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棕壤土柱中铁和锰的淋溶淀积特征
1
作者 王辉程 顾沛 黄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7-176,共10页
为了研究干湿交替下土壤中铁和锰的淋溶淀积特征,以亚热带的黄棕壤为土柱材料,用pH 3.5的0~0.08 mol/L的FeSO_(4)和MnCl_(2)单一或混合溶液(浓度比分别为4︰1、2︰1和1︰1)淋溶土柱40次(每次间隔7 d),分析淋出液的pH和铁锰含量、土壤中... 为了研究干湿交替下土壤中铁和锰的淋溶淀积特征,以亚热带的黄棕壤为土柱材料,用pH 3.5的0~0.08 mol/L的FeSO_(4)和MnCl_(2)单一或混合溶液(浓度比分别为4︰1、2︰1和1︰1)淋溶土柱40次(每次间隔7 d),分析淋出液的pH和铁锰含量、土壤中铁锰含量和钙镁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着淋溶次数增加,铁锰淋溶处理的土柱淋出液的pH总体降低1.10~2.68,甚至低于淋溶液的pH值;淋出液中的铁含量要低于淋溶液中的,而淋溶7次之后淋出液中的锰含量则相反;淋溶第一阶段(20次)和第二阶段(40次)土壤中铁和锰的全量、铁的游离态和非晶质态的含量有所增加,铁锰浓度高的淋溶液淋溶后土壤中铁锰氧化物含量升高,游离铁含量最高为89.14 mg/g,游离锰含量最高为13.35 mg/g;干湿交替淋溶下铁氧化物比锰氧化物更易形成,铁氧化物含量在上层(5 cm)土壤中较高,锰氧化物含量在下层(25 cm)土壤中较高;淋溶后土壤中钙、镁含量分别降低0.45~4.89、8.68~14.45 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棕壤 淋溶淀积 铁锰氧化物 吸附解吸 亚热带土壤 干湿交替
下载PDF
黄棕壤土柱中铁锰的淋溶淀积及其对Pb^(2+)的吸附解吸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松 夏彪 +1 位作者 顾沛 黄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40,共6页
以湖北省孝感市的黄棕壤B层土壤为装柱材料,在干湿交替(pH=5)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8 mol/L)FeSO_4和MnCl_2的铁、锰混合溶液,淋溶土柱60次,分析土壤中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锰氧化物的淋溶淀积规律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与... 以湖北省孝感市的黄棕壤B层土壤为装柱材料,在干湿交替(pH=5)条件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0.08 mol/L)FeSO_4和MnCl_2的铁、锰混合溶液,淋溶土柱60次,分析土壤中游离态和非晶质态铁、锰氧化物的淋溶淀积规律及其对重金属Pb^(2+)的吸附与解吸特点。结果表明:当淋溶液的铁浓度分别为0.04和0.08 mol/L时,淋溶液中锰浓度增加,土壤中的锰含量呈增加趋势,铁含量无明显变化;淋溶后土壤中游离和非晶质铁氧化物的淀积量均高于锰氧化物的淀积量,同一处理土柱上层(0~10 cm)的铁、锰淀积量基本上大于下层(20~30cm);淋溶60次后,土壤样品对Pb^(2+)的吸附量随平衡溶液浓度的增大而增加,上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67 mmol/kg,下层的最大吸附量为195 mmol/kg;淋溶后黄棕壤对Pb^(2+)的吸附量随土壤中锰淀积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对Pb^(2+)的解吸量却呈相反的趋势;Pb^(2+)的解吸量随其吸附量的增加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棕壤土柱 淋溶淀积 铁锰氧化物 吸附解吸 重金属PB 重金属污染 重金属吸附
下载PDF
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淀积过程模拟 被引量:31
3
作者 段建南 李保国 +2 位作者 石元春 严泰来 朱德海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8-326,共9页
根据化学热力学过程以及土壤剖面碳酸钙淀积过程的机理,借鉴前人的建模经验,构建了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模型CAEDP,并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仅需输入较少的数据和参数(如月平均气温、作... 根据化学热力学过程以及土壤剖面碳酸钙淀积过程的机理,借鉴前人的建模经验,构建了干旱地区土壤碳酸钙淋溶淀积过程模型CAEDP,并以晋西北黄土丘陵土壤为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模型仅需输入较少的数据和参数(如月平均气温、作物生育期、土壤水通量等),即可模拟干旱地区土壤剖面碳酸钙的淋溶往积过程以及土壤溶液的pH值,可应用于定量估计气候、生物、地形、母质和时间等状态因子以及人类活动对土壤碳酸钙淀积这一缓慢过程的影响,并可应用于全球变化和土壤变化的定量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钙 淋溶淀积 土壤发育过程 模拟 土壤
下载PDF
烟台市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沉积记录的降水量变化及其淋溶—淀积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丽 李志文 +4 位作者 苏志珠 张慧娟 杜丁丁 杜兰 黎武标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6-121,共6页
海岸带沉积对于揭示特定时期的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波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北黄海的烟台市芝罘岛,是海洋—陆地—大气环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敏感区域。选择该区末次间冰期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工作,采用OSL测年方法构建年... 海岸带沉积对于揭示特定时期的气候变化和海平面波动及其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北黄海的烟台市芝罘岛,是海洋—陆地—大气环流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敏感区域。选择该区末次间冰期的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进行工作,采用OSL测年方法构建年代学框架,通过CaCO_(3)含量和pH值的变化规律,并对比平均粒径(Mz)和粘粒含量,得出结论如下:1)CaCO_(3)含量和pH值的高值指示降水较少而低值指示降水丰富的气候环境,是反映降水变化的有效指标。2)CaCO_(3)淀积成因与黄土高原的淀积CaCO_(3)和后期淋溶残余CaCO_(3)相同。3)二者在黄土层(ZF5、ZF7,对应于MIS5b和MIS5d)主要呈现为峰值,指示降水较少的相对寒冷干燥环境;古土壤层(ZF4、ZF6、ZF8,对应于MIS5a、MIS5c和MIS5e)主要呈现为谷值,为降水丰富的湿润环境。该记录与中国东部季风区的石笋δ^(18)O、黄土高原沉积、黄渤海的海平面波动规律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罘剖面 末次间冰期 黄土-古土壤序列 降水量变化 淋溶特征
原文传递
土垫旱耕人为土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贾恒义 雍绍萍 田积莹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67-273,共7页
研究了汾渭盆地的土垫旱耕人为土地球化学状态与有关影响因素。1.土垫旱耕人为土受施土粪堆垫作用改变了成土方向与过程,也改变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2.土垫旱耕人为土在成土过程受淋溶淀积、生物迁移富集,蒸发等作用,但被Ca ̄... 研究了汾渭盆地的土垫旱耕人为土地球化学状态与有关影响因素。1.土垫旱耕人为土受施土粪堆垫作用改变了成土方向与过程,也改变了土壤地球化学特征,2.土垫旱耕人为土在成土过程受淋溶淀积、生物迁移富集,蒸发等作用,但被Ca ̄(++)、Mg ̄(++)等离子饱和,使土壤呈偏碱性。3.土垫旱耕人为土不同亚类在成土过程中因生态环境的差异,其土壤地球化学特征稍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垫 旱耕人为土 土壤地球化学 淋溶淀积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同种植年限土壤铁氧化物特征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贾重建 卢瑛 +5 位作者 熊凡 崔启超 刘红宜 秦海龙 姜坤 高玉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4-904,共11页
珠江三角洲平原具有上千年的围垦历史,其土壤发生演变过程深受人为作用影响,开展此区域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铁氧化物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能够揭示人为耕种下土壤发生演变过程。以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剖面为对象,研究... 珠江三角洲平原具有上千年的围垦历史,其土壤发生演变过程深受人为作用影响,开展此区域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铁氧化物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的研究,能够揭示人为耕种下土壤发生演变过程。以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同种植年限的土壤剖面为对象,研究了滨海沉积物、河流冲积物和三角洲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及黏粒中全铁、游离铁含量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河流冲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发育土壤中游离铁(Fe_d)向土体下部淀积深度逐渐增加,黏粒中游离铁(Fe_(d(clay)))含量在水耕氧化还原层中呈减小趋势,而滨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Fe_d含量及淀积深度均有所减小。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滨海沉积物发育的土壤全铁(Fe_t)和游离铁(Fe_d)在黏粒中的富集程度呈增大趋势,而河流冲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发育的土壤Fe_t和Fe_d富集程度逐渐减小。土壤Fe_d与Fe_t、黏粒游离铁(Fe_(d(clay)))与黏粒全铁(Fe_(t(clay)))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全铁富集率(Fe_(t(clay))/Fe_t)、游离铁富集率(Fe_(d(clay))/Fe_d)均与Fe_(t(clay))、Fe_(d(clay))、黏粒铁游离度(Fe_(d(clay))/Fe_(t(clay)))呈极显著正相关,与Fe_t、Fe_d、土壤铁游离度(Fe_d/Fe_t)、黏粒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且Fe_(t(clay))/Fe_t与Fe_(d(clay))/Fe_d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铁氧化物在黏粒中的富集以Fe_d为主,且铁氧化物的富集程度受土壤黏粒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氧化物 淋溶淀积 种植年限 成土母质 珠江三角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