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1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固有淋巴细胞及相关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研究
1
作者 钟笛 陈双 +1 位作者 骆婷婷 张瑞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3期71-79,共9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水平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细胞比...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中2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s)水平及相关因子表达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60例初次诊断为MM的患者和4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流式细胞术检测ILC2s细胞比例及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1(KLRG1)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 RT-PCR)检测相关因子GATA-3、ST2、IL-5、IL-13、IL-7RB mRNA相对表达量。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对疗效的预测价值。结果初诊MM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C2s细胞的比例、ILC2s细胞上KLRG1的表达及GATA-3、ST2、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健康人群均上升(P<0.05),且ILC2s细胞比例与ILC2s细胞上KLRG1表达及GATA-3、ST2、IL-5、IL-13 mRNA呈正相关(r=0.831、0.748、0.737、0.702和0.699,均P<0.05)。经过治疗后,缓解组患者ILC2s细胞比例、KLRG1表达及GATA-3、ST2、IL-5、IL-13、IL-7RB mRNA相对表达量较未缓解组患者均下降(P<0.05)。缓解组患者治疗后ILC2s细胞比例、KLRG1阳性表达及GATA、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未缓解组患者治疗后ILC2s细胞比例及GATA-3、ST2、IL-5、IL-13 mRNA相对表达量较治疗前均上升(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ILC2s细胞上KLRG1表达、IL-13 mRNA及两者联合检测对疗效有较好的预测价值。结论ILC2s细胞参与MM疾病的免疫紊乱,具有促肿瘤的作用,ILC2s细胞免疫紊乱可能是通过细胞相关效应分子发生改变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二型固有淋巴细胞 免疫紊乱
下载PDF
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淋巴细胞、血栓发生风险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罗信国 叶虹位 +1 位作者 胡姗姗 许维东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4年第4期325-329,共5页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淋巴细胞、血栓发生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均干预6... 目的探讨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T淋巴细胞、血栓发生风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择15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含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疗治疗方式进行干预,均干预6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的血清CD^(3+)、CD^(4+)、CD^(4+)/CD^(8+)、Treg、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血栓的发生情况,评估临床疗效和预后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NF-α、IL-1β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63、9.52,P均<0.05),CD^(3+)、CD^(4+)、CD^(4+)/CD^(8+)、Tre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63、9.52、6.21、2.65,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04、13.53,P均<0.05)。随访2年内,观察组生存率为96.00%,对照组为92.00%,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P>0.05)。结论硼替佐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中改善患者T淋巴细胞表达水平、降低炎症水平及血栓的发生风险,对于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硼替佐米 多发性骨髓 T淋巴细胞 血栓 预后
下载PDF
血清CAR LMR T淋巴细胞亚群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达海丽 张旭光 +1 位作者 田卫伟 解菊芬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T淋巴细胞亚群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5例健康...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T淋巴细胞亚群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诊治的10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设立为观察组,同期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设立为对照组。根据MM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是否出现复发或死亡分为预后不良组(n=34)和预后良好组(n=71),对比血清CAR、LMR、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AR、LMR、CD3^(+)、CD4^(+)、CD8^(+)、CD4^(+)/CD8^(+)对MM患者预后的影响。采用ROC曲线模型分析CAR、LMR、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综合参数预测MM患者预后的AUC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观察组的CAR、CD8^(+)高于对照组,而LMR、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的CAR、CD8^(+)高于预后良好组,而LMR、CD3^(+)、CD4^(+)、CD4^(+)/CD8^(+)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R、CD8^(+)升高和LMR、CD3^(+)、CD4^(+)、CD4^(+)/CD8^(+)下降会对MM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AR、LMR、CD3^(+)、CD4^(+)、CD8^(+)、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综合参数预测MM患者预后的AUC值分别为(0.637、0.792、0.726、0.767、0.669、0.750、0.853,P<0.05)。结论:血清CAR、LMR、T淋巴细胞亚群在MM患者中呈异常表达趋势,检测其变化有利于为评估MM患者的预后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 T淋巴细胞亚群 多发性骨髓 预后
下载PDF
血小板计数、乳酸脱氢酶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评估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袁军 王瑞仓 +1 位作者 李燕 杨洁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2-77,共6页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淋巴瘤患者骨髓浸润(BMI)的危险因素,评估血小板计数(PLT)、乳酸脱氢酶(LDH)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对B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2年6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根据是否发生BMI分为BMI组(22例)、非BMI组(76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PLT、LDH及sIL-2R水平对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T升高[^OR=0.980(95%CI:0.964,0.996)]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保护因素(P <0.05),高龄[^OR=1.155(95%CI:1.046,1.276)]、临床分期(Ⅲ、Ⅳ期)[^OR=5.829(95%CI:1.939,17.522)]、LDH升高[^OR=1.022(95%CI:1.009,1.035)]、sIL-2R升高[^OR=1.001(95%CI:1.000,1.002)]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危险因素(P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当PLT≤186.565×109/L时,预测恶性淋巴瘤患者B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83,敏感性为77.3%(95%CI:0.579,0.843),特异性为64.5%(95%CI:0.536,0.809);当LDH≥263.875 u/L时,AUC为0.754,敏感性为68.2%(95%CI:0.535,0.809),特异性为80.3%(95%CI:0.646,0.890);当sIL-2R≥2554.500 u/mL时,AUC为0.670,敏感性为63.6%(95%CI:0.473,0.757),特异性为63.2%(95%CI:0.494,0.774);3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24,敏感性为81.8%(95%CI:0.692,0.920),特异性为81.6%(95%CI:0.669,0.906)。结论 PLT降低、LDH和sIL-2R升高是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独立影响因素,可将其用于恶性淋巴瘤患者发生BMI的辅助预测手段,且3者联合可进一步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淋巴 骨髓浸润 血小板计数 乳酸脱氢酶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
下载PDF
B7-H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晓飞 姚君霞 +1 位作者 杜建秀 代丽丽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17-123,共7页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B7同源体6(B7-H6)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对照组。比... 目的探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癌组织中B7同源体6(B7-H6)表达差异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预后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3月60例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宫颈癌的手术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同年龄段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组织B7-H6表达情况(H-score评分)及血清B7-H6水平,并比较研究组不同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患者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分析研究组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的相关性。研究组术后随访1年,比较不同预后患者一般资料、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探讨预后影响因素,并分析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研究组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0级患者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高于1级、2级患者,且1级患者高于2级患者(P<0.05)。研究组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血清B7-H6水平均为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726、0.714、0.712、0.842和0.840,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预测的AUC分别大于肿瘤直径、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深度预测的AUC(P<0.05)。H-score评分和血清B7-H6水平在预测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方面拥有良好的临床效用。结论宫颈癌组织B7-H6表达高于宫颈上皮内瘤变,且宫颈癌组织B7-H6表达、血清B7-H6水平与肿瘤浸润T淋巴细胞浸润程度呈负相关,也是宫颈癌手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预测预后方面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 B7同源体6 浸润T淋巴细胞 预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危险因素 LOGISTIC模型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合并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1例及文献复习
7
作者 朱影 李建英 +5 位作者 史奎竹 杨杰 周岩 郭丽改 海丽娜 吴维海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12期2267-2271,共5页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其特征是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是一种弥漫性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化,常包括体质性症状(发热、乏力、骨痛及盗汗等)、贫血及脾大、髓外造血等。好发于中老年...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rimary myelofibrosis, PMF)其特征是造血干/祖细胞来源的克隆性骨髓增殖,是一种弥漫性骨髓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临床症状多样化,常包括体质性症状(发热、乏力、骨痛及盗汗等)、贫血及脾大、髓外造血等。好发于中老年人,发病率约为0.3~0.6/10万[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ALK阴性 间变性大细胞淋巴
下载PDF
比较依托泊苷联合阿糖胞苷与普乐沙福对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作用
8
作者 涂燕 朱亭郡 +2 位作者 倪丽红 章敬成 胡慧仙 《浙江实用医学》 2024年第3期229-231,259,共4页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联合阿糖胞苷(EA)+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普乐沙福(PXF)+G-CSF对淋巴瘤和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使用EA... 目的比较依托泊苷联合阿糖胞苷(EA)+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普乐沙福(PXF)+G-CSF对淋巴瘤和骨髓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动员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3年12月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使用EA+PEG-rhG-CSF(EA组)与PXF+G-CSF(PXF组)动员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的27例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方案采集次数、采集CD34^(+)细胞数、血细胞植入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EA组一次性采集成功率远高于PX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1);EA组动员至采集干细胞时间较PXF组长(P<0.01),两组粒系植入时间及血小板植入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A组发热、出血发生率高于PXF组(P<0.01),但两组肌肉酸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托泊苷联合阿糖胞苷与普乐沙福两种方案在对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动员中,CD34^(+)细胞采集成功率均为100%,但依托泊苷联合PEG-rhG-CSF方案采集的干细胞数量多且一次性采集成功率高,血液学不良反应可控,较为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多发性骨髓 造血干细胞移植 依托泊苷 阿糖胞苷 普乐沙福
下载PDF
骨髓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殷仁斌 钟加滕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19-423,428,共6页
目的 探讨骨髓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进行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染色、流式免疫表型、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13例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2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对... 目的 探讨骨髓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9例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进行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染色、流式免疫表型、骨髓染色体核型分析并与13例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26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进行对比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骨髓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中有核细胞均过度增生,肿瘤性淋巴细胞累及骨髓的比例均值为80%(70%~90%),呈“弥漫型”浸润模式,肿瘤细胞胞体大、核染色质细致,部分可见核仁,核分裂象小于1个/HPF。免疫表型为:CD20、CD5、CD38、FMC7、CD79b、P53、CyclinD1、SOX11阳性,部分CD71、IgM阳性,Ki-67增殖指数高,CD10、CD23、CD200、LEF1、c-myc、Bcl-6绝大部分阴性。少部分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可出现复杂核型,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复杂核型比例高,经典型套细胞淋巴瘤极少出现复杂核型。结论 多形性套细胞淋巴瘤少见,诊断需结合形态、免疫表型及FISH-CCND1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套细胞淋巴 免疫表型 骨髓活检 弥漫大B细胞淋巴
下载PDF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中FoxM1、GST-π表达情况与分化程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博 徐菁 张文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 目的 分析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中叉头框蛋白M1(FoxM1)、谷胱甘肽-S-转移酶-Pi(GST-π)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肿瘤分化程度、转移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60例行手术治疗的AEGJ患者纳为研究对象,术中留取癌灶组织与癌旁组织,机械法分离出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内TILs,流式技术检测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以含有FoxM1、GST-π抗原细胞的百分率表示)。分析AEGJ癌灶组织及癌旁组织TILs中FoxM1、GST-π表达量与肿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随访3年,比较癌灶组织内TILs中FoxM1、GST-π不同表达量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癌灶组织TILs内FoxM1、GST-π表达水平均高于癌旁组织TIL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灶组织TILs内FoxM1表达水平与肿瘤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转移相关(P<0.05),TILs内GST-π表达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有关(P<0.05)。随访发现,FoxM1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4.039,P=0.044),GST-π高表达组患者3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时间均低于低表达组(Rank=10.041,P=0.002)。结论 AEGJ组织TILs内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TILs,且与AEGJ病理特点存在一定的关系。FoxM1及GST-π表达水平与AEGJ患者术后生存情况相关,是预测患者预后的潜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 浸润淋巴细胞 FOXM1 GST-Π 分化程度 转移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11
作者 王宁方 赵崇山 +4 位作者 刘方 赵鹏浩 张东东 蔡卓纹 蔡芳芳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09-415,共7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L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初诊MM患者(初诊组)及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初诊组经4疗程化疗后8例在3个月内死亡,余57例纳入化疗后组。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外周血LMP的表...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淋巴细胞来源微泡(LMP)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65例初诊MM患者(初诊组)及3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初诊组经4疗程化疗后8例在3个月内死亡,余57例纳入化疗后组。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外周血LMP的表达及初诊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MM细胞免疫表型表达;比较化疗后不同疗效组间LMP;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各LMP预测死亡的截断值,LMP≥截断值为High(H)组,<截断值的为Low(L)组,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将Kaplan-Meier分析中P<0.05的变量纳入Cox回归分析,分析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不同LMP组间淋巴细胞亚群及骨髓瘤细胞免疫表型差异。结果 初诊组LMP、CD3^(+)LMP、CD3^(+)CD8^(+)LMP比例低于对照组,NKLMP比例、CD4^(+)/CD8^(+)LMP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组CD3^(+)CD8^(+)LMP比例高于初诊组,CD3^(+)CD4^(+)LMP比例、CD4^(+)/CD8^(+)LMP低于初诊组(P<0.05)。完全缓解(CR)+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组CD3^(+)LMP、CD3^(+)CD8^(+)LMP比例高于部分缓解(PR)+微小缓解(MR)+疾病进展(PD)组(P<0.01),而NKLMP比例、CD4^(+)/CD8^(+)LMP则低于PR+MR+PD组(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LLMP组中位生存时间(OS)较HLMP组缩短(P<0.01);LNKTLMP组中位OS较HNKTLMP组缩短(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LLMP、LNKTLMP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分别为4.620、2.706,P<0.05)。LLMP组CD3^(+)CD4^(+)T比例、CD4^(+)/CD8^(+)T高于HLMP组(P<0.05)。LLMP组MM细胞CD117^(+)比例高于HLMP组(P<0.05)。结论 MM患者存在LMP分泌紊乱,LMP、NKTLMP与MM预后密切相关,未来靶向调节LMP分泌或可延长生存,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流式细胞 预后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来源微泡
下载PDF
B细胞淋巴瘤2表达与B细胞淋巴瘤2抑制剂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中疗效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吴佳霏 王珺 +5 位作者 王依景 郑博月 王宇 江川艳 董丹丹 李慧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113-2118,共6页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 背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异质性较强,现有治疗方案疗效欠佳,患者预后个体差异较大。B细胞淋巴瘤2(Bcl-2)蛋白在髓系肿瘤患者中高表达,既往研究认为其与疾病进展、化疗耐药及患者总生存期缩短有关。Bcl-2抑制剂维奈克拉(VEN)被批准用于老年不适合用强化治疗的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MDS患者中应用数据较少。Bcl-2在MDS患者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及其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是否存在相关性,目前尚缺少研究报道。目的通过分析Bcl-2蛋白在MDS患者中的表达,评估其是否与VEN治疗的疗效和预后相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22年12月就诊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71例MDS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基线数据:性别、年龄、血常规、血生化、骨髓细胞学、流式细胞学、染色体核型、髓系基因突变、融合基因突变、MDS-EB分型。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Bcl-2蛋白表达。依据修正版国际预后积分系统(IPSS-R)将患者分为极低危(0例)、低危(1例)、中危(7例)、高危(40例)和极高危(23例)5个危险度。将患者骨髓Bcl-2阳性率≥10%定义为Bcl-2阳性,<10%为Bcl-2阴性。将患者分为阳性组(n=38)和阴性组(n=33)。在63例高危与极高危MDS患者中,有38例患者接受治疗并进行疗效评估,其中28例患者接受VEN联合阿扎胞苷(VA联合方案)治疗,10例接受低甲基化药物(HMA,包括阿扎胞苷或地西他滨)单药治疗。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2-12-30。绘制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OS)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OS的影响因素。结果阳性组患者融合基因突变、髓系核磷蛋白1(NPM1)基因突变比例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例接受HMA单药治疗的患者中有1例Bcl-2阴性,9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其中4例(40.0%)患者获得复合完全缓解(CR/mCR);28例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中有12例Bcl-2阴性,16例Bcl-2阳性,治疗14 d后,20例(71.4%)接受VA联合方案的患者获得CR/mCR。两种治疗方案患者获得CR/mCR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7)。VA联合治疗方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mOS)为6.9个月,其中Bcl-2阴性患者mOS为2.9个月,Bcl-2阳性患者mOS为7.4个月。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75,P=0.150)。接受HMA单药方案Bcl-2阳性患者的mOS为4.3个月,与接受VA联合方案Bcl-2阳性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24,P=0.364)。单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cl-2蛋白表达、突变基因数量、染色体核型、MDS-EB分型、IPSS-R危险度、疗效不是接受VA联合方案治疗患者OS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cl-2蛋白促使MDS融合基因突变和髓系基因突变;Bcl-2阳性表达与MDS患者生存情况无关;接受VA联合方案的Bcl-2阳性患者与Bcl-2阴性患者生存率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B细胞淋巴2 维奈克拉 预后 干预效果
下载PDF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侵犯骨髓相关病理特征分析
13
作者 李慧兰 汝昆 +5 位作者 李晓艳 孙丽丹 李凤丽 姚静雅 蔺亚妮 刘恩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 cell lymphoma,AITL)侵犯骨髓的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AITL侵犯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AITL相关免疫标记,通过T系基因重排分析T细胞克隆性。结果肿瘤细胞浸润模式主要以结节状(20/32,62.5%)、间质性或小簇状(10/32,31.3%)为主,结节成分较杂,可呈“肉芽肿样改变”;肿瘤细胞主要为小至中等大小淋巴细胞,异型不明显,少数病例可出现明显浆细胞增生。19例行免疫组化染色,CD4阳性T细胞较少,平均为8.4%;滤泡辅助T细胞(T follicular helper cells,TFH)相关免疫组化标记阳性率分别为:CD10(7/14,50.0%)、BCL6(6/19,31.6%)、PD-1(13/19,68.4%)、CXCL13(13/19,68.4%),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PD-1和CXCL13同时阳性,且阳性细胞数量较少(均<1%)。24例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中22例均一致性表达胞质CD3(cCD3)、CD5、CD4、CD2,均不同程度表达CD10,部分病例胞膜CD3(sCD3)表达缺失(12/22,54.5%),部分病例CD7表达缺失(8/22,36.4%);2例未发现异常T细胞。基因重排:7例行T系基因重排检测,其中3例TCR重排阳性。结论AITL侵犯骨髓的肿瘤细胞比例较低且异型性小,容易漏诊及误诊,当骨髓中出现细胞成分较杂的淋巴细胞灶,提示AITL侵犯骨髓。流式细胞术发现表型异常T细胞(CD4和CD10双阳性),强烈提示AITL侵犯骨髓。AITL侵犯骨髓的诊断应综合考虑骨髓活检、流式细胞术及基因重排等检查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骨髓 免疫组织化学 流式细胞
下载PDF
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PCR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价值
14
作者 廖伟莲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24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1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检测,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出骨髓...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形态学、免疫组化、聚合酶链反应(PCR)诊断淋巴瘤骨髓侵犯的价值。方法:选取赣州市肿瘤医院2021年1月—2023年8月收治的81例淋巴瘤患者,均接受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检测,分析三者单独及联合检出骨髓侵犯的价值。结果:81例患者中,骨髓活检检出21例、骨髓细胞形态学检出32例、骨髓涂片免疫组化检出36例,PCR检出19例。其中,联合检测与骨髓活检的一致性最好,Kappa值为0.875;以骨髓活检为参考标准,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80.95%、90.48%、71.43%、95.24%,特异度分别为75.00%、71.67%、93.33%、95.00%,准确率分别为76.54%、76.54%、87.65%、95.06%,阳性预测值分别为53.13%,52.78%、78.95%、86.96%,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1.84%、95.56%、90.32%、98.28%。联合检测的敏感度高于PCR单项检测,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均高于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单项检测(P<0.05)。结论:淋巴瘤患者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联合骨髓涂片免疫组化、PCR检查可明显提高对骨髓侵犯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 骨髓侵犯 骨髓细胞形态学 免疫组化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5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的临床病理分析
15
作者 张益清 张长淮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1-234,251,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免疫固定电泳及Ig基因重排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31例,女20例... 目的探讨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骨髓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免疫固定电泳及Ig基因重排检查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31例,女20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的异常细胞比例在0.5%~95%不等,肿瘤性淋巴细胞增生模式以结节型为主,其周围及淋巴细胞间常见浆细胞少量增生,肥大细胞较常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多见。62.7%(32/51)为结节性骨髓浸润,29.4%(15/51)为弥漫性骨髓浸润,7.8%(4/51)为间质性骨髓浸润。51例行免疫组织化学,100%(51/51)均表达B细胞相关抗原(CD20、CD19、PAX-5),21%(11/51)表达CD23,浆细胞比例较低,0.5%~10%不等,限制性表达Ig轻链,70.6%(36/51)表达胞浆型单克隆Ig轻链Kappa;29.4%(15/51)表达胞浆型单克隆Ig轻链Lambda,Ki-67增殖指数在5%~10%。51例行流式细胞学免疫分型,均可见单克隆小B淋巴细胞及少量单克隆浆细胞。其中23例做了免疫固定电泳,17例是IgM-KAP型M蛋白,6例是IgM-LAM型M蛋白。11例做了Ig基因重排,10例检测到IGHV、IGK基因克隆性重排,1例检测到IGK基因克隆性重排。结论淋巴浆细胞淋巴瘤累及骨髓以结节性浸润多见,浆细胞比例可以很低,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骨髓活检、免疫组化、流式细胞学、免疫固定电泳及Ig基因重排检测综合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淋巴 免疫组化 流式细胞 骨髓活检
下载PDF
基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构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风险模型
16
作者 康敏荣 周慧芳 +3 位作者 宋光磊 闫廷玺 陈韭铭 闫伟 《医学综述》 CAS 2024年第12期1533-1536,F0003,共5页
目的基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构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风险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9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 目的基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构建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风险模型。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和海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90例M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成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验证风险预测模型的效能。结果90例MM患者中,有9例出现复发,7例死亡。预后不良组的年龄大于预后良好组[(59±3)岁比(57±3)岁](P<0.01),CD3^(+)、CD4^(+)、CD4^(+)/CD8^(+)低于预后良好组[(54±6)%比(59±5)%、(31±4)%比(35±3)%、0.79±0.21比1.00±0.22](P<0.01),CD8^(+)高于预后良好组[(41±8)%比(37±6)%](P<0.05),两组修订的国际分期系统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CD4^(+)/CD8^(+)降低均为影响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0.293,95%CI 0.079~0.508;OR=0.303,95%CI 0.062~0.545;OR=4.104,95%CI 1.662~6.546;OR=0.312,95%CI 0.056~0.568)(P<0.01)。由风险预测模型可知,CD8^(+)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最强预测因子,其次是CD4^(+)/CD8^(+)、CD4^(+)、CD3^(+)。校准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一致性指数为0.796。ROC曲线结果显示,该模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 0.723~0.894),灵敏度为0.815,特异度为0.787。结论淋巴细胞亚群与MM患者的预后具有显著相关性。基于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构建MM患者预后风险模型有利于筛选风险较高的因素,为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并及时采取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淋巴细胞亚群 风险预测模型 国际分期系统 预后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T淋巴细胞中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
17
作者 缪英霞 王斌 +2 位作者 高建强 李月圆 鲁桂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15期1594-1597,共4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7例设...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免疫受体酪氨酸抑制基序结构域(TIGIT)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7月入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7例设为多发性骨髓瘤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的、与患者年龄匹配的志愿者40名设为对照组。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GIT的表达,分析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特征以及与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多发性骨髓瘤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中TIGIT表达水平分别为(24.57±6.29)%、(42.87±5.7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9.18±3.06)%、(11.29±2.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DS分期相关,且DS分期为Ⅲ期患者外周血中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性别、ISS分期、有无肾损害、血磷、骨质破坏、尿本周蛋白无相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与血红蛋白呈正相关(r=0.302、0.354,P<0.05),与β2微球蛋白呈负相关(r=-0.284、-0.296,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上TIGIT表达水平升高,而且该表达与DS分期及血红蛋白、β2微球蛋白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 TIGIT T淋巴细胞 血红蛋白 DS分期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骨髓浸润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香 乔文礼 +4 位作者 宋建华 刘长存 韩磊 吴珊 赵晋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并与骨髓活检(BMB)结果进行比较,探讨18F-FDG PET/CT诊断的骨髓浸润及其他因素是否有独立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4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 目的:评价18F-FDG PET/CT对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并与骨髓活检(BMB)结果进行比较,探讨18F-FDG PET/CT诊断的骨髓浸润及其他因素是否有独立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纳入94例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上海一院临床医学院行PET/CT检查的初诊DLBCL患者,PET/CT检查前后2周内行骨髓活检,检查后行规范化治疗。记录各病例的PET/CT骨髓摄取表现。骨髓浸润的诊断标准为BMB阳性或影像学随访证实有PET/CT局灶性骨髓浸润灶。比较PET/CT骨髓不同摄取表现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并对照分析PET/CT与BMB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分析患者组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差异,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PFS率差异,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4例DLBCL患者中,18F-FDG PET/CT表现为局灶性骨髓摄取(f PET)34例,超级骨髓摄取(s BMU)7例,高于肝实质的弥漫均匀性摄取(d PET)11例,其余42例骨髓摄取未见异常(n PET)。n PET组BMB均阴性,s BMU组BMB均阳性,而d PET、f PET组的BMB阳性率分别为27.3%(3/11)和20.6%(7/34)。d PET组的血红蛋白水平及白细胞数均显著低于n PET组(P<0.001,P=0.026)。与f PET组比较,s BMU组更易伴B症状及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全部患者共诊断骨髓浸润44例,其中BMB阳性17例,BMB诊断骨髓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38.6%(17/44)、100%(50/50)。将f PET及s BMU作为PET骨髓浸润阳性标准,PET/CT诊断骨髓浸润的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3.2%(41/44)、100%(50/50)。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n PET与d PET组的2年PFS率无明显差异(P>0.05),而s BMU组的2年PFS率明显低于f PET组(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高分期(HR=9.010,P=0.04)及s BMU(HR=3.964,P=0.002)是影响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DLBCL的18F-FDG PET/CT骨髓摄取增高可表现为d PET、f PET和s BMU,其中f PET和s BMU可取代骨髓活检诊断骨髓浸润,d PET虽然不完全除外骨髓浸润可能,但不影响预后,因此可诊断为骨髓浸润阴性。sBMU为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 18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骨髓浸润 骨髓活检 诊断 预后
下载PDF
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MYC和BCL2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19
作者 何欣 刘凤磊 +3 位作者 陈城 李振珺 吴先伟 何乐 《临床皮肤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5,共5页
报告1例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MYC)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基因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87岁。左侧眉弓上方皮肤结节1年。皮肤科检查:左眉上方一肤色圆形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肿物表面... 报告1例以皮肤肿块为首发临床表现的伴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MYC)基因和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基因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女,87岁。左侧眉弓上方皮肤结节1年。皮肤科检查:左眉上方一肤色圆形肿物,隆起于皮肤表面,肿物表面可见浸润性红斑,伴少许渗出,并见结痂、鳞屑,边界清楚。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形态正常,真皮层内大量母细胞样淋巴细胞结节状浸润。免疫组化:母细胞样淋巴细胞CD45、CD79a、B细胞淋巴瘤因子6(BCL6)、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及MYC均(+);CD3、CD2、CD30、细胞角蛋白(CKP)、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及Epstein-Barr病毒编码RNA(EBER)均(-)。荧光原位杂交检测:MYC、BCL2及BCL6均重排。诊断:伴MYC和BCL2重排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未治疗,2个月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骨髓细胞病病毒癌基因 B细胞淋巴因子2基因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皮肤肿块
下载PDF
Caspase-9和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
20
作者 卜晓红 王富强 +1 位作者 戴静 王彩玲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纳入研究,比较... 目的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9(Caspase-9)和细胞性骨髓细胞瘤病病毒癌基因(CMYC)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周口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0例DLBCL患者纳入研究,比较DLBCL肿瘤组织及病灶旁正常组织的Caspase-9、CMYC表达水平,分析Caspase-9、CMYC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Caspase-9、CMYC表达水平,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DLBCL患者肿瘤组织中Caspase-9阳性率为43.33%,明显低于正常组织的80.56%,CMYC阳性率为36.67%,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的1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Ⅰ~Ⅱ期、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0~2分患者DLBCL肿瘤组织Caspase-9阳性率明显高于Ⅲ~Ⅳ期和3~4分患者,CMYC阳性率低于Ⅲ~Ⅳ期、3~4分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患者Ann Arbor分期中Ⅲ~Ⅳ期占比、IPI评分中3~4分占比、CMYC阳性表达占比分别为73.08%、65.38%、69.23%,均高于预后良好组的35.29%、32.35%、11.76%,Caspase-9阳性表达占比为23.08%,低于预后良好组的58.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n Arbor分期、IPI评分、Caspase-9、CMYC均为影响DLBCL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其中Ann Arbor分期Ⅲ~Ⅳ期预后不良风险是Ⅰ~Ⅱ期的9.008倍;IPI评分3~4分预后不良风险是0~2分的10.298倍;Caspase-9表达阳性预后不良风险是阴性的0.622倍;CMYC表达阳性预后不良风险是阴性的19.922倍。结论Caspase-9、CMYC异常表达参与DLBCL的进展,与肿瘤恶性程度有关,且Caspase-9、CMYC异常表达是DLBCL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对DLBCL预后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作为预测DLBCL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 半胱氨酸蛋白酶-9 细胞骨髓细胞病病毒癌基因 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