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2篇文章
< 1 2 1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治疗后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和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1
作者 刘小军 茹晋丽 +1 位作者 李小峰 张少然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第24期43-44,46,共3页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SLE初发患者14例,所有患者SLEDAI评分均大于10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 目的对比治疗前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s)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和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BAF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收集SLE初发患者14例,所有患者SLEDAI评分均大于10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收集血液标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SLE患者外周血PBMCs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同时,纳入10例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后14例SLE患者SLEDAI评分均低于10分,病情稳定,SLE患者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PBMC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0.05)。患者组治疗后12周与治疗前相比PBMC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 SLE患者PBMCs BAFF和BAFF-R mRNA表达水平随病情好转而下降,可以作为疾病活动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 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受体 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外周B淋巴细胞BCR二次重排(编辑/修正)与选择
2
作者 姚新生 孙万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9-192,F0003,共5页
关键词 b淋巴细胞 基因重排 bCR 抗原特异性细胞 获得性免疫 编辑 二次 抗原受体
下载PDF
CD19 CAR-T细胞治疗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及青少年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毓 薛玉娟 +4 位作者 左英熹 贾月萍 陆爱东 曾慧敏 张乐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3-588,共6页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 目的探讨CD19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治疗对于儿童及青少年难治/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1年3月接受CD19 CAR-T治疗的<25岁难治/复发B-ALL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该疗法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共纳入64例难治/复发B-ALL患者,男35例、女29例,中位年龄8.5(1.0~17.0)岁。CD 19 CAR-T回输后1个月进行短期疗效评估,64例患者均获得完全缓解(CR)/完全缓解兼部分血细胞计数缓解(CRi),其中有62例患者达骨髓微小残留病灶(MRD)阴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及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发生率分别为78.1%及23.4%。共22例患者复发,中位复发时间10.1个月,4年总生存(OS)率为(66.0±6.0)%,4年无白血病生存(LFS)率为(63.0±6.0)%。长期随访结果显示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LFS和OS率均优于未桥接移植患者(4年LFS率:81.8%±6.2%对24.0%±9.8%,4年OS率:81.4%±5.9%对44.4%±11.2%;均P<0.01)。结论CD 19 CAR-T可有效治疗难治/复发B-ALL,输注后桥接allo-HSCT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 CD 19 难治 复发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的建立
4
作者 徐菁 何柳 +3 位作者 周芳婷 潘勤 陈姗 罗靓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9,共6页
为构建稳定表达人源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将编码人TLR1、TLR2和TLR6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CDH-CMV-MCS-EF1-GFP-puro慢病毒载体上,测序正确后经293T细胞包装成完整具备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转染Nalm-6细胞(TLR2^(-)),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 为构建稳定表达人源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将编码人TLR1、TLR2和TLR6的基因分别克隆到pCDH-CMV-MCS-EF1-GFP-puro慢病毒载体上,测序正确后经293T细胞包装成完整具备感染性的病毒颗粒,转染Nalm-6细胞(TLR2^(-)),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TLR2分子的Nalm-6细胞(TLR2^(+))。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状态和绿色荧光表达情况,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增殖水平。结果显示: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成功转染慢病毒的Nalm-6细胞表达绿色荧光和嘌呤霉素抗性。Western Blot检测到TLR2在Nalm-6细胞中成功表达,且TLR2信号的激活明显增强PI3K-AKT信号轴分子的磷酸化水平。CCK-8和流式细胞术发现TLR2活化可提升细胞存活率,促进细胞增殖。研究成功构建了过表达TLR2分子的B淋巴细胞系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验证TLR2活化不仅能够增强B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传导,还可促进细胞增殖。此模型为进一步探究TLR2通路对B细胞抗感染免疫功能的影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2 慢病毒载体 b淋巴细胞 PI3K-AKT信号通路 细胞增殖
下载PDF
颈动脉超声参数、B淋巴细胞与冠心病病人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
5
作者 胡科丹 寇艳 +3 位作者 邢文静 高明 罗铃 刘庆虹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0期3742-3748,共7页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参数、B淋巴细胞与冠心病病人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泸州市人民医院的30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血管内斑块是否稳定分为斑块稳定组(120例)和斑块... 目的:探究颈动脉超声参数、B淋巴细胞与冠心病病人斑块稳定性的关系及其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就诊于泸州市人民医院的300例冠心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人血管内斑块是否稳定分为斑块稳定组(120例)和斑块不稳定组(18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病人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评价。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颈动脉各项参数和B淋巴细胞对于冠心病病人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同时分析两组预后不良事件与颈动脉超声参数和B淋巴细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颈总动脉硬化程度(β)、弹性系数(Ep)、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颈动脉中层厚度(IMT)是冠心病病人斑块稳定性的独立危险因素,而颈动脉顺应性(CAC)是其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B淋巴细胞、β、CAC、Ep、PWVβ和IMT联合预测冠心病病人斑块不稳定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36[95%CI(0.826,0.859)],高于各项指标单独预测的AUC。基于7项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验证结果显示,内部验证前后AUC分别为0.857[95%CI(0.766,0.879)]、0.838[95%CI(0.764,0.883)],敏感度分别为88.35%、87.66%,特异度分别为78.54%、78.03%,校准曲线平均绝对误差(MAE)均为0.015,提示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精准度。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颈动脉超声参数(β、Ep、PWVβ、IMT)、B淋巴细胞与冠心病病人斑块不稳定和预后不良事件的发生呈正相关(P<0.05),CAC与之呈负相关(P<0.05)。结论:冠心病病人颈动脉超声参数(β、Ep、CAC、PWVβ、IMT)、B淋巴细胞与斑块稳定性及预后存在相关性,可用于疾病的预测和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颈动脉超声参数 b淋巴细胞 斑块稳定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6
作者 陈成璇 翁开枝 +3 位作者 温红 庄树铨 吴兴国 郑湧智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6-1364,共9页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 目的:探讨儿童亚二倍体核型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12月福建省5家医院收治的1287例初诊BCP-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染色体核型将患儿分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早期治疗反应[诱导治疗中及诱导后的微小残留病(MRD)]及远期疗效[总生存率(OS)及无事件生存率(EFS)],并进一步探讨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87例B-ALL患儿中28例(2.2%)为亚二倍体核型。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P=0.004),而两组在性别比例、初诊年龄分组、早期治疗反应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5年EFS及OS率分别为75.0%(95%CI:66.8%-83.2%)、77.8%(95%CI:69.8%-85.8%)均低于不伴有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的79.6%(95%CI:78.4%-80.8%)、86.4%(95%CI:85.4%-87.5%)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进一步按危险度分层进行亚组分析显示,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组5年EFS及OS率均显著低于不伴亚二倍体核型BCP-ALL的低危(LR)组[LR组EFS:91.4%(95%CI:88.4%-93.6%),P<0.001;OS:94.7%(95%CI:92.1%-96.4%),P<0.001];与除外亚二倍体核型的中危(IR)组BCP-ALL患儿相近[IR组EFS:79.4%(95%CI:74.9%-83.2%),P=0.343;OS:87.3%(95%CI:83.6%-90.2%),P=0.111];均高于高危(HR)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组EFS:58.7%(95%CI:52.6%-64.8%),P=0.178;OS:69.9%(95%CI:63.5%-75.4%),P=0.4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白细胞计数及诱导治疗中对OS及EFS均无显著的影响;染色体数目<40的患儿OS更低(P=0.026),但对EFS无显著影响;诱导治疗后MRD≥0.01%是更低OS及EFS的危险因素(P分别为0.002、0.001)。结论:儿童亚二倍体核型BCP-ALL预后中等,诱导治疗后MRD≥0.01%可能为其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二倍体核型 前体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下载PDF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乳酸脱氢酶、前白蛋白及二者比值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
7
作者 宋丽丽 马平 +2 位作者 管玉洁 黄闪 刘炜 《现代临床医学》 2024年第5期326-32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 目的:探讨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儿乳酸脱氢酶(LDH)、前白蛋白(PA)及二者比值(LPR)与化疗早期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收治的B-ALL患儿126例,观察患儿初诊时(化疗前,T0)、化疗第3 d(T1)、化疗第33 d(T2)的LDH、PA水平及LPR值。按照化疗第33 d微小残留病比例,将患儿分为疗效良好组(n=94)和疗效不良组(n=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化疗早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T1时患儿LDH及LPR低于T0,且T2低于T1(P<0.05);T2时PA高于T1(P<0.05)。临床危险度为高危、T0-WBC≥100×10~9/L、T0及T2时的LPR较高是患儿化疗早期疗效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后,B-ALL患儿LDH及LPR呈逐渐下降趋势,PA呈逐渐上升趋势,LPR与患儿化疗早期疗效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乳酸脱氢酶 前白蛋白 乳酸脱氢酶与前白蛋白比值 化疗 早期疗效 相关性
下载PDF
TNFAIP3表达水平对MRL/lpr小鼠B淋巴细胞功能及其炎症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栾春艳 孙艺萱 李晓岚 《皮肤病与性病》 2024年第4期205-209,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对MRL/lpr小鼠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在免疫及炎症反应中发挥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腺相关病毒(AAV)感染提高MRL/lpr小鼠TNFA...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对MRL/lpr小鼠B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在免疫及炎症反应中发挥功能的具体作用机制,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腺相关病毒(AAV)感染提高MRL/lpr小鼠TNFAIP3的表达,RT-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B淋巴细胞中TNFAIP3、Toll样受体7(TLR7)、Toll样受体9(TLR9)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抗ds-DNA抗体、TNF-α和IL-6的水平,分析TNFAIP3与TLR7/TLR9之间的关系。结果成功过表达MRL/lpr小鼠B淋巴细胞的TNFAIP3后,该组小鼠血清中抗ds-DNA抗体、TNF-α和IL-6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及RT-qPCR检测显示TLR7、TLR9蛋白及mRN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TNFAIP3可能通过抑制B淋巴细胞中TLR7/TLR9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抑制MRL/lpr小鼠体内自身抗体和炎症因子的产生,从而缓解MRL/lpr小鼠的病情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b淋巴细胞 TOLL样受体
下载PDF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道及回顾复习
9
作者 陶丽娜 周雪情 +1 位作者 陈洁晶 林树森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5期959-962,共4页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 目的:提高对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B-PLL)认识及诊断。方法:回顾分析本院一例B-PLL患者的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免疫分型、骨髓病理活检等临床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学习讨论,并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T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T-PLL)、毛细胞白血病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结果:骨髓形态学:淋巴系异常增生,多为幼淋巴细胞,占87.0%,其胞体较大,呈圆形或椭圆形;胞浆量较多,呈蓝色或淡蓝色;核多呈圆形,可见凹陷,染色质较疏松,核仁大而明显,1~2个。流式细胞免疫分型:考虑为成熟B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遗传学FISH检测5项均为阴性,排除其它淋巴增殖性疾病。综合患者骨髓形态学、临床表现及其它相关检查,考虑患者为B细胞幼淋细胞白血病。结论:外周血和骨髓中出现大量的幼淋巴细胞是确诊的B-PLL的必要条件,B-PLL的诊断主要依赖形态学结果、临床表现、免疫表型、遗传学等检查结果综合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型幼淋巴细胞白血病 骨髓形态学
下载PDF
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的AITL 1例
10
作者 徐腾飞 刘金立 朱永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7期1195-1198,共4页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淋巴瘤。本文报道1例伴单克隆B淋巴细胞和单克隆浆细胞增殖AITL患者的诊疗经过,以提高对AITL的认识及诊疗水平,从而减少漏诊和误诊。
关键词 单克隆b淋巴细胞 单克隆浆细胞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
下载PDF
新发胚系TP53突变致Li-Fraumeni综合征相关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
11
作者 徐启璐 冉学红 +3 位作者 孙艳花 刘军 卞倩玉 刘丽萍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08,共3页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 患者男性,13岁。因持续性腰背部疼痛伴有间断性牙龈出血及鼻出血半个月于2020年10月就诊于潍坊市人民医院。血常规:白细胞(WBC)3.99×10^(9)/L,血红蛋白(HGB)101 g/L,血小板(PLT)55×10^(9)/L,C反应蛋白(CRP)138.3 mg/L。实验室检查:腹部彩超示肝左叶前后径8.0 cm,肝右叶斜径16.1 cm;脾大,20.4 cm×5.8 cm。骨髓形态: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61%,外周血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17%。免疫分型:异常B淋巴细胞占有核细胞的14.7%,普通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B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骨髓染色体:46,XY[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基因 胚系突变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Li-Fraumeni综合征
下载PDF
Zeste同源物2增强子在桥本甲状腺炎B淋巴细胞亚群中的表达及其抑制剂的治疗机制及效果研究
12
作者 易圣果 曹业迪 +9 位作者 赵雪 卢桂芝 张杨 丛铁川 张澜波 张继新 梁振威 屈晨雪 张俊清 高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39-2645,共7页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 背景甲状腺自身抗体是诊断桥本甲状腺炎(HT)的标志,B淋巴细胞在HT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Zeste同源物2增强子(EZH2)是一种表观遗传学蛋白,在淋巴细胞的发育与功能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目的本研究探讨EZH2在HT甲状腺组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EZH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甲状腺炎(EAT)模型中的治疗作用。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0—2020年6例行甲状腺手术的患者,取肿瘤对侧的甲状腺组织(HT及正常甲状腺组织各3例),通过RNA-seq筛选B淋巴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收集16例HT患者的甲状腺组织和8例健康对照(HD)甲状腺组织,分别利用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验证EZH2在HT甲状腺组织中B淋巴细胞中的表达;收集25例HT甲状腺细针穿刺液(FNA)、19例HT外周血以及12例健康人外周血样本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检测EZH2在浆母细胞及浆细胞中的表达改变。将15只7周龄NOD.H-2^(h4)小鼠EAT模型分为对照组(n=5)、EAT无注射(n=5)或注射EZH2抑制剂GSK126处理组(10 mg/kg,腹腔注射3次/周,n=5),8周后观察甲状腺炎症程度及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水平的改变。结果RNA-seq结果显示,相较于正常甲状腺组织,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水平上调,一些与B淋巴细胞表型相关的基因例如CD19、CD27、CD38、CD52相应增加。免疫组化结果显示,16例HT甲状腺组织标本中EZH2免疫组化染色均可在生发中心(GC)见到阳性细胞,呈强阳性,8例正常甲状腺组织染色中未观察到阳性细胞。HT甲状腺组织中EZH2染色高表达在GC区,EZH2特异性地表达在CD_(19)^(+)B淋巴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HT FNA样本中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及浆细胞比例均高于HD外周血、HT外周血样本(P<0.01),HT FNA样本中EZH2在CD_(19)^(+)B淋巴细胞、浆母细胞中的阳性比例高于HT外周血(P<0.005)。小鼠实验中,EAT组甲状腺的淋巴细胞浸润较对照组增加。GSK126处理组炎症程度评分和TgAb水平高于对照组,低于EAT组(P<0.001)。结论EZH2在HT甲状腺组织CD_(19)^(+)B淋巴细胞中表达异常升高,可能促进了B淋巴细胞分化成浆细胞进而促进自身抗体生成破坏甲状腺,EZH2抑制剂可以减缓EAT模型甲状腺炎症程度。浆母细胞中EZH2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HT的发病机制,EZH2可能成为治疗HT的新靶点,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b淋巴细胞亚群 Zeste同源蛋白2增强子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靶向治疗
下载PDF
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其作用机制
13
作者 代雨鑫 梁立春 +5 位作者 彭琳茜 孟凡奇 韩献锋 张玥 杨玉 商宇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实验第1~5天每天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以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从造模第6天开始每天给予25 mg/kg齐墩果酸处理,连续28 d作为干... 目的:研究齐墩果酸对B淋巴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在实验第1~5天每天给昆明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0 mg/kg以建立免疫抑制动物模型。从造模第6天开始每天给予25 mg/kg齐墩果酸处理,连续28 d作为干预组,同时设置模型组和空白组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小鼠的骨髓B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为探索齐墩果酸的作用机制,进一步使用PubChem数据库获得齐墩果酸的化学结构,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齐墩果酸的药物靶点,通过String平台对潜在的药物靶点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基因本体(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给药28 d后,模型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IgD与B220双阳性细胞)百分率为(2.585±0.248)%,明显低于空白组的(8.235±0.3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免疫抑制动物模型成功建立;而齐墩果酸干预组的成熟B细胞亚群百分率为(3.395±0.445)%,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到PTPN1、CD81等齐墩果酸的潜在药物靶点。经String平台分析和Cytoscape绘图计算后,连通性排名前5的节点蛋白有PPARG、PTGS2、PPARA、MAPK3和HMGCR。通过GO生物过程富集分析及KEGG信号通路分析得出,齐墩果酸的药理作用富集于脂质储存的负调控等生物过程及B细胞受体(BCR)信号通路。结论:齐墩果酸能够增加骨髓成熟B细胞亚群的百分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BCR信号通路在B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b淋巴细胞发育 网络药理学 信号通路
下载PDF
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14
作者 尹莎 刘安生 +2 位作者 樊晔 夏蕊 张艳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65-1675,共11页
目的:分析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探索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与B-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基于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健康对照者与B-ALL患儿差异表达的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在B-ALL复发组和未复... 目的:分析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在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的表达,探索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与B-ALL患儿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基于GEO和TARGET数据库,分析健康对照者与B-ALL患儿差异表达的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及其在B-ALL复发组和未复发组的差异表达。采用Cox单因素回归及Lasso回归方法筛选候选基因并构建B-ALL特异性的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通过Cox多因素回归评估所构建的预后模型的应用价值,并分析B-ALL不同亚型的风险评分情况。在真实世界中,通过B-ALL患儿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预后模型与临床结局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还分析了该预后模型与其他B-ALL预后模型的相关性。最后,采用Metascape评估与该预后模型相关基因的信号通路及功能富集状态,以探究其潜在机制。结果:在B-ALL中特异性表达且与B细胞发育相关的基因共1097个,其中27个基因在B-ALL复发组中表达上调,37个基因在B-ALL复发组中表达下调。采用Cox单因素回归及Lasso回归方法,筛选出14个基因纳入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预后模型(CDC25B、CKAP4、DSTN、IGF2R、NDUFA4、ODC1、PAX5、SH3BP4、SLC27A5、APAF1、ARRB2、HHEX、IL13RA1、UVRAG)。基于14个基因的预后模型对TARGET数据库中134例B-ALL患儿进行风险评分,高风险评分组(评分>0.11)的患儿预后差于低风险评分组(评分≤0.11)的患儿。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该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可作为B-ALL患儿独立预后因素,并且低风险评分组中高二倍体阳性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高风险评分组,而高风险评分组中TCF3/PBX1阳性患儿的比例显著高于低风险评分组。同时,真实世界数据显示,高风险评分组的B-ALL患儿预后差于低风险评分组的患儿,且B-ALL死亡组患儿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的风险评分高于B-ALL未死亡组。此外,根据代谢相关基因预后积分系统计算的风险评分与该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预后模型计算的风险评分具有正相关性。最后,差异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提示,B-ALL患儿的预后风险与胚胎向各系统发育分化过程,尤其与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相关。结论:在B-ALL中特异性表达的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与B-ALL患儿的预后相关,其中14个基因构成的预后模型有望成为儿童B-ALL新的预后判断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发育相关基因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预后 儿童
下载PDF
CD93^(+)B淋巴细胞亚群在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牛长平 孙思予 刘冬妍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7-272,共6页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 CD93表达于原B(pro-B)细胞、前B(pre-B)细胞以及各种不成熟B细胞,CD93可以和膜突蛋白(moesin)、多聚素2(MMRN2)等分子相互作用参与细胞迁移、黏附和吞噬过程,进而在炎症以及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检测CD93+B细胞亚群对炎症及炎症相关疾病,如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的胃炎、脓毒症、非肥胖型糖尿病以及牙周炎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93 b淋巴细胞亚群 胃炎 脓毒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综述
下载PDF
来那度胺致多发性骨髓瘤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6
作者 何晓玉 马薇 +7 位作者 荣爱红 田文灏 闫洪超 王冲 邢彩霞 刘爱琪 尹亚南 石凤芹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期119-122,共4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肿瘤的一种类型,是以恶性浆细胞在骨髓克隆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导致贫血和相关的血细胞减少、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溶骨性骨病、高钙血症和肾功能不全。近年来新药的广泛应用,延长了MM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随访率,但使远期并发症相对增多,其中第二原发肿瘤已经成为新的临床难题。本文报道1例来那度胺致MM继发第二原发肿瘤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停止服用来那度胺4个月后完全缓解,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来那度胺 第二原发肿瘤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CAR-T细胞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17
作者 王楣艳 蔡梦洁 +1 位作者 朱明清 仇惠英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3期381-386,共6页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 目的 探讨CAR-T细胞疗法治疗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2年1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接受CAR-T治疗的21例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探讨CAR-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21例老年B-ALL患者CAR-T治疗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中性粒细胞缺乏症发生率分别为:38.1%(8/21),42.9%(9/21)和28.6%(6/21);与CAR-T回输前相比,CAR-T后一周白细胞绝对计数无显著差异,一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中性粒细胞计数在CAR-T后一周和一个月均无显著差异(P>0.05),C反应蛋白在CAR-T后7天显著升高,30天后显著降低(-3 d vs 7 d,P=0.007;30 d vs 7 d,P=0.000 6);首次输注CAR-T后完全缓解率(complete remission,CR)为85.7%(18/21),中位随访时间为17个月;CAR-T后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81.0%,与性别、CAR-T细胞类型、费城染色体、高肿瘤负荷、桥接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治疗次数、LDH值以及血小板计数均无相关性(P>0.05),中位PFS为13个月;R/R B-ALL患者CAR-T治疗后CR率为75%(6/8),PFS率为67.5%,中位PFS时间为12个月;回输CAR-T后复发时间平均为10.2个月。结论 CAR-T细胞疗法用于治疗老年B-ALL患者具有较好的缓解率,为预后差的老年B-ALL患者提供有潜能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CAR-T细胞疗法 预后
下载PDF
木犀草素通过与B淋巴细胞瘤-2蛋白结合抑制硅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李芸芸 丁选胜 +6 位作者 周家伟 刘紫琴 杨雪莲 刘亚锋 郭健强 胡东 吴静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8期7-15,共9页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 目的探究中药丹参有效成分在治疗硅肺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方法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出中药丹参治疗硅肺的有效成分和关键靶点。热转移实验检测有效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上皮细胞的迁移能力,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的标志蛋白、纤维化标志蛋白以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中药丹参的有效成分木犀草素与硅肺关键靶点B淋巴细胞瘤-2(BCL-2)具有最低的结合能,热转移实验验证木犀草素与BCL-2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稳定性。细胞划痕实验显示木犀草素能够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的上皮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证明木犀草素能够抑制BCL-2蛋白的表达,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刺激组相比,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抑制上皮间质转化及胶原蛋白的形成,进而抑制纤维化的进程。木犀草素给药及沉默BCL-2后能够促进细胞凋亡。结论木犀草素能够与BCL-2结合进而抑制硅肺纤维化的进程,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木犀草素能够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硅肺 木犀草素 b淋巴细胞瘤-2 上皮间质转化 细胞凋亡
下载PDF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及其受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陈彩合 马淑燕 黄文辉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免... 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最常见的并发症,同时也是引起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B-cell activating factor,BAFF)在B细胞生长、发育和分化中具有重要的免疫调节作用,BAFF过度表达与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BAFF会导致自身抗体产生和免疫复合物在肾脏沉积,参与LN的发病过程。近年来针对血清BAFF在LN临床诊断、病情评估及相关治疗方面显示出可喜的应用前景,现就BAFF在LN中的相关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狼疮性肾炎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 b淋巴细胞刺激因子受体
下载PDF
穿心莲内酯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L1210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研究
20
作者 黄桔 赖宋贵 +2 位作者 陈姿颖 周越菡 罗俊 《海峡药学》 2024年第7期12-16,共5页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B-ALL)细胞L12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121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AND对L1210... 目的探究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cell acute lymphocytic leukemia,B-ALL)细胞L1210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L1210细胞,取对数生长期的细胞,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检测AND对L1210细胞活力的影响;Wright-Giemsa染色法观察AND对L1210细胞形态及数量的影响;JC-1染色观察经AND处理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经AND处理后细胞PI3K、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ND在一定时间及浓度内能显著降低L1210细胞活力;Wright-Giemsa染色结果显示,细胞经AND作用24 h后,细胞缩小、染色变深且数量明显减少;JC-1染色结果显示,随着AND浓度增大,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绿色荧光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D可下调PI3K、AKT蛋白表达。结论AND能抑制B-ALL细胞L1210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分子机制与PI3K/AKT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心莲内酯 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 凋亡 PI3K/AKT通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