小玲 朱友双 陈曦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38-241,共4页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乳法合成淀粉微球(SM),制备具有一定缓释性能的香精缓释制剂。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粗糙,呈圆球形。在玫瑰香精体积分数40%、吸附时间1.5 h、45℃条件下,其对玫瑰香精的吸附... 以可溶性淀粉为原料,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乳法合成淀粉微球(SM),制备具有一定缓释性能的香精缓释制剂。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表面粗糙,呈圆球形。在玫瑰香精体积分数40%、吸附时间1.5 h、45℃条件下,其对玫瑰香精的吸附量达到0.85 g/g。紫外分光光度法得出,随着时间的延长,质量相等固体中香精含量缓慢下降,释放速率也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反相悬乳 香精 吸附性 缓释性能
下载PDF
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在兔体内的药动学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黎 罗顺德 +2 位作者 何文 张先洲 蔡鸿生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3-205,共3页
目的 :通过对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在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以评价淀粉微球作为鼻腔给药系统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 :取 1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鼻腔微球给药和口服片剂给药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水杨酸的浓度 ,并用... 目的 :通过对阿司匹林淀粉微球在兔体内药动学研究 ,以评价淀粉微球作为鼻腔给药系统的应用价值及作用。方法 :取 12只家兔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进行鼻腔微球给药和口服片剂给药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家兔血浆中水杨酸的浓度 ,并用 3P87程序软件处理 ,用t检验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 :鼻腔给药的吸收半衰期长于口服给药 ,相对生物利用度达134 .4%,结论 :淀粉微球作为鼻腔给药系统 ,能提高药物的吸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淀粉微球 家兔 药动学 鼻腔给药
下载PDF
淀粉微球的研究与开发进展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雪毓 何小维 +1 位作者 黄强 杨连生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55-158,共4页
淀粉微球是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材料,诸多优良特性使其应用在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对淀粉微球的性能、制备方法和应用进行概述,并提出淀粉微球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制备方法 应用
下载PDF
阴离子淀粉微球对Cr^(3+)的吸附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黄永如 李仲谨 +2 位作者 王海峰 苗宗成 刘节根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8期1093-1097,共5页
以阴离子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及对Cr3+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值为7~9,在吸附作用的前60 m in对Cr3+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以阴离子淀粉微球为载体,研究了微球对Cr3+的吸附行为,考察了pH、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去除率的影响及对Cr3+的吸附动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其吸附最适pH值为7~9,在吸附作用的前60 m in对Cr3+的吸附速率较快,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及去除率增大,初始浓度越小去除率越大;且求得吸附表观活化能为Ea=2.213 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淀粉微球 吸附 CR3+ 动力学
下载PDF
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8
19
作者 余丽丽 李仲谨 +1 位作者 朱雷 宋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07-411,共5页
为了优化反相悬浮法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品质(产率与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 为了优化反相悬浮法合成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交联淀粉微球(ASM)的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分析了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品质(产率与平均粒径)的影响,并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交联剂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引发剂浓度对于ASM产率和平均粒径这两项指标都有着极为显著的影响。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较优的工艺参数为:交联剂质量分数为0.5%,交联温度为48℃,引发剂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7 mmol/L。对应的ASM产率和平均粒径的预测值分别为:77.5%和16.5μm。经实验证明:应用响应曲面法所得到的ASM合成工艺参数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联淀粉微球 响应曲面法 优化 重叠等高线图
下载PDF
交联淀粉微球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法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建新 林亲铁 +1 位作者 林亲录 王文英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32-1538,共7页
以甲基紫吸附去除效率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淀粉(ST)、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引发剂(K2S2O8/NaHSO3)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法制备交联淀粉微球(CSM)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 以甲基紫吸附去除效率作为考核指标,研究了淀粉(ST)、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A)、引发剂(K2S2O8/NaHSO3)用量、聚合温度以及聚合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微波辅助反相乳液法制备交联淀粉微球(CSM)的影响,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电镜扫描仪(SEM)、比表面积分析仪等对CSM进行了表征,对比了优化条件下水浴和微波两种不同加热方式合成CSM的吸附效率.结果表明,MBAA成功与淀粉交联成类球状聚合物,聚合微球平均粒径约为9.253μm,聚合微球明显增加了微孔面积,微波加热合成的CSM对甲基紫的吸附率高于水浴加热合成的C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微球 反相乳液 交联 吸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