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危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中淋巴结外侵犯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石磊 陶峰 +1 位作者 刘瑞敏 刘巧蓉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高危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p53,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spread,EC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 目的:探讨高危肿瘤蛋白53(tumor protein p53,TP53)突变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spread,ECS)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88例OSCC患者资料。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A1)、淋巴结转移不伴ECS组(A2)、淋巴结转移伴ECS组(A3)。比较各组TP53基因外显子(5-8)在原发灶及转移灶的缺失情况;ECS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及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相关性,TP53突变状态与ECS的相关性。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1组、A2组及A3组均发现TP53(5)纯合子缺失;A3组(10/30)发现TP53(6)纯合子缺失;A1组、A2组及A3组均未发现TP53(7)纯合子缺失;A2组(7/42)、A3组(10/30)及A3组(10/60)发现TP53(8)纯合子缺失;A1组1年和3年DFS分别为75.00%和70.83%,A2组1年和3年DFS率分别为70.59%和58.82%,A3组1年和3年DFS分别为46.67%和40.00%,A3组1年和3年DFS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A1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83.33%和75.00%,A2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73.53%和50.00%,A3组1年和3年OS分别为46.67和40.00%,A3组1年和3年OS显著低于其他2组(P<0.05);A3组发生TP53低危型突变(LR)4例(13.33%),TP53高危型突变(HR)12例(40.00%),TP53野生型突变(Wt)4例(13.33%),其他突变10例(33.33%)。其中,HR型突变与其他突变较其他类型发生例数多(P<0.05);吸烟、原发灶范围、野生型/低风险与高风险/其他与ECS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OSCC患者中ECS是DFS与OS的重要标志物,且ECS中以高危突变较为常见,说明TP53高危突变与OSCC中ECS存在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53 OSCC 淋巴结外侵犯 基因突变 相关性
下载PDF
淋巴结外侵犯程度是影响阴茎癌患者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2
作者 王进有 朱耀 +4 位作者 叶定伟 张世林 戴波 张海梁 秦晓健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3年第6期325-328,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对阴茎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ENE的患者生存预后的因子进行分析。方法回顾31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且病理证实ENE的阴茎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未行辅助治疗,术后均给予辅助... 目的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对阴茎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并对可能影响ENE的患者生存预后的因子进行分析。方法回顾31例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且病理证实ENE的阴茎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术前未行辅助治疗,术后均给予辅助放疗。应用显徽标尺测量淋巴结包膜至肿瘤外侵的最大距离,如果肿瘤破坏淋巴结包膜≥1/3,则认为该患者ENE距离不可测量。研究终点为总体生存期,生存分析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计算,并用Log-rank法对生存率进行比较,进一步对有意义的因子行Cox模型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ENE的发生率为51.8%。ENE患者中位总体生存期为18个月(95%CI 14.4~21.6个月),5年生存率为23%。ENE淋巴结数目≥3、ENE不可测量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对此类患者预后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仅ENE不可测量(HR:4.24)对总体生存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阴茎癌伴有腹股沟ENE时5年生存率较差,ENE距离是影响此类患者总体生存期的重要因子,当ENE距离不可测量时,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7.5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茎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下载PDF
探索淋巴结外侵犯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附2386例报告) 被引量:5
3
作者 丁平安 杨沛刚 +7 位作者 田园 郭子阳 郭洪海 刘洋 张志栋 王冬 李勇 赵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17-1025,共9页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 背景与目的:在第8版胃癌TNM分期中,淋巴结外侵犯被列为独立疾病登记变量之一,其阳性患者具有更高的疾病相关病死率和复发率,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探讨淋巴结外侵犯(extracapsular lymph node involvement,EC-LNI)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自2012年1月1日—2015年1月1日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2386例胃癌患者,分析EC-LNI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对胃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结果:2386例胃癌患者中EC-LNI(+)333例(13.96%),EC-LNI(-)2053例(86.04%)。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浸润深度pT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神经受侵、Ki-67增殖指数、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CA)19-9及CA72-4表达情况均与EC-LNI状态有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大小(P=0.010)、组织学类型(P=0.016)、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P=0.011)、肿瘤pTNM分期(P=0.003)、Borrmann分型(P=0.032)、脉管瘤栓浸润(P=0.022)均是发生EC-LNI的独立危险因素。2386例胃癌患者中共有2273例(95.26%)获得完整随访资料,全组患者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49.32%,5年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44.61%。其中EC-LNI(+)者5年OS为27.86%,5年DFS为25.39%,而EC-LNI(-)者5年OS、DFS分别为52.87%、47.79%,两组患者的5年OS、DF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EC-LNI数目(P=0.001)与胃癌患者预后有关,同时年龄、病灶部位、肿瘤直径、组织学类型、Borrmann分型、肿瘤浸润深度pT分期、淋巴结转移pN分期、肿瘤pTNM分期、Lauren分型、脉管瘤栓有无、Ki-67阳性比例、术后是否化疗也均与预后相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组织学类型(P=0.013)、浸润深度pT分期(P=0.020)、淋巴结转移pN分期(P=0.019)、肿瘤pTNM分期(P=0.001)、脉管瘤栓有无(P=0.031)和EC-LNI数目(P=0.001)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术后辅助化疗(P=0.003)是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结论:EC-LNI与胃癌患者的肿瘤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有无EC-LNI和EC-LNI数目均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4
作者 刘裔莎 肖杨 +1 位作者 李杭 孙华君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目的观察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被膜外侵犯(ENE)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 目的观察有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被膜外侵犯(ENE)状态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的直肠癌患者132例,收集整理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病理学评估ENE状态,分析ENE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32例患者中,发现ENE 63例(47.7%)。与ENE阴性组相比,ENE阳性组神经侵犯更多见,肿瘤出芽级别、T分期和N分期均更高,无病生存(DFS)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NE阳性与阴性组间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组织学级别、P53表达模式、Ki-67增殖指数和肿瘤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中ENE阳性状态提示肿瘤更具侵袭性,是一个负向的预后因素,与不良的生存结果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被膜侵犯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下载PDF
淋巴结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比率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放射性碘难治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罗子玉 秦建武 +3 位作者 房居高 郑晨 龚文博 黑虎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8期3856-3861,共6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次接受手术及碘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分析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 目的:探讨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初次接受手术及碘治疗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分析RAIR-DTC和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50例患者,男217例(33.4%),女433例(66.6%),年龄45(34,53)岁,>55岁患者123例(18.9%),存在淋巴结外侵犯171例(26.3%),发生远处转移18例(2.8%),淋巴结转移比率0.22(0.11,0.33)。20例(3.1%)患者累积碘治疗量>400 mCi,19例(2.9%)患者出现RAIR-DT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外侵犯( OR=19.833,95% CI:6.057~73.325, P<0.001)是累积碘治疗量增加的相关因素;年龄>55岁( OR=3.322,95% CI:1.136~9.466, P=0.024)、远处转移( OR=10.059,95% CI:2.508~38.888, P<0.001)、淋巴结外侵犯( OR=5.278,95% CI:1.707~19.813, P=0.006)和淋巴结转移比率( OR=34.724,95% CI:2.749~384.575, P=0.004)是RAIR-DTC的相关因素。 结论:淋巴结外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比率均是RAIR-DTC发生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应关注不同淋巴结转移特点对RAIR-DTC发生和累积碘治疗剂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比率 淋巴结外侵犯 放射性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
原文传递
舌癌浸润方式与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冯正虎 张文峰 赵怡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9-191,共3页
目的 :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颈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行根治性颈清扫术的 2 0例连续性舌癌病例 ,按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 ,以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淋巴结转移癌包... 目的 :探讨舌癌不同浸润方式与颈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析行根治性颈清扫术的 2 0例连续性舌癌病例 ,按Anneroth等描述的肿瘤浸润方式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 ,以常规HE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淋巴结转移癌包膜外侵犯情况。结果 :舌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多见于浸润方式为III、IV型的舌癌 ,包膜外侵犯在整个淋巴结被肿瘤取代或仅部分被肿瘤浸润时均可发生 ,癌细胞常成簇或以单个细胞形式浸润至淋巴结周围之脂肪间隙或淋巴结间 ,并可扩散至胸锁乳突肌。结论 :肿瘤浸润方式对评估舌癌的恶性程度有重要意义 ,对浸润方式为III、IV型的舌癌应采取根治性颈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浸润方式 淋巴结包膜侵犯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Ⅱ期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截点值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玲玲 蔡丽静 +2 位作者 李芳 张勐 刘月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10-514,共5页
目的探讨Ⅱ期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临床意义及影响预后的ENE垂直直径的截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存档的原发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标本... 目的探讨Ⅱ期乳腺癌阳性腋窝淋巴结结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临床意义及影响预后的ENE垂直直径的截点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2008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存档的原发非特殊型浸润性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标本287例,所有患者均有1~3枚腋窝淋巴结转移,镜下观察腋窝淋巴结转移及ENE情况,测量ENE的垂直直径,结合其他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287例中有ENE者80例,阳性率为27.9%,ENE的垂直直径中位数为2.5 mm(0.5~12 mm)。肿瘤直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淋巴结转移数越多,ENE的发生率越高;ER阴性者比阳性者发生率更高(P<0.05)。Kaplan-Meier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腋窝淋巴结ENE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及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分别为55.8%和84.4%,低于阴性组的90.6%和95.1%,5年DFS和OS时间均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NE阳性、HER-2阳性、分子分型是影响Ⅱ期乳腺癌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ER阳性患者与较好的预后相关。以ENE垂直直径3 mm为截点,>3 mm是影响患者D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与≤3 mm组相比,对5年DFS及OS影响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4.251(95%CI:2.382~7.586)和2.806(95%CI:1.146~6.883)。结论腋窝淋巴结ENE可能是Ⅱ期乳腺癌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ENE垂直直径是预后影响因素的独立预测指标,ENE垂直直径>3 mm有望作为乳腺癌患者预后风险预测的截点值应用于临床诊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侵犯 预后
下载PDF
荧光探针cMBP-ICG检测口腔鳞状细胞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及包膜外侵犯的探索性研究
8
作者 杨琳 王晶波 +3 位作者 黄小娟 任继亮 袁瑛 陶晓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96-1302,共7页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 目的·探索利用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cellular-mesenchymal epithelial transition factor,cMet)结合肽(c-Met-binding peptide,cMBP)-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实现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诊断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颈部淋巴结转移及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xtra-nodal extension,ENE)的可行性。方法·选取5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原发性OSC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制备、配制荧光探针cMBP-ICG,采用表面涂抹法对入组的患者颈部淋巴结清扫切除的可疑淋巴结进行实时荧光成像。收集并整理患者临床资料、病理结果及淋巴结实时荧光成像的荧光强度(fluorescence intensity,FI)数据,并根据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的FI对淋巴结转移与ENE进行预测。结果·术中对可疑淋巴结进行cMBP-ICG实时荧光成像,获得不同FI的实时成像结果。对5例患者的49个可疑淋巴结的分析结果显示,cMBP-ICG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84%,阳性预测值(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PPV)为67%,阴性预测值(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NPV)为100%。cMBP-ICG预测淋巴结ENE的敏感度为100%,特异度为93%,PPV为63%,NPV为100%。结论·表面涂抹式荧光探针cMBP-ICG术中实时荧光成像能较为有效地识别OSCC转移淋巴结及ENE,可作为术中诊断淋巴结转移及ENE的辅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淋巴结包膜侵犯 实时荧光成像 分子影像 细胞间充质-上皮转化因子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合并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肖开提.阿不都哈德尔 王理 +1 位作者 张文斌 王云海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0期1340-1343,1350,共5页
目的:评价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重新评估... 目的:评价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在结直肠癌肝转移行肝部分切除术后的预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8例行肝切除术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术后淋巴结病理标本进行重新评估,对临床病理资料、生存期进行关联分析,并通过 long-rank检验和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78例结直肠癌肝转移肝切除术后患者中39例有淋巴结被膜外侵犯,21例有多发肝转移灶,30例肝转移灶直径≥2 cm,34例肝切除术切缘范围≥1 cm,淋巴结转移阳性和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9例淋巴结被膜外侵犯病例,男女比例为1.05∶1,26例发生在结肠,21例为同时性肝转移,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性别、年龄、原发灶的部位、大小、浸润深度、肝转移程度、肝转移灶直径等无关,但与肝转移时间(P =0.037)、淋巴结转移数目(P =0.001)、肝转移灶数目(P =0.000)显著相关。(3)结直肠癌肝转移后行肝切除术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6(4~84)个月,淋巴结转移阴性患者为54(22~84)个月,淋巴结被膜外转移阴性患者为19(16~22)个月,淋巴结被膜外转移阳性患者为11(4~22)个月,3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8.699,P <0.01)。(4)淋巴结数目(P =0.021)、淋巴结被膜外侵犯(P =0.002)、术前术后辅助化疗(P =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淋巴结数目、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为影响肝转移灶切除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区域淋巴结的被膜外侵犯是肝切除术后的不良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淋巴结被膜侵犯 预后分析
下载PDF
食管鳞癌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预后相关因素的影响
10
作者 陈丹杰 孟祥瑞 +6 位作者 刘灿 刘颖 孟亚超 刘得恩 辛道 樊青霞 王峰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对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R0切除、淋巴结阳性的162例食管鳞癌患者,HE染色检测ENE情况。采用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以随访至少5 a... 目的:探讨淋巴结包膜外侵犯(ENE)对食管鳞癌病理分期和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R0切除、淋巴结阳性的162例食管鳞癌患者,HE染色检测ENE情况。采用门诊或住院复查方式进行随访,以随访至少5 a或患者死亡为终点事件。应用χ2检验对ENE和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应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ENE对预后的影响。结果:87例(53.7%)患者发生ENE。ENE的发生率与食管鳞癌的病理分期和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ENE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低于ENE阴性患者(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ENE为食管鳞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1),伴ENE阳性食管癌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RR=4.747,95%CI3.092~7.290)。结论:如将ENE的状态添进新的TNM分期系统,可更好指导预后判断。伴ENE的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差,应积极行辅助治疗,密切随访复发和转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淋巴结包膜侵犯 预后
下载PDF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影像表现与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晔 任静 +4 位作者 肖遵健 焦建华 秦卫军 曹琪 宦怡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adiologic extranodal extension,rENE)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 目的探讨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adiologic extranodal extension,rENE)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Gleason评分、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回顾性分析了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90例N1期PCa患者病例,根据有无rENE表现分为rENE+与rENE−两组,其中rENE+组67例,rENE−组23例。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组间差异,计算两组间ISUP分级分组的相对风险(relative risk,RR)值,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ENE与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Gleason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ENE+组患者ISUP 5的风险是rENE−组的2.6倍(RR=2.6,95%CI:1.477~3.676),rENE组患者ISUP≤3的可能是rENE+组的17.4倍(RR=17.4,95%CI:4.2~72.3)。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与rENE影像表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47(95%CI:0.363~0.688)、0.570(95%CI:0.367~0.716)。结论rENE与PCa患者Gleason评分、ISUP分级分组正相关,相较于rENE−患者,rENE+患者的原发灶恶性程度更高。rENE有望用于无创评估前列腺癌的恶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头颈部鳞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包膜侵犯 磁共振成像 GLEASON评分 ISUP分级
下载PDF
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的影像组学模型构建及对前列腺癌侵袭性的预测
12
作者 韩晔 任静 +4 位作者 肖遵健 申凡 杨庆玲 袁蕾 宦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46-651,共6页
目的构建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ENE)的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预测前列腺癌(PCa)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为PCa,且术后病理或MRI提示肿瘤为N1期的病人160例,平均年龄(68.6±9.19)岁。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了双参数(T... 目的构建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ENE)的影像组学模型,探讨其预测前列腺癌(PCa)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为PCa,且术后病理或MRI提示肿瘤为N1期的病人160例,平均年龄(68.6±9.19)岁。所有病人术前均进行了双参数(T_(2)WI+ADC)MRI检查。根据原发病灶的侵袭性,将病人按照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分组分为ISUP≥4组(124例)和ISUP<4组(36例)。使用随机分层抽样法将纳入病例以7∶3的比例分为训练集(112例)及测试集(48例)。采用5折交叉验证构建交叉验证集。由放射医师判定病人的影像rENE状态。采用FAE软件提取转移淋巴结的影像特征,选取8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以AUC值随特征数变化的波动程度评价稳定性。综合分析AUC值及模型稳定性筛选最优影像组学模型。ISUP≥4组和ISUP<4组间、训练集及测试集间一般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SUP≥4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ISUP≥4组的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rENE+占比均高于ISUP<4组(均P<0.05);ISUP≥4组中T4期的占比最高(49.2%),ISUP<4组中T_(2)期的占比最高(30.5%)(均P<0.05)。训练集与测试集间,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最终纳入由2个特征构建的Zscore_PCC_ANOVA_2_NB模型。该模型诊断rENE的AUC值在训练集、测试集及交叉验证集中均较高,分别为0.952、0.960和0.954。在训练集、测试集及全部病例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ISUP≥4组的AUC值分别为0.862、0.944和0.9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Zscore_PCC_ANOVA_2_NB模型及较高的tPSA值为ISUP≥4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rENE的影像组学模型对PCa的病理分级预测效能较高,可无创、定量预判PCa侵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影像诊断淋巴结包膜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侵犯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9
13
作者 张景峰 王仁法 张芳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43-546,共4页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结以外多系统侵犯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侵犯骨骼系统 4例 ,分别累... 目的 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在淋巴结以外多系统侵犯的影像学特征。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 ,侵犯骨骼系统 4例 ,分别累及髂骨、股骨、肱骨和脊柱 ,其中溶骨性破坏 3例 ,混合性改变 1例。侵犯软组织1例 ,MRI表现为等T1、长T2 信号的巨大肿块 ,增强后明显强化。肝脏侵犯 1例 ,CT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巨大肿块 ,伴有出血、坏死等不典型的肝肿瘤征象。脑室侵犯 3例 ,CT表现为脑室壁有多个稍高密度结节影 ,增强后结节均匀强化 ,周围的脑白质有水肿改变。鼻腔及鼻窦侵犯 3例 ,CT表现为鼻腔及鼻窦内软组织肿块和相对较轻的骨质破坏。侵犯胸部 3例 ,表现为纵隔、肺门区肿块影 ,增强扫描不强化。 1例肠系膜侵犯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不规则软组织肿块。结论 非霍奇金淋巴瘤结外多系统侵犯因其侵犯部位和生长方式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特异的影像学表现 ,结合临床和相关资料 ,可使其诊断准确率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 淋巴结外侵犯 CT 诊断
下载PDF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董梦丽 周梦倩 +1 位作者 张露 王旭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62-467,共6页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制定下咽癌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的规律、相关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以指导制定下咽癌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经手术治疗的下咽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行计数资料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模型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40例患者中,颈淋巴结总转移率为68.6%,cN0期患者隐匿性转移率为25.0%,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率为25.0%;淋巴结转移最常见区域Ⅱ、Ⅲ、Ⅳ区转移率分别为44.6%、45.2%、18.2%;Ⅰ、Ⅴ、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7%、10.4%、7.9%。66.7%转移淋巴结伴有结外侵犯。单因素分析显示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病理分级关系密切(P=0.012),与性别、年龄、原发病灶部位、肿瘤T分期均无关(均P>0.05)。本组患者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1.0%、49.1%。Cox回归分析表明转移淋巴结的直径(P=0.012)、数量(P=0.039)、结外侵犯(P=0.010)与下咽癌患者生存率明显相关。当转移淋巴结直径≥2.8cm、数量≥2枚、伴有结外侵犯时预后较差。结论:下咽癌恶性程度高,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预后较差。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对影响预后的淋巴结因素采取个体化治疗策略是提高下咽癌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咽癌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治疗策略
下载PDF
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结外侵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斌 曹文枫 +5 位作者 赵洪猛 宋艳群 宁连胜 牛昀 郝希山 曹旭晨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790-794,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外侵犯(ECE)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3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观察ECE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ECE阳性率为39.5%。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ECE的...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外侵犯(ECE)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230例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观察ECE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腋窝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ECE阳性率为39.5%。绝经前和绝经后患者ECE的发生率分别为35.5%和47.5%(P〈0.001)。ECE阳性组和阴性组的肿瘤直径分别为5.11±2.53OITI和3.904-1.80cm(P〈0.001),肿瘤直径越大,ECE阳性比例越高(P〈0.001)。ECE阳性患者和ECE阴性患者的阳性淋巴结数目分别为16.96±12.16和5.24±6.60(P〈0.001),随腋窝阳性淋巴结数目增多,ECE阳性率明显增加(P〈0.001)。ECE的发生与ER、PR状态无显著相关(P=0.706)。ECE是乳腺癌患者局部或区域复发的危险因素(P〈0.001),复发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9)。ECE阳性组和ECE阴性组的远处转移时间分别为30.0个月和37.5个月(P=0.006)。首发骨、皮肤和远隔淋巴结组及内脏转移组的ECE阳性率分别为60.4%和42.0%(P=0.001)。ECE阳性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时问、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均小于ECE阴性患者。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显示,ECE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时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乳腺癌患者ECE的发生与肿瘤直径和受累淋巴结数目呈正相关;ECE是乳腺癌局部或区域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ECE是影响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生存时间、无局部或区域复发生存时间及总生存时间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外侵犯 预后
原文传递
MRI影像学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对前列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16
作者 申凡 韩晔 +6 位作者 肖遵健 崔宝 焦健华 张景良 秦卫军 宦怡 任静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5-1221,共7页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ENE)对前列腺癌(PCa)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初诊行MRI和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检查的107例临床诊断N1期PCa患者。根据MRI评估... 目的探讨MRI影像学淋巴结包膜外侵犯(rENE)对前列腺癌(PCa)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2年4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初诊行MRI和68G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PET/CT检查的107例临床诊断N1期PCa患者。根据MRI评估rENE情况,根据68Ga-PSMA PET/CT结果分为有远处转移组(M1组,87例)和无远处转移组(M0组,20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或χ^(2)检验比较组间临床指标和rENE的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独立危险因素对PCa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M1组rENE阳性72例(82.8%)、rENE阴性15例(17.2%),M0组rENE阳性7例(35.0%)、rENE阴性13例(65.0%),组间rEN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20,P<0.001)。M1组与M0组间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国际泌尿病理协会分级、T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ENE(OR=6.248,95%CI 1.807~21.600,P=0.004)是PCa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rENE诊断PCa远处转移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39(95%CI 0.607~0.871),灵敏度为82.8%,特异度为65.0%。结论rENE是PCa远处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远处转移具有较高的效能,相比于rENE阴性患者,rENE阳性患者的侵袭程度更高,更易出现远处转移病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包膜侵犯 远处转移
原文传递
艾滋病肺门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21
17
作者 赵大伟 袁春旺 +2 位作者 张立洁 靳二虎 马大庆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平片、CT和MR扫描)。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CT扫描,5例作了增强CT扫描,1例作了MR...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包括胸部平片、CT和MR扫描)。全部病例均作了胸部平片、CT扫描,5例作了增强CT扫描,1例作了MR检查。结果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时,增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7区9/9例,4R区7/9例,2R区5/9例。结论AIDS合并肺门和纵隔淋巴结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多组淋巴结增大,可相互融合及出现淋巴结外侵犯表现,CT和MR扫描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淋巴结结核 影像学表现 肺门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艾滋病 AIDS 增强CT扫描 淋巴结外侵犯 胸部平片 MR扫描 回顾性分析 淋巴结增大 MR检查 重要意义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口腔鳞状细胞癌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18
作者 张文 邹波 +1 位作者 刘建林 袁道英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3期191-199,共9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患者预后及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以及Embase等数据库中关于NLR与OSCC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的文献,纳入结局的指标包括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疾病特异性生存期(disease specific survival,DSS)、肿瘤大小、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周围神经侵犯,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纳入23篇文献,共计6180例患者。分析显示NLR与OS[HR=1.62,95%CI(1.38,1.91),P<0.001]、DFS[HR=1.48,95%CI(1.24,1.77),P<0.001]、DSS[HR=1.87,95%CI(1.60,2.20),P<0.001]呈负相关。此外,较高的NLR值与肿瘤大小[OR=2.68,95%CI(1.84,3.90),P<0.001]、颈淋巴结转移[OR=1.59,95%CI(1.35,1.88),P<0.001]、肿瘤分期[OR=2.85,95%CI(2.35,3.47),P<0.001]、淋巴结包膜外侵犯[OR=1.72,95%CI(1.23,2.40),P=0.001]、周围神经侵犯[OR=1.70,95%CI(1.29,2.24),P<0.001]呈正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与年龄[OR=0.96,95%CI(0.71,1.29),P=0.77)]、性别[OR=1.08,95%CI(0.88,1.33),P=0.55)]、分化程度[OR=1.15,95%CI(0.92,1.43),P=0.2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NLR升高与OSCC的预后及临床病理特征有显著相关性,或许是一个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结包膜侵犯 总体生存率 无病生存率 疾病特异性生存期 周围神经侵犯 META分析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特征对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影响
19
作者 杨剑逸 杨欣 +3 位作者 周之伟 马则铭 王嘉 杨跃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85-390,共6页
目的探讨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高危因素,寻找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方法入组2009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 目的探讨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局部转移的高危因素,寻找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方法入组2009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二科接受肺癌根治手术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收集患者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的方法,探究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度、多站转移、转移淋巴结位置分布等淋巴结转移特征对于局部区域复发的影响,主要研究终点为无局部复发生存。结果共纳入257例患者,其中男性159例,女性98例,年龄(58.5±8.5)岁(35~80岁)。中位随访时间58个月(5~131个月)。全部患者中,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7.7%、77.1%、70.1%;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79.3%、55.6%、45.3%;1、3、5年无局部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8.2%、76.0%、69.7%;1、3、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4.4%、58.9%、48.7%。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被膜外侵犯(HR=1.96,95%CI:1.09~3.51,P=0.024)与淋巴结转移度>0.1(HR 2.28,95%CI:1.03~5.07,P=0.043)是术后局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淋巴结被膜外侵犯与淋巴结转移度>0.1的pN1期非小细胞肺癌是术后局部区域复发的高危人群,其有可能成为术后辅助放疗的潜在获益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局部区域复发 淋巴结被膜侵犯 淋巴结转移度
原文传递
HLA半相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腰椎原发性前B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伴继发性肺癌一例
20
作者 罗依 杨露欣 +5 位作者 裴旭颖 谭亚敏 郑伟燕 朱园园 蔡真 黄河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8期502-503,共2页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来源于不成熟前体淋巴细胞的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其中B淋巴细胞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占LBL的比例不到10%,B-LBL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外侵犯,最常见的侵犯部... 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是来源于不成熟前体淋巴细胞的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淋巴瘤,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其中B淋巴细胞前体淋巴母细胞淋巴瘤(B-LBL)占LBL的比例不到10%,B-LBL主要表现为淋巴结外侵犯,最常见的侵犯部位为皮肤、软组织、骨骼及淋巴结,成人B-LBL极少表现为孤立的骨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母细胞性淋巴 周血造血干细胞 HLA半相合 移植治疗 淋巴母细胞淋巴 继发性 原发性 淋巴结外侵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