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中的表达
1
作者 赵敏 倪平 +2 位作者 翟惠莹 靳小可 杨玉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84-988,共5页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 目的研究淋巴样增强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binding factor 1,LEF1)在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B cell chronic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B-CLPD)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在B-CLPD亚型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B-CLPD患者骨髓或淋巴结标本和20例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LEF1的表达情况。结果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20例,LEF1阳性16例,阳性率为80%;套细胞淋巴瘤阳性为1/12;滤泡性淋巴瘤为1/5;边缘区淋巴瘤为0/11;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为0/8;毛细胞白血病0/2;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未见LEF1表达;LEF1表达在C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LEF1的表达和CD200、CLL积分等CLL的相关指标具有相关性(P<0.05)。4例LEF1阴性的CLL患者中,2例+12染色体异常,检出率高于LEF1阳性组(P>0.05)。结论LEF1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较好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是B-CLPD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慢性淋巴增殖性疾病 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鉴别诊断
下载PDF
食管鳞癌中β-catenin及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1的表达及其与近期放疗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黄晓智 熊伟 +1 位作者 刘洋 易宣洪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检测β-catenin及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LEF)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食管癌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上述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通路。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9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不能接受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经... 目的检测β-catenin及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LEF)1蛋白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食管癌放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初步探讨上述基因发挥作用的分子通路。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9例食管鳞癌患者,均为不能接受手术的局部晚期患者,经穿刺或诊断性手术诊断为食管鳞癌,接受根治性放疗。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上述食管癌组织细胞中β-catenin及LEF1蛋白的表达。应用χ^2检验分析β-catenin及LEF1表达情况与患者近期放疗疗效的关系,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β-catenin及LEF1表达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在食管鳞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主要表达在胞质及胞核,LEF1蛋白主要表达在胞核。食管鳞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在胞浆+胞核中的阳性表达率在近期放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3,P=0.36);β-catenin蛋白在胞核中阳性表达率在近期放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1,P=0.03)。LEF1蛋白胞核中阳性表达率在近期放疗无效组和有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1,P=0.01)。β-catenin表达与LEF1胞核阳性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81,P<0.01)。结论食管癌放射抵抗中可能存在Wnt通路上活化,β-catenin发生核聚集后激活胞核中LEF1,从而激活下游功能原件,发挥放射抵抗作用,从而影响食管癌的近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连环蛋白 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1 WNT通路 食管癌 放射抵抗
原文传递
钙黏蛋白相关蛋白及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通过Wnt通路调控G2期阻滞发挥食管癌放射抵抗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熊伟 赵静 +3 位作者 黄晓智 周德敏 王洪武 高献书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LEF1)及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放射抵抗性的关系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应用cDNA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食管癌细胞株TE13、KYSE170亲代株和其对应的抵抗株TE13R、KYSE170R在照射前、照射后8... 目的研究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LEF1)及钙黏蛋白相关蛋白(CTNNB1)的表达与食管癌细胞放射抵抗性的关系并进行机制探讨。方法应用cDNA基因芯片技术筛选食管癌细胞株TE13、KYSE170亲代株和其对应的抵抗株TE13R、KYSE170R在照射前、照射后8h及24h表达差异基因,应用RT-PCR对芯片筛选出的差异基因LEF1及CTNNB1进行验证。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KYSE170和KYSE170R在照射后24h细胞周期分布的差异。结果综合2对细胞株芯片结果,在接受照射后LEF1及CTNNB1抵抗株较亲代株均有表达上调。RT-PCR结果提示在KYSE170R中CTNNB1在照射后8h,LEF1在照射后24h表达高于KYSE170。KYSE170R在照射后24h发生G2期阻滞较KYSE170更明显。结论 LEF1和CTNNB1可能通过Wnt通路,调控食管癌细胞照射后的G2期阻滞,发挥放射抵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抵抗 WNT通路 淋巴细胞结合增强因子 钙黏蛋白相关蛋白 G2期阻滞
原文传递
CCCTC结合因子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表达的调控及其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殷秀琴 于莉 +1 位作者 易璐 方家华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21-427,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CTC结合因子(CTCF)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2例,术中...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CCCTC结合因子(CTCF)对翼状胬肉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表达的调控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2月在长沙市第一医院眼科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22例,术中收集翼状胬肉组织作为翼状胬肉组;同期纳入因结膜裂伤、眼球破裂伤或眼球穿通伤就诊的眼外伤患者20例,取眼外伤修复手术过程中切取的少量正常结膜组织作为正常结膜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样本中CTCF及Bcl-2的表达水平;采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测序法(BSP)检测各组样本中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分离并培养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使用波形蛋白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鉴定成纤维细胞。将分离培养的细胞分成2个组,CTCF干扰组转染CTCF干扰质粒,对照组转染对照质粒。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TCF、Bcl-2表达水平;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检测各组培养12、24和48 h细胞增生活性;采用BSP检测各组样本中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比较各组各指标差异,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探讨翼状胬肉组织中Bcl-2 mRNA与CTCF蛋白及Bcl-2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翼状胬肉组CTCF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7.23±3.34和0.92±0.21,明显高于正常结膜组的1.10±0.44和0.28±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136、-13.025,均P<0.01)。翼状胬肉组Bcl-2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10.27±4.64和0.95±0.27,高于正常结膜组的1.10±0.41和0.32±0.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89、-10.782,均P<0.01)。翼状胬肉组CTCF蛋白相对表达量与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正相关(r=0.746,P<0.01)。翼状胬肉组Bcl-2启动子区DNA甲基化水平为0.65±0.09,低于正常结膜组的0.83±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8,P<0.01)。翼状胬肉组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与Bcl-2 mRNA相对表达量呈显著负相关(r=-0.635,P<0.01)。CTCF干扰组CTCF及Bcl-2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为0.37±0.03和0.53±0.0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2±0.06和0.99±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035、9.029,均P<0.01);CTCF干扰组CTCF及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为0.23±0.06和0.56±0.07,低于对照组的0.52±0.05和0.92±0.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914、4.719,均P<0.01)。CTCF干扰组转染后12、24和48 h细胞活力分别为0.10±0.01、0.17±0.01和0.38±0.04,低于对应时间点对照组的0.12±0.01、0.29±0.01和0.85±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718、18.350、15.621,均P<0.01)。CTCF干扰组Bcl-2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为0.75±0.0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1±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72,P<0.05)。结论翼状胬肉中CTCF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下调启动子DNA甲基化水平介导Bcl-2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B淋巴细胞瘤-2 CCCTC结合因子 DNA甲基化
下载PDF
PDZ结合激酶/T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源性蛋白激酶的作用机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价值
5
作者 武锐锋 刘宇宏 《临床荟萃》 CAS 2023年第8期763-768,共6页
T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源性蛋白激酶(T-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originated protein kinase,TOPK)也被称为PDZ结合激酶(PDZ-binding kinase,PBK)。PBK/TOPK在有丝分裂进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PBK/TOPK被证实与恶性肿... T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源性蛋白激酶(T-lymphokine-activated killer cell-originated protein kinase,TOPK)也被称为PDZ结合激酶(PDZ-binding kinase,PBK)。PBK/TOPK在有丝分裂进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PBK/TOPK被证实与恶性肿瘤的增殖、转移、侵袭及临床预后有关,因此,PBK/TOPK成为了肿瘤治疗一个具有吸引力的靶点。本文综述PBK/TOPK通过不同作用机制参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以进一步证实PBK/TOPK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Z结合激酶/T淋巴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源性蛋白激酶 肿瘤治疗方案 作用机制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结合蛋白-3检测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文林 赵东菊 +1 位作者 贵艳玲 石太新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1846-1847,共2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中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初治ALL患儿30例为ALL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二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均无统...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儿童中检测的意义。方法选择初治ALL患儿30例为ALL组,同期选取健康体检儿童30例为健康对照组,二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入院前均无肝、肾疾病、营养不良及内分泌疾病史。采用平衡饱和竞争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二组血清IGF-Ⅰ水平,竞争性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二组血清IGFBP-3水平。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LL组与健康对照组IGF-Ⅰ血清水平分别为(18.95±4.02)×106g/L、(34.12±7.86)×106g/L,ALL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9.412P<0.01);ALL组IGFBP-3血清水平为(1186.52±211.64)×106g/L,健康对照组为(2070.45±673.82)×106g/L,ALL组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6.855P<0.01);ALL组血清IGF-Ⅰ与IGFBP-3呈显著正相关(r=0.745P<0.01)。结论IGF-Ⅰ及IGFBP-3可能参与了儿童AL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 儿童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限制性表位肽诱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体外免疫应答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红莲 时冉冉 +2 位作者 张丽 刘辉 马永超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诱导的CTL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使用软件Net CTL 1.2、SYFPEITHI和IEDB预测选取IGF2BP3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2(HLA-A2)限制性表位肽。T2A2与表位肽的...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GF2BP3)限制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位诱导的CTL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方法使用软件Net CTL 1.2、SYFPEITHI和IEDB预测选取IGF2BP3的人类白细胞抗原A2(HLA-A2)限制性表位肽。T2A2与表位肽的亲和力实验检测候选表位与T2A2细胞表面HLA-A2分子的结合能力,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实验检测候选表位肽诱导CTL分泌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CFSE)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诱导CTL的能力。结果P143、P199、P280、P409、P515具有较好的结合力。表位肽P409、P515诱导的CTL具有较好的分泌IFN-γ的能力,并且对靶细胞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结论P409、P515有望用于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可以成为抗肿瘤多肽免疫治疗疫苗的候选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 人类白细胞抗原A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张蒙 王惠明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1期83-88,15,共7页
目的探讨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1,LEF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3天组、UUO 7天组和假手术... 目的探讨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lymphoid enhancer binding factor 1,LEF1)在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8只C57BL/6小鼠,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分为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3天组、UUO 7天组和假手术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及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中LEF1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10ng/ml及20ng/ml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刺激24h后LEF1的蛋白表达。体外培养HK-2细胞,并分为4组,即Ctrl siRNA组、LEF1siRNA组、Ctrl siRNA+TGF-β1组和LEF1siRNA+TGF-β1组。Western blot法检测HK-2中LEF1、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collagenⅠ)、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多聚磷酸核糖聚合酶剪切体(cleaved 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cleaved PARP)、半胱氨酸蛋白酶-3剪切体(cleaved caspase-3)等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比较4组细胞各蛋白相对表达水平的差异。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UUO组出现小管扩张、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LEF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0.05)。TGF-β1可导致HK-2细胞中LEF1的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LEF1siRNA转染HK-2细胞敲低其表达可以减轻细胞的纤维化反应(P<0.05)。敲低LEF1可以延缓上皮间充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进程并减轻HK-2的凋亡(P<0.05)。结论LEF1可以通过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EMT进而诱导凋亡,最终导致肾间质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间质纤维化 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 单侧输尿管梗阻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转录因子增强子结合蛋白-4基因沉默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别延红 李纳 +4 位作者 吴又明 王金生 耿文静 蓝海龙 陈光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共5页
目的观察内源性转录因子增强子结合蛋白-4(AP-4)沉默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和RL95-2)分为NC组、si#1组、si#2组,si#1组转染siTFAP4片段1,si#2组转染si-TFAP4片段2,NC组转... 目的观察内源性转录因子增强子结合蛋白-4(AP-4)沉默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和RL95-2)分为NC组、si#1组、si#2组,si#1组转染siTFAP4片段1,si#2组转染si-TFAP4片段2,NC组转染对照siRNA。采用Hoechest 33258染色观察凋亡核形态,采用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术测算细胞凋亡率,采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存活素(Survivin)mRNA表达,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Survivin编码基因BIRC5的启动子区域内是否存在AP-4的结合位点,采用染色体免疫共沉淀技术验证AP-4是否结合到BIRC5的启动子区域,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BIRC5的启动子转录激活情况。结果在HEC-1-A、RL95-2细胞中,与NC组相比,si#1组、si#2组凋亡核型细胞数均增加,细胞凋亡率均增加,Survivin mRNA相对表达量均减少(P均<0.05)。BIRC5的启动子区域内存在一个高置信度的AP-4结合位点,沉默HEC-1-A、RL95-2细胞内源性AP-4后能降低AP-4对BIRC5启动子区域的结合并抑制其转录激活状态。结论沉默内源性AP-4能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为降低了AP-4对Survivin的转录激活,从而诱导了肿瘤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因子增强结合蛋白4 子宫内膜癌 存活素 细胞凋亡
下载PDF
补肺益肾活血法对COPD稳定期炎症细胞因子及T淋巴细胞免疫影响的临床研究——附40例临床资料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元雯 宋长丽 杨佩兰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COPD稳定期风险低的患者共78例,按... 目的:观察补肺益肾活血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炎症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COPD稳定期风险低的患者共78例,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基础干预及短、长效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肺益肾活血中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IL-8、TNF-α、CD4+、CD8+水平、肺功能状况及随访6个月内急性加重次数。结果:(1)治疗后,2组IL-8、TNF-α及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CD4+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IL-8、TNF-α及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D4+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后,2组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随访6个月,治疗组急性加重率1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1.58%(P<0.05)。结论:补肺益肾活血法可通过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改善肺功能、减少急性加重次数,从而延缓COPD稳定期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补肺益肾 活血 炎症细胞因子 T淋巴细胞 中药复方 中西医结合疗法 肺功能
下载PDF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抑制人肝癌细胞内的肝刺激因子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媛 董凌月 安威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634-639,共6页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对人肝癌细胞内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抑制HSS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目的探讨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对人肝癌细胞内肝刺激因子(hepatic stimulator substance,HSS)表达的影响及其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抑制HSS表达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胶迁移电泳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研究C/EBPα与HSS启动子的体外相互作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测定h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 EMSA实验证实C/EBPα可以与hHSS启动子-343/-330区域内的C/EBPα结合位点结合,对hHSS表达具有负性调节作用,C/EBPαsiRNA转染入HepG2细胞后,hHSS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升高。但C/EBPα表达下降并不影响EGF对hHSS表达,而EGF不改变C/EBPα的活性和表达。结论 C/EBPα可通过C/EBP位点抑制hHSS的表达,但不参与EGF对hHSS的转录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刺激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CCAAT/增强结合蛋白α
下载PDF
人参根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自噬、增殖和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李芳宇 齐滨 +4 位作者 边帅 赵月 卢姝言 王佳雯 赵大庆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597-2602,共6页
目的:研究人参根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自噬、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脾淋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刀豆蛋白A,5μg/mL)和不同质量浓度人参根提取物组(32、125、500μg/mL,以冻干粉末计)。... 目的:研究人参根提取物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自噬、增殖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小鼠脾淋巴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刀豆蛋白A,5μg/mL)和不同质量浓度人参根提取物组(32、125、500μg/mL,以冻干粉末计)。各组细胞加入相应药物培养48 h后,分别采用吖啶橙染色法检测细胞的自噬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β3(LC3B)、酵母ATG6同源物(Beclin-1)的表达水平以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32、125、500μg/mL人参根提取物均能够增加小鼠脾淋巴细胞酸性自噬体的数量(P<0.05或P<0.01);125、500μg/mL人参根提取物均可显著提高细胞存活率,显著提高细胞中IL-4、IL-6和TNF-α的水平,显著促进细胞中LC3BⅠ向LC3BⅡ转化,显著上调细胞中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提高AMP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AKT和mTOR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人参根提取物能通过激活AMPK、抑制AKT活化来抑制mTOR活性,从而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发生自噬、激活脾淋巴细胞活性、调节细胞因子分泌以发挥免疫增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根提取物 淋巴细胞 自噬 细胞因子 免疫增强作用
下载PDF
转移因子对鸡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观察
13
作者 郑蓓 常维山 《兽药市场指南》 2013年第3期50-51,共2页
摘要:转移因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免疫增强剂.在家禽疾病防治中应用较广,且效果显着。目前的转移因子商品化普遍,应用于生产中增强鸡对疾病的免疫力。本文选用一种转移因子.通过体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测其的作用。结果表明转移因... 摘要:转移因子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免疫增强剂.在家禽疾病防治中应用较广,且效果显着。目前的转移因子商品化普遍,应用于生产中增强鸡对疾病的免疫力。本文选用一种转移因子.通过体外脾脏淋巴细胞增殖实验测其的作用。结果表明转移因子能显着提高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且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本实验表明转移因子对机体免疫有确实增强作用,可应用于生产中.对实际生产有指导意义。关键词:鸡;转移因子;淋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增殖 转移因子 实验观察 脾脏 疾病防治 免疫增强 增强作用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屈艳香 戴桂红 +1 位作者 周慧玲 于鸿 《癌症进展》 2022年第8期775-777,788,共4页
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LF2),亦称为核因子45,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中。ILF2常与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结合,在多个方面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DNA和RNA代谢的多个通路。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ILF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 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2(ILF2),亦称为核因子45,广泛表达于人体正常组织中。ILF2常与白细胞介素增强子结合因子3(ILF3)结合,在多个方面调节基因的表达,参与DNA和RNA代谢的多个通路。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ILF2在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增殖、影响细胞周期进程、参与上皮-间充质转化,并与肿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新生血管生成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生物标志物。本文就ILF2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2 预后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柴胡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丹虹 王国平 《西部中医药》 2020年第9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柴胡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承气汤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柴胡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入院顺序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乌司他丁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柴胡承气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腹痛消失、体温恢复、肛门排便及腹胀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等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变化更显著(P<0.05)。结论:柴胡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可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其T淋巴细胞亚群和炎症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炎症因子 中西医结合 柴胡承气汤 乌司他丁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患者内膜组织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β-连环素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先华 刘婷 王青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1年第7期1444-1448,1542,共6页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因子宫腺肌病于本院就诊并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分为在位内膜组织组及异位内膜组... 目的:检测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LEF1)、β-连环素(β-catenin)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3月因子宫腺肌病于本院就诊并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分为在位内膜组织组及异位内膜组织组;宫颈原位癌患者8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内膜组织中LEF1 mRNA、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蛋白表达;Pearson法分析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相关性及与临床特征关系。结果:LEF1、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及蛋白阳性表达率均异位内膜组最高、在位内膜组居中、对照组最低(P<0.05)。子宫腺肌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LEF1 mRNA与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均呈正相关(r=0.475、0.658,P<0.05),在位、异位内膜组织中LEF1、β-catenin阳性表达与LEF1、β-catenin阴性表达者子宫大小/腺肌病灶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LEF1、β-catenin在子宫腺肌病患者异位、在位内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其异常表达可能与子宫腺肌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异位内膜组织 在位内膜组织 淋巴增强结合因子1 Β-连环素
下载PDF
淫羊藿多糖脂质体对鸡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L-4和IFN-γ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高焕 王德云 +3 位作者 郭利伟 张欣兴 赵晓娟 赵晓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5-121,共7页
为研究淫羊藿多糖脂质体(EPSL)增强免疫的作用机理,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EPSL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L-4和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以淫羊藿多糖(EPS)作为对照。结果表明,EPSL在体外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 为研究淫羊藿多糖脂质体(EPSL)增强免疫的作用机理,采用MTT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了EPSL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及IL-2、IL-4和IFN-γmRNA表达的影响,以淫羊藿多糖(EPS)作为对照。结果表明,EPSL在体外可以显著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其中在31.250和3.906μg·mL-1时,无论是单独作用还是协同PHA作用效果都显著优于EPS;EPSL可提高淋巴细胞IL-2、IL-4和IFN-γmRNA的表达,其中在62.500和31.250μg·mL-1时,EPSL对3种细胞因子的诱生作用显著强于EPS,EPSL在62.500μg·mL-1时的作用最强,在31.250μg·mL-1时次之,并与剂量呈正相关。EPS经过脂质体包封后其提高淋巴细胞增殖及细胞因子IL-2、IL-4和IFN-γmRNA表达的作用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淫羊藿多糖脂质体 增强免疫 淋巴细胞增殖 细胞因子
下载PDF
免疫增强剂提高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在SPF鸡体中细胞因子的免疫应答 被引量:7
18
作者 陆吉虎 吴培培 +2 位作者 张雪花 侯继波 唐应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08-413,共6页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 为探讨免疫增强剂(VA5)提高SPF鸡免疫功能的机理,将SPF鸡分别免疫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含VA5的H9灭活疫苗、含IL-4和/或IFN-γ真核质粒的H9亚型禽流感灭活疫苗,另设空白对照。检测免疫鸡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数目及IL-4和IFN-γ细胞因子含量的变化及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在14日龄、17日龄和21日龄和28日龄,免疫IL-4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佐剂与H9组的CD4^+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免疫IFN-γ和H9、IL-4与IFN-γ和H9以及VA5增强剂与H9组的CD8^+淋巴细胞亚群上升快且比例高于其他组,IL-4的上升趋势与CD4^+细胞类似,IFN-γ的上升趋势与CD8^+类似。免疫含VA5的禽流感(H9亚型)灭活苗组在免疫后第2周、3周和4周血清HI效价达到7lg2以上,高于其他各免疫组。说明,与直接添加IL-4和IFN-γ的细胞因子质粒组相比,VA5免疫增强剂能够促进SPF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提高CD4^+、CD8^+T淋巴细胞的比例,并诱导IL-4和IFN-γ细胞因子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强 CD4+ T淋巴细胞 CD8+T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血凝抑制抗体
下载PDF
人肝再生增强因子下调钙结合蛋白S100A11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邵凤娟 成军 +6 位作者 马英骥 洪源 郭江 王巧侠 杨倩 纪冬 王琳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 目的探讨人肝再生增强因子(ALR)对钙结合蛋白S100A11启动子(S100A11p)转录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确定S100A11p区域,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S100A11p,克隆至真核报告载体pCAT3中,构建pCAT3S100A11p报告载体;以该质粒转染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报告基因编码产物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的表达活性,并以人ALR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ALR共转染的HepG2细胞系,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CAT的表达活性。结果pCAT3S100A11p在HepG2细胞中具有CAT的表达活性;以pcDNA3.1(-)ALR和pCAT3S100A11p共转染HepG2细胞,CAT表达活性是单独转染细胞组pCAT3S100A11p的0.42倍。结论所克隆的S100A11启动子有启动子的转录活性,ALR的转基冈表达具有对S100A11基因的下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细胞再生增强因子 S100A11启动子 基因表达 结合蛋白
下载PDF
音猬因子与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在小鼠胚胎呼吸系统的早期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玉瑾 李慧超 +3 位作者 张宏权 景雅 杨艳萍 崔慧林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78-682,共5页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信号通路成员与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在呼吸系统的早期表达与其发育的联系。方法胚龄9.0~13d小鼠胚胎呼吸系统各年龄段不小于3个,连续石蜡切片,用抗音猬因子(Shh)、抗patched1(Ptcl)、抗smoothened(Smo)、抗胰岛... 目的探讨音猬因子信号通路成员与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在呼吸系统的早期表达与其发育的联系。方法胚龄9.0~13d小鼠胚胎呼吸系统各年龄段不小于3个,连续石蜡切片,用抗音猬因子(Shh)、抗patched1(Ptcl)、抗smoothened(Smo)、抗胰岛素增强子结合蛋白(ISL1)和抗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胚龄10d,Shh表达在前肠内胚层腹侧壁。胚龄11~12d,Ptc1表达在气管、支气管和肺内分支上皮。胚龄13d,Ptc1只表达在肺内分支上皮。胚龄9d,ISL1表达在前肠内胚层腹侧壁。胚龄10~12d,ISL1表达在前肠(气管)腹侧壁和支气管侧壁上皮及邻近的间充质内。胚龄13d,ISL1表达减弱,始终未见在肺内有阳性表达。胎龄12~13d,与气管后壁、支气管内侧壁上皮Ptc1表达减弱处相邻的间充质出现α-SMA阳性平滑肌细胞,其与对侧间充质ISL1阳性细胞的分布呈背-腹侧或内-外侧模式。气管腹侧及肺芽外侧间充质中可见ISL1与Smo共表达细胞。结论 ISL1在气管及肺芽的发育中可能与Shh信号系统协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猬因子 胰岛素增强结合蛋白 呼吸系统 胚胎 免疫组织化学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