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药性-功效知识元语义分析”探讨“淡味”的内涵 被引量:6
1
作者 游章才 周福生 +5 位作者 陈冠林 许仕杰 陈君千 陈建南 廉永红 赖小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41-1643,共3页
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的药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并藉以探讨药性-功效知识元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探析"淡味"的科学内涵。结果示13味"淡味"药的药性、功效有其特点:淡味药性偏寒,&qu... 以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所载的药物为研究对象,尝试基于知识元语义分析,并藉以探讨药性-功效知识元之间的内在关联规律,从而探析"淡味"的科学内涵。结果示13味"淡味"药的药性、功效有其特点:淡味药性偏寒,"淡味"与"甘味"关系密切,"淡味"的归经与其表达的功效有内在联系,"淡味"与动词知识元"利"、"除"、"渗"、"下"和名词知识元"湿"、"尿"、"乳"等组成的功效群关系密切。分析结果与祖国医学"淡能利窍渗湿",淡味"通、清、利"的药效特点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效关联 知识元 语义分析 淡味
下载PDF
《黄帝内经》“淡味渗泄为阳”意涵及《伤寒论》方药运用析义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吉武 陈文辉 +2 位作者 孟立锋 唐爱华 李双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96-298,共3页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淡味渗泄为阳”。后世谓淡渗利湿,治疗一切体内的水湿患邪,仅言其功效未详尽其用。本文探源“淡味”之涵意,认为“淡”为水至善之品,得“中和”之性统领于五味。“淡味”据气味阴阳谓为阴中之阳,体阴而...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淡味渗泄为阳”。后世谓淡渗利湿,治疗一切体内的水湿患邪,仅言其功效未详尽其用。本文探源“淡味”之涵意,认为“淡”为水至善之品,得“中和”之性统领于五味。“淡味”据气味阴阳谓为阴中之阳,体阴而用阳。“淡味为阳”用以升阳启阴,先升而复降,作用于阴阳升降气化,使三焦水道的津液气化如常。在正常津液代谢的过程中,“三焦”气化表现均离不开“渗泄”作用。“渗泄”狭义为汗液、尿液的生成排泄过程,广义来说是机体全身各处分泌排泄产物的过程。“淡味渗泄为阳”类法详略于《伤寒论》,证治如五苓散、猪苓汤运用,后世悟道治学不断运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 渗泄为阳 气机升降 黄帝内经 伤寒论
下载PDF
淡味渗泄为阳浅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桂芝 吕华瑛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6期76-76,共1页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本科或大、中专各版《中医基础学》教材中的阴阳学说一节,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之利用阴阳学说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时,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本科或大、中专各版《中医基础学》教材中的阴阳学说一节,在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药学中的应用之利用阴阳学说分析和归纳药物的性能时,也承《内经》此篇之说,将酸、苦、咸味药归为阴类药,辛、甘、淡味药归为阳类药。笔者对于淡味药有渗泄作用,却为何归为阳类药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讲课时也就不能很好地给学生解释,只是照本宣科地依附教材之说。课下求教于教学中的前辈,也没有得到信服的答复。直到最近重新研读《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时,才恍然大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 阴阳 中医基础
下载PDF
口语入诗 语淡味浓——解读孟浩然的几首七绝
4
作者 赵云长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11年第12期52-54,共3页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大量写山水田园诗的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孟浩然的诗清新俊逸,流畅华美,广为流传。有些诗作口语入诗,语淡而味浓,彰显其浓厚的生活底蕴与超脱闲适,隐逸自安的情怀。
关键词 清新俊逸 超脱闲适 口语入诗 淡味
下载PDF
叶天士辨治温病药用淡味规律探蕴 被引量:2
5
作者 郭永胜 黄书婷 +1 位作者 渠景连 李良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5期953-955,共3页
叶天士辨治温病时注重对淡味配伍的运用。通过全面梳理叶天士著述对淡味的阐述,揭示淡味治疗温病的作用机制,认为淡味不仅渗利湿邪,广泛运用于温病中挟有湿邪的治疗;而且淡味具有通泄气机的作用,从而治疗上焦邪郁气闭者。总结淡味配伍... 叶天士辨治温病时注重对淡味配伍的运用。通过全面梳理叶天士著述对淡味的阐述,揭示淡味治疗温病的作用机制,认为淡味不仅渗利湿邪,广泛运用于温病中挟有湿邪的治疗;而且淡味具有通泄气机的作用,从而治疗上焦邪郁气闭者。总结淡味配伍在温病治疗中的具体运用:轻清淡渗宣气、淡渗佐以苦温、淡渗佐以微辛以及芳香淡渗利湿等配伍规律。并揭示运用淡味配伍辨治温病规律,所论主病多在上焦、具体配伍辨别卫气营血层次、体虚挟邪活用轻淡、重视流动气机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淡味 温病 通泄气机
下载PDF
淡味药内涵析议及在儿科疾病中的运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潘青云 单祎文 +1 位作者 吴嘉宝 赵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20-723,共4页
对中药“淡”味的概念、功效内涵进行阐述,归纳和分析淡味药的四气分布、归经分布、升降浮沉特点。并总结淡味中药在儿科疾病的配伍运用,味淡之品与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相应,可准确配伍淡味药以流通津液、渗灌气血、甘淡滋脾,在肾病... 对中药“淡”味的概念、功效内涵进行阐述,归纳和分析淡味药的四气分布、归经分布、升降浮沉特点。并总结淡味中药在儿科疾病的配伍运用,味淡之品与小儿生理特点及病理变化相应,可准确配伍淡味药以流通津液、渗灌气血、甘淡滋脾,在肾病综合征、反复呼吸道感染、泄泻、便秘等儿科常见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期更深入理解淡味药性理论、灵活组方,为淡味药性理论更好地指导儿科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 药性理论 儿科疾病 配伍运用
下载PDF
淡味药性能及功效特点的计算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熊兴富 赖昌生 《河南中医》 2016年第10期1844-1846,共3页
目的:采用计算机统计淡味中药的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淡味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淡味药的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味... 目的:采用计算机统计淡味中药的四气、归经、升降沉浮、功效及毒性的分布情况,依据中医理论系统分析淡味药性能及功效特点。方法:以黄兆胜主编的《中药学》为蓝本,构建淡味药的性能数据库,并利用Access中的VBA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淡味中药均以寒性最多(占64%),平性次之(占21%),凉性位居第三(占14%),无热性及温性药。归经中,以入胃经最多,占50%;入膀胱经、心经、小肠经各占36%;入肾经、肝经、肺经各占29%;入脾经、胆经各占14%。14味淡味药均具有沉降性质,无升浮性质中药,无毒性药物。结论:淡味药以寒凉、沉降为主,入胃经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 中药 归经 升降浮沉 毒性 功效 计算机分析
下载PDF
淡味药含义探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吴兰朝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4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淡味 中药性
下载PDF
淡味香烟也致命
9
《中老年保健》 2005年第10期5-5,共1页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淡味香烟和所有其他烟草类制品的致命率一样高。在不少广告上.烟草商都将淡味香烟标榜为对健康伤害较小的产品.约有40%的吸烟者也认为淡味香烟对健康的危害比较轻。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所谓的草药香烟、低尼... 美国的研究人员发现.淡味香烟和所有其他烟草类制品的致命率一样高。在不少广告上.烟草商都将淡味香烟标榜为对健康伤害较小的产品.约有40%的吸烟者也认为淡味香烟对健康的危害比较轻。但是,最新的研究表明,所谓的草药香烟、低尼古丁香烟和淡味香烟对人体的伤害和浓味烟草是不相上下的。通过对2000名吸烟者的研究发现,这些淡味香烟的毒素和对健康的危害丝毫不比其他烟草制品低。相反,还可能延迟吸烟者戒烟的进度,麻痹了一部分吸烟者,无意中成为戒烟活动的绊脚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 淡味 致命 烟草制品 戒烟活动 吸烟者 研究人员 研究发现 健康
下载PDF
淡味人生
10
作者 王纯 《家庭中医药》 2012年第11期66-66,共1页
有专家说,如今人们在味觉上太过浮躁,总是追求短时间的刺激和享受,而忽略了食物本身固有的美味。人一旦太依赖浓味的食物,就会变得很浮躁,会产生很多烦恼。所以佛家、道家清修的时候都吃得非常清淡,只有这样,人的感觉、思维才能特别敏锐。
关键词 人生 淡味 食物
下载PDF
维吾尔医辨证治疗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23例
11
作者 在衣努尔.阿布都克力木 古丽巴尔.阿布力孜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4年第1期6-6,共1页
目的:探讨维医辨证治疗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方法:23例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维医辨证法,服用以达瓦衣米西克阿日为主方随证加减的成药。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7%。结论:... 目的:探讨维医辨证治疗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方法:23例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患者,采用维医辨证法,服用以达瓦衣米西克阿日为主方随证加减的成药。结果:23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87%。结论:维医辨证治疗淡味黏液质型心包积液不仅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患者,而且对于体质虚弱、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患者(尤其是老人)来说,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开展治疗心包积液的另一有效途径,临床应用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黏液质 心包积液 达瓦衣米西克阿日
下载PDF
“淡味渗泄为阳”理论探微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泽 汪翔 +2 位作者 万锡钢 裘宗华 夏永良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3832-3834,共3页
文章通过探索相关古籍对“淡味渗泄为阳”理论的释义并查询伤寒、温病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探究该理论的具体含义以及后世伤寒和温病学派对其运用和发展,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理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经研究整理,“淡味渗泄为阳”... 文章通过探索相关古籍对“淡味渗泄为阳”理论的释义并查询伤寒、温病等相关文献资料,旨在探究该理论的具体含义以及后世伤寒和温病学派对其运用和发展,以期更全面地掌握这一理论,并加以灵活地变通及运用。经研究整理,“淡味渗泄为阳”理论始于《黄帝内经》,是指具有渗泄即调节人体水液代谢作用、与咸味药相对应的具有甘而淡薄之味的淡味药,有宣通气机、畅达阳气,将人体的状态调整到偏阳一面的功效。此理论发展于伤寒,完善于温病,是对药性中五味理论的拓展和完善,具有重大意义,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渗泄为阳 药性 中药 黄帝内经 伤寒 温病
原文传递
寄至味于淡泊——宋代味论发展的文化考察
13
作者 李知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24-127,共4页
作为中国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味论发展到了宋代,明显地不同于唐代,是将"淡"作为味论的审美理想广泛推崇。究其原因与庶族地主的崛起与平民文化的兴起,儒学朝理学方向发展的影响,宋代文人生活环境与心路历程,以及宋代文学形态... 作为中国文论重要组成部分的味论发展到了宋代,明显地不同于唐代,是将"淡"作为味论的审美理想广泛推崇。究其原因与庶族地主的崛起与平民文化的兴起,儒学朝理学方向发展的影响,宋代文人生活环境与心路历程,以及宋代文学形态和风格变化的要求密切相关。从中看到味论的延展性,也为考量味论融入当代文论体系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味 宋代文化
下载PDF
玄学思想方法与魏晋诗歌的艺术风貌——兼谈玄言诗“淡乎寡味”的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今晖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9-22,共4页
玄学思想方法对魏晋诗歌的艺术风貌有较大影响。委运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诗境的平和淡远;言意之辨尤其是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使诗歌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冥观静照的思想方法又与诗歌的静态清趣之美有直接关联。此外,有关南朝诗论家对于玄言... 玄学思想方法对魏晋诗歌的艺术风貌有较大影响。委运自然的思想形成了诗境的平和淡远;言意之辨尤其是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使诗歌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冥观静照的思想方法又与诗歌的静态清趣之美有直接关联。此外,有关南朝诗论家对于玄言诗"淡乎寡味"的评价,应该从玄言诗人的创作追求与评论家的诗学观念两方面来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委运自然 言意之辨 冥观静照 乎寡
下载PDF
人参果分淡味和甜味
15
作者 马岳 《医食参考》 2014年第8期7-7,共1页
人参果适应性强,沙土、黏土,平原、山区均可种植,管理方便,一年四季均可栽种,日光大棚反季节栽种,效果亦好。当人参果的果实外观出现清晰紫色条纹,或无条纹但果实表皮光亮、光滑时即可采收,若需贮藏可七八分成熟时采收,在常温... 人参果适应性强,沙土、黏土,平原、山区均可种植,管理方便,一年四季均可栽种,日光大棚反季节栽种,效果亦好。当人参果的果实外观出现清晰紫色条纹,或无条纹但果实表皮光亮、光滑时即可采收,若需贮藏可七八分成熟时采收,在常温下贮藏期40~60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果 淡味 贮藏期 适应性 栽种 条纹 果实
原文传递
“淡味”人生
16
作者 王纯 《保健与生活》 2012年第12期50-50,共1页
周末我回到老家,小院里有母亲打理的一个小菜园。我在小菜园里摘了些西红柿、黄瓜、丝瓜、豆角等,开始准备小菜。西红柿洗净,切块,拌上少许白糖;黄瓜切成长条,不加任何调料;丝瓜选最嫩的,洗洗凉拌,调料要少放;豆角用开水焯过... 周末我回到老家,小院里有母亲打理的一个小菜园。我在小菜园里摘了些西红柿、黄瓜、丝瓜、豆角等,开始准备小菜。西红柿洗净,切块,拌上少许白糖;黄瓜切成长条,不加任何调料;丝瓜选最嫩的,洗洗凉拌,调料要少放;豆角用开水焯过,素炒一下。餐桌上,大家吃得都很开心。蔬菜还留有植株的清香,爽口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以前我吃多了大鱼大肉,总觉得口干舌燥,要使劲喝水。如今吃些素淡小菜,神清气爽,感觉真的不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 淡味 口干舌燥 西红柿 菜园 黄瓜 丝瓜 豆角
原文传递
求得淡味来养生
17
作者 贺梅 《老人世界》 2008年第7期48-48,共1页
淡味养生,是人们在饱尝厚味腻食之害以后提出的一种观点。淡味,是中药的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咸并列。饮食养生讲的“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
关键词 养生 饮食 淡味 保健知识
原文传递
淡味与养生
18
作者 周平方 《健康文摘》 2007年第10期23-23,共1页
淡味,中药学称其为一种“味型”,与辛、甘、苦、酸、涩、成并列,就饮食养生来说,“淡味”则是由“淡”的本义发展而形成的“饮食类型”。
关键词 饮食养生 淡味 饮食类型 中药学
原文传递
淡味与养生
19
作者 周平方 《养生月刊》 2007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传说,京城有一位名厨师,他擅长烹一款“羹”,由此博得南来北往食客的赞赏。后来,他收了一徒,传授了众多菜品做法.唯独没有授徒如何做羹。晚年,回乡之前,徒问:“做羹有何要领?”师答曰:“料精、汁浓、味淡,切记一定要味淡!”
关键词 养生 淡味
原文传递
淡味生活
20
作者 王国梁 《老年世界》 2020年第6期30-30,共1页
老妈做菜越来越咸了。我告诉老妈,吃盐多了不利健康,尤其是对高血压和胃病患者,而老爸血压高,老妈有胃病,应该吃得清淡些。可老妈把我的话当成耳旁风,她把刚炒的一盘菜端上餐桌,说:“要解谗,酸辣咸,没滋没味的菜咋吃!”
关键词 胃病患者 淡味 酸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