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河水利支撑影响下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特征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蒋鑫 林箐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4-39,共6页
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类型和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运河不仅满足了漕粮物资的运输需求,沿线区域还形成了以运河水利为支撑的传统风景体系。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首先梳理阐述淮扬运河水利营建的环境基础与历史演变过程,然... 作为古代重要的水利工程类型和人居环境支撑系统,运河不仅满足了漕粮物资的运输需求,沿线区域还形成了以运河水利为支撑的传统风景体系。聚焦于具有代表性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首先梳理阐述淮扬运河水利营建的环境基础与历史演变过程,然后解析运河水利作为支撑系统的整体运行机制与结构单元,最后分别从城郊水利景观、城池园林景观、邑境文化景观3个层面深入探讨运河水利对于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渗透影响和表现特征。旨在整体系统地解读运河水利支撑影响下的淮扬运河沿线区域传统风景体系的营建逻辑,以期从新的视角为运河景观的复写和运河遗产的转化利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运河水利 淮扬运河 传统风景体系 景观特征
下载PDF
后申遗时代淮扬运河遗产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怀玉 李新 《江苏商论》 2017年第5期47-49,52,共4页
淮扬运河由2500多年前古邗沟演变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的运河。淮扬运河文化遗产主要特点:"柔性"文化线路、多元遗产和活态遗产。目前,淮扬运河历史风貌清晰可见,基本功能延续至今,遗产本体保存较为完整。淮扬运河... 淮扬运河由2500多年前古邗沟演变而成,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明确记载的运河。淮扬运河文化遗产主要特点:"柔性"文化线路、多元遗产和活态遗产。目前,淮扬运河历史风貌清晰可见,基本功能延续至今,遗产本体保存较为完整。淮扬运河可持续发展模式:"保护-利用-保护";发展定位:淮扬运河文化带;发展特色:中国活态水利博物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世界遗产文化带 持续利用
下载PDF
1898—1937年淮扬运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的发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芝浩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6,共4页
淮扬运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挂旗经营、垄断资本下夹缝求生、民族资本契约联营、无序恶性竞争、政府介入调停数个阶段,显现出我国近代内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发展的诸多特性,颇为典型。文章主要依据历史档案、报刊资料... 淮扬运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在发展过程中,历经挂旗经营、垄断资本下夹缝求生、民族资本契约联营、无序恶性竞争、政府介入调停数个阶段,显现出我国近代内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发展的诸多特性,颇为典型。文章主要依据历史档案、报刊资料,对淮扬运河民族资本轮船航运业早期发展历程予以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民族资本 轮船航运业
下载PDF
从单堤到双堤:明代后期淮扬运河堤岸制度与高宝湖群的互动演变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慧 《运河学研究》 2019年第2期19-34,共16页
明代后期,淮扬运河沿线的高宝湖群在运堤阻隔、淮水南下和入江水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发育、扩展的过程。为保障行船安全,官方筑堤岸、开越河,使淮扬运河由运湖一体的单堤形态向运湖分隔的双堤形态转变。双堤运河形成后,运堤... 明代后期,淮扬运河沿线的高宝湖群在运堤阻隔、淮水南下和入江水流不畅等因素影响下,经历了一个发育、扩展的过程。为保障行船安全,官方筑堤岸、开越河,使淮扬运河由运湖一体的单堤形态向运湖分隔的双堤形态转变。双堤运河形成后,运堤对高宝诸湖的拦截作用更加明显。运堤闸坝控制的复杂化,进一步加剧了高宝诸湖水面的扩展。淮扬运河堤岸制度在运湖互动的双向关系中不断巩固,对淮扬运河沿线湖泊景观格局的确立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运湖关系 高宝湖群
原文传递
试析明清时期大运河沿岸的天主教传播——以淮扬运河与江南运河沿岸为中心 被引量:1
5
作者 史习隽 《运河学研究》 2021年第2期33-52,共20页
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从澳门地区入华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路线。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不仅为传教工作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各传教区、各会口之间的联通与传教经验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运河沿... 贯通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是明清时期从澳门地区入华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内地的必经路线。大运河带来的交通便利不仅为传教工作的开拓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同时也为各传教区、各会口之间的联通与传教经验的推广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运河沿岸的诸多城市逐渐发展成为明清时期天主教发展的重要据点。本文以西方来华传教士的记录为中心,结合汉文文献,考察明清时期天主教在淮扬运河、江南运河沿岸的发展情况,并探讨这一时期天主教传播过程中大运河所起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耶稣会 天主教 淮扬运河 江南运河
原文传递
再论淮扬运河历史变迁
6
作者 刘龙雨 胡迪 《运河学研究》 2022年第1期79-97,共19页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 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淮扬运河是京杭运河通航时间最长的河段。前人关于运河历史变迁的研究非常丰富,随着新史料的发现,运河历史变迁的细节及运河地名演变有望进一步探究。本文根据淮扬运河变迁的特点,将该运河变迁划分为初创期、缓慢发展期、大发展期以及完善期四个阶段,分别对应东汉以前、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和元明清时期,考证了各个时期运河的名称及得名原因、路线变迁,以期理清淮扬运河变迁全貌及其地名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扬运河 历史地名 历史变迁 流路
原文传递
清中后期清政府保运体系中的淮水入海入江选择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建革 由毅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3-145,160,共14页
明末清初,淮水大部分在清口入黄,下游水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清口区域泥沙逐年沉淀淤积,黄河堤和洪泽湖湖底不断抬高,这使得淮水开始在汛期更多地从山盱五坝下泄高宝诸湖,然后进入归海与入江通道。早期的水灾并不严重时,里运河北部没... 明末清初,淮水大部分在清口入黄,下游水量较少。清代中期以后,清口区域泥沙逐年沉淀淤积,黄河堤和洪泽湖湖底不断抬高,这使得淮水开始在汛期更多地从山盱五坝下泄高宝诸湖,然后进入归海与入江通道。早期的水灾并不严重时,里运河北部没有淤高,泄水面较广。然而,随着北部的淤高,泄水区主要集中在车逻坝一带。康熙乾隆时期,官方一方面维持高堰,一方面开拓入江方向的洪水排泄。不得已时,官方仍开车逻坝泄水。道光年间,官方每年长期闭御黄坝,淮水几乎处于全入运状态。运河因着黄水入运而不断被淤高,高堰因着湖蓄加强和黄河水入湖而被不断加高,大水时入江与入海水量更加增长,几乎达到泄水量的限制,盐场也常受水灾。泄水难下,官方常常叫里下河地区承受最终的水灾以保运河畅通。这其间归海与归江的技术选择涉及水环境变化,涉及一系列的工程,也涉及清政府的运河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逻坝 人字河 淮扬运河
下载PDF
元代对江浙运河的治理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欣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0-73,共4页
元代漕运以海运为主,河运管理制度较为粗疏混乱,围水垦田、私决堤堰等造成江浙运河频频缺水而难以通航。元代对江浙地区淮扬运河、练湖、镇江运河及苏杭运河的治理,多以疏浚为主,虽难以根治,但有效地维持了运河的正常运行。
关键词 元代 淮扬运河 练湖 镇江运河 苏杭运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