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淋巴血管侵犯状态的价值
1
作者 李扬 王向明 +8 位作者 谷霄龙 杨丽 王琦 时高峰 随义 徐校胜 岳萌 王明博 任嘉梁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6,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CT影像组学预测食管鳞癌(ESCC)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行根治性切除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224例食管鳞癌患者,其中包括66例LVI阳性和158例LVI阴性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术前2周内进行胸部增强CT扫描。将入组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3D Slicer软件逐层勾画全肿瘤感兴趣区(ROI),采用Python软件的Pyradiomics包提取肿瘤组织的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用于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并进行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来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诊断效能,使用校准曲线评价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的拟合程度。使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影像组学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从全肿瘤ROI中提取了1130个组学特征,经过筛选最终保留了7个影像组学特征,并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在训练集中,影像组学模型预测LVI的AUC值为0.930,敏感度为0.851,特异度为0.919,准确度为0.899,阳性预测值为0.816,阴性预测值为0.936;在测试集中,AUC值为0.897,敏感度为0.789,特异度为0.787,准确度为0.788,阳性预测值为0.600,阴性预测值为0.902。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的一致性良好。DCA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模型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增强CT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能够在术前有效预测食管鳞癌的LVI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影像组学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CT
下载PDF
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预测价值
2
作者 韦姗姗 罗显廷 +4 位作者 朱旭娜 黄雷 刘宇 苏丹柯 刘丽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36-443,共8页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9例术前行磁共振增强检查的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术后病...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对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8~2020年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89例术前行磁共振增强检查的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女性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LVI(+)组与LVI(-)组,单因素分析评估两组患者术前MRI征象、炎症指标及病理学特征与LVI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危险因素并建立MRI征象模型和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AUC的差异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LVI(+)组和LVI(-)组间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T分期、毛刺征、时间信号曲线(TIC)类型、瘤周水肿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Ⅲ型TIC、毛刺征及瘤周水肿是LVI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8.765、7.965、4.018,均P<0.05)。MRI征象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和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NLR)的AUC分别为0.866、0.879。Z检验显示两个模型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248,P=0.804)。结论:MRI征象联合炎症指标模型(TIC类型+瘤周水肿+毛刺征+NLR)有助于预测肿块型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LVI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 淋巴血管侵犯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
3
作者 娄飞飞 陈青青 +4 位作者 黄昊 王芳 何杰 辛恩慧 胡红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3-80,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并结合临床变量构建列线图。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9年1月—2021年6月173例淋巴结阴性且病理证实为胃癌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其中LVI阳性60例,LVI阴性113例,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n=121)和验证组(n=52)。基于训练组分别构建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融合模型,并在验证组进行验证。临床资料和常规CT特征包括年龄、性别、肿瘤指标、肿瘤部位、肿瘤形态、强化幅度等,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临床显著变量并建立临床模型。用3D-Slicer软件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用最小绝对值收缩和选择算子降维筛选特征,然后通过随机森林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并转化为随机森林评分。联合临床显著变量和随机森林评分构建融合模型并可视化为列线图。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临床实用性。结果影像组学模型优于临床模型,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AUC分别为0.872(0.810~0.935)、0.827(0.707~0.947),临床模型AUC分别为0.767(0.682~0.852)、0.761(0.610~0.913)。列线图的预测效能得到进一步提高,AUC分别为0.898(0.842~0.953)、0.844(0.717~0.971)。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列线图的临床价值。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模型可用于术前预测淋巴结阴性胃癌患者LVI状态,列线图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影像组学 淋巴结阴性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基于术前MRI特征及定量参数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患者淋巴血管侵犯
4
作者 程思佳 翟晓阳 +3 位作者 周仕豪 毛珂 危涵羽 韩东明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1-118,共8页
目的开发基于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浸润性乳腺癌... 目的开发基于术前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列线图预测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资料,其中2019年3月至2021年7月的66例患者作为训练组,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的75例患者作为验证组。评估病灶MRI特征(肿块形状、边缘、内部强化形式、瘤周水肿等)及测量ADC。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分析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间影像学特征和瘤内、瘤周ADC平均值、最大值及最小值的差异。采用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确定与LVI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LVI的列线图模型。结果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间在肿瘤大小、Ki-67表达以及淋巴结转移率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显示,肿块形态[P=0.014,优势比(odds ratio,OR)=0.142(0.030~0.679)]、内部强化形式[P=0.046,OR=0.157(0.025~0.965)]、肿瘤最大径[P=0.037,OR=4.372(1.093~17.488)]、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e,DWI)边缘征[P=0.024,OR=0.193(0.047~0.803)]及瘤周瘤内ADC比值[P=0.010,OR=1.056(1.013~1.101)]是LVI的独立预测因素。基于MRI特征和瘤周瘤内ADC比值的综合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67、0.872,特异度分别为88.6%、84.6%,精确度分别为74.2%、69.7%。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结论基于术前MRI影像特征及ADC的列线图评估乳腺癌LVI状态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有助于临床在指导手术、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等方面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浸润性乳腺癌 淋巴血管侵犯 瘤周组织 列线图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ADC值评估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彭彬 马培旗 +1 位作者 袁玉山 张宗夕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4年第2期83-88,共6页
目的探索基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常规DWI及小视野DWI(r-FOV DWI),两名高年资放射影像诊... 目的探索基于小视野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肝外胆管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54例肝外胆管癌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术前均行常规DWI及小视野DWI(r-FOV DWI),两名高年资放射影像诊断医师对常规DWI和小视野DWI图像质量进行5级李克特量表评分,并比较两组图像病灶区信噪比(SNR)、对比信噪比(CNR)和ADC值。根据病理资料分为LVI阳性组和LVI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组间常规和小视野ADC值的差异,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常规ADC值和小视野ADC值对LVI的诊断效能。结果小视野DWI图像质量在主观评分、SNR、CNR比较中均好于常规组,且小视野ADC值小于常规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VI阳性组中常规组ADC值和小视野ADC值均小于LVI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ADC值(<1.217×10^(-3)mm^(2)/s)诊断LVI阳性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6[95%CI(0.609,0.882),P<0.05],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75.0%、73.5%;小视野组ADC值(<1.092×10^(-3)mm^(2)/s)诊断LVI阳性的AUC为0.932[95%CI(0.866,0.999),P<0.05],其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5.0%、85.3%。两组AU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视野DWI成像ADC值较常规ADC值对于预测肝外胆管癌LVI具有更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扩散系数 肝外胆管癌 淋巴血管侵犯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双能量CT联合超声特征术前诊断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宝鹤 林桂涵 +4 位作者 陈春妙 华芬芬 程雪 周海萍 纪建松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3期256-260,I0005,共6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联合超声特征术前诊断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LVI阳性患者41例,LVI阴性58例。所有患者行双能量CT动静脉期胸... 目的探讨双能量CT联合超声特征术前诊断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2019年2月至2020年11月丽水市中心医院经病理检查证实的99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病例资料,其中LVI阳性患者41例,LVI阴性58例。所有患者行双能量CT动静脉期胸部增强扫描及超声检查。计算标准化碘浓度(NIC)、标准化有效原子序数(nZeff)、能谱曲线斜率(λ_(Hu)),并记录超声特征。比较两组病灶的NIC、nZeff及λHu,评价双能量定量参数、超声特征的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的效能。结果LVI阳性与阴性患者超声特征包括肿瘤形状、边界、毛刺征和微小钙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VI阳性组动脉期NIC、nZeff及静脉期NIC、λHu、nZeff均高于LVI阴性组(均P<0.05)。其中当静脉期λHu以3.24为最佳截断值时,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755,灵敏度为0.707,特异度为0.741。双能量参数、超声特征单一诊断的灵敏度为0.781、0.732,特异度为0.776、0.707,准确度为0.843、0.684。两者联合诊断的灵敏度为0.805,特异度为0.845,准确度为0.869。结论双能量CT在术前评估浸润性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状态具有一定价值,联合超声特征后可进一步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能量CT 浸润性乳腺癌 淋巴血管侵犯 超声
下载PDF
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侵犯中的能力
7
作者 李桂军 文鹏 +1 位作者 黄丽霞 向恋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118-124,共7页
目的评估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中的能力。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受多b值DWI盆腔磁... 目的评估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中的能力。方法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受多b值DWI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61例。测量并比较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双指数模型参数(D、D*和f)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和α),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组织学分级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模型参数在预测EC肿瘤分级和LVSI中的诊断性能。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EC肿瘤分级和LVSI相关DWI模型参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高级别组的ADC、D、f和DDC显著低于低级别组(AUC:0.699~0.882,P<0.05)。与没有LVSI的肿瘤相比,有LVSI肿瘤的ADC、D*、f和DDC值显著降低(AUC:0.671~0.759,P<0.05)。联合f和DDC在区分高级别和LVSI肿瘤方面具有最大AUC(0.895、0.797)。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和DDC均可作为肿瘤分级和LVSI独立相关的预测因子。ICC分析显示,D(ICC=0.973;95%CI=0.956~0.985)、D*(ICC=0.911;95%CI=0.851~0.946)、ADC(ICC=0.968;95%CI=0.947~0.980)、f(ICC=0.957;95%CI=0.922~0.974)、DDC(ICC=0.947;95%CI=0.912~0.968)和α值(ICC=0.931;95%CI=0.884~0.958)的观察者间一致性非常好。结论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DWI是一种有用且无创的方法,可用于预测EC预后相关的高组织学分级和LVSI,具有更全面的生物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加权成像 多种数学模型 子宫内膜癌 预后相关因素 淋巴血管侵犯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武超 陈琦 +1 位作者 蒋仪 王荣品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57-106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1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20)和验证集(n=61)。首先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分割肿瘤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训练集筛选与淋...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胃癌淋巴血管侵犯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81例胃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20)和验证集(n=61)。首先基于增强CT静脉期图像分割肿瘤区域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然后利用训练集筛选与淋巴血管侵犯相关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最后基于验证集验证模型,采用ROC曲线及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拟合度。结果最终提取7个与胃癌淋巴管血管侵犯最相关的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标签,其在训练集的ROC曲线AUC为0.742[ P=0.001,95%CI(0.652,0.831)],验证集AUC为0.727 [ P=0.002,95%CI(0.593,0.853)]。基于训练集所得最优阈值为0.422,模型在训练集中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708、0.586、0.806,将此阈值用于验证集,其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为0.689、0.519、0.824。校准曲线显示影像组学标签在训练集及验证集均具有较好的拟合度(P均>0.05)。结论 CT影像组学可作为预测胃癌术前淋巴血管侵犯提供的全新的无创影像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血管侵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下载PDF
联合含瘤周肿瘤全体积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列线图预测肺腺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巧玲 冯峰 +5 位作者 李曼曼 薛婷 彭慧 石健 朱兴华 段绍峰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1186,共6页
目的观察基于含瘤周的肿瘤全体积(GPTV)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肺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以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00,40例LVI阳性... 目的观察基于含瘤周的肿瘤全体积(GPTV)CT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构建的联合模型列线图预测肺腺癌淋巴血管侵犯(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经病理证实的肺腺癌患者,以7∶3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n=100,40例LVI阳性、60例LVI阴性)和验证集(n=42,17例LVI阳性、25例LVI阴性)。以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腺癌LVI的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以之构建临床模型。分别基于肿瘤全体积(GTV)及含瘤周3mm、6mm、9mm的GPTV(GPTV_(3)、GPTV_(6)和GPTV_(9))的增强动脉期CT图提取并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构建影像组学模型,即GTV、GPTV_(3)、GPTV_(6)和GPTV_(9)模型并筛选最佳者;基于后者的影像组学评分和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模型预测肺腺癌LVI的效能,以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联合模型列线图的价值。结果性别、吸烟和毛刺征均为肺腺癌LVI的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P均<0.05)。分别基于GTV、GPTV_(3)、GPTV_(6)及GPTV_(9)筛选出7、16、10及8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用于构建GTV、GPTV_(3)、GPTV_(6)及GPTV_(9)模型。GPTV_(3)模型预测训练集、验证集肺腺癌LV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0.77,均高于GTV(0.79、0.72,Z=3.74、2.62,P均<0.01)、GPTV_(6)(0.80、0.72,Z=2.40、2.06,P均<0.05)及GPTV_(9)(0.77,0.72,Z=3.03、2.59,P均<0.01),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联合模型列线图(0.86、0.73,Z=2.66、2.31,P均<0.05)及GPTV_(3)模型(0.82、0.77,Z=2.23、2.54,P均<0.05)于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均高于临床模型(0.73、0.61),而联合模型列线图与GPTV_(3)模型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57、0.88,P均>0.05)。阈值取0.20~0.50时,联合模型列线图与GPTV_(3)模型的净获益相当,且均大于临床模型。结论基于GPTV_(3)影像组学特征及临床相关独立预测因子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肺腺癌LV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淋巴血管侵犯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病人预后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忠涵 官丰菊 +3 位作者 夏瑞琴 任禹霏 孙立江 张桂铭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VI)对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非转移性膀胱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RC的非转移性膀胱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VI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LV...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VI)对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的非转移性膀胱癌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行RC的非转移性膀胱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LVI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等比例风险模型分析LVI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结果79例病人中位随访时间56.9个月,LVI阳性19例(24%)。23例病人死亡,包括10例LVI阳性病人及13例LVI阴性病人。LVI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组织学分级、ECOG评分、是否合并原位癌、T分期无关(P>0.05)。LVI阳性病人的OS低于LV阴性病人(χ2=8.805,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T分期、LVI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49~11.901,P<0.05)。结论LVI是影响行RC的非转移性膀胱癌病人OS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淋巴血管侵犯 预后
下载PDF
基于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预测乳腺癌淋巴血管侵犯 被引量:1
11
作者 吴天斌 张有健 +4 位作者 林桂涵 陈炜越 陈春妙 程雪 纪建松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11期882-888,共7页
目的:研究基于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的淋巴血管侵犯(LVI)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5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IBC患者,并按照8:2比例随机... 目的:研究基于动脉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浸润性乳腺癌(IBC)患者的淋巴血管侵犯(LVI)状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21年5月间,经术后病理证实的300例IBC患者,并按照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238)和验证组(n=62)。对所有患者第二期DCE-MRI图像中的病灶区进行手动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方差阈值、select k best、LASSO回归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并计算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常规MRI特征建立常规特征模型,并结合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使用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共提取到1 409个影像组学特征,经筛选得到15个影像组学特征与乳腺癌LVI状态相关,参与计算rad-score值。所有常规MRI特征中,最大直径(OR=1.743,P<0.001)和毛刺征(OR=6.304,P<0.001)是预测LVI阳性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训练组及验证组中,影像组学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1和0.811;常规特征模型的AUC分别为0.779和0.770;联合预测模型的AUC分别可提高到0.889(95%CI=0.844~0.934)和0.856(95%CI=0.759~0.952)。校准曲线表明列线图预测值和实际值吻合较好,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结论:基于DCE-MRI影像组学和常规MRI特征构建的列线图用于术前预测IBC患者LVI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血管侵犯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在评价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方面的系统性回顾与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长海 董礼明 +2 位作者 崔星蕾 邢绍强 于涛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与分析淋巴血管侵犯在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 目的系统性评价与分析淋巴血管侵犯在行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计算机在线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数字图书馆、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生化复发方面的研究,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相关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8年3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与统计工作。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发表时间从2004年至2017年。相关患者共23 775例,其中淋巴血管侵犯患者7 742例,所占比例为32.6%。单因素分析结果汇总显示在行根治性切除术后发生淋巴血管侵犯的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率[HR=1.41,95%CI(1.28~1.55),P<0.001]显著升高。多因素分析进一步确认淋巴血管侵犯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发生生化复发的独立影响因子[HR=1.24,95%CI(1.16~1.33),P<0.001]。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分析模型中合并HR值在1.30(1.25~1.36)与1.45(1.29,1.63)之间,多因素分析模型中合并HR值范围在1.22(1.15~1.30)到1.26(1.17~1.34)。Begg'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单因素(t=2.03,P=0.073)与多因素(t=0.49,P=0.632)分析模型中均无显著发表偏倚存在。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化复发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生化复发方面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癌切除术 淋巴血管侵犯 生化复发 系统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MRI的影像组学在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侵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赵纪福 曹新山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1-175,共5页
在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预后的众多因素中,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目前常规影像学方法不能在术前对其进行准确诊断。近年来,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 在影响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预后的众多因素中,淋巴血管间隙侵犯(lymph vascular space invasion, LVSI)是一个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且目前常规影像学方法不能在术前对其进行准确诊断。近年来,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pMRI)的影像组学对诊断EC的LVSI表现出巨大的潜力,使术前准确诊断LVSI成为可能,本综述对mpMRI影像组学在EC LVSI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及比较,并创新性地提出了将mpMRI的影像组学与肿瘤标志物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 HE4)结合构建组学模型,旨在提高LVSI的检出率,对患者的病情进展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从而辅助临床对患者进行更加精准的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术前预测 多参数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下载PDF
光谱CT细胞外容积临床-影像组学模型预测结直肠癌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侵犯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文霞 王莉莉 +3 位作者 陈杏彪 郑小霞 崔雅琼 黄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51-559,共9页
目的:探讨基于光谱CT细胞外容积参数图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来预测结直肠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侵犯,以期获得一种术前无创评估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5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ITK-SNAP软件进行半自动分割勾画肿瘤... 目的:探讨基于光谱CT细胞外容积参数图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来预测结直肠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侵犯,以期获得一种术前无创评估的方法。方法:回顾性收集155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ITK-SNAP软件进行半自动分割勾画肿瘤三维感兴趣区(VOI)。采用FeAture Explorer (FAE)软件提取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组学模型构建。在临床指标中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建立临床模型,由临床指标及组学特征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联合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3种模型预测结直肠癌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侵犯的价值。结果:血管侵犯组中临床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613、0.521;组学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97、0.852;联合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9、0.862。淋巴管侵犯组中临床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636、0.601;组学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68、0.806;联合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85、0.823。神经侵犯组中临床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712、0.771;组学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00、0.819;联合模型训练集与测试集的AUC分别为0.835、0.892。结论:基于影像细胞外容积的影像组学特征联合临床特征构建模型可有效预测结直肠癌的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侵犯,具有术前无创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结直肠癌 细胞外容积 影像组学 血管淋巴管及神经侵犯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在电切术后高级别T1期膀胱癌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慧 姜行康 +4 位作者 马宝杰 齐士勇 王超 乔宝民 徐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0,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高级别T1期膀胱癌中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次行TURBT、... 目的 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在初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术后高级别T1期膀胱癌中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 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初次行TURBT、术后病理确诊为T1期高级别膀胱尿路上皮癌且LVI阳性的2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性别、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分期匹配的54例LVI阴性的膀胱肿瘤患者为对照.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LVI与膀胱肿瘤复发、进展的关系进行χ^2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评价LVI对总体生存期及肿瘤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生存曲线. 结果 LVI阳性组患者肿瘤复发24例(89%),LVI阴性组肿瘤复发19例(3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845,P<0.001);LVI阳性组15例(56%)出现疾病进展,LVI阴性组为13例(2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7,P=0.005).LVI阳性组平均生存期为(54±6)个月(95% CI 43~ 66),LVI阴性组为(84±3)个月(95%CI 78~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43,P<0.001);LVI阳性组平均无复发生存期为(17±5)个月(95%CI8~27),LVI阴性组为(67±5)个月(95%CI 56~7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94,P<0.001). 结论 LVI在初次TURBT术后高级别T1期膀胱癌中与膀胱肿瘤的复发、进展显著相关,而且LVI的存在能够预测疾病进展和不良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预后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淋巴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根治性膀胱切除标本中淋巴血管侵犯的预后判断价值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喻希 葛鹏 +1 位作者 王子成 林健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能否作为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5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1例,女68例;病理分级G... 目的 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能否作为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膀胱癌患者的预后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459例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91例,女68例;病理分级G147例,G2 104例,G3308例;病理分期T1或更低167例,T2 127例,T3 89例,T4 76例;有淋巴结转移92例;随访时间13~99个月;LVI通过对标本进行HE染色来判断.x2检验分析LVI与各临床因素的联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有、无LVI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多因素Cox风险比例模型分析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 结果 459例患者中128例(28%)存在LVI,其中44例(34%)肿瘤复发,LVI与性别、肿瘤分级、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相关,无LVI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长于有LVI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LVI并非独立预测因子. 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LVI与其他预后因素有很大的联系,但不能作为肿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切除术 预后 淋巴血管侵犯
原文传递
淋巴血管侵犯在输尿管癌患者中的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晨 沙楠 +5 位作者 徐浩 张羽 谢林国 陈涛 吴长利 胡海龙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239-242,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在输尿管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输尿管癌患者,且术后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伴有LVI阳性的患者29例,根据患者性别、年...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在输尿管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出现的临床病理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2月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的输尿管癌患者,且术后病理结果为尿路上皮癌伴有LVI阳性的患者29例,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病理分级和病理类型按照1∶2原则匹配58例LVI阴性的输尿管癌患者为阴性对照组。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及处理,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计算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及肿瘤无复发生存期,采用Log-rank检验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LVI阳性组患者平均随访36.76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1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0%、68.2%、49.2%;LVI阴性组患者平均随访41.60个月,随访期间死亡7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8.2%、91.9%、81.8%。两组患者术后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95,P=0.003);LVI阳性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17例(58.62%),LVI阴性组患者术后出现肿瘤复发12例(20.69%),两组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2,P〈0.01)。结论:输尿管癌患者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后标本中LVI阳性是能够预测疾病的不良预后,其对于输尿管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癌 淋巴血管侵犯 预后
原文传递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相关临床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立进 查振雷 +5 位作者 赵虎 袁军 姜彬 杨伟 陈晓华 吴斌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 目的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相关临床队列研究,发表时间2008—2017年。相关膀胱癌患者共12 354例,其中有淋巴血管侵犯者4 272例,占34.6%。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阳性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在总体生存率(HR=1.26,95%CI 1.16~1.38,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27,95%CI 1.06~1.52 ,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1.30,95%CI 1.18~1.42,P〈0.001)3个方面均低于淋巴血管阴性的患者。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在总体生存率(P=0.636)、无复发生存率(P=0.07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342)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但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尿路上皮癌 淋巴血管侵犯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生存预后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影响低级别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淋巴血管间隙浸润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19
作者 郝敏 刘芸 +3 位作者 贺昕红 马楠 姜昊 商若天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11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C)合并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2例完整病历的低级别EE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 目的探讨低级别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EEC)合并淋巴血管间隙浸润(LVSI)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02例完整病历的低级别EEC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分为有LVSI组和非LVSI组,分析低级别EEC患者中LVSI组与非LVSI组的临床病理因素差异,并分析低级别EEC患者中发生LVSI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102例患者中,10例(9.80%)患者出现LVSI。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LVSI组的EEC患者相比,LVSI组患者CA125≥35 U/L的比例更高(50.00%vs.15.22%),CA199≥35 U/L的比例较高(50.00%vs.17.39%),子宫内膜厚度≥1.334 cm的比例较高(80.00%vs.36.96%),浸润深肌层(浸润肌层≥1/2)阳性率较高(70.00%vs.18.49%),体重指数较低[(25.15±3.18)kg/m^(2) vs.(28.75±5.20)kg/m^(2)],糖尿病持续时间更长[(11.08±10.41)年vs.(3.43±3.99)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体重指数(OR=0.869,95%CI=0.709~1.03,P=0.137)、DMI(OR=8.064,95%CI=1.649~51.674,P=0.014)、CA125≥35 U/L(OR=6.517,95%CI=1.195~42.733,P=0.034)和子宫内膜厚度≥1.334 cm(OR=7.466,95%CI=1.401~64.051,P=0.032)是LVS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级别EEC患者中,CA125、CA199升高,糖尿病患病时间,子宫内膜厚度≥1.334 cm,深肌层的浸润与LVSI的发生有关,应进行进一步的转化和临床研究以验证,提醒临床医师注意相关危险因素并采取恰当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子宫内膜癌 淋巴血管间隙侵犯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生化复发的影响
20
作者 马申飞 常泰浩 +3 位作者 张洪团 王晓明 刘冉录 徐勇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79-383,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VI)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03例RP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7(47~81)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18.0(1.9~813.0)ng/m... 目的探讨淋巴血管侵犯(LVI)对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生化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0年11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403例RP患者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67(47~81)岁;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中位值18.0(1.9~813.0)ng/ml。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6分44例(10.9%),3+4分65例(16.1%),4+3分62例(15.4%),≥8分232例(57.5%)。其中73例(18.1%)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403例均行RP+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10例行开放手术,144例行腹腔镜手术,249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采用χ^(2)检验分析LVI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绘制Kaplan-Meier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LVI阳性与阴性患者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403例中,根治标本Gleason评分≤6分68例(16.9%),3+4分87例(21.6%),4+3分89例(22.1%),≥8分159例(39.5%);切缘阳性179例(44.4%);精囊侵犯95例(23.6%);病理分期T_(1-2)期167例(41.4%),T_(3-4)期236例(58.6%);淋巴结阳性39例(9.7%);LVI阳性62例(15.4%),LVI阴性341例(84.6%)。LVI阳性与阴性患者的穿刺Gleason评分、根治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率、淋巴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59例(64.3%)行辅助内分泌治疗,70例(17.4%)行辅助放疗联合内分泌治疗。所有患者中位随访时间22(6~89)个月。截至末次随访,LVI阳性患者中23例(37.1%)出现生化复发,中位无生化复发生存期41个月;LVI阴性患者71例(20.8%)出现生化复发,中位无生化复发生存期尚未达到,与LVI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A水平、穿刺Gleason评分、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病理分期、切缘阳性、精囊侵犯、淋巴结转移和LVI是RP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LVI伴有更高的穿刺和根治标本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精囊侵犯率、淋巴结阳性率,LVI预示着更短的无生化复发生存期,是RP术后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肿瘤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淋巴血管侵犯 生化复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