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舌部重症淋巴血管畸形的射频消融术治疗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乔军波 林俊杰 +5 位作者 张德馨 李俊华 方斌 李晓娣 陈长宽 于洪业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8-402,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舌部重症淋巴血管畸形的效果,评价手术治疗的价值及美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3例舌部淋巴血管畸形的病例资料,男18例,女15例,年龄1个月至50岁,中位... 目的探讨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舌部重症淋巴血管畸形的效果,评价手术治疗的价值及美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33例舌部淋巴血管畸形的病例资料,男18例,女15例,年龄1个月至50岁,中位年龄5岁,单侧24例,双侧9例,全部接受了射频消融术,统一选取工作尖端直径为1 mm、发热尖端为5 mm的18 G射频消融电极针,功率调至25 W,彩超监测下将工作尖端刺入距病变最底部即最深处约1 mm处,通电行消融工作5~20 s,后依次退出电极针1 mm,直至距病变表面1 mm处,分别行多点消融,间距5 mm。结果单侧病变24例,18例一期手术彻底消融,6例舌动脉旁有少许残留;双侧病变9例,一期行一侧病变射频消融术,术后3~6个月二期行另一侧射频消融手术,6例病变彻底消融,3例舌动脉旁有少许残留。33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彻底消融的18例单侧病变和6例双侧病例均无复发,且舌双侧对称;单侧6例、双侧3例未彻底消融的病例,均为舌全层受累者,近舌动脉旁残留少量病变,但无临床症状。33例均无明显瘢痕,外观满意。结论射频消融术弥补了传统手术的不足,是针对舌部淋巴血管畸形在治疗方法上的重要补充,临床上基本达到治愈,无明显并发症且外观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血管畸形 射频消融术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外科治疗
2
作者 乔军波 李金 +1 位作者 柴昌 王卫群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探讨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血管瘤外科收治的66例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病例资料,男31例,女35例,年龄2~25岁.6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从发迹处做... 目的探讨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河南省立眼科医院和血管瘤外科收治的66例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的病例资料,男31例,女35例,年龄2~25岁.6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从发迹处做弧形切口分离暴露眼部,用针状电极刀头从额部和颞部向眼部沿皮肤真皮下脂肪层分离病变,深处分离显露眼轮匝肌及提上睑肌,针状电刀精细化切除病变并及时止血和将创面病变彻底处理.结果66例患者病变均彻底、完整切除,一期术后外观满意58例;8例切口瘢痕愈合,行择期瘢痕切除并美容修复术后外观满意.术后随访0.5~3.0年,眼部肿块无复发,均达到根治.术后并发症包括切口淋巴液长期渗出6例,其中4例并发切口裂开,2例术区感染.结论及早采用手术完整切除瘤体的方法,可以根治眼部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防止病情恶化,保护眼睑功能,并能达到外观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血管畸形 囊内出血 眼部 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面颈部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手术治疗一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林俊杰 乔军波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1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并不常见,治疗颇为棘手。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诊治1例面、颈部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患儿,男性,11个月。采用电刀(针状消融电极)逐层精细分离,以保护重要血管及神经,手术切除巨大... 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并不常见,治疗颇为棘手。2018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诊治1例面、颈部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患儿,男性,11个月。采用电刀(针状消融电极)逐层精细分离,以保护重要血管及神经,手术切除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获得了较好的效果。术后随访24个月,病变无复发,外观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手术 淋巴血管畸形 囊内出血
原文传递
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临床分析
4
作者 薛磊 张文显 +5 位作者 高阳 杨伊帆 杜雅 刘琪 张蕴珍 李芳芳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2年第2期16-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5月被误诊的6例血管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4.55%。因局部青紫色肿物,逐渐增大入院4例;因局部肿物皮温高,表面... 目的探讨血管淋巴管畸形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的原因,并总结防范误诊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2020年5月被误诊的6例血管淋巴管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误诊率为54.55%。因局部青紫色肿物,逐渐增大入院4例;因局部肿物皮温高,表面散在毛细血管入院2例,均误诊为婴幼儿血管瘤,误诊时间2~6(3.0±0.8)个月。6例均行穿刺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血管淋巴管畸形。确诊后5例给予聚多卡醇局部注射硬化治疗,1例给予局部注射硬化联合口服西罗莫司治疗。6例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消失,复查MRI病灶明显缩小。结论血管淋巴管畸形以局部肿物、皮温高、伴或不伴表面青紫色为主要临床表现,临床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加强对血管淋巴管畸形的认识,接诊此类患者时,应仔细询问病史及查体,及早行相关影像学检查,确诊需行穿刺或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淋巴畸形 误诊 婴儿 血管 聚多卡醇
下载PDF
新生儿面、颈部巨大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手术根治1例
5
作者 林俊杰 乔军波 王新军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SCD 202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新生儿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并不常见,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鉴于新生儿生理特点,治疗意义重大。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收治1例面、颈部巨大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新生儿,出生后1 h,男性。精准手术切除巨... 新生儿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并不常见,近年有逐渐增加的趋势,鉴于新生儿生理特点,治疗意义重大。2021年1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血管瘤外科收治1例面、颈部巨大淋巴血管畸形伴囊内出血新生儿,出生后1 h,男性。精准手术切除巨大淋巴血管畸形合并囊内出血,达到临床根治,效果良好。术后随访3个月,病变无复发,功能良好,外形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淋巴血管畸形 囊内出血 手术切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