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囊癌组织淋巴管标记物D2-40和LYVE-1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杨瑜婧 仝林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42-744,共3页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淋巴管标记物D2-40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瞻性收集胆囊癌患者50例和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和LYVE-1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转... 目的探讨胆囊癌组织淋巴管标记物D2-40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前瞻性收集胆囊癌患者50例和胆囊结石患者胆囊组织5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D2-40和LYVE-1表达,并分析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结果癌周组织、癌组织和胆结石胆囊组织D2-40阳性率分别为84.0%、64.0%和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VE-1阳性率分别为76.0%、56.0%和4.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9例临床分期Ⅰ期、13例Ⅱ期、17例Ⅲ期和11例Ⅳ期胆囊癌组织D2-40阳性率分别为33.3%、84.6%、100.0%和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VE-1阳性率分别为22.2%、69.2%、94.1%和100.0%,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1例存在淋巴结转移组织D2-40和LYVE-1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00.0%,显著高于39例无淋巴结转移组织的61.9%和42.9%(P<0.01);在11例存在远处转移癌组织D2-40和LYVE-1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100.0%,显著高于39例无远处转移的79.5%和62.9%(P<0.01);在16例高分化、21例中分化和13例低分化患者,癌组织D2-40阳性率分别为68.8%、90.5%和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VE-1阳性率分别为50.0%、85.7%和9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胆囊癌组织淋巴管标记物D2-40和LYVE-1阳性率明显升高,可能与肿瘤转移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淋巴标记 d2-40 淋巴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转移 d2-40 LYVE-1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D2-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胡玉林 吴海燕 +4 位作者 曹慧秋 蒋莎莉 陈灿斌 谢志斌 谢白玉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1期70-7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D2-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人结肠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及D2-40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特征作相关分析。结果8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54.1%)及微淋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D2-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人结肠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及D2-40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特征作相关分析。结果8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54.1%)及微淋巴管数量(LMVD)与正常结肠组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VEGF-C的表达与LMVD呈正相关(r=0.543,P<0.05)。结论结肠癌中VEGF-C的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VEGF-C和D2-40的表达对判断结肠癌的早期淋巴道转移、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下载PDF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春华 唐蜜 +2 位作者 陈旻 刘曼 桑娜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4期3634-3637,共4页
目的分析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P-VEGFR-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PDGFR-α)及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 目的分析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P-VEGFR-3)、磷酸化的蛋白激酶(P-AKT)、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P-PDGFR-α)及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在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中的蛋白表达差异,以探讨其临床检测价值。方法对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无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炎症性疾病患者的石蜡组织标本各25例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微镜下观察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情况。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性,等级资料和率的比较分别采用Riddit分析及Fisher检验。结果有淋巴结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且无淋巴转移的子宫内膜癌组织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程度均明显高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各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和炎症性疾病组织之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EGFR-3、P-AKT、P-PDGFR-α及D2-40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临床上可作为其发病和预后的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磷酸化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磷酸化的蛋白激酶磷酸化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α受体 淋巴内皮标记物d2-40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D2-40免疫组化分析用于鉴别Kaposi样血管内皮瘤和丛状血管瘤 被引量:4
4
作者 Arai E. Kuramochi A. +1 位作者 Tsuchida T. 董平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11期17-17,共1页
Background: 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utility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D2-40 as a marker for lymphatic endothelium. D2-40 can be used on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materials. Our objecti... Background: Recent investiga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utility of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D2-40 as a marker for lymphatic endothelium. D2-40 can be used on formalin-fixed and paraf-fin-embedded materials. Our objective was to elucidate, using D2-40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differences among capillary hemangiomas, and especially between kaposiform hemangioendothelioma (KHE) and tufted angioma (TA).We studied four cases of KHE, nine cases of TA, and 31 cases of other vascular tumors. Antibodies against CD31, CD34, factor VIII-related antigen, and GLUT1 were also applied. Results: In KHE, D2-40 was markedly reactive for three and partially for one of four cases in the peripheral area of Kaposi’s sarcoma-like proliferative capillaries and negative in the surrounding dilated vessels. In TA, D2-40 was partially positive in the surrounding dilated vessels and negative in cannonball-like proliferative capillaries. Conclusions: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D2-40 is a useful antibody for immunohistochemical discrimination between KHE and TA. In addition, the difference of immunostaining pattern of D2-40 is limited to the peripheral area of capillary proliferation and surrounding dilated vessels; therefore, it is suggested that KHE and TA may reflect different stages in the evolution of a single entity. Namely, they may originate from stem cells possess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lymphatic and blood vessel endothelial linea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组化分析 d2-40 KAPOSI 血管内皮 血管瘤病 丛状 毛细血管瘤 肉瘤样 淋巴内皮
下载PDF
贲门腺癌中VEGF-C、VEGF-D和D2-4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5
作者 郭艳丽 孙萍萍 +3 位作者 郭炜 杨植彬 邝钢 董稚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83,共3页
目的以一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标记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及癌周组织淋巴管,并进行淋巴管计数,研究其与VEGF-C、VEGF-D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贲门癌、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 目的以一种新的淋巴管特异标记物D2-40标记贲门腺癌(gastric cardiac adenocarcinoma,GCA)及癌周组织淋巴管,并进行淋巴管计数,研究其与VEGF-C、VEGF-D表达的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贲门癌、癌旁及正常黏膜组织中VEGF-C、VEGF-D、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癌及癌旁组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density,LVD)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癌组与癌旁组间LVD统计学无明显差异。癌组织中LVD与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P<0.01),而与分化程度无关;VEGF-C、VEGF-D在贲门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和正常组(P<0.01);癌组织中LVD在VEGF-C和VEGF-D表达阳性组中高于阴性组(P<0.05);LVD与VEGF-C、VEGF-D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贲门癌及癌周间质中D2-40标记的LVD升高可能增加了贲门癌淋巴结转移的风险;D2-40、VEGF-C、VEGF-D的联合检测可作为评估贲门癌淋巴结转移潜能的标志物,并且对其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下载PDF
结直肠腺癌中D2-40、CD34、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李英 张冬娅 +2 位作者 王艳芳 刘艳 闫二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1-233,共3页
目的探讨D2-40与CD34在结直肠腺癌淋巴管、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2-40、CD34和VEGF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55例结直肠腺癌及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进行标记,检测D2-40的淋巴管密度(LVD)及CD3... 目的探讨D2-40与CD34在结直肠腺癌淋巴管、微血管中的表达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D2-40、CD34和VEGF通过免疫组化EnVision法,对55例结直肠腺癌及10例正常结直肠组织进行标记,检测D2-40的淋巴管密度(LVD)及CD34的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进展期结直肠腺癌、早期结直肠腺癌中D2-40抗体标记的LVD分别为26.49±7.26、13.07±3.13;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53.32±23.05、18.35±13.46,VEGF阳性率分别为82.5%、53.33%。正常结直肠组织D2-40标记的LVD、CD34标记的MVD分别为3.54±2.69、8.79±8.83,VEGF阳性率为20%。结直肠腺癌与正常结直肠组织之间各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两者标记的LVD、MVD与VEGF表达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D2-40标记的LVD和CD34标记的MVD与VEGF密切相关,为患者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癌 d2-40 Cd34 淋巴管密度 微血管密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老年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叶成刚 李伟利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6-967,9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老年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手术切除的老年患者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68例以及同期30份正常喉组织标本(对照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及其受体(VEGFR-3)和D2-40在老年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该院手术切除的老年患者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标本68例以及同期30份正常喉组织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标本中VEGF-C、VEGFR-3以及D2-40的表达。比较不同组织中VEGF-C、VEGFR-3及D2-40的表达差异,分析以上指标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喉癌组织标本中VEGF-C、VEGFR-3及D2-40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喉黏膜组织,表达强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均P<0.01);喉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D2-40的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及临床分型均相关(均P<0.05),与肿瘤的大小、病理分级、吸烟史和性别无关(均P>0.05);在喉癌组织中VEGF-C与VEGFR-3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VEGF-C、VEGFR-3及D2-40在老年喉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高表达,其表达水平可能与喉癌的发生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淋巴管密度 d2-40
下载PDF
VEGF-D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LVD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勇 陈明伟 +1 位作者 刘冰华 马晶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81-84,共4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VEGF-D)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探讨VEGF-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人膀胱移行细胞...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D,VEGF-D)在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探讨VEGF-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及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取人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蜡块30例,免疫组化法观察VEGF-D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情况。以淋巴管内皮特异性标记物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癌组织内淋巴管密度。结果VEGF-D蛋白主要表达于癌细胞胞浆内,VEGF-D在淋巴结转移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的淋巴管密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VEGF-D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淋巴管密度及淋巴结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VEGF-D表达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内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淋巴管生成 膀胱移行细胞癌 d2-40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14和VEGF-D表达关系及对淋巴管生成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虎 郝安林 王卫杰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93-1394,共2页
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因素对恶性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是MMP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近来相关研究认为其表达与脉管生成有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是经典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 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因素对恶性肿瘤进展有重要作用〔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4是MMP家族的重要成员,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作用强,近来相关研究认为其表达与脉管生成有关〔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D是经典的淋巴管内皮生长因子,可以促进肿瘤中淋巴管生成,使肿瘤细胞进入淋巴道的途径更直接〔3〕。D2-40是最特异的淋巴管内皮标志物。本实验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MP-14和VEGF-D对D2-40阳性的微淋巴管密度(MLVD)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1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淋巴 d2-40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和酪氨酸激酶受体B表达与微淋巴管密度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龙琼先 吴才良 +1 位作者 唐治蓉 彭勇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27-930,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 B)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4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C和Trk B蛋白的表达,并测定肿瘤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82.1%(87/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35.0%(14/40)和交界性肿瘤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 B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74.5%(79/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7.5%(3/40)和交界性肿瘤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40标记的瘤内淋巴管密度(MLVD)在卵巢癌组为(14.25±3.5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8.87±4.46)和交界性肿瘤组(11.74±5.32)(P<0.05)。在卵巢癌组中,VEGF-C和Trk 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5),VEGF-C、Trk B的表达与瘤组织内MLVD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8,0.510,P<0.05)。在肿瘤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高、脉管内有癌栓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Trk B和VEGF-C蛋白的阳性率越高,MLVD数越多(P<0.05)。结论 VEGF-C可能与Trk B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作用,促进卵巢癌中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的转移,联合检测VEGF-C、Trk B及MLVD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侵袭、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酪氨酸激酶受体B d2-40 瘤内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宫颈癌中iNOS的表达与肿瘤新生淋巴管及VEGF-C的关系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莉 武海英 +2 位作者 张梦阳 吴静 王瑜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7年第13期2122-2126,共5页
目的:探测人宫颈癌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与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 目的:探测人宫颈癌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的表达与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iNOS、VEGF-C的表达情况,并用D2-40进行癌组织淋巴管染色,测定其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另取正常宫颈组织10例作对照,观察上述因子在宫颈癌及正常宫颈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病理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宫颈组织相比,宫颈癌组织中具有更高的iNOS、VEGF-C的表达率及淋巴管密度(t=2.39、3.08,P=0.021、0.003)。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淋巴结转移组具有更高的iNOS、VEGF-C阳性表达率(P=0.044、0.035)及淋巴管密度(t=3.79,P<0.001);i NOS、VEGF-C阳性共表达与肿瘤淋巴结转移之间存在正相关(P=0.046),宫颈癌组织中iNOS、VEGF-C的表达具有相关性(P<0.001)。结论:iNOS、VEGF-C在宫颈癌组织中呈过表达,其与宫颈癌的淋巴转移关系密切;iNOS可能通过催化产生NO上调VEGF-C的表达,诱导肿瘤淋巴管生成,导致宫颈癌的淋巴道转移。iNOS、VEGF-C均参与宫颈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评估宫颈癌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针对iNOS、VEGF-C的靶向治疗可成为宫颈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 d2-40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乳腺癌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盛薇 王虎霞 +2 位作者 王光辉 樊林 单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79-682,共4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 目的探讨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肿瘤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进行VEGF-C染色,并用D2-40标记肿瘤淋巴管。取1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做对照。结果乳腺癌组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VEGF-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和腋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表达阳性组肿瘤淋巴管密度大(P<0.05),腋淋巴结转移组VEGF-C表达水平高。乳腺癌组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管染色,以肿瘤间质组织中淋巴管生成为主。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腋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腋淋巴结转移组的肿瘤淋巴管密度比无淋巴结转移组高(P<0.05)。结论乳腺癌中存在淋巴管生成,且主要发生在肿瘤间质组织中;VEGF-C表达与肿瘤淋巴管生成及腋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生成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中MMP-7、VEGF-C的表达和微淋巴管密度变化的相关性及其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俞岚 周蕾 +2 位作者 宋文庆 武世伍 王丹娜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D2-40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MMP-7、VEGF-C表达以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 目的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roteinase-7,MMP-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和D2-40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MMP-7、VEGF-C表达以及D2-40标记的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对80例EOC及20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进行MMP-7、VEGF-C和D2-40的检测,并进行MLVD测定。结果 MMP-7、VEGF-C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及MLVD计数在EOC组分别为60.0%、57.5%以及13.06±6.16,均分别高于良性肿瘤组25.0%、25.0%及9.25±4.33(P<0.05)。EOC中,MMP-7、VEGF-C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分别为29.4%、56.7%、78.8%和11.8%、60.0%、78.8%(P<0.05),腹腔脏器及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分别为86.8%&35.7%及86.8%&27.1%(P<0.05),两个指标在PTNMⅢ-Ⅳ期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8%、83.8%,均显著高于PTNMⅠ-Ⅱ期的阳性表达率39.5%、34.9%(P<0.05);D2-40标记的MLVD计数在EOC中随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增高,分别为7.29±2.85、12.63±6.25、16.48±4.94,腹腔脏器及淋巴结有转移者高于无转移者16.50±4.31&10.00±5.99(P<0.05),PTNMⅢ-Ⅳ期显著高于PTNMⅠ-Ⅱ期16.65±4.15&10.02±5.99(P<0.05)。EOC中,MMP-7、VEGF-C的表达分别与MLVD呈正相关性(r分别为0.510,0.455,均P<0.01);MMP-7、VEGF-C的表达分别与EOC患者腹腔器官及淋巴结转移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21,0.565,均P<0.01)。结论 MMP-7、VEGF-C的表达可以促进EOC中淋巴管的形成及淋巴道转移,联合检测MMP-7、VEGF-C及MLVD可能作为预测EOC患者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和评价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淋巴管密度
下载PDF
D2-40/CK19鸡尾酒双酶标记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侵犯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屏 万佳艺 +1 位作者 肖燕 张熔熔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分析淋巴管侵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合式单克隆抗体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鸡尾酒双酶标记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D2-40、CK19抗原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侵犯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淋巴管侵犯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组合式单克隆抗体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鸡尾酒双酶标记法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D2-40、CK19抗原的表达情况,比较两种方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侵犯诊断中的意义,并分析影响淋巴管生成的因素。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HE染色+组合式单克隆抗体标记法和免疫组织化学鸡尾酒双酶标记法检测出淋巴管内癌栓的阳性率分别为37.5%(39/104)和53.8%(56/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管癌栓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为83.9%(47/56),显著高于无癌栓组22.9%(11/48, P<0.01)。淋巴管癌栓在年龄≥45岁组中的阳性率显著高于<45岁组( P<0.05)。随着肿瘤直径的增加,淋巴管癌栓的检出率有明显增高的趋势(P=0.063)。结论免疫组织化学鸡尾酒双酶标记法比HE染色+组合式单克隆抗体标记法更能检测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管癌栓,有利于评估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情况及其预后。随着年龄的增加,肿瘤直径的增大,淋巴管癌栓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管侵犯 鸡尾酒双酶标记 CK19 d2-40 甲状腺乳头状癌
原文传递
联合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琳琳 李志民 展瑞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11期1764-1766,共3页
目的运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标识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2月4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D2-40标记计数MVD、... 目的运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淋巴管内皮标志物(D2-40)标识微血管密度(MVD)和微淋巴管密度(MLVD),探讨其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10年6月—2012年12月43例乳腺癌标本进行VEGF、D2-40标记计数MVD、MLVD,分析对淋巴结转移的临床意义。结果 VEGF标识MVD、D2-40标识MLVD在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VEGF、D2-40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d2-40 乳腺癌 微血管密度 淋巴管密度
原文传递
VEGF-C、D2-40在结肠直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艳萍 陈萍 +2 位作者 韩颖 张伟东 巩雷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856-857,共2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2-40与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2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的VEGF-C、D2-40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2-40与结肠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30例,无淋巴结转移26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肿瘤原发灶的VEGF-C、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结肠直肠癌患者中有、无淋巴结转移者的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3%、15.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者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分别为33.2±2.3、21.4±1.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中VEGF-C、D2-40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d2-40 结肠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结肠癌淋巴管新生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璐 莫维光 《广西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025-1027,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的发生分布特点,探讨新生淋巴管在结肠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鼠抗人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内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新生淋巴管的数量和分布,探讨新生淋巴管与结肠癌发展的相... 目的通过研究人类结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的发生分布特点,探讨新生淋巴管在结肠癌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鼠抗人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内皮,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新生淋巴管的数量和分布,探讨新生淋巴管与结肠癌发展的相关性。结果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癌的黏膜固有层内均发现D2-40标记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正常结肠壁、结肠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结肠高级别上皮内瘤、结肠癌的新生毛细淋巴管数量分别为(7.93±2.36)个/HP、(33.14±11.96)个/HP、(65.40±23.13)个/HP及(42.20±17.20)个/HP。组间样本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新生淋巴管数量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结肠癌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正常结肠组织中呈递减趋势。在腺瘤癌变阶段淋巴管新生数量增多,提示新生的毛细淋巴管可作为腺瘤恶变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淋巴管标志 d2-40 淋巴管新生
下载PDF
CCR7和VEGF-D蛋白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8
作者 梁小芹 苏勤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715-721,共7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CCR7)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蛋白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即正常乳腺组织、轻中度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重度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受体7(CCR7)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蛋白在乳腺癌癌变过程中,即正常乳腺组织、轻中度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重度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n=20)、乳腺轻中度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n=20)、乳腺重度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组织(n=20)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n=73)中CCR7和VEGF-D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根据D2-40染色结果计算微淋巴管密度(LMVD)。同时分析乳腺癌组织中,CCR7和VEGF-D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CCR7和VEGF-D蛋白表达与LMVD值间的关系及CCR7蛋白表达与VEGF-D蛋白表达的关系。结果 1正常乳腺组织组〔CCR7蛋白:0(0/20),VEGF-D蛋白:5.0%(1/20)〕)、轻中度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CCR7蛋白:5.0%(1/20),VEGF-D蛋白:20.0%(4/20)〕)、乳腺重度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组〔CCR7蛋白:30.0%(6/20),VEGF-D蛋白:40.0%(8/20)〕)及乳腺癌组〔CCR7蛋白:47.9%(35/73),VEGF-D蛋白:57.5%(42/73)〕的CCR7蛋白(χ^2趋势=23.905,P〈0.050)和VEGF-D蛋白(χ^2趋势=22.349,P〈0.050)的表达阳性率逐渐增高。2正常乳腺组织组、乳腺轻中度导管非典型增生组、乳腺重度导管非典型增生+导管原位癌组及乳腺癌组的LMVD值分别为2.00±1.02、6.70±3.48、9.01±2.13及16.32±4.07,LMVD值逐渐增高,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3在乳腺癌患者中,CCR7蛋白和VEGF-D蛋白的表达均与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HER-2)表达有关(P〈0.050),组织学分级越高、临床分期为Ⅲ+Ⅳ期(与Ⅰ+Ⅱ期者相比)、淋巴结转移(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相比)及HER-2表达阳性(与HER-2表达阴性者相比)者CCR7蛋白和VEGF-D蛋白的表达阳性率较高。在乳腺癌患者中,LMVD值和VEGF-D蛋白表达强度之间呈正相关性(r=0.623,P〈0.010),而LMVD值与CCR7蛋白表达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303,P〉0.050)。在乳腺癌组织中,CCR7蛋白表达与VEGF-D蛋白表达间呈弱正相关性(r=0.112,P〈0.050)。结论 CCR7蛋白和VEGF-D蛋白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示了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向乳腺癌的转化潜能,其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趋化因子受体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d2-40 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化染色
原文传递
EMMPRIN、VEGF-C及淋巴管密度与乳腺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运霞 陈茂怀 +2 位作者 秦珍珠 王丹 张玉文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 目的探讨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xtracellular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ducer,EMMPRIN)和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蛋白表达及D2-40标记的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vessel density,LVD)与乳腺癌其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增生组21例、导管内癌组10例、浸润性导管癌68例病灶内EMMPRIN、VEGF-C和LVD情况。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三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三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乳腺增生组比较,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EMMPRIN、VEGF-C的阳性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增生组的LVD为(8.38±3.18),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组分别为(9.80±2.78)、(10.82±5.51),三组LV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MMPRIN和VEGF-C的阳性表达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组织学分级EMMPRIN和VEGF-C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乳腺癌组织中EMMPRIN与VEGF-C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90,P<0.05)。结论 VEGF-C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EMMPRIN和VEGF-C在乳腺癌的浸润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 血管内皮生成因子-C d2-40 淋巴管密度 免疫组化
原文传递
CNTN-1、VEGF-C和VEGFR-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20
作者 吴生华 俞继卫 +5 位作者 郑林海 吴巨钢 倪晓春 李晓强 杜光烨 姜波健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42-148,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NT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在原发性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68例原发性胃癌患者肿瘤原发灶和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测定VEGFR-3阳性淋巴管密度(FVD)和D2-40阳性淋巴管密度(LVD)。结果胃癌组织中VEGF-C、VEGFR-3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7.4%(39/68)、60.3%(41/68)和55.9%(38/68),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20.6%(14/68)、23.5%(16/68)、16.2%(11/68)〕,P=0.000。在TNM分期较晚、发生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三者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P<0.05)。CNTN-1蛋白表达与VEGF-C(r=0.372,P=0.002)及VEGFR-3蛋白(r=0.308,P=0.011)表达之间呈正相关。68例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为(10.41±9.38)个/HP,明显低于其LVD〔(18.19±7.44)个/HP〕,P=0.000。在TNM分期较晚、有淋巴管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肿瘤组织中,FVD与LVD均较高(P<0.05)。VEGF-C和CNTN-1蛋白表达阳性者FVD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P=0.029和P=0.003);LVD与CNTN-1(P=0.727)、VEGF-C(P=0.173)和VEGFR-3蛋白(P=0.924)表达均无关。VEGF-C、VEGFR-3及CNTN-1蛋白表达阳性患者术后生存率分别较表达阴性患者低(P<0.05)。结论 CNTN-1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与VEGF-C和VEGFR-3蛋白表达相关,联合检测对判断胃癌侵袭性和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VEGF-C可能通过CNTN-1通路介导淋巴管生成,从而促进胃癌的淋巴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接触蛋白-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d2-40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