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26篇文章
< 1 2 1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积山石窟第127窟西方净土变献疑
1
作者 张善庆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7,共12页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 第127窟是麦积山石窟的艺术代表,内容新颖,技法高超,功德主是西魏乙弗氏皇后,身份特殊,因此这个洞窟一定程度上代表着西魏艺术的最高水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由于时代久远,破损严重,部分重要的图像线索容易被忽视。通过对第127窟西壁经变画细部的解读,对比净土经典和法华经典,可以推断,这铺经变画为法华经变,特别表现了释迦佛在灵鹫会为四大弟子授记和龙女成就男儿身成佛说法的情节,在佛教义理上,与洞窟其他壁画题材形成了一个整体,画面内容与其他题材一样,突出了女性角色,再次彰显了乙弗氏功德窟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第127窟 乙弗氏 西方净 法华经变
下载PDF
鲍照诗歌净土思想研究
2
作者 李海燕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7期106-109,共4页
南朝刘宋时期佛教逐渐发展到兴盛时期,社会从上到下都尊崇佛教。鲍照是佛教信徒,又作为刘义庆幕僚,随刘义庆开展庐山礼佛之旅,与僧人汤惠休交游,因此他的诗歌自然带上佛教色彩。受佛教净土思想影响,鲍照在其山水诗中表现出隐逸思想,又... 南朝刘宋时期佛教逐渐发展到兴盛时期,社会从上到下都尊崇佛教。鲍照是佛教信徒,又作为刘义庆幕僚,随刘义庆开展庐山礼佛之旅,与僧人汤惠休交游,因此他的诗歌自然带上佛教色彩。受佛教净土思想影响,鲍照在其山水诗中表现出隐逸思想,又以净土修行十六观的方式来欣赏庐山景物,因此他所描绘的庐山风景也与净土世界存在相通之处。同时,在净土思想的影响下,鲍照在诗歌中有着不同于儒家重视生命的生死观,表现出向往净土世界来摆脱现实痛苦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照 思想 生死观
下载PDF
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西方净土变相龛的图像研究
3
作者 陈思遥 《美术大观》 2024年第8期61-70,共10页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 在四川省丹棱县郑山摩崖造像中,现存两龛中唐时期的西方净土变相龛,经考察发现,这两龛均与《观无量寿经》的内容有关。这两龛不仅在川北“阿弥陀佛五十二菩萨像”的图像模式基础上接受了《观无量寿经》的内容,着重表现往生的过程与方式,还通过多样化的往生方式构建出一个完整的往生空间。本文以郑山摩崖造像中这两龛西方净土变相龛为研究对象,试图阐明四川地区西方净土变相龛在中唐时期的转变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净变相龛 四川地区 中唐时期 往生过程 空间
下载PDF
邺城遗址出土武平五年赵美造像与北齐邺下西方净土信仰
4
作者 黄盼 《美术大观》 2024年第4期98-101,共4页
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中出土武平五年(574)赵美所造之像造型特殊,以结跏趺坐于仰莲之上的一佛二菩萨为中心,配以宝池、宝树、化佛、莲花化生、禽鸟等要素。经考证,造像题材出自《观无量寿经》,通过造像直观表现了净土世界中的... 邺城遗址北吴庄佛教造像埋藏坑中出土武平五年(574)赵美所造之像造型特殊,以结跏趺坐于仰莲之上的一佛二菩萨为中心,配以宝池、宝树、化佛、莲花化生、禽鸟等要素。经考证,造像题材出自《观无量寿经》,通过造像直观表现了净土世界中的阿弥陀佛。本文通过对西方三圣造像样式的梳理,明确北齐晚期存在这种出自《观无量寿经》的西方三圣造像图样,北齐时期邺下西方净土信仰有较大的发展,改变了民众的世界观,为净土宗的成立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美造像 北齐 西方净信仰 观无量寿经 西方三圣
下载PDF
理想净土“乌托邦”的“不复得路”——陶渊明《桃花源记》的缺失美
5
作者 孟令芝 《中学语文》 2024年第27期65-67,共3页
对《桃花源记》中“乌托邦”的构建进行阐述,分析陶渊明以桃花源构建的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探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缺失美,明确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恰是精神上的乌托邦的理想寄予、精神追思。
关键词 理想净 《桃花源记》 陶渊明 乌托邦 缺失美
下载PDF
此地块土壤修复 还居民一片净土
6
作者 吴凡 《环境》 2024年第9期45-46,共2页
在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桥梓大街上,早上赶路上班、上学的人们络绎而行,街上的商铺也已纷纷开铺营业,一如往常的热闹。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条大街的中段,广州钢管厂、广州铝材厂地块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已悄然完成,并分别于今年1月及7月... 在广州荔湾区芳村大道桥梓大街上,早上赶路上班、上学的人们络绎而行,街上的商铺也已纷纷开铺营业,一如往常的热闹。谁也没想到,就在这条大街的中段,广州钢管厂、广州铝材厂地块的土壤污染治理修复工程已悄然完成,并分别于今年1月及7月完成了修复治理。保卫净土有了“贴身服务”记者从广州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近年来,广州在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过程中,以保障人居环境安全为重点,不断进行了多项改革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复工程 钢管厂 壤修复 生态环境 修复治理 人居环境安全 保卫战
下载PDF
弥勒净土变与《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
7
作者 朱永春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35-145,172,共12页
《弥勒上生经》中的“兜率天宫”,经中国传统“天”的观念的改造以及图像的现世化后,成为一种“天宫楼阁”,其形象在演进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单一建筑(群)式、院落式、平台式三种基本类型。从时间维度看,它反映了约起于公元5世纪,讫于北宋... 《弥勒上生经》中的“兜率天宫”,经中国传统“天”的观念的改造以及图像的现世化后,成为一种“天宫楼阁”,其形象在演进过程中先后产生了单一建筑(群)式、院落式、平台式三种基本类型。从时间维度看,它反映了约起于公元5世纪,讫于北宋《营造法式》刊行时的建筑图像。从空间维度看,它又超越了北宋的版图。而《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图像,时空局限于北宋的疆域。其载体也局限于小木作佛道帐、壁藏、转轮藏,缺少纵深的条形平面上布置。弥勒经变中丰富的“兜率天宫”图像,为我们认识《营造法式》中的“天宫楼阁”打开了一扇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造法式》 天宫楼阁 兜率天 弥勒净
下载PDF
善作如来使 弘开净土门——传印法师《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述评
8
作者 湛如 《佛学研究》 2023年第2期364-372,共9页
1980年12月16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认为,佛教在中国两千年来和各族文化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并传到东亚各地,对于创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东亚各民族创造具有佛教特色的东方文明发挥过不可磨... 1980年12月16日至23日,中国佛教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一致认为,佛教在中国两千年来和各族文化密切结合融为一体并传到东亚各地,对于创建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推动东亚各民族创造具有佛教特色的东方文明发挥过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会议决议认为僧伽教育为当代佛教教育的第一要务。在这次会议上,赵朴初居士被正式推选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他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名义召集传印法师和姚长寿居士,告知他们将应日本方面邀请去日本净土宗佛教大学晋修,并且嘱咐传印法师的晋修课题主要是考察日本的佛教教育情况,因为十年动乱之后,佛教人才断层、青黄不接的现实问题摆在中国佛教界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净 中国佛教界 佛教教育 中国佛教协会 赵朴初 姚长寿 全国代表大会 僧伽
下载PDF
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黑土稻田碳固定与碳减排效应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忠学 余佩哲 +3 位作者 杜思澄 李铁成 齐智娟 王柏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75,共10页
为探寻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黑土稻田碳固定与碳减排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设置常规淹灌(F)与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选用110 kg/hm^(2)(N)、99 kg/hm^(2)(N1,减氮10%)、88 kg/hm^(2)(N2,减氮20%)3种施氮量,测定了6种水氮管... 为探寻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黑土稻田碳固定与碳减排效应的影响,进行了田间试验研究。设置常规淹灌(F)与控制灌溉(C)两种灌溉模式,选用110 kg/hm^(2)(N)、99 kg/hm^(2)(N1,减氮10%)、88 kg/hm^(2)(N2,减氮20%)3种施氮量,测定了6种水氮管理模式下的水稻土壤呼吸CO_(2)排放强度和CH4排放强度,水稻收获后各器官干物质量、碳含量及固碳量,并计算了净土壤碳收支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各处理土壤呼吸CO_(2)排放量呈现单峰值变化,并在分蘖期达到峰值;各处理甲烷排放量呈现双峰值变化且在分蘖期与穗肥施入后达到峰值。相同灌溉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减少,土壤呼吸CO_(2)排放强度与甲烷排放强度也显著减少(P<0.05)。相同施氮量下,控制灌溉相比常规淹灌有效地降低了甲烷排放强度,但提高了土壤呼吸CO_(2)排放强度。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收获后总固碳量为319.37~489.00 g/m^(2),水稻收获后各器官固碳量由小到大依次为叶、根、茎、穗,分别为植株总固碳量的5.16%~6.72%、5.71%~10.78%、28.62%~36.66%、49.53%~58.70%。控制灌溉相较常规淹灌有效提高了植株固碳能力。在不同水氮管理模式下,水稻的净初级生产力(NPP)与总初级生产力(GPP)均在减氮量10%处理达到最高,相同灌溉方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相同施氮量下,控制灌溉下NPP、GPP均高于常规淹灌。控制灌溉相比常规淹灌具有更高的生产潜力。除CN处理净土壤碳收支数值呈负值外其余处理均为正值,即除CN处理外其余处理均为土壤净碳增益效果,相同施氮量常规淹灌下土壤净碳增益高于控制灌溉,但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施氮量的减少相同灌溉制度下各处理土壤碳收支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综合考虑,CN1处理可以在保证较高生产能力下提高土壤固碳能力,减少土壤碳损失与稻田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壤碳收支 净初级生产量 总初级生产力 壤碳库 水氮管理模式
下载PDF
关于“净土收储”“净土供应”“净土开发”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俭 沈芳 +2 位作者 杨婕 刘丽丽 邓一荣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3年第12期5-10,共6页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联动监管。在全面梳理各地准入管理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开发利用流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程序,对常见的“净土收储”“净土供应”“... 为防范人居环境风险,确保土地开发利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和联动监管。在全面梳理各地准入管理相关做法的基础上,基于土地开发利用流程和土壤环境质量监管程序,对常见的“净土收储”“净土供应”“净土开发”三种模式进行了探讨,明晰各模式的内涵,分析各模式的实践情况及其利弊,进而提出因地制宜选择适用模式、强化部门联动监管、扩展资金筹措方式等对策建议,为完善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储 供应 开发 准入管理 安全利用
下载PDF
日本净土宗组织机构与事业运营管窥
11
作者 卢浔 《佛学研究》 2023年第1期341-367,共27页
一、日本净土宗教团的基本结构日本净土宗创立于镰仓时代的承安五年(1175),宗祖为法然上人(源空,1133-1212),并尊奉中国唐代善导大师为高祖。以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根本经典。法然上人依善导《观经四... 一、日本净土宗教团的基本结构日本净土宗创立于镰仓时代的承安五年(1175),宗祖为法然上人(源空,1133-1212),并尊奉中国唐代善导大师为高祖。以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为根本经典。法然上人依善导《观经四贴疏》撰《选择本愿念佛集》等著作,弘扬净土念佛法门,成为日本佛教史上弘宗演教的一代大师。法然上人法席鼎盛,门人众多,历史上形成诸多流派,净土真宗亦从此脱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净 真宗 念佛法门 善导大师 无量寿经 佛教史 镰仓时代 法然
下载PDF
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 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克敬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23年第3期39-44,共6页
新时代十年,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顺利完成净土保卫战阶段目标任务,基本管控土壤污染风险,稳步推进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土壤环境质量发生了基础性变化。
关键词 稳步推进 水生态环境保护 壤污染 农村环境质量 壤环境质量 保卫战 决策部署
下载PDF
“净土保卫战”行动下土壤污染防治课程教学内容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文瑞 李青山 +4 位作者 赵宽 孔群芳 潘少兵 安乐生 顾洪亮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3期199-202,共4页
随着中国“净土保卫战”号角的吹响,土壤污染防治课程正逐渐成为国内环境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但土壤污染防治在中国起步较晚,经验欠缺,高校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急需加强对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 随着中国“净土保卫战”号角的吹响,土壤污染防治课程正逐渐成为国内环境类专业非常重要的专业课。但土壤污染防治在中国起步较晚,经验欠缺,高校课程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急需加强对该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的建设和改革。在分析该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内容及课时进行了优化探索,旨在为培养适合中国国情的高素质专业型土壤污染防治人才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卫战 壤污染防治 教学内容 优化研究
下载PDF
论苏轼与弥陀净土之交涉
14
作者 王培钊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00-108,共9页
苏轼与弥陀净土关系颇密,通过考察其往生传说、交涉因缘、净土观念等内容,可知“苏轼往生西方公据”是后人在苏轼与参寥书简的基础上加工演绎而成;苏轼与净土的交涉受家世传统、地域环境(巴蜀、江浙等)以及与之交游的僧人(惠辩、元净、... 苏轼与弥陀净土关系颇密,通过考察其往生传说、交涉因缘、净土观念等内容,可知“苏轼往生西方公据”是后人在苏轼与参寥书简的基础上加工演绎而成;苏轼与净土的交涉受家世传统、地域环境(巴蜀、江浙等)以及与之交游的僧人(惠辩、元净、元照等)三种因素的影响;苏轼的弥陀净土观兼摄有相与无相:一方面通过画弥陀像、做水陆道场、念佛诵经等有相功德荐亡亲友,往生净土;另一方面,通过诗文表现无相净土,强调净土的融通,即尘世为净土,从而契合至上玄理,愉悦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弥陀净 西方公据 有相净 无相净
下载PDF
南北朝时期西方净土变的画面布局——兼谈西方净土变中建筑图像的作用及其象征含义
15
作者 邝墩煌 《美术大观》 2023年第4期68-71,共4页
西方净土变作为佛教绘画艺术中较早创制的变相类型,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在整体构图上,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川博1号造像碑西方净土变、麦积山第127窟西方净土变与南响堂第1、2窟的两铺西方净土变有着巨大的差异。究其缘由,主要是工匠采... 西方净土变作为佛教绘画艺术中较早创制的变相类型,在南北朝时期便已出现。在整体构图上,成都万佛寺出土的川博1号造像碑西方净土变、麦积山第127窟西方净土变与南响堂第1、2窟的两铺西方净土变有着巨大的差异。究其缘由,主要是工匠采取了“俯视”与“平视”两种不同的视角。无论是哪种构图、视角,西方净土变中的建筑图像始终保持一定的布局规律,即阙、观等建筑图像多成对出现,并位于整体画面的左右两端。这种建筑图像的布局设计有“分隔”与“联通”西方极乐佛国与现实娑婆世界的象征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净 建筑图像 画面布局 天门
下载PDF
敦煌莫高窟隋至初唐洞窟西壁所绘图像的功能 被引量:1
16
作者 八木春生 牛源(译) 《敦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50,共13页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唐前期第一期的代表洞窟。外层龛正面左右下部绘有树下两脚合并坐式菩萨像和树下坐于藤座上呈半跏思惟姿势的菩萨像。这种菩萨坐像的组合以及与其类似的组合,在隋代第二期洞窟中就已出现,它们与弥勒像密切相关。但在... 敦煌莫高窟第57窟是唐前期第一期的代表洞窟。外层龛正面左右下部绘有树下两脚合并坐式菩萨像和树下坐于藤座上呈半跏思惟姿势的菩萨像。这种菩萨坐像的组合以及与其类似的组合,在隋代第二期洞窟中就已出现,它们与弥勒像密切相关。但在第57窟中,与隋代第二期洞窟有所不同的是人们憧憬的往生净土画在窟顶。阿弥陀如来作为过去佛,由阿弥陀、释迦、弥勒构成的新三世佛在唐前期第一期完成了转变。重要的是南北壁所表现的树下说法图不仅仅表现了三世佛,还表现了当时人们所憧憬的往生世界的情景。另外,唐前期第一期出现了将弥勒以如来表现且坐于宝池中。但是,初唐第一期末期的第322窟仅北壁阿弥陀如来坐在宝池中,南壁的弥勒如来未见宝池,这是因为弥勒净土本来就没有宝池。这种阿弥陀如来和弥勒如来都拥有配备宝池的净土的模糊印象,也显示了净土之间的不同。第57窟与第322窟一样,北壁如来坐像坐于宝池中伸出的莲花座上、南壁如来坐像周围未见表现其坐于宝池中的莲花和荷叶,那么第57窟南壁主尊虽然不是如来倚坐像,但下意识地作为弥勒如来而绘制的可能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57窟 第322窟 两脚合并菩萨坐像 半跏思惟菩萨像 往生思想
下载PDF
山西应县净土寺藻井图像学探析
17
作者 申艳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3年第8期157-160,共4页
山西应县净土寺是金代所建,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室内殿顶藻井中的天宫楼阁是该寺一大特色。文章从图像学角度探析净土寺藻井图案,通过描述净土寺藻井题材元素、图示特征,领略... 山西应县净土寺是金代所建,距今已有近1000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室内殿顶藻井中的天宫楼阁是该寺一大特色。文章从图像学角度探析净土寺藻井图案,通过描述净土寺藻井题材元素、图示特征,领略佛国世界带来的意境,解释其形成的文化内涵、时代因素等,进而肯定净土寺天宫楼阁藻井的价值及其对后世的研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应县净 藻井 发展演变 文化内涵
下载PDF
新疆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考释
18
作者 吕晓楠 《吐鲁番学研究》 2023年第2期101-112,155,F0003,共14页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是高昌回鹘晚期(公元13世纪)营建的一个重要洞窟,壁画题材比较复杂。本文主要对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进行考察。比照佛教典籍“净土三经”相关内容辨析后认为,该窟的正壁、左侧壁两铺西方净土经变图像均为观无量寿经变题材。并且,本文比较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左侧壁观无量寿经变与敦煌石窟观无量寿经变发现,前者的“中堂”配左右条幅构图形式、画面解读设计、图像内佛寺院落建筑类型和式样,以及题材组合,均源于后者。这也为敦煌石窟佛教艺术向西传播提供了一个鲜明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孜克里克石窟第41窟 西方净经变图像 观无量寿经变 敦煌石窟
下载PDF
图像与场域——敦煌西方净土变相图中的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价值研究
19
作者 杨青 王万鹏 《丝绸之路》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受当今新兴概念元宇宙空间兴起所激发的群体性审美的影响,本文结合敦煌净土变相图中虚拟世界的审美空间的感知方式,从元宇宙空间场域、空间图式、空间多元化存在三个角度,详细分析敦煌净土变相图中的虚拟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的价... 受当今新兴概念元宇宙空间兴起所激发的群体性审美的影响,本文结合敦煌净土变相图中虚拟世界的审美空间的感知方式,从元宇宙空间场域、空间图式、空间多元化存在三个角度,详细分析敦煌净土变相图中的虚拟美学观对元宇宙的空间构建的价值与意义。最后得出元宇宙的虚拟空间构建中美学观并非来自某一特定形象的支撑或渗透,而是来自整体虚拟意象系统本身,这种整体图像系统具有图像表象演绎的品质,也彰显了多元化文化与图像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相图 元宇宙 虚拟美学 空间构建
下载PDF
莫高窟第164窟西夏重修思想探析——以五台山为核心含摄十方的华藏净土和法界救度
20
作者 李志军 《西夏学》 2023年第1期258-270,共13页
莫高窟第164窟为西夏重修洞窟,在题材上保留了龛内原有的绘画及主尊塑像,通过龛内四披药师佛立像和东壁门顶禅定佛赋予西壁龛内主尊药师佛解救众生现世苦难的功能和统领整窟华严结构的法身教主作用。东壁门两侧“文殊并众菩萨像”和“... 莫高窟第164窟为西夏重修洞窟,在题材上保留了龛内原有的绘画及主尊塑像,通过龛内四披药师佛立像和东壁门顶禅定佛赋予西壁龛内主尊药师佛解救众生现世苦难的功能和统领整窟华严结构的法身教主作用。东壁门两侧“文殊并众菩萨像”和“普贤并众菩萨像”共同组成一幅五台山图,又结合窟内南北壁对称分布的两组药师经变和西方净土变所传递的十方净土的概念,使全窟连接在一起,形成以五台山信仰为基础向东西延伸,含摄十方的华藏世界。西夏时期水月观音在功能上吸收了地藏信仰的部分内容,进一步突出其“度亡”和“往生净土”的作用,分布在西壁龛两侧的一组水月观音造像则以此功能为基础配合主尊展开以“破地狱”为主要内容的华严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 普贤 药师净 五台山信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