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台风影响下长江口羽流的响应与淡水输运机制
1
作者
吴梦圆
李铖
+2 位作者
张景思
刘安琪
葛建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44,共14页
河口区域冲淡水锋面及物质输运会对台风产生快速而复杂的响应,并产生显著的生态效应及沉积过程,且不同类型的台风会对水动力及物质输运产生不同影响。本文以长江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盐度锋面附近的浮标站点观测数据,发现在登陆型超强台...
河口区域冲淡水锋面及物质输运会对台风产生快速而复杂的响应,并产生显著的生态效应及沉积过程,且不同类型的台风会对水动力及物质输运产生不同影响。本文以长江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盐度锋面附近的浮标站点观测数据,发现在登陆型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下,旋转流特征消失,站点全水深出现持续近两天的北向流;而在转向型强台风“巴威”的影响下,出现持续约三天的全水深南向流。应用覆盖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对两次台风过程进行模拟,实验对比台风过境前后流场、盐度场并且计算淡水通量,发现台风过境时通过破坏夏季典型的向海扩张的表层平流型羽流结构,从而促进盐度垂向混合,导致大量淡水堆积在靠岸一侧,加强了沿岸的淡水输运,进而形成底部捕获型羽流。对于登陆型台风“利奇马”的影响,淡水输运主要沿苏北海岸向北,而在转向型台风“巴威”偏北风的影响下,淡水则显著沿岸向浙闽海域流动。这两种台风过后,表层淡水开始向海扩展,垂向盐度分层再一次呈现,在2~3天内完全恢复为表层平流型羽流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口
羽流
台风
淡水输运
FVCOM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新世中低纬度海道变化对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魏吉林
刘海龙
+2 位作者
郑伟鹏
林鹏飞
赵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开展了中中新世气候模拟试验,以及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先后关闭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显示,开放的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分别为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大西洋提供了“捷径”,同时分别向北大西洋输运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海水,对AMOC强度的变化起着相反的作用。特提斯海道开放增强了AMOC,这抵消了巴拿马海道开放导致的对AMOC的减弱。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均能引起全球海表温度的南北不对称响应,分界线大致位于巴拿马海道所在纬度。本研究表明,只有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关闭时,才会形成现代意义上的AMOC空间结构,因此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时间对研究AMOC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西洋经圈翻转流
中中新世大暖期
淡水输运
巴拿马海道
特提斯海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夏季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亚茹
荣增瑞
+2 位作者
迟玉涛
李晓丹
那容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41,共12页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冲淡水主要有三种扩展形态: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东南-东北双向扩展,三种形态所占比...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冲淡水主要有三种扩展形态: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东南-东北双向扩展,三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37%,46%和17%。长江冲淡水的扩展面积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近河口冲淡水(海表面盐度<28)的扩展面积主要受径流量控制,在外海(28<海表面盐度<31)则主要受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就淡水通量而言,向东北方向最多,向东南方向次之,二者7、8月份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和33%、32%。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的扩展主要受东风或较强东南风的影响。年际尺度上,向东北方向的淡水输运与东南方向风分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受东南风驱动的Ekman输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冲
淡水
扩展
淡水输运
年际变化
原文传递
题名
台风影响下长江口羽流的响应与淡水输运机制
1
作者
吴梦圆
李铖
张景思
刘安琪
葛建忠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上海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44,共1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E011750)。
文摘
河口区域冲淡水锋面及物质输运会对台风产生快速而复杂的响应,并产生显著的生态效应及沉积过程,且不同类型的台风会对水动力及物质输运产生不同影响。本文以长江河口为研究区域,利用盐度锋面附近的浮标站点观测数据,发现在登陆型超强台风“利奇马”的影响下,旋转流特征消失,站点全水深出现持续近两天的北向流;而在转向型强台风“巴威”的影响下,出现持续约三天的全水深南向流。应用覆盖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的有限体积海洋模型(FVCOM)对两次台风过程进行模拟,实验对比台风过境前后流场、盐度场并且计算淡水通量,发现台风过境时通过破坏夏季典型的向海扩张的表层平流型羽流结构,从而促进盐度垂向混合,导致大量淡水堆积在靠岸一侧,加强了沿岸的淡水输运,进而形成底部捕获型羽流。对于登陆型台风“利奇马”的影响,淡水输运主要沿苏北海岸向北,而在转向型台风“巴威”偏北风的影响下,淡水则显著沿岸向浙闽海域流动。这两种台风过后,表层淡水开始向海扩展,垂向盐度分层再一次呈现,在2~3天内完全恢复为表层平流型羽流结构。
关键词
长江口
羽流
台风
淡水输运
FVCOM
Keywords
Changjiang Estuary
plume
typhoon
freshwater transport
FVCOM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新世中低纬度海道变化对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2
作者
魏吉林
刘海龙
郑伟鹏
林鹏飞
赵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
崂山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地球系统数值模拟科学中心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大陆碰撞和高原隆升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0,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关键构造事件影响气候转型的数值模拟和机理分析”(2023YFF0803904)。
文摘
自中中新世以来,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的开合状态可能直接影响了大西洋经圈翻转流(AMOC)的强度和空间形态演变。但是,当前对这两处关键的中低纬度海道与AMOC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较少。本研究基于中中新世时期的边界条件,利用耦合气候模式开展了中中新世气候模拟试验,以及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先后关闭的敏感性试验。模拟结果显示,开放的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分别为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水进入北大西洋提供了“捷径”,同时分别向北大西洋输运高盐度海水和低盐度海水,对AMOC强度的变化起着相反的作用。特提斯海道开放增强了AMOC,这抵消了巴拿马海道开放导致的对AMOC的减弱。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均能引起全球海表温度的南北不对称响应,分界线大致位于巴拿马海道所在纬度。本研究表明,只有特提斯海道和巴拿马海道关闭时,才会形成现代意义上的AMOC空间结构,因此这两处中低纬度海道的关闭时间对研究AMOC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西洋经圈翻转流
中中新世大暖期
淡水输运
巴拿马海道
特提斯海道
Keywords
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AMOC)
Middle Miocene Climatic Optimum(MMCO)
freshwater transport
Panama Seaway
Tethys Seaway
分类号
P736 [天文地球—海洋地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夏季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5
3
作者
郭亚茹
荣增瑞
迟玉涛
李晓丹
那容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0-41,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1402300,2016YFC14020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6008)资助。
文摘
基于区域海洋模式ROMS,本文对东中国海的水动力环境进行了长期(2004-2015年)模拟,分析了长江冲淡水扩展形态的年际变化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夏季长江冲淡水主要有三种扩展形态:东北方向、东南方向和东南-东北双向扩展,三种形态所占比例分别为37%,46%和17%。长江冲淡水的扩展面积具有显著的年际变化,近河口冲淡水(海表面盐度<28)的扩展面积主要受径流量控制,在外海(28<海表面盐度<31)则主要受南风和西南风的影响。就淡水通量而言,向东北方向最多,向东南方向次之,二者7、8月份所占比例分别为40%、60%和33%、32%。夏季长江冲淡水向东北方向的扩展主要受东风或较强东南风的影响。年际尺度上,向东北方向的淡水输运与东南方向风分量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主要受东南风驱动的Ekman输运的影响。
关键词
长江冲
淡水
扩展
淡水输运
年际变化
Keywords
Changjiang River Diluted Water
extension
freshwater transport
interannual variation
分类号
P733.1 [天文地球—物理海洋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台风影响下长江口羽流的响应与淡水输运机制
吴梦圆
李铖
张景思
刘安琪
葛建忠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新世中低纬度海道变化对大西洋经圈翻转流和气候变化影响的模拟研究
魏吉林
刘海龙
郑伟鹏
林鹏飞
赵彦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夏季长江冲淡水年际变化的数值研究
郭亚茹
荣增瑞
迟玉涛
李晓丹
那容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5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