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骨髓和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生物活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子玲 王畅 +1 位作者 王冠军 谭业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04-506,共3页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 目的 :证实激活骨髓 (Activated bone marrow,ABM)具有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不同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 - 2 (r IL - 2 )、抗 CD3 单抗体外激活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以 MTT比色分析法测定 ABM、L AK细胞的杀伤活性 ,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培养法进行粒 -巨噬细胞系祖细胞 (CFU- GM)、红系祖细胞 (BFU- E)培养。结果 :r IL- 2 +抗 CD3 单抗激活的 ABM组杀伤活性最强 (6 5 .8± 9.2 ) % ,r IL - 2激活的 ABM组次之为 (5 6 .3± 7.9) % ,活性强于相同条件下的 L AK组 ,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 (P<0 .0 1)。增殖倍数与相同条件下的 LAK细胞相比差异亦具有显著性。体外激活 3~ 5 d的 ABM与同期培养的未激活的骨髓细胞相比 BFU- E、CFU- GM形成率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LAK细胞则不具有造血祖细胞活性。结论 :ABM的杀伤活性和增殖效应明显强于 L AK细胞 ,且能保持造血祖细胞活性 ,抗 CD3 单抗能够促进 r IL - 2诱导的 ABM抗肿瘤活性和增殖效应 ,不损伤造血祖细胞活性 ,是优于 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骨髓 LAK细胞 杀伤活性 造血祖细胞活性 肿瘤 免疫治疗 淋巴因子激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玉芹 罗加烈 +2 位作者 聂辉 朱凡 李之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4-68,共5页
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结果显示:(1)92.3%(60/65)的细胞对ATP敏感,有反应的细胞可记录到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 本实验应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探讨了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ATP-激活电流的药理学特性。结果显示:(1)92.3%(60/65)的细胞对ATP敏感,有反应的细胞可记录到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快速激活快速失活型(Fasttype,F型)、快速激活缓慢失活型(Intermediate type,I型)和缓慢激活缓慢失活型(Slow type,S型),三种电流均具有浓度依赖性。(2)动力学特征:三种类型的ATP激活电流上升相从10%到90%的时间:F型:33.6±4.5ms;I型:62.2±9.9ms;S型:302.1±62ms。去敏感相从10%到90%的时间:F型:399.4±58.2ms;S型:>500ms。(3)量-效关系:I型的量-效曲线居中间,F型的下移,S型的上移,三种类型电流的量-效曲线的EC50非常接近。(4)ATP受体的激动剂激活三种类型电流的效能顺序为:ATP>2-MeSATP>α,β-MeATP>UTP>ADP,其拮抗剂PPADS、RB-2和Suramin对这三种电流的拮抗作用基本相同。以上结果提示:三种型式的ATP-激活电流可能是由不同亚单位组合的P2X受体亚型所介导,不同的亚型介导的电流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激活电流 离子型ATP受体 全细胞膜片钳 三叉神经节 药理学特性
下载PDF
IL-2、IL-4和IL-7体外诱导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效应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江滨 王育珊 杨贵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9,共4页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 比较了淋巴因子IL-2、IL-4和IL-7在体外诱导健康人外周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 (LAK)细胞活性的效应。结果表明,IL-7可单独,亦可与IL-2、IL-4协同诱导LAK细胞,而且IL-7 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被抗IL-2、抗IL-4所抑制。IL-7单独诱导的LAK细胞活性高峰迟于IL- 2或IL-4所诱导的活性高峰,且与增殖反应曲线一致。抗CD8抗体明显抑制IL-7诱导LAK细胞 的效应,而IL-7诱导LAK细胞的效应不能被抗NKH-1所抑制。提示:IL-7 激活LAK细胞的效应 机制不依赖IL-2和IL-4,并很可能成为肿瘤过继治疗中的重要淋巴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外周血 淋巴因子激活 白细胞介素2 IL-4
下载PDF
脐血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何跃东 潘小玲 +1 位作者 刘珊玲 彭芝兰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91-493,共3页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IL-2刺激扩增;用FCM检测表型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其对SKOV6及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用同样方法所得外周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 目的研究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用于过继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从脐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用IL-2刺激扩增;用FCM检测表型变化,MTT比色法检测其对SKOV6及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并与用同样方法所得外周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相对照。结果脐血来源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有明显的抑瘤作用。结论脐血可作为过继免疫治疗中效应细胞来源用于癌症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 杀伤细胞/淋巴因子激活 过继免疫治疗
下载PDF
树突状细胞诱导的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对肺癌细胞系A549的体外杀伤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友臣 史恩祥 丁秀丽 《华北国防医药》 2009年第6期11-12,F0002,共3页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 目的:探讨负载肺癌抗原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诱导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方法:采用肺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rhGM-CSF、rhIL-4、rhTNF-a诱导和肿瘤冻融抗原刺激诱导获得的DC与LAK细胞按1:20比例共培养2d,获得Ag-DC-LAK细胞作效应细胞,分别用Ag-Dc-LAK、DC-LAK、Ag-LAK和LAK对肺癌细胞系A549细胞进行杀伤实验。结果:以30μg/mL蛋白的肿瘤抗原负载的DC其表型CD1a、CD80、CD86、HLA-DR均显著升高(P<0.05),高于单纯细胞因子诱导成熟的DCs表型,由其刺激增殖的LAK细胞对肺癌细胞A549杀伤率为(71±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肿瘤抗原刺激诱导成熟的DC可有效传递抗原,增加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杀伤细胞 淋巴因子激活 肺癌 免疫疗法
下载PDF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
6
作者 宋明志 王仁福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2-183,共2页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宋明志,王仁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200032)采用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各种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已有报道。目前临床常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淋巴细... 用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治疗晚期癌肿宋明志,王仁福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中医科(200032)采用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对各种肿瘤患者进行过继性免疫治疗已有报道。目前临床常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经IL-2诱导而成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肿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下载PDF
NK与淋巴因子激活的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与杀伤机制研究
7
作者 龚伊红 罗利群 +3 位作者 郭晰 张学全 王丽 董继红 《医学研究杂志》 1997年第5期18-18,共1页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因其对肿瘤的广谱杀伤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临床用于晚期肿瘤继承性免疫治疗获得一定疗效。为提高该疗法的疗效,本项目研究了淋巴细胞在用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前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应细胞。为... 1.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LAK)细胞因其对肿瘤的广谱杀伤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临床用于晚期肿瘤继承性免疫治疗获得一定疗效。为提高该疗法的疗效,本项目研究了淋巴细胞在用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激活前后,具有抗肿瘤活性的效应细胞。为证明采用较纯的效应细胞可提高肿瘤继承性免疫的疗效提供了实验依据。(1)通过研究课题“自然杀伤(NK)细胞抗大鼠实验性肿瘤肺转移疗效的观察”证实,将部分提纯之NK细胞输入大鼠体内,同时注入粗制IL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机制研究 效应细胞 肿瘤细胞 继承性免疫治疗 细胞杀伤 抗肿瘤活性 大鼠 白细胞介素 抗肿瘤作用
下载PDF
丁酸钠抑制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杀瘤活性的研究
8
作者 阳欣科 于成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393-396,共4页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 目的:探讨低浓度丁酸钠(sodiumbutyrate)对人结肠腺癌细胞SW1116表面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及其对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杀伤活性的改变。方法: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经不同浓度丁酸钠处理4天后SW1116在不同效/靶比下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的改变,流式细胞术和免疫荧光法定量和定性检测丁酸钠对ICAM1和CEA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显示,经0.5、1和2mmol/L丁酸钠处理后,细胞对LAK细胞杀伤敏感性从74.6%下降至15.9%(效/靶为20),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浓度依赖性,当效/靶为10时亦呈类似变化,与之对应的ICAM1阳性细胞数从92.2%下降至7.6%,而CEA阳性细胞数从1.2%上升至16.6%,荧光显微镜下与流式细胞术的改变相一致。结论:丁酸钠减弱LAK细胞对人结肠癌细胞SW1116的杀伤,这种作用可能与其降低ICAM1同时增加CEA的表达,从而改变效/靶细胞的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结肠癌 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 细胞间黏附分子1 癌胚抗原
下载PDF
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机制
9
作者 于路航 于泓洋 +1 位作者 田培裕 窦永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0-110,共11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联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作用机制,为进一步研究寻找方向。方法利用公共数据库(TCMSP)检索并获取黄芪-莪术活性成分及相关靶点,通过基因卡、OMIM、TTD、药物GKB数据库和药物库数据,发现肺癌血管正常化的相关靶点,Met细胞景观插件ClueGO平台用于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利用AutoDock及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打分,Pymol软件进行对接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结果共筛选出486个黄芪-莪术生物活性成分和184个黄芪-莪术与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相关的靶点;根据生物信息学分析,槲皮素、异鼠李素、山奈酚、7-O-甲基异脲醇、芒柄花黄素、毛芯异黄酮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的潜在活性成分,而RB1、MAPK1、EGFR、ESR1、AKT1、HIF1A、TP53、STAT1和CCND1是潜在的起效靶点;根据富集和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异鼠李素与STAT1之间具有较高的结合亲和力,JAK2/STAT1通路可能是黄芪-莪术调控肺癌血管正常化的主要作用通路。结论黄芪-莪术促进肺癌肿瘤血管正常化作用的潜在机制可能是IFN-γ-JAK2/STAT1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黄芪 莪术 肿瘤血管正常化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1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葛根调控脓毒症脑病的机制
10
作者 陈明远 谢思怡 +1 位作者 杨雯婧 杨帆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1期3859-3868,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传统中药葛根有效成分对脓毒症脑病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传统中医百科全书(ETCM)和传统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中药葛根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究传统中药葛根有效成分对脓毒症脑病调控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传统中医百科全书(ETCM)和传统中药综合数据库(TCMID)获取中药葛根的有效成分及其潜在靶点。通过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Cards)、在线孟德尔数据库(OMIM)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脓毒症脑病的潜在致病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建立葛根-脓毒症脑病潜在靶基因的相互作用网络图,并将其导入Cytoscape软件中,筛选出关键靶点基因。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进一步探讨葛根调控脓毒症脑病的机制和治疗效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葛根与脓毒症脑病关键靶基因对接的最佳有效成分。结果:从中药葛根中筛选出5个活性成分和106个靶基因,其中62个靶基因与脓毒症脑病靶基因交叉,是潜在的治疗靶点。葛根有效成分刺芒柄花素、β-谷甾醇、葛根素、3′-甲氧基大豆苷元和大豆黄酮-4,7-醇二葡萄糖苷分别与脓毒症脑病靶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胱天蛋白酶3、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原癌基因(FOS)等表现出更好的相关性。葛根有效成分治疗脓毒症脑病有效成分的信号通路包括脂质代谢途径、B型肝炎途径、糖尿病并发症信号途径、松弛素信号途径和细胞凋亡途径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葛根素可能为治疗脓毒症脑病的有效成分。结论:葛根有效成分可通过调节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等核心靶点调控脂质代谢等途径,发挥治疗脓毒症脑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脑病 葛根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的骨髓细胞对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玉茹 康世均 +1 位作者 郭坤元 黄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26-329,共4页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从不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2)单型小鼠的多种组合中,验证淋巴因子激话的骨髓细胞(LABMC)的Veto效应。结果表明:LABMC于培养当天加入单向MLC,在与反应细胞低比例... 采用单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方法,从不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2)单型小鼠的多种组合中,验证淋巴因子激话的骨髓细胞(LABMC)的Veto效应。结果表明:LABMC于培养当天加入单向MLC,在与反应细胞低比例时可特异住抑制与其带有相同H-2单型的刺激细胞参与组合的增殖应谷和杀伤效应的诱导;在与反应细胞高比例时其抑制不具特异住,但对与其带有相同H-2单型的刺激细胞参与组合的抑制较强,提示LABMC在低比例时具Veto活性,在高比例时同时具Veto和自然抑制(NS)活性。LABMc于培养第二天加入单向MLC则不显示抑制效应,提示LABMC对MLC的抑制具有时相效应,流式细胞术(FCM)显示LABMC中lyt-2(+)细胞成分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骨髓细胞 淋巴细胞培养
下载PDF
克隆化人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疗效初探
12
作者 樊薇 贝珍珠 蒋虹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2-303,共2页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 自体LAK细胞和rhIL-2联台应用于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的晚期实体瘤病人,已取得了确切的疗效,但由于取血量大及大剂量应用IL-2的严重副反应,致使其应用受限,治疗中的死亡率高,而克隆化LAK细胞具有增殖力强,体外存活期长和长时间保存有效杀瘤活性的特点。我们自1991年开始应用军医科院采用半固体-液体两步法培养的克隆化自体LAK细胞治疗15例晚期肺癌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克隆化 晚期肺癌 淋巴因子激活 自体LAK细胞 杀伤细胞 病人 两步法 液体
下载PDF
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对肺癌治疗的实验研究
13
作者 朱燕华 沈丽英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03-304,共2页
为探索高效的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细胞)的过继免疫疗法,作者参考国外经验.分离培养出一种粘附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A-LAK细胞),观察其体外,体内的抗瘤作用,并与普通LAK细胞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LAK细胞 治疗 肺癌 实验研究 过继免疫疗法 粘附性 高效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的肿瘤抑制疗法
14
作者 胡志伟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38-140,共3页
淋巴因子激活的肿瘤抑制(LATI)疗法是将细胞因子注射于肿瘤局部或其区域引流淋巴结,或将转染或转导其基因的癌细胞/淋巴细胞注入带瘤机体,解除机体免疫系统被肿瘤抑制状态,恢复和启动机体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最终引起肿瘤抑制效应。其... 淋巴因子激活的肿瘤抑制(LATI)疗法是将细胞因子注射于肿瘤局部或其区域引流淋巴结,或将转染或转导其基因的癌细胞/淋巴细胞注入带瘤机体,解除机体免疫系统被肿瘤抑制状态,恢复和启动机体各种免疫细胞的功能,最终引起肿瘤抑制效应。其中细胞因子仅仅是辅助作用,而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才是最终杀伤瘤细胞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淋巴因子 激活 抑制疗法 LATI
下载PDF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
15
作者 李玉珍 郑秀兰 《包头医学》 1995年第4期35-35,共1页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李玉珍,郑秀兰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3年~1994年10月对8例癌症患者给予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输注治疗,年龄从51岁至78岁。其中肝癌3例,肺癌2例,食道癌转...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输治肿瘤观察与护理李玉珍,郑秀兰1临床资料我科于1993年~1994年10月对8例癌症患者给予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输注治疗,年龄从51岁至78岁。其中肝癌3例,肺癌2例,食道癌转移肺癌1例,胃癌1例,肾癌转移肺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激活 杀伤细胞 肿瘤 护理
下载PDF
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对川芎扩冠离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艳 杨艳艳 +5 位作者 李妙龄 程俊 刘智飞 周文 裴杰 曾晓荣 《四川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634-637,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用膜片钳实验及... 目的通过观察分析川芎灌胃动物后分离的含药血清(含川芎血清)对猪冠状动脉血管条及平滑肌细胞BKCa的作用,旨在从细胞分子水平阐述其扩冠机制,也为探索建立血清药理学与膜片钳技术结合于中药研究的联合技术奠定基础。方法用膜片钳实验及冠状动脉血管条实验观察含川芎血清、川芎主要活性成分川芎嗪(阳性对照)和空白血清(阴性对照)对BKCa的作用以及对离体猪冠状动脉血管条的影响。结果在内面向外式和贴附式膜片上,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对BKCa通道无激活作用,但在内面向外式膜片上,阳性对照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激活作用,且川芎嗪具有对抗高钾(45mM)去极化所致的冠脉血管条收缩的作用,含川芎血清和空白血清无此作用。结论川芎嗪对BKCa通道具有直接激活作用,含川芎血清在体外实验中对BKCa通道无明显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川芎嗪 血清药理学 膜片钳技术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9
17
作者 杨娟 郭丽娜 +1 位作者 王单单 王瑞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433-437,I0002,共6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活性成分、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探讨其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分子机制。方法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和毒性与基因比较数据库(CTD)及中国知网筛选三草降压汤相关的成分及作用靶点,利用CTD、药物靶标数据库(TTD)、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数据库(DrugBank)和遗传药理数据库(PharmGKB)检索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 3.7插件获得三草降压汤活性成分和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共同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在线分析平台获得共同作用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关系(PPI)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的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研究共同作用靶点。结果筛选出三草降压汤的22个活性成分,72个关键靶点,21条显著信号通路。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活性成分是槲皮素、山柰酚、木樨草素等,潜在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分别为肿瘤抑制蛋白(TP53)、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靶点和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脂肪因子信号通路等,涉及细胞增殖、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学过程。结论三草降压汤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分子机制是固醇类、黄酮类和萜类化合物通过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脂肪因子信号通路中的相关靶点如TP53、TNF、IL⁃6等发挥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中药疗法 高血压/中药疗法 槲皮素 山柰酚 肿瘤抑制蛋白质P53 肿瘤坏死因子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类 三草降压汤 网络药理学
下载PDF
细胞因子与淋巴细胞激活
18
作者 董海东 陈静 陈慰峰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6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细胞因子与淋巴细胞激活董海东,陈静,陈慰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T细胞室,北京100083)Abstract:Inactivationimmunocytesproducevariouskindsofcytokines... 细胞因子与淋巴细胞激活董海东,陈静,陈慰峰(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系T细胞室,北京100083)Abstract:Inactivationimmunocytesproducevariouskindsofcytokineswhichplayveryimp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因子 淋巴细胞激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青蒿鳖甲汤抗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燕 李笑 +2 位作者 刘妍君 高鹏 郭平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04-1413,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青蒿鳖甲汤抗血管新生的潜在分子机制,并用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对STAT3/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使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青蒿鳖甲汤的有效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青蒿鳖甲汤抗血管新生的潜在分子机制,并用Lewis肺癌小鼠移植瘤模型对STAT3/VEGF信号通路进行实验验证。方法:使用TCMSP、BATMAN-TCM数据库及文献筛选青蒿鳖甲汤的有效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平台预测成分靶点基因。GeneCards、OMIM、TTD等3个数据库检索血管新生靶点基因,与中药成分靶点基因匹配后,使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1软件进行蛋白质间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分析,筛选关键靶点基因;Metascape平台对关键靶点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动物实验中,C57BL/6J雄性小鼠接种Lewis肺癌细胞,建立皮下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青蒿鳖甲汤高(16.0 g/kg)、中(8.0 g/kg)、低(4.0 g/kg)剂量组,贝伐株单抗组(15 mg/kg),分别给予相应剂量青蒿鳖甲汤灌胃或贝伐株单抗腹腔注射。14天后处死,取皮下瘤组织,称量瘤重,计算瘤体积和抑瘤率。免疫组化法检测血管标志物CD31表达情况,计算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HE染色法观察瘤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法检测pSTAT3、STAT3及VEGF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获取青蒿鳖甲汤有效成分61个及靶点基因523个,血管新生相关靶点基因1229个,交集靶点基因176个,关键靶点基因22个,其中VEGF是青蒿鳖甲汤发挥抗血管新生作用的首位关键靶点基因,信号通路以癌症相关信号通路为主,如HIF-1、VEGF、JAK-STAT等。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青蒿鳖甲汤中、高剂量组瘤重、瘤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高剂量组MVD降低(P<0.01);各给药组肿瘤细胞体积缩小,核固缩、碎裂现象多见,可见不同程度的坏死区及出血;高剂量组VEGF、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及pSTAT3/STAT3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中、低剂量组VEGF、pSTAT3蛋白水平虽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蒿鳖甲汤可以通过多成分-靶点-通路抑制血管新生,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3/VEGF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鳖甲汤 血管新生 网络药理学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LEWIS肺癌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宁心通郁滋肾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佳文 李想 张翼宙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3期252-263,共12页
[目的]基于四级杆-静电轨道阱(Q exactive orbitrap,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分析结果,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宁心通郁滋肾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目的]基于四级杆-静电轨道阱(Q exactive orbitrap,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分析结果,利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的方法探究宁心通郁滋肾方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Q-Orbitrap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分析宁心通郁滋肾方中的活性成分,再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方中活性成分的靶点。利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平台(Genome Annotation Database Platform,GeneCard)和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数据库获取POI的疾病靶点。在String平台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后,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筛选关键靶点,并构建“关键靶点-关键活性成分”网络,筛选主要关键活性成分。通过生物学信息注释数据库(the Database for Annotation,Visualization and Integrated Discovery,DAVID)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利用Surflex-Dock分子对接程序进行分子对接,获取对接分数(total score)。[结果]共获得有效活性成分71种,有效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807个,POI疾病靶点1143个,交集靶点176个。经分析得到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类固醇受体共激活因子(steroid receptor coactivator,SRC)、蛋白激酶B1(protein kinase B1,AKT1)、90kDa热休克蛋白αA1(heat shock protein 90kDaαA1,HSP90AA1)等39个关键靶点及54种关键活性成分。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主要涉及凋亡过程的负调控、一氧化氮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蛋白磷酸化的正调控等生物过程及癌症、癌症中的蛋白聚糖、乙型肝炎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提示,槲皮素(Quercetin)作为方中最关键的活性成分与对应关键靶点的对接均较稳定。[结论]宁心通郁滋肾方可能通过槲皮素、异鼠李素、瑟丹内酯等关键活性成分,作用于STAT3、SRC、AKT1等靶点,通过缓解氧化应激、修复氧化损伤,改善卵巢功能,治疗PO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心通郁滋肾方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四级杆-静电轨道阱高分辨液质联用系统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槲皮素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