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管静脉吻合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的疗效对比分析
1
作者 周乙正 何涛 《贵州医药》 CAS 2002年第5期415-416,共2页
目的评价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 117例乳糜尿患者 ,采用精索内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6 2例 ;淋巴管与下肢静脉吻合 2例 ;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 5 3例。结果 86例获得随访 ,随访率 8... 目的评价淋巴管静脉吻合术与淋巴结静脉吻合术治疗乳糜尿的疗效。方法对来我院就诊的 117例乳糜尿患者 ,采用精索内淋巴管与静脉吻合 6 2例 ;淋巴管与下肢静脉吻合 2例 ;腹股沟淋巴结与大隐静脉吻合 5 3例。结果 86例获得随访 ,随访率 81 1% ,随访时间 2~ 17年 ,远期乳糜尿治愈率淋巴管静脉吻合组为 73 3% ,淋巴结静脉吻合组为 5 2 2 % ,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 (P<0 0 1)。结论淋巴管静脉吻合组远期疗效优于淋巴结静脉吻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静脉吻合 淋巴结静脉吻合 治疗 乳糜尿 疗效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淋巴结静脉重塑致隐股交界高位结扎术后静脉曲张复发一例
2
作者 孔宣柱 付鸿江 +4 位作者 房品言 韩立菊 郭俊莹 冯玉召 李学东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3期215-216,共2页
本文报道了1例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复发的老年女性病例, 经超声评估及双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其反流模式为股静脉-淋巴结静脉-前副隐静脉, 术中离断淋巴结静脉与前副隐静脉的交通, 近心端游离至前副隐静脉主干残端, 并点式... 本文报道了1例静脉曲张传统高位结扎剥脱术后复发的老年女性病例, 经超声评估及双下肢CT静脉造影检查明确其反流模式为股静脉-淋巴结静脉-前副隐静脉, 术中离断淋巴结静脉与前副隐静脉的交通, 近心端游离至前副隐静脉主干残端, 并点式剥脱出大腿段扭曲的前副隐静脉主干及其交通支, 术后第二天患者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静脉 高位结扎剥脱 静脉曲张复发
原文传递
双侧腹股沟淋巴管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 被引量:1
3
作者 向其林 《华中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57-157,共1页
关键词 乳糜尿 淋巴淋巴结静脉吻合分流术 大隐静脉
下载PDF
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一大隐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体会(附14例报告)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荣良 吴云 蒋华 《中国临床医学》 2002年第5期568-569,共2页
乳糜尿在基层医院比较多见,部分病人经保守治疗无效,手术治疗方法很多,我院1993~1997年按谌章藥庆[1]的经验,采用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14例,经长期随访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双侧腹股沟浅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 乳糜尿 手术方法 发病机理
下载PDF
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清扫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梁寒 《腹部外科》 2020年第1期1-3,共3页
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转移常见。基于其解剖学特点,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o.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人的预后与没有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ⅢC组病人相当,因此No.14... 远端局部进展期胃癌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No.14v)转移常见。基于其解剖学特点,幽门下组淋巴结转移是影响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重要因素。生存分析显示No.14v组淋巴结转移病人的预后与没有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ⅢC组病人相当,因此No.14v应该视为局部(第二站)淋巴结,不应该视为远处转移(M1)。No.14v组淋巴结的治疗价值与第一站(No.5、No.7)和第二站(No.8a、No.9、No.12a)相当。因此,对于伴有No.6组淋巴结转移的远端进展期胃癌病例,常规清扫No.14v组淋巴结可以显著提高病人的远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进展期胃癌 远端胃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No.14v)清扫
下载PDF
气管前腔静脉后淋巴结增大CT分析
6
作者 白汉林 赵东阳 于喜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04年第16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气管前腔静脉淋巴结增大 CT检查 增强扫描 诊断
下载PDF
胃癌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清扫意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兴 赵岩 +3 位作者 张涛 郑国良 王跃 郑志超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5期96-100,共5页
D2根治术为进展期胃癌的一种标准根治术,但针对不同分期的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争议。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No.14v)的清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少数研究提出清扫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肿瘤... D2根治术为进展期胃癌的一种标准根治术,但针对不同分期的胃癌,淋巴结清扫范围仍存在争议。目前多数研究认为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No.14v)的清扫对进展期胃癌患者有重要临床意义,少数研究提出清扫会增加手术并发症和死亡风险。肿瘤位于中下部、伴有No.6淋巴结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清扫No.14v淋巴结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胃癌根治术 淋巴结清扫 肠系膜上静脉根部淋巴结
下载PDF
胃下部癌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清扫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若华 汪灏 +1 位作者 王萌 管文贤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010年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中行D2手术时不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即No.14v)清扫,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也不支持胃癌根治术中行No.14v的清扫。作者通过总结近些年关于No.14v... 淋巴结转移状况是影响胃癌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2010年第14版日本《胃癌处理规约》中行D2手术时不包括肠系膜上静脉旁淋巴结(即No.14v)清扫,目前大部分临床研究也不支持胃癌根治术中行No.14v的清扫。作者通过总结近些年关于No.14v的研究进展,归纳No.14v的转移情况、转移的危险因素以及该组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疗效,得出:若术前、术中证实为T4、M1及Ⅳ期胃癌,术中探查发现No.14v可疑阳性、No.6转移、肿瘤直径≥4cm等情况时应考虑行No.14v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下部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清扫 No.14v转移危险因素
下载PDF
腹股沟浅淋巴结移植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1
9
作者 曾水林 林元问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7年第4期221-222,248,共3页
在46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对腹股沟浅淋巴结的分群、数目及血供来源,血管外径、长度、入结部位等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以腹股沟浅淋巴结的下外侧群作为移植淋巴结的供区,具有取材方便、安全可靠,血管蒂长而粗,便于吻接等优点。
关键词 腹股沟浅淋巴结 淋巴结动脉 淋巴结静脉
下载PDF
选择性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切除对进展期胃癌标准D2切除术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治宇 辛向红 刘志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4709-4711,共3页
目的选择性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切除对进展期胃癌D2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2淋巴结清扫策略及D2+肠系膜上淋巴结(14v)清扫对胃... 目的选择性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切除对进展期胃癌D2切除术预后的影响。方法将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217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D2淋巴结清扫策略及D2+肠系膜上淋巴结(14v)清扫对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D2组和D2+14v组之间淋巴结转移率存在显著差异(P=0.003),两组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肠梗阻,其次是切口相关并发症和吻合口狭窄。手术方式、体重指数和患者的临床分期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临床分Ⅲ期和Ⅳ期的胃癌患者中D2+14v组较D2组更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P=0.02、0.00)。结论体重指数和患者的临床分期对预测胃癌患者预后有重要的意义,临床高分期的胃癌患者,选择D2+14v能够提高患者平均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清扫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生存分析
下载PDF
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晖 周志伟 +2 位作者 陈于明 莫海山 许卫国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2年第18期1-3,共3页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 目的:研究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的转移规律。方法:通过对50例进展期胃窦癌患者行D2根治术,检测No.14v组淋巴结转移情况、No.6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肿瘤直径及肿瘤分化程度,然后统计分析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上述其他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及术前CT检查的准确率。结果:术前CT检查发现No.14v组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2%,假阴性率为12%。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为12%。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24%,No.6淋巴结转移阴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3%。No.14v组淋巴结转移与No.6淋巴结转移、肿浸润深度、肿瘤TNM分期及肿瘤直径有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CT对No.14v组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不高,进展期胃窦癌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No.6淋巴结转移阳性者No.14v组淋巴结转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癌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建东 李卓良 殷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根治性切除术及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术的225例PTC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颈内静脉... 目的:探讨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PTC)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的危险因素,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行根治性切除术及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术的225例PTC患者病例资料,根据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非转移组(n=135例)和转移组(n=90例)。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应用软件SPSS 22.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25例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总数为2719枚,阳性淋巴结数为195枚,淋巴结转移比为7.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与年龄、BMI、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呈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1 cm、肿瘤位置中上部、肿瘤数目多灶(≥2个)、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是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肿瘤直径、肿瘤位置、肿瘤数目、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及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转移为PTC患者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治疗时建议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PTC患者行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清扫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腺癌 乳头状 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手术治疗阴囊淋巴瘘
13
作者 曹林升 缪思满 +1 位作者 罗义麒 林承杰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31-233,共3页
为探讨阴囊淋巴瘘的外科治疗方法,自1980年~1994年,采用术前、术后抗丝虫治疗,手术行阴囊大部切除及重建,淋巴管结扎,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阴囊淋巴瘘15例,其中合并乳糜尿2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 为探讨阴囊淋巴瘘的外科治疗方法,自1980年~1994年,采用术前、术后抗丝虫治疗,手术行阴囊大部切除及重建,淋巴管结扎,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治疗阴囊淋巴瘘15例,其中合并乳糜尿2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平均随访14.5个月,疗效满意。认为,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术是治疗阴囊淋巴瘘和乳糜尿,重建淋巴回流通路的一种既简单又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囊 淋巴 淋巴结静脉吻合术
下载PDF
颈静脉角淋巴结——分化型甲状腺癌区域性颈淋巴结清扫的疑惑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焰 朱信强 +2 位作者 张明 丁闯 孔令永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7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淋巴结转移133例.Ⅵ...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处理方法及意义.方法 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222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并发症、术后淋巴结病理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淋巴结转移133例.Ⅵ区淋巴结阳性时侧颈区淋巴结阳性率:Ⅱ区43%(57/133)、Ⅲ区54%(72/133)、Ⅳ区45%(60/133)、颈静脉角处60%(80/133)、Ⅴ区6%(8/133).功能性淋巴结清扫术(FND)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择区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SDN)组中的切除颈前肌群组和保留颈前肌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最大直径、甲状腺被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与颈静脉角处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甲状腺被膜侵犯(OR=3.539),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情况(OR=1.617),肿瘤最大直径(OR=1.321)是颈静脉角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1.5 cm、甲状腺被膜侵犯、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数≥2个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应行侧颈淋巴结清扫,还要注意颈静脉角处的淋巴结清扫,这样才能做到根治度大于转移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静脉淋巴结
原文传递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隐匿性转移中的价值 被引量:7
15
作者 安常明 王岩 +5 位作者 王世旭 殷玉林 陈默启 徐震纲 唐平章 李正江 《中华肿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侧颈部高危转移的患者采用超择区性(Ⅲ、...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隐匿性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2 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36例侧颈部高危转移的患者采用超择区性(Ⅲ、Ⅳ区)颈清扫术并检测JOHLN,分析JOHLN在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淋巴结转移中的价值。结果136例患者中,行甲状腺全切除术76例(55.9%),一侧腺叶+峡部切除60例(44.1%);行超择区性颈清扫术72例(52.9%),Ⅱ-Ⅳ区清扫术15例(11.0%),Ⅱ-Ⅴ区颈清扫术49例(36.0%)。患者术后病理分期为pN0期38例(27.9%), pN1a期18例(13.2%), pN1b期80例(58.8%)。全组患者的Ⅱ、Ⅲ、Ⅳ、Ⅴ、Ⅵ区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9.9%、43.4%、42.6%、2.9%和59.6%。JOHLN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58.8%、62.9%、100.0%、62.9%和76.7%,诊断Ⅱ区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1.5%、43.2%、51.2%、76.2%和59.4%。随访过程中,全组无患者死亡,1例患者出现Ⅱ区淋巴结转移,再次清扫Ⅱ、Ⅴ区淋巴结后获得区域控制。结论利用JOHLN判断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侧颈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对Ⅱ区转移也有较高的敏感度;侧颈高危转移的患者如术中JOHLN明确为转移,建议行Ⅱ、Ⅲ、Ⅳ区清扫术,超择区性颈清扫术能明确分期,减少再次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肿瘤转移 淋巴结 择区性颈清扫术
原文传递
肾静脉水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非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荣 卢余莉 李永利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61-63,共3页
子宫内膜癌通常仅限于子宫,但是约7%~12%的患者有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目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争议主要集中在手术范围、分期手术中常规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性、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达到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 子宫内膜癌通常仅限于子宫,但是约7%~12%的患者有盆腔淋巴结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3]。目前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争议主要集中在手术范围、分期手术中常规淋巴结切除术必要性、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达到肠系膜下动脉(inferior mesenteric artery,IMA)或肾静脉(renal vein,RV)的上限[4-6]。研究显示,淋巴结切除术可改善中高危疾病患者的生存率,存在盆腔转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有近50%~72%患者可以观察到腹主动脉受累,此类患者淋巴结切除术中获益有限[7-8]。有研究发现,在77%盆腔受累患者中存在高于IMA水平转移性淋巴结,70%~88%的腹主动脉转移患者肿瘤扩散至RV水平以上[9]。腹主动脉淋巴结切除术显示可改善中高危子宫内膜癌患者的生存水平[10]。本研究拟探讨肾静脉水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对非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水平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 非Ⅰ期子宫内膜癌 复发
原文传递
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治疗乳糜尿
17
作者 严春寅 陈赐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5-235,共1页
关键词 腹股沟淋巴结大隐静脉吻合 治疗 乳糜尿
原文传递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 被引量:1
18
作者 黄沛飞 苏畅 +4 位作者 董丙飞 任江 王培松 王海涛 王贵民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mohyoid lymph nodes,JOHLN)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预警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于本中心行侧颈清扫的患者资料,分析JOHL...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jugulo-omohyoid lymph nodes,JOHLN)对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预警作用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20例于本中心行侧颈清扫的患者资料,分析JOHLN与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JOHLN预测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83.5%,46.4%,82.0%,49.1%,74.1%,上部肿瘤JOHLN预测的准确率为84.3%;本研究有11例出现侧颈跳跃式转移,均有JOHILN转移,其中9例为上部肿瘤,2例位于中部。跳跃式转移中有6例出现颈内静脉后群淋巴结转移,且均为上部肿瘤。结论JOHLN能有效预测侧颈转移的风险。尤其是上部PTC,术前评估JOHLN,可帮助决策侧颈淋巴结清扫,减少再次手术或避免侧颈部过度治疗;对于上部肿瘤,JOHLN可能是癌细胞向侧颈转移的优先通道;JOHLN可能是上部肿瘤发生跳跃式转移的媒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
原文传递
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焦旭光 梁寒 +3 位作者 邓靖宇 王力 刘宏根 梁月祥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胃癌D2+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记录... 目的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17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胃癌D2+第14v组淋巴结清扫手术治疗,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腺癌。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收集手术切除标本详细记录各组淋巴结检出数目及阳性数目。影响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区域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0例患者共获取第14v组淋巴结459枚,平均每例患者2.7枚(1—17枚);共检出阳性淋巴结55枚,平均每例患者1.7枚(1~3枚)。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第14v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根治程度、肿瘤直径、肿瘤淋巴结转移(N分期)、肿瘤远处转移(M分期)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肿瘤%切除、肿瘤直径≤4cm、NO期、M0期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比较,肿瘤R,或R:切除、肿瘤直径〉4cm、N2期、N3期、M1期的患者更易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OR=3.899,2.646,19.231,33.929,5.000,95%可信区间:1.111—13.677,1.075~6.516,2.333—158.548,4.310—267.112,1.617—15.46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N分期是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0期患者比较,N2、N3期患者更容易发生第14v组淋巴结转移(OR=15.248,26.287,95%可信区间:1.811—128.386,3.244—213.034,P〈0.05)。区域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第4sb、4d、5、6、7、8a、9、11p、12a、16组淋巴结转移与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相关(OR=3.923,3.335,2.693,5.641,3.100,4.203,3.655,3.660,3.838,17.400,95%可信区间:1.264~12.177,1.425~7.807,I.149—6.312,2.126~14.965,1.311~7.330,1.735~10.185,1.395~9.582,1.331~10.666,1.086—13.571,2.707—111.837,P〈0.05)。结论N分期是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上游淋巴结中第6组淋巴结状态是预测第14v组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淋巴结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原文传递
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研究 被引量:23
20
作者 徐克锋 周岩冰 +4 位作者 李宇 牛兆建 陈栋 王东升 吕亮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7,共3页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由同一术者连续施行根治性手术的53例胃下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常规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检... 目的探讨胃下部癌No.14v淋巴结转移及微转移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通外科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期间由同一术者连续施行根治性手术的53例胃下部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常规病理检查和端粒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检测手术清扫的No.14v淋巴结转移转移和微转移情况。结果本组53例胃下部癌患者术中共获取No.14v淋巴结96枚,每例1-3(平均1.8)枚。常规病理检查提示有9例患者(11枚)No.14v淋巴结发生转移,淋巴结转移率为17.0%。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44例患者中有13例(13枚)No.14v淋巴结出现微转移.淋巴结微转移率为29.5%(13/44)。总的淋巴结转移率(转移加微转移)为41.5%(22/53)。No.14。淋巴结转移和微转移与本组胃癌患者Bomnann分型、No.6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及肿瘤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胃下部癌患者No.14,淋巴结存在较高的转移率及微转移率:No.6淋巴结状态可以为术中判断No.14v淋巴结转移与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系膜上静脉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淋巴结微转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