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多原发肿瘤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黄蓉飞 高立敏 +4 位作者 修英杰 叶云霞 要文青 刘卫平 张文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1906-1910,共5页
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一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不同组织分化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 目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是指同一例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不同组织分化的原发恶性肿瘤。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的临床病理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2009-04-01-2014-01-31确诊的22例由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构成的MPMNs进行病理形态学、免疫表型及临床特征分析。结果 从7 898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筛选出22例(2.79‰)MPMNs患者。其中,同时性肿瘤20例,异时性肿瘤2例。第1肿瘤包括上皮性恶性肿瘤(实体癌18例)、髓系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2例)及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第2肿瘤为NHL(18例)、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高风险度胃肠间质瘤(1例)和实体癌(2例)。在22例由淋巴造血系统肿瘤构成的MPMNs中,B细胞和T细胞淋巴瘤分别为86.36%(19/22)和4.54%(1/22);其中以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最为多见(36.36%),其次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27.27%。发生部位以胃肠道居多(54.54%),膈下器官多于膈上器官(17∶5);50.00%(11/22)发生于手术中清除淋巴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的MPMNs的治疗主要为手术治疗和(或)化疗(86.36%,19/22),其次为对症治疗(13.63%,3/22)。随访12例(55.56%),6例生存,6例死亡,生存时间3~50个月。结论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MPMNs以CLL/SLL和DLBCL多见,近半数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发生于实体肿瘤手术所涉及的区域淋巴结。对MPMNs中构成的淋巴组织肿瘤进行正确组织学分型有助于制定正确、合理的后续治疗方案。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构成的MPMNs的认识尚需要积累更多临床病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恶性肿瘤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临床病理 同时性原发肿瘤
原文传递
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临床病理对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定宝 张焕 +3 位作者 孔方舟 江倩 孙秀丽 沈丹华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CSCD 2022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LL)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LLL20例,髓细胞肉瘤5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应用光镜... 目的探讨宫颈淋巴瘤样病变(LLL)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2007年10月至2021年8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LLL20例,髓细胞肉瘤5例,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应用光镜观察、免疫组化染色、EBER原位杂交进行分析。结果中位年龄45岁,9例小于40岁。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宫颈黏膜表层可见炎症细胞及淋巴细胞,灶片状大细胞。CD20、CD3、CD138等部分阳性,Kappa、Lambda无轻链限制性。随访均健在。淋巴造血组织肿瘤中位年龄54.5岁,6例为绝经后。临床表现:阴道出血,宫颈肿物等。可见弥漫增生的淋巴样细胞,髓细胞肉瘤细胞原始,表达MPO、CD43、CD117等。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白血病细胞原始,表达CD20、PAX5、Td T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表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表达CD20。5例死亡(50%)。结论宫颈淋巴瘤样病变预后良好,应与淋巴瘤鉴别。临床病史、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对于诊断女性生殖道淋巴造血组织肿瘤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 淋巴瘤样病变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淋巴 髓细胞肉瘤
原文传递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形态学诊断——附571例应用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卢兴国 郭云武 +5 位作者 朱蕾 龚旭波 王炜琴 赵小英 黄连生 徐根波 《浙江检验医学》 2007年第2期20-25,共6页
目的介绍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的应用体会,促进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方法用血片,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简称四片联检)加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诊断。结果按WHO的基本要求,近四年来诊断髓系肿瘤370例,淋系肿瘤201例。应用体会... 目的介绍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的应用体会,促进在我国的应用和普及。方法用血片,骨髓涂片、印片和切片(简称四片联检)加细胞免疫化学染色进行形态学诊断。结果按WHO的基本要求,近四年来诊断髓系肿瘤370例,淋系肿瘤201例。应用体会之一,开展四片联检,可显著提高WHO的形态学诊断水平,尤其是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MPD)和骨髓增生异常-MPD(MD-MPD)及伴骨髓纤维化的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体会之二,WHO的AML五分类中,第一类重现性染色体异常AML,形态学典型的M3、M2(原始细胞较大伴成熟特征或M2b)、M4Eo和M5,可提示这一类型并建议(分子)遗传学检查;第二类伴多系病态造血和第三类治疗相关AML,结合临床可以作出诊断;第四类不另作分类AML(M0、M1、M6和M7,以及不包括前述三类的M2、M4和M5),即仍按FAB诊断,还有形态学诊断的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全髓增殖症伴骨髓纤维化和髓系肉瘤;第五类系列未明或双系AML,为形态学结合免疫表型诊断。体会之三,WHO分类的MDS八型,除5q-综合征外,以形态学为主要诊断,有核细胞量、原始细胞量和病态造血程度的评估是诊断和鉴别的根本指标。体会之四,WHO分类的MPD和MD-MPD,主要为形态学诊断,外周血细胞增多和骨髓增殖是MPD评估的最重要异常,骨髓增殖加病态造血是诊断MD-MPD的最有力证据。体会之五,ALL形态学诊断(尤其L1和L2)中,需要开展免疫化学染色,以区分B、T细胞;成熟B细胞肿瘤主要是形态学诊断。结论以WHO理念,摆正形态学与其他检查在诊断中的位置,按条件应用WHO分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诊断水平以及对治疗和预后的评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 WHO分类 形态学诊断 应用体会
下载PDF
重视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应用中的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叶向军 卢兴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是一种综合多种信息的、不断更新完善的分类方法,已经成为当今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诊断的主要标准。然而,2008版标准已经公布7年多,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诊断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认识亟需注意。本文就WHO分类... 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是一种综合多种信息的、不断更新完善的分类方法,已经成为当今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诊断的主要标准。然而,2008版标准已经公布7年多,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诊断中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和认识亟需注意。本文就WHO分类中需要注意的6个主要问题作简要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形态学 四片联检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下载PDF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之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修订解读 被引量:11
5
作者 叶向军 卢兴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9期686-689,共4页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内容已经基本确定。虽然正式专著("蓝皮书")还在出版中,但一些期刊和专著已经介绍并使用更新版分类,尤其是Jaffe等编著的第2版Hematopathology已经直接引用新版WHO"蓝皮书&qu...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内容已经基本确定。虽然正式专著("蓝皮书")还在出版中,但一些期刊和专著已经介绍并使用更新版分类,尤其是Jaffe等编著的第2版Hematopathology已经直接引用新版WHO"蓝皮书"内容,故可从该书看到部分新版WHO"蓝皮书"内容。我们根据文献把髓系肿瘤和急性白血病方面的更新要点作简要介绍,并提供诊断的新思路和路径,为从事形态学、病理学和临床血液学工作者尽快熟悉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6年更新版 WHO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髓系肿瘤 急性白血病 解读
下载PDF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中伴胚系易感性髓系肿瘤临时类别的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叶向军 卢兴国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已经在一些期刊和专著上介绍并使用,其主要变化之一即增加伴胚系易感性髓系肿瘤这一新类别。目前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相对欠缺,我们根据一些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章,就诊断这一新类别的意义、各亚... 2016年更新版《WHO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分类》已经在一些期刊和专著上介绍并使用,其主要变化之一即增加伴胚系易感性髓系肿瘤这一新类别。目前对这一类疾病的认识相对欠缺,我们根据一些最近发表的相关文章,就诊断这一新类别的意义、各亚型的特征、何时需进行胚系易感性突变检测以及如何确定存在胚系易感性突变4个方面作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伴胚系易感性髓系肿瘤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2016年更新版 WHO分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术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诊疗中应用的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刘贵建 王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7-1100,共4页
流式细胞术(FCM)在临床诊断和免疫功能评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仪器和抗体、免疫、诊疗技术的进步, FCM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组织"流式细胞术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治疗中应用"专题报道,... 流式细胞术(FCM)在临床诊断和免疫功能评价中占据极其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仪器和抗体、免疫、诊疗技术的进步, FCM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中华检验医学杂志》组织"流式细胞术在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治疗中应用"专题报道, 多篇文章分别涵盖FCM在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中应用、检测微小残留病、淋巴瘤诊断与随访中的应用、移植后并发症研究中的应用、免疫功能与移植后免疫重建的研究、质量控制等方面, 以期促进FCM的规范化和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术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 诊疗 进展
原文传递
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ICD-11与ICD-10分类对比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徐守荣 李迪 +7 位作者 孙扬 舒琴 肖涟 徐小兵 胡赛 辛艳姣 姜垚松 郭金荣 《中国病案》 2021年第9期34-37,共4页
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ICD-11与ICD-10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编码的异同,发现ICD-11通过扩展码使用后组配的方式将血液淋巴肿瘤的病理、动态及部位特征表示在1个编码中;其次ICD-11类亚目容量扩大,类目数量较ICD-10增... 运用描述性统计及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比较分析ICD-11与ICD-10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编码的异同,发现ICD-11通过扩展码使用后组配的方式将血液淋巴肿瘤的病理、动态及部位特征表示在1个编码中;其次ICD-11类亚目容量扩大,类目数量较ICD-10增加36个,亚目数量较ICD-10增加77个,叶子编码数量较ICD-10增加99个;此外ICD-11新增前体淋巴细胞肿瘤、骨髓增殖性肿瘤编码,滤泡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编码容量扩大,霍奇金淋巴瘤编码层级结构更加清晰。对于这节疾病ICD-11较ICD-10疾病覆盖范围更广、分类更细致、更加便于各项医疗工作的开展。病案管理人员应积极关注ICD-11相关变化,及时学习造血和淋巴组织肿瘤相关新知识,为将来我国顺利使用ICD-11打下坚实基础,促进我国病案管理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D-11 ICD-10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 对比研究
原文传递
转移性宫颈癌6例临床病理分析及筛查谱建立
9
作者 姚永梅 武爱芳 孙清华 《实用医药杂志》 2020年第10期921-924,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转移导致的宫颈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发病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复查6例转移性宫颈恶性肿瘤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病理类型,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重点包括其临床症状、体征... 目的回顾性分析6例淋巴造血组织肿瘤转移导致的宫颈恶性肿瘤的临床特征、发病特点及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复查6例转移性宫颈恶性肿瘤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确定病理类型,查阅患者的病历资料获得患者的临床信息,重点包括其临床症状、体征、妇科检查所见、临床分期、发病时间及随访结果等。结果6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45岁;发现宫颈病变的中位发病时间为20个月;Ⅰa期2例存活,Ⅱa期2例(1例存活,1例失访),Ⅱb期1例死亡,Ⅲb期1例死亡,期别越早预后越好。结论对于淋巴造血组织肿瘤的女性患者在确诊的同时根据筛查谱对生殖系统筛查尤为重要,早发现、早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恶性肿瘤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筛查谱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和急性髓系白血病WHO分类和国际共识分类比较
10
作者 刘义刚 曲惠廷 +11 位作者 李丽 王晶 房孝生 王倩 王子娥 孙慧 黄敏 张健 张之芬 甄晓玲 赵文博 武焕玲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44-851,共8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国际诊断和分类标准(WHO-HEAM)自2001年以来,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和修订,对先前一些肿瘤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了更新、澄清和细化,同时增加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亚型。由于大量临床... 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国际诊断和分类标准(WHO-HEAM)自2001年以来,经历了多个版本的升级和修订,对先前一些肿瘤的诊断和分类标准进行了更新、澄清和细化,同时增加了许多新的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亚型。由于大量临床和科学研究结果的出现以及专家对诊断分类的分歧,2022年出现了两个分类建议,即2022年Leukemia杂志上发布的第5版WHO造血与淋巴组织分类(WHO-HAEM5)和Blood杂志上发表的国际共识分类(ICC)。这两个方案对造血与淋巴组织肿瘤的分类有所不同,给临床实验室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些困扰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白血病 WHO造血淋巴组织肿瘤分类 国际共识分类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肿瘤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原文传递
急性红白血病4例病例讨论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弦 伍平 +6 位作者 王卉 王彤 刘红星 张改玲 苏云超 石延泽 陆佩华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18年第6期718-722,共5页
急性红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个体间的疾病演变及预后差异较大.以下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以前就诊的4例,应用WHO旧版分类方法诊断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讨论该类疾病的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点、病程演变... 急性红白血病的发病率较低.且不同患者个体间的疾病演变及预后差异较大.以下通过回顾分析2014年以前就诊的4例,应用WHO旧版分类方法诊断的急性红白血病患者,讨论该类疾病的骨髓形态学、免疫分型、细胞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特点、病程演变及转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及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红白血病 诊断 造血淋巴组织肿瘤WHO分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