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微卫星标记的中华鳖淮河品系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3
- 1
-
-
作者
王利华
张英萍
邹桂伟
许德高
凌晨
梁宏伟
-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仙桃市公共检验检测中心
农业农村部水生动物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中国农学通报》
2020年第23期134-141,共8页
-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鲢等种质资源鉴定与评价”(2016HY-JC03)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中华鳖(淮河)品系地方良种选育关键技术研究”(16030701065)
水产种质资源平台项目“国家淡水水产种质资源库建设”(2019DKA30470)。
-
文摘
为了解中华鳖淮河品系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本研究利用25个微卫星DNA标记分别对淮河品系中华鳖(淮河鳖)、黄河品系中华鳖(黄河鳖)和日本品系中华鳖(日本鳖)3个品系的遗传结构和系统进化进行分析。淮河鳖、黄河鳖和日本鳖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8、5.44和6.20,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2.696、2.733和3.221,淮河鳖期望杂合度(HE)为0.572高于黄河鳖(0.556),低于日本鳖(0.603),日本鳖遗传多样性最高,淮河鳖次之,黄河鳖最为贫乏。25个微卫星位点多态性均较高,淮河鳖、黄河鳖、日本鳖平均PIC为0.513、0.498和0.558,淮河鳖和日本鳖均属高度多态(PIC>0.5),黄河鳖为中度多态(0.25<PIC<0.5)。遗传分化指数(FST)分析显示,淮河鳖与黄河鳖之间属于中度分化(0.05<FST<0.15),淮河鳖与日本鳖、黄河鳖与日本鳖之间均属于高度分化(0.15<FST<0.25)。淮河鳖与黄河鳖遗传距离较近,与日本鳖遗传距离较远。表明目前中华鳖淮河品系有较高遗传多样性水平,遗传潜力较好。
-
关键词
淮河品系
黄河品系
日本品系
中华鳖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Huaihe strain
Yellow River strain
Japanese strain
Pelodiscus sinensis
microsatellite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