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2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淀粉样蛋白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鼠神经元凋亡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伟 吴鸿波 +2 位作者 杨红秀 刘春静 李丽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62-467,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切入点,研究其在模型的表达以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探讨Aβ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10日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 目的:通过建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模型,以β淀粉样蛋白(Aβ)为切入点,研究其在模型的表达以及与神经元凋亡的关系,探讨Aβ在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模型中对神经元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建立10日龄新生大鼠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模型后2、4、8、24 h心脏灌注,分别检测脑组织中Aβ、脑内淀粉样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1)、Caspase-3、Cleaved 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的蛋白表达,BACE1的mRNA表达。使用BACE1抑制剂干预,实验分为三组,缺氧缺血组、抑制剂组和溶剂组,抑制剂组在缺氧缺血后即给予BACE1抑制剂AZD3293处理24 h后再次检测以上指标。结果:APP、Aβ的蛋白表达、BACE1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在建模后呈时间依赖的上升,24 h达到高峰。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在建模后也呈时间依赖的上升,24 h达到高峰。而在缺氧缺血2 h后,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之后逐渐降低,24 h最低。当使用BACE1抑制剂后,Aβ及BACE1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下降(均P<0.05),而BACE1mRNA的表达没有变化(P>0.05)。同时促凋亡蛋白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下降(P<0.05),同时,Bcl-2蛋白的表达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新生鼠HIBD时Aβ产生增多,应用BACE1抑制剂可降低Aβ的表达,增加Bcl-2的表达,减轻神经元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缺氧缺血 脑损伤 凋亡 神经元 新生鼠
下载PDF
肠道菌群影响脑淀粉样血管病中淀粉样蛋白沉积的潜在机制探讨
2
作者 张丹 叶晓东 +1 位作者 黄珊珊 朱遂强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43-648,F0003,共7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β(Aβ)进行性沉积于皮质、皮质下及软脑膜小动脉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脑小血管病,在老龄化人群中多见,常以反复脑叶出血、认知障碍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近年来,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关产物已被报道可... 脑淀粉样血管病(CAA)是一种以淀粉样蛋白β(Aβ)进行性沉积于皮质、皮质下及软脑膜小动脉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脑小血管病,在老龄化人群中多见,常以反复脑叶出血、认知障碍为特征性临床表现。近年来,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其相关产物已被报道可通过神经炎症、破坏血-脑屏障等多种途径参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致病过程。而肠道菌群在CAA中的潜在机制目前并不明晰。已有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诱发颅内Aβ产生和聚集、血-脑屏障渗漏、Aβ转运受体失衡引起血管壁改变,并伴随神经炎症机制,可能一定程度推动了CAA的发生和发展。作者对肠道菌群影响CAA中淀粉样蛋白沉积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CAA潜在临床治疗靶点的探索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血管病 肠道菌群 淀粉蛋白β 综述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
3
作者 李艳华 李阔 +4 位作者 姬春雪 王丽轩 黄少越 郭建 李东旭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9期823-827,共5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CD)患者血清β淀粉样蛋白(Aβ)和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3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ICD患者298例(ICD组)、健康体检者300名(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分别分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并检测血清Aβ、CHI3L1、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采用偏相关分析评估血清Aβ、CHI3L1水平与颈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ICD组血清TG、TC、LDL-C、Aβ和CHI3L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其他指标2个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膜正常组、内膜增厚组、斑块形成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硬化组、中度硬化组和重度硬化组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血清Aβ、CHI3L1水平依次升高(P<0.001)。血清Aβ和CHI3L1水平与ITM、斑块积分和颈动脉狭窄程度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ICD患者血清Aβ和CHI3L1水平升高,且与颈动脉病变密切相关,或可作为反映ICD患者颈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蛋白 壳多糖酶3蛋白1 颈动脉病变 缺血性脑血管病
下载PDF
轻链型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临床特征的比较
4
作者 陈少敏 林璋 +2 位作者 陈宝霞 李璞 冯新恒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88-694,共7页
目的:比较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确诊的AL-CA患者35例(AL-CA组)和ATTR-CA患者21例(ATTR-CA组)。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比较轻链型心肌淀粉样变性(AL-CA)和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样变性(ATTR-CA)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确诊的AL-CA患者35例(AL-CA组)和ATTR-CA患者21例(ATTR-CA组)。比较两组临床表现、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成像(CMR)结果的差异。结果:与ATTR-CA组相比,AL-CA组男性比例较低(90.5%vs.54.3%,P=0.005),合并高血压的患者比例较高(9.5%vs.42.9%,P=0.009)。临床表现方面,AL-CA组水肿、蛋白尿、肾功能不全和浆膜腔积液较多见,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水平较低,而ATTR-CA组肢体麻木的发生率较高(P均<0.05)。心电图方面,AL-CA组的肢体导联低电压的发生率(57.1%vs.28.6%,P=0.038)高于ATTR-CA组,传导阻滞的发生率(14.3%vs.61.9%,P=0.001)低于ATTR-CA组。AL-CA组从首发症状到确诊时间较ATTR-CA组短[6.0(2.0,15.0)个月vs.35.0(14.0,56.5)个月,P=0.002]。AL-CA组与ATTR-CA组的超声心动图指标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3.3±2.0)mm vs(.15.7±2.2)mm(P=0.001);左心室质量分别为(198.4±67.8)g vs.(246.6±53.5)g(P=0.009);CMR指标室间隔厚度分别为(16.0±2.1)mm vs.(18.9±3.8)mm(P=0.033);左心室质量分别为(132.9±45.3)g vs.(194.7±50.8)g(P=0.011),AL-CA组左心室壁增厚程度较ATTR-CA组轻,但AL-CA组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患者的比例较高(48.6%vs.19.0%,P=0.027),N末端B型利钠肽原和心肌肌钙蛋白T水平较高(P均<0.05),1年生存率较低(65.7%vs.100%,P=0.001)。结论:AL-CA和ATTR-CA的临床特征和心电图表现不同。AL-CA左心室壁增厚程度虽然不及ATTR-CA显著,但心功能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润性心肌病 轻链型心肌淀粉变性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肌淀粉变性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新生儿败血症、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5
作者 宋思捷 钟晓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5-390,共6页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 新生儿早/晚发型败血症(EOS/LOS)、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严重病例预后不良。因早期临床表现不特异、诊断较困难,现非特异性实验室检查(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尚存缺点,可能导致漏诊误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是一种新型急性期反应物,其在EOS/LOS、NEC早期即明显升高、持续时间久,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能反映治疗效果,可作为这两种疾病诊治的生物标记物。本文就SAA及其在EOS/LOS、NEC早期诊断中的价值进行综述,为该类疾病诊治提供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蛋白A 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法舒地尔缓解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
6
作者 郭敏芳 张慧宇 +3 位作者 章培军 苏琴 贾思玮 尉杰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3期4939-4946,共8页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 背景:法舒地尔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脑内的线粒体动力学有调节作用,并且可以抑制神经炎症,但能否调节线粒体自噬和NLRP3炎症小体进而减轻β-淀粉样蛋白毒性尚不清楚。目的:探究法舒地尔对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人源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H-SY5Y凋亡和线粒体自噬以及NLRP3炎症小体的调节作用。方法:将SH-SY5Y细胞接种于孔板内,细胞贴壁后分3组干预:对照组不加入任何药物,模型组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法舒地尔组同时加入20μmol/L β-淀粉样蛋白1-42与15 mg/L法舒地尔,干预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性,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线粒体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活性升高、凋亡率降低(P<0.05);(2)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法舒地尔组细胞Bax mRNA与蛋白表达降低(P<0.05),Bcl-2 mRNA与蛋白表达升高(P<0.05);(3)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降低(P<0.05),p62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PINK1、帕金森病蛋白和LC3蛋白表达升高(P<0.05),p62蛋白表达降低(P<0.05);(4)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法舒地尔组细胞NLRP3、ASC、Caspase-1和白细胞介素1β蛋白表达降低(P<0.05);(5)结果表明,法舒地尔可以减轻β-淀粉样蛋白1-42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且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舒地尔 Β-淀粉蛋白 神经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自噬 炎症小体
下载PDF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清淀粉样蛋白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7
作者 陈雅雯 尹翰林 王艳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4年第9期26-29,45,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18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86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体检的186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根据斑块情况将病例组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7例,稳定斑块组32例,无斑块组97例。回顾性分析受试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及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法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Hcy、SAA、S100β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效能。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高于对照组(t=28.737、40.946、57.982,P<0.05);不稳定斑块组、稳定斑块组、无斑块组三组间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Hcy、SAA、S100β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均与颈动脉斑块的不稳定性呈正相关(r=0.802、0.669、0.745,P<0.01);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Hcy、SAA、S100β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384、1.582、2.147、2.560、2.309、3.728,P<0.05);Hcy、SAA、S100β均可评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三项联合评估的效能优于单项评估(Z=2.217、1.995、1.986,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cy、SAA、S100β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相关,三项联合评估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效能优于单项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2型糖尿病 同型半胱氨酸 血清淀粉蛋白A S100Β 颈动脉斑块
下载PDF
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在阿尔茨海默病诊疗中的价值
8
作者 卢洁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419,425,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 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我国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家庭照护和社会经济负担巨大。β-淀粉样蛋白PET脑成像技术可在分子水平无创、精准评估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脑内β-淀粉样蛋白沉积情况,是早期精准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Β-淀粉蛋白 诊断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预测作用
9
作者 陈玉民 赵航 +2 位作者 魏静静 赵秀珍 刘朝来 《大医生》 2024年第21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IS患者为CIS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脑卒中(CIS)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的预测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4月至2024年5月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CIS患者为CIS组,选取同期收治的50例周围性眩晕、神经性头痛、躯体化障碍等非CIS患者为非CIS组,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MRI判断颅内新发的责任病灶,利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评估颅内动脉狭窄程度,根据Samuels标准将CIS患者分为无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ICAS)组(30例)、轻度ICAS组(19例)、中度ICAS组(16例)、重度ICAS组(25例)。比较CIS组与非CIS组患者SAA、hs-CRP水平及CIS组不同ICAS狭窄程度患者的SAA、hs-CRP水平,分析SAA、hs-CRP水平对CIS患者ICAS的诊断效能。结果CIS组患者SAA、hs-CRP水平均高于非CIS组(均P<0.05)。CIS组ICAS患者SAA、hs-CRP水平均高于无ICAS组(均P<0.05);不同ICAS程度患者SAA、hs-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随狭窄程度加重SAA、hs-CRP水平逐渐升高(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AA、hs-CRP水平预测CIS患者ICAS程度的敏感度分别为66.70%、53.30%,特异度分别为93.30%、96.70%,截断值分别为5.905、3.730,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03、0.783(均P<0.05)。结论SAA和hs-CRP水平的上升与CIS患者ICAS程度密切相关,均可作为预测ICAS的生物标志物,对临床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蛋白A 超敏C反应蛋白 缺血性脑卒中 颅内动脉粥硬化狭窄
下载PDF
基于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发病机制探讨典型中药防治概况 被引量:2
10
作者 邹文奇 任晶 +1 位作者 刘静颐 盛瑜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4-239,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临床表现为学习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其中β-淀粉样蛋白(Aβ)学说涵盖了氧化应激、炎症、细胞凋亡等多方面机制。该文基于Aβ机制以及相关信号通路,探讨典型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预防和治疗AD的概况,以期为研发防治AD的中药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蛋白
下载PDF
白介素-6、降钙素原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田广 钱少兵 +2 位作者 沙艳萍 洪美丽 祁雷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50-253,共4页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脓毒症性休克32例(休克组),未发生休克患者为普通组(n=45),未发生脓毒症的普通感染患者87例作为...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联合检测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脓毒症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脓毒症性休克32例(休克组),未发生休克患者为普通组(n=45),未发生脓毒症的普通感染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的IL-6、PCT及SA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3项指标,探讨其在脓毒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的IL-6、PCT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IL-6,PCT,SAA水平及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均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用IL-6诊断脓毒症灵敏度为75.3%、特异度为65.7%、AUC值为0.763;单用PCT诊断脓毒症灵敏度为70.6%、特异度为78.2%、AUC值为0.787;单用SAA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为73.45%、特异度为64.62%、AUC值为0.765;IL-6、PCT及SAA三者联合应用诊断脓毒症灵敏度为91.79%、特异度为96.98%、AUC值为0.931。结论IL-6,PCT,SAA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诊断脓毒症,观察病情变化,判断预后有一定的运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A 降钙素原 白介素-6 脓毒症
下载PDF
4种胶乳免疫比浊法淀粉样蛋白A试剂检测性能及结果一致性评价
12
作者 王丹晨 夏良裕 +8 位作者 侯立安 国秀芝 李洪雷 张颖 刘欣 刘荔 苏玉君 梁小悦 王亚静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1151-1156,共6页
目的评估4种淀粉样蛋白A(SAA)试剂分析性能和结果一致性。方法性能评价。收集临床检测剩余样本,参考CLSI相关文件,评估4种淀粉样蛋白A试剂的精密度、线性、稀释验证、干扰、携带污染及参考区间,并对4种试剂(分别标记A~D)进行方法学比对... 目的评估4种淀粉样蛋白A(SAA)试剂分析性能和结果一致性。方法性能评价。收集临床检测剩余样本,参考CLSI相关文件,评估4种淀粉样蛋白A试剂的精密度、线性、稀释验证、干扰、携带污染及参考区间,并对4种试剂(分别标记A~D)进行方法学比对及偏移评估。结果A、B、C、D4种试剂检测SAA的重复性和实验室内不精密度均<4%。在声称的分析测量范围内均呈线性(R^(2)>0.99)。4种试剂的稀释回收率为90.0%~103.1%、90.3%~138.1%、116.9%~131.2%、97.5%~102.0%。检测20例表观健康人,每种试剂均有18例(90%)检测结果在制造商提供的参考区间内。共纳入47临床样本进行比对,与4种试剂检测结果的均值相比,分别有11例(23.4%)、13例(27.7%)、3例(6.4%)、6例(12.8%)偏差超过±15%。样本中游离胆红素≤364.8μmol/L、结合胆红素≤327.7μmol/L、血红蛋白≤4.98g/L、乳糜≤1599.2 FTU时,百分偏差均在±10%以内。结论本研究评估的4种胶乳免疫比浊法SAA试剂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上检测的精密度、线性、抗干扰能力均符合制造商声称要求,但部分试剂稀释回收性能不符合要求,不同试剂检测临床样本结果一致性有待提高,临床实验室在选用前应严格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蛋白A 病毒 方法学比对 感染 评价研究
下载PDF
氯苯唑酸治疗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研究进展
13
作者 靳盼盼 刘洋 +1 位作者 邱博 吴惠珍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71-2175,共5页
氯苯唑酸为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选择性稳定剂,用于治疗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和TTR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本文对氯苯唑酸的基本信息、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发现氯苯唑酸可通过抑制TTR四聚体的解离,... 氯苯唑酸为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选择性稳定剂,用于治疗TTR淀粉样变性心肌病(ATTR-CM)和TTR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ATTR-PN)。本文对氯苯唑酸的基本信息、有效性及安全性临床研究等进行综述,发现氯苯唑酸可通过抑制TTR四聚体的解离,减缓或阻止TTR淀粉样变性的进展。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氯苯唑酸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显著降低淀粉样变性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相关住院率,延缓患者疾病进展。尽管氯苯唑酸治疗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仍然是用于治疗TTR淀粉样变性疾病的关键药物,也是第1种被批准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苯唑酸 转甲状腺素蛋白 淀粉变性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
14
作者 刘颖业 李军 +4 位作者 闫江泓 王晓娟 赵梦川 王乐 郭巍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8期2694-2697,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中的水平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1例IM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检查结果,将IM患儿分为肝功能正常组(ALT≤50 U/L)和肝功能异常组(ALT>50 U/L)。比较两组年龄、性别及血清SA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各项检验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肝功能正常组和肝功能异常组患儿分别有51例、80例。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功能异常组SAA、ALT水平高于肝功能正常组,HDL-C、ApoA1水平低于肝功能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IM患儿血清ALT水平与SAA水平呈正相关(r_(s)=0.295,P<0.05),与HDL-C、LDL-C水平呈负相关(r_(s)=-1.800、-0.173,P<0.05)。结论IM患儿SAA水平与并发肝功能异常有关,对于出现急性炎症反应的患儿,临床医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蛋白A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载脂蛋白A1 儿童
下载PDF
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的形成、结构表征及乳化特性
15
作者 白露 李志明 +4 位作者 张舒 冯玉超 富天昕 刘宇航 王长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3-51,共9页
基于不同酸热处理时间探讨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mung bean globulin amyloid fibrils,MBGFs)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同时探究各阶段形成的MBGFs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加热0~12 h过程中,绿豆球蛋白(mung bean globulin,MBG)的亚基逐渐... 基于不同酸热处理时间探讨绿豆球蛋白淀粉样纤维(mung bean globulin amyloid fibrils,MBGFs)形成过程中的结构演变规律,同时探究各阶段形成的MBGFs乳化特性。结果表明:加热0~12 h过程中,绿豆球蛋白(mung bean globulin,MBG)的亚基逐渐降解,水解成以小分子多肽为主的纤维结构单元;并产生大量β-折叠结构,相对含量从0 h的(18.28±0.75)%提升到12 h的(53.61±1.15)%,与硫磺素T结合后荧光强度增强;MBGFs形态逐渐变得细长、柔韧,在此过程中发生了定向的纤维化聚集;在加热16~24 h过程中,成熟的MBGFs结构逐渐发生解离,纤维结构特征被破坏;与MBG相比,MBGFs乳液的乳化活性指数、乳化稳定性指数、蛋白吸附率和界面蛋白含量均有明显提高,其中酸热处理4 h形成的MBGFs乳化效果最优;4 h MBGFs乳液油滴体积较小、分布均匀有序,表观黏度最高,具有弹性凝胶结构。综上,不同酸热处理时间对MBGFs结构和乳化特性具有显著影响,MBGFs与MBG相比具有更优异的乳化性能。本研究为明晰MBGFs形成规律提供理论支撑,为高效食品级乳化剂的研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豆球蛋白 蛋白淀粉纤维 结构表征 乳化特性
下载PDF
西妥昔单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杨琴 龚哲 +2 位作者 王新新 姚要兵 贾延劼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2,共6页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 目的:探讨西妥昔单抗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胶质细胞活化及脑组织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表达的影响。方法:27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西妥昔单抗组,每组9只。结扎大脑中动脉制备缺血再灌注模型,立即经侧脑室注射给予西妥昔单抗(106μg/d),持续7 d。每组选取3只,在术后第3和7天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每组分别在缺血再灌注术后第3和7天处死3只,取脑组织制备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APP及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用TUNEL染色法检测神经元凋亡指数。提取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组织制备胶质细胞悬液,培养的胶质细胞换成含有西妥昔单抗(10μg/mL)的无糖无血清培养基在缺氧培养箱中培养2 h,然后换成正常糖/血清的培养基在正常氧的培养箱中继续培养6 h,收集细胞,观察胶质细胞GFAP荧光强度的变化,对照组不进行缺氧/复氧处理,缺氧/复氧组不加西妥昔单抗。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升高,凋亡指数增加,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APP表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西妥昔单抗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凋亡指数降低,GFAP免疫荧光强度减弱,APP表达下降(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缺氧/复氧组胶质细胞GFAP免疫荧光强度增强,而西妥昔单抗组较缺氧/复氧组降低(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减少APP的表达、抑制神经元凋亡及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淀粉前体蛋白 凋亡 胶质细胞 大鼠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纤维表面功能化
17
作者 王皓月 胡亚宁 +1 位作者 赵健 杨鹏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共9页
针对目前聚合物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中改性工艺复杂、涂层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新型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浸泡在含有功能物质的溶菌酶相转变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 针对目前聚合物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中改性工艺复杂、涂层稳定性差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蛋白质类淀粉样聚集的新型纤维表面功能化策略。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纤维浸泡在含有功能物质的溶菌酶相转变水溶液中,在室温条件下反应即可在纤维表面形成稳定的功能化涂层。根据功能物质的不同,分别制备了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及织物、量子点改性纤维和聚乙二醇(PEG)改性纤维及织物,并分别表征其性能与涂层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菌酶质量浓度为0.02 mg/mL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纤维的导电性最优,1 cm纤维的电阻仅为1.39Ω,且涂层具有较高的黏附稳定性,可抵抗胶带37次撕拉,经20000次弯折后改性纤维的电阻无明显变化,同时银纳米颗粒涂层改性的聚酯织物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性;量子点改性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发荧光,经过10000次弯折测试后其荧光强度无明显衰减;PEG接枝溶菌酶涂层提升了纤维的亲水性,改性后织物的滴水浸湿时间由24 s缩短至2.5 s,透湿率由4500 g/(m^(2)·d)提高至5800 g/(m^(2)·d),改性层稳定可抵抗20000次弯折。该策略在构筑功能纤维和功能织物方面表现出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 淀粉聚集 表面改性 纤维 功能性纺织品
下载PDF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分析及免疫活性探讨
18
作者 袁晓芳 于丹军 +3 位作者 丁大朋 刘牟林 曹鹏龙 李士军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10-513,共4页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是否具有免疫活性。方法采用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将97例RA患者分为缓解期组(44例)和活动期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AA和基质金属蛋...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外泌体淀粉样蛋白A(SAA)含量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并分析其是否具有免疫活性。方法采用疾病活动评分DAS28-ESR将97例RA患者分为缓解期组(44例)和活动期组(53例)。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SA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的含量;差速超速离心法提取血清外泌体,Western blot和纳米颗粒示踪法鉴定提取的外泌体,BCA法检测外泌体蛋白质浓度,ELISA法检测外泌体中SAA的含量。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ELISA法分别检测无外泌体刺激的PBMCs与外泌体刺激的PBMCs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6及IL-8的浓度。结果活动期组RA患者血清外泌体蛋白质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活动期组患者血清外泌体SAA浓度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1);RA患者血清外泌体SAA与DAS28-ESR、ESR、CRP、SAA及MMP-3均具有正相关关系(ρ值分别为0.45、0.42、0.57、0.62、0.37,P均<0.05)。活动期组血清外泌体诱导PBMCs产生的IL-6水平显著高于缓解组与空白对照组(P均<0.05);活动期组和缓解期组血清外泌体诱导PBMCs产生的IL-8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RA患者血清外泌体SAA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相关,具有评估RA患者疾病进程的潜能;RA患者血清外泌体具有免疫活性,其促炎效应与疾病活动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外泌体 淀粉蛋白A 疾病活动性
下载PDF
血清白介素-12p70、淀粉样蛋白A水平变化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关系
19
作者 王尚宏 郑丽琴 +1 位作者 王耀勇 赵建玲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2-29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12p70(IL-12p70)、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COPD患者150例,其中并发CHD患...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白介素-12p70(IL-12p70)、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变化及其与并发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3年5月山西医科大学附属汾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COPD患者150例,其中并发CHD患者58例纳入COPD-CHD组,未并发CHD患者92例纳入COPD组。检测血清IL-12p70、SAA水平;比较不同血清IL-12p70、SAA水平COPD患者并发CHD发生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IL-12p70、SAA与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IL-12p70、SAA预测COPD患者并发CHD的价值。结果COPD-CHD组吸烟史比例、糖尿病比例、纤维蛋白原及血清IL-12p70、SAA水平高于COPD组[χ^(2)(t)/P=4.696/0.030、4.801/0.029、2.629/0.010、6.111/<0.001、5.744/<0.001];随着血清IL-12p70、SAA水平升高,COPD患者并发CHD发生率呈升高趋势(χ^(2)/P=27.864/<0.001、31.346/<0.001);血清IL-12p70、SAA升高均是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3.350(2.002~5.607),3.658(2.268~5.899)];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IL-12p70、SAA联合预测COPD患者并发CHD的AUC为0.835,优于各自单独预测效能(Z/P=2.180/0.029,2.244/0.025)。结论COPD患者血清IL-12p70、SAA水平升高,尤其是并发CHD时升高更显著,二者均为COPD患者并发CHD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通过检测两指标水平判断COPD患者并发CH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冠心病 白介素-12p70 淀粉蛋白A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研究槲皮素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机制
20
作者 巴音桑 吉米丽汗·司马依 +1 位作者 艾尼瓦尔·吾买尔 周文婷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53-60,共8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和探究槲皮素(quercetin)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槲皮素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CMIP V2.0、TCMSP、TTD、DrugB...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和探究槲皮素(quercetin)治疗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槲皮素对应的作用靶点。通过TCMIP V2.0、TCMSP、TTD、DrugBank、CTD和DisGeNET数据库得到与AD发病机制相关的靶点,并与槲皮素作用靶点进行映射,将得到的交集靶点作为槲皮素治疗AD的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CytoNCA和MCODE插件对槲皮素治疗AD的靶点进行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作用强的靶点为槲皮素治疗AD的关键靶点。将槲皮素治疗AD的靶点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的ClueGO插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对预测的通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筛选出与槲皮素作用的靶点有230个,与442个AD疾病靶点重合的靶点有43个,该靶点涉及多个生物学过程和54条信号通路。通过聚类分析和网络拓扑参数,得到槲皮素治疗AD的6个关键靶点,包括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lycogen synthase kinase-3β,GSK3β)、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淀粉样βA4蛋白(amyloidβA4 protein,APP)、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单位α(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regulatory subunitα,PIK3R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2)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TGFβ1);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槲皮素可提高AD细胞模型中的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GSK-3βmRNA水平,与调控AKT/GSK-3β通路的磷酸化有关。结论槲皮素可增强损伤神经细胞的稳定性、改善细胞膜的通透性,从而稳定细胞内环境。该作用可能与槲皮素提高AD细胞模型中的AKT、GSK-3β等mRNA水平,调控AKT/GSK-3β通路的磷酸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网络药理学 阿尔兹海默病 β淀粉蛋白25-35(Aβ_(25-35)) 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