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ous limosus繁殖和发育的研究
1
作者 范广钻 欧阳怡然 徐兴林 《浙江水产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1-7,4,共7页
本文观察研究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繁殖和发育。成虫采自舟山本岛,体长30-80 mm,体节数86-145。精巢位于第Ⅸ节,卵巢位于第Ⅹ节。精漏斗大,输精管膨管状。雄性导管和受精囊成对。雄孔开口于第Ⅺ节,受精囊孔位于Ⅸ/Ⅹ节。无... 本文观察研究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繁殖和发育。成虫采自舟山本岛,体长30-80 mm,体节数86-145。精巢位于第Ⅸ节,卵巢位于第Ⅹ节。精漏斗大,输精管膨管状。雄性导管和受精囊成对。雄孔开口于第Ⅺ节,受精囊孔位于Ⅸ/Ⅹ节。无阴茎鞘。成熟个体环带不明显。茧呈各种形状,通常为椭圆形,长径1.25-5 mm、短径0.7-2 mm,内含0-59个卵。单孔蚓的早期胚胎发育和某些多毛类很相似,卵裂为螺旋型卵裂。外包和内陷法形成原肠。培养水温在17-19℃时,约经20天幼蚓就破茧而出,孵化率为80%。幼蚓经90天可成为成体,成活率为90%。110天左右产卵,繁殖期为4-10月。繁殖适温为16-23℃。一年可繁殖2代,多至3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单孔 繁殖 发育
全文增补中
沉积物中六氯苯对颤蚓(淡水单孔蚓)的毒性效应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丽 张红燕 +2 位作者 钟文珏 强沥文 祝凌燕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552-2557,共6页
以淡水底栖动物颤蚓(淡水单孔蚓)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对淡水单孔蚓14d和28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B对颤蚓致死效应较低,当HCB浓度为190mg·kg-1,连续暴露28d时,致死率低于8%.但HCB对颤蚓具有较强的慢性... 以淡水底栖动物颤蚓(淡水单孔蚓)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沉积物中六氯苯(HCB)对淡水单孔蚓14d和28d的毒性效应.结果表明,沉积物中HCB对颤蚓致死效应较低,当HCB浓度为190mg·kg-1,连续暴露28d时,致死率低于8%.但HCB对颤蚓具有较强的慢性毒性效应,当HCB浓度为190mg·kg-1,连续暴露28d时,身体自断率高达90%,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自断率明显增高.HCB对颤蚓自断14d和28d的EC50分别为>190mg·kg-1和97.1mg·kg-1.HCB对颤蚓行为(运动和挖掘)产生明显抑制作用.随着HCB浓度增加和暴露时间延长,颤蚓运动强度减弱,并伴随摄食量减少与体重减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效应 六氯苯 淡水单孔 自断 沉积物
原文传递
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解吸行为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齐亚超 张承东 +1 位作者 王贺 陈威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48-855,共8页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 利用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的生物富集实验,研究了黑碳对土壤和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类有机化合物菲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同时研究了黑碳对菲吸附和解吸行为的影响,并用"双元平衡解吸(DED)模型"对解吸行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土壤和沉积物中黑碳的存在直接导致了菲在颤蚓体内的生物累积因子(BSAF)的降低,其原因在于菲在黑碳沉积物样品中的不可逆吸附程度的显著增强.研究发现,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生物可利用性与土壤和沉积物中菲的吸附相浓度无关而与孔隙水浓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解吸 生物可利用性 淡水单孔蚓monopylephorus limosus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