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陆芳芳
陆卫平
+3 位作者
刘萍
沈新平
王继丰
刘小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 cP,最低的仅为122.33 cP;变异最小的是...
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 cP,最低的仅为122.33 cP;变异最小的是糊化温度,最高的为79.5℃,最低的为76.92℃;(2)所有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杂种大于亲本,且峰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3个性状杂种平均数高于亲本;(3)沉降值存在显著的超中亲优势,峰值黏度和回落值仅存在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均无杂种优势;(4)杂种与双亲淀粉RVA黏度性状之间的关系因性状而异,其中在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4个性状上,杂种与母本、中亲值RVA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余3个性状则因组合的不同而异,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
杂种优势
黏度
性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旭东
章慧敏
+5 位作者
张振良
周广飞
程玉静
石明亮
薛林
郝德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1-2368,共8页
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
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自交系中,ZFF、XH55和NFHH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峰值黏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利用这3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后代产生优势杂交种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RVA黏度性状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0.162~0.345),说明遗传距离对糯玉米杂交组合RVA黏度性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遗传距离与F1黏度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足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亲本的总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决定系数也较高,变幅在-0.781~0.830和-0.662~0.786。结果表明,在预测糯玉米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时,不能只依靠遗传距离,还应重点考虑亲本的配合力。本研究为后续优质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以及杂交组配的理论依据,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优良食味品质糯玉米杂交选育的效率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
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配合力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糯玉米单交种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薛林
刘丽君
+2 位作者
李健
张丹
徐辰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3,共6页
淀粉品质常用淀粉黏度性状度量,对当前主要糯玉米单交种开展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糯玉米品种淀粉的特征,改良糯玉米品质以及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选用30个糯玉米单交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淀粉黏度性...
淀粉品质常用淀粉黏度性状度量,对当前主要糯玉米单交种开展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糯玉米品种淀粉的特征,改良糯玉米品质以及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选用30个糯玉米单交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淀粉黏度性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糯玉米单交种的7个黏度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说明供试单交种间淀粉黏度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3个性状两两之间,糊化温度与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崩解值和回复值2个性状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之间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崩解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回复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则相关不显著。30个单交种根据淀粉黏度性状可聚为2类,2类单交种数分别为22个和8个;各类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黏度值的大小上,第Ⅰ类单交种黏度较大,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小,第Ⅱ类单交种黏度较小,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大。因此,本研究明确了各个单交种淀粉黏度性状参数,有利于推广和利用糯玉米品种,同时可避免因盲目使用不同糊化特性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淀粉深加工而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利于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单交种
淀粉rva黏度
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肥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调控差异
被引量:
3
4
作者
魏鹏
张培文
+1 位作者
李文阳
闫素辉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4-31,共8页
为探明氮肥对不同敏感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氮敏感型、氮迟钝型2种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纯施氮180 kg/hm2(N1)、240 kg/hm2(N2)2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在不...
为探明氮肥对不同敏感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氮敏感型、氮迟钝型2种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纯施氮180 kg/hm2(N1)、240 kg/hm2(N2)2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在不同氮水平下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氮肥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穗数和千粒重,进而影响小麦产量,相较于低氮水平,高氮水平下氮敏感型小麦产量降低了19.82%,氮迟钝型小麦产量降低了2.62%,高氮不利于氮敏感型小麦产量的提升,对氮迟钝型小麦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容重、硬度、出粉率在不同氮水平间差异性不显著;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不同氮水平下呈极显著性差异,与低氮水平相比较,高氮水平下有利于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的增加,氮敏感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分别为8.04%、7.55%和15.84%,氮迟钝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38%、3.23%和3.39%,氮敏感品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氮迟钝型品种。本研究还显示,不同氮水平下的小麦淀粉RVA黏度参数差异性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淀粉糊化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均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在小麦产量和品质方面,氮敏感型品种对氮肥的响应程度均大于氮迟钝型,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在二次加工品质上,氮肥对小麦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产量
品质
淀粉rva黏度
参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27
1
作者
陆芳芳
陆卫平
刘萍
沈新平
王继丰
刘小兵
机构
扬州大学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
出处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0831)
文摘
以糯玉米10个自交系为材料应用p+q+2pq交配设计组配了50个杂种,研究了淀粉RVA的7个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表明,(1)淀粉RVA各性状均存在广泛的变异,其中以回落值的变异最大,最高的杂种达249 cP,最低的仅为122.33 cP;变异最小的是糊化温度,最高的为79.5℃,最低的为76.92℃;(2)所有性状之间的差异均杂种大于亲本,且峰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3个性状杂种平均数高于亲本;(3)沉降值存在显著的超中亲优势,峰值黏度和回落值仅存在极显著的超低亲优势,而谷值黏度、终值黏度、糊化温度和糊化时间均无杂种优势;(4)杂种与双亲淀粉RVA黏度性状之间的关系因性状而异,其中在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沉降值、回落值4个性状上,杂种与母本、中亲值RVA参数均达到了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其余3个性状则因组合的不同而异,相关关系未达显著水平。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
杂种优势
黏度
性状
Keywords
Waxy corn
Starch
rva
viscosity
Heterosis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被引量:
4
2
作者
宋旭东
章慧敏
张振良
周广飞
程玉静
石明亮
薛林
郝德荣
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省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361-2368,共8页
基金
江苏省种业振兴揭榜挂帅项目(JBGS[2021]054)
南通市基础科学研究项目(JC12022088)
+1 种基金
江苏省自主创新项目[CX(20)1002]
江苏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JATS(2022)150]。
文摘
蒸煮食味品质是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优劣的核心指标。为探究糯玉米蒸煮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杂种优势及与亲本遗传距离关系,本研究选用55个糯玉米自交系,采用NCⅡ设计组配的156个杂交组合,研究其快速黏度分析(RVA)特征谱配合力效应并结合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分析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配合力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被测自交系中,ZFF、XH55和NFHH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利用其组配的杂交组合峰值黏度也普遍较高,说明利用这3个自交系组配杂交组合后代产生优势杂交种的潜力较大。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SNP分子标记遗传距离与RVA黏度性状杂种优势显著相关,但相关系数普遍偏低(0.162~0.345),说明遗传距离对糯玉米杂交组合RVA黏度性状的预测具有一定的价值,但遗传距离与F1黏度性状之间的相关程度不足以准确预测杂种优势。另外,亲本的总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与杂种优势显著相关,决定系数也较高,变幅在-0.781~0.830和-0.662~0.786。结果表明,在预测糯玉米黏度性状的杂种优势时,不能只依靠遗传距离,还应重点考虑亲本的配合力。本研究为后续优质糯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以及杂交组配的理论依据,从而为进一步提高优良食味品质糯玉米杂交选育的效率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糯玉米
淀粉rva黏度
性状
杂种优势
遗传距离
配合力分析
Keywords
waxy maize
starch
rva
viscosity traits
heterosis
genetic distance
combining abilit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玉米单交种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薛林
刘丽君
李健
张丹
徐辰武
机构
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扬州大学作物遗传生理省级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出处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8-33,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6CB101700)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09KJA210002)
+1 种基金
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项目[CX(09)637]
江苏省高新技术研究计划项目(BG2005309)
文摘
淀粉品质常用淀粉黏度性状度量,对当前主要糯玉米单交种开展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有助于了解糯玉米品种淀粉的特征,改良糯玉米品质以及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选用30个糯玉米单交种为供试材料,对籽粒淀粉黏度性状进行相关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糯玉米单交种的7个黏度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说明供试单交种间淀粉黏度性状存在较大变异。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终值黏度3个性状两两之间,糊化温度与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2个性状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相关性不强;崩解值和回复值2个性状与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3个性状之间也基本呈正相关关系,但崩解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而回复值与糊化温度、糊化时间则相关不显著。30个单交种根据淀粉黏度性状可聚为2类,2类单交种数分别为22个和8个;各类之间的差异主要反映在黏度值的大小上,第Ⅰ类单交种黏度较大,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小,第Ⅱ类单交种黏度较小,但类内变异系数较大。因此,本研究明确了各个单交种淀粉黏度性状参数,有利于推广和利用糯玉米品种,同时可避免因盲目使用不同糊化特性的糯玉米品种进行淀粉深加工而影响产品质量,从而利于推动糯玉米淀粉深加工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糯玉米单交种
淀粉rva黏度
性状
相关分析
聚类分析
Keywords
waxy maize hybrid
starch viscosity property
correlation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513.0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肥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调控差异
被引量:
3
4
作者
魏鹏
张培文
李文阳
闫素辉
机构
安徽科技学院农学院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
出处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5期24-3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408,2017YFD0301301)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408085MC48,1408085QC54)。
文摘
为探明氮肥对不同敏感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的影响,以氮敏感型、氮迟钝型2种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纯施氮180 kg/hm2(N1)、240 kg/hm2(N2)2个氮素水平,研究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及其相关构成因素在不同氮水平下的变化差异。结果表明,氮肥主要是通过影响小麦穗数和千粒重,进而影响小麦产量,相较于低氮水平,高氮水平下氮敏感型小麦产量降低了19.82%,氮迟钝型小麦产量降低了2.62%,高氮不利于氮敏感型小麦产量的提升,对氮迟钝型小麦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容重、硬度、出粉率在不同氮水平间差异性不显著;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在不同氮水平下呈极显著性差异,与低氮水平相比较,高氮水平下有利于小麦籽粒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的增加,氮敏感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分别为8.04%、7.55%和15.84%,氮迟钝型品种的增加幅度分别为3.38%、3.23%和3.39%,氮敏感品种的增加幅度显著高于氮迟钝型品种。本研究还显示,不同氮水平下的小麦淀粉RVA黏度参数差异性显著,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淀粉糊化峰值黏度、低谷黏度、最终黏度、稀懈值均显著降低。由此可见,在小麦产量和品质方面,氮敏感型品种对氮肥的响应程度均大于氮迟钝型,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在二次加工品质上,氮肥对小麦一次加工品质的影响较小。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产量
品质
淀粉rva黏度
参数
Keywords
wheat
nitrogen fertilizer
yield
quality
starch
rva
viscosity parameters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的杂种优势分析
陆芳芳
陆卫平
刘萍
沈新平
王继丰
刘小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糯玉米淀粉RVA黏度性状配合力与杂种优势分析
宋旭东
章慧敏
张振良
周广飞
程玉静
石明亮
薛林
郝德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糯玉米单交种籽粒淀粉黏度性状的相关和聚类分析
薛林
刘丽君
李健
张丹
徐辰武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氮肥对不同类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及调控差异
魏鹏
张培文
李文阳
闫素辉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