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IS在淮河河道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启超 《科技传播》 2011年第17期16-17,共2页
本文根据实践,从系统总体设计与系统功能设计两大方面对GIS在淮河河道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从而让GIS技术能较好的运用于淮河河道整治及管理工程。
关键词 GIS 淮河河道 管理工作 运用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综合巡查监管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海林 刘灿 《江淮水利科技》 2018年第2期40-42,共3页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综合巡查监管系统功能由Web端和信息采集终端实现,采集终端从地面和空中不同视角获取工程现场实时图片、视频、音频等数据,通过4G网络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管理人员利用Web端获悉实时工程现场数据,及时下达任务,解决现... 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综合巡查监管系统功能由Web端和信息采集终端实现,采集终端从地面和空中不同视角获取工程现场实时图片、视频、音频等数据,通过4G网络上传至系统服务器,管理人员利用Web端获悉实时工程现场数据,及时下达任务,解决现场问题。本系统的应用推动了安徽省淮河河道工程巡查监管工作信息化、实时化和立体化进程。笔者通过对系统功能和实际应用情况的阐述,以便与广大同仁交流学习工程管理工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河道 巡查监管 研发与应用
下载PDF
淮河河道滩岸泥沙颗粒基本属性研究
3
作者 叶阳 刘春晶 +1 位作者 胡健 张治昊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4年第11期6-7,共2页
淮河某些典型河段河床稳定性较差,主要是由其边界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的。采用现场查勘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淮河河道滩岸泥沙颗粒基本属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河道滩岸泥沙主要为低液限黏土及粉土质砂。所选取断面泥沙... 淮河某些典型河段河床稳定性较差,主要是由其边界条件的不稳定性造成的。采用现场查勘与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淮河河道滩岸泥沙颗粒基本属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河道滩岸泥沙主要为低液限黏土及粉土质砂。所选取断面泥沙土体构成为上部土质较细,一般为低液限黏土;下部土质较粗,一般为粉土质砂或含细粒土砂。对抗冲性有较大影响的土性指标为黏粒含量、抗剪强度,不同泥沙土体的黏粒含量及抗剪强度特性不同;低液限黏土抗剪强度指标凝聚力大于粉土质砂,粉土质砂内摩擦角大于低液限黏土。同一种泥沙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大小与干密度呈正比趋势,而与饱和度呈反比趋势。由本次选取的代表性断面泥沙土体颗粒分析结果来看,低滩土体大多由粉土质砂组成,含黏性土极少,是较易坍塌的滩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河道 滩岸泥沙 颗粒组成 抗剪强度
下载PDF
基于洪水影响下的滨水弹性景观设计——以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文君 《现代园艺》 2022年第8期101-103,共3页
从弹性景观设计角度探索滨河景观空间如何更好地适应河道洪水水位变化影响,以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项目所在范围河段水文信息,针对目前滨河滩地存在的问题,结合蚌埠人民对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愿景,以弹性景观... 从弹性景观设计角度探索滨河景观空间如何更好地适应河道洪水水位变化影响,以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项目所在范围河段水文信息,针对目前滨河滩地存在的问题,结合蚌埠人民对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美好愿景,以弹性景观设计为切入点,通过场地竖向营造多级弹性空间:一级景观区、二级景观区和三级景观区,实现了不同水位下的弹性空间,既保证了对洪水的适应能力,又营造了多样性的景观。在提高蚌埠主城区淮河河道适应洪水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滩地景观的自我修复能力,有助于创造可持续的城市文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景观 淮河河道 洪水影响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淮河河道工程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
5
作者 郭雪 《华东科技(综合)》 2020年第1期286-286,共1页
本文研究了如何利用现代化的理念开展淮河河道工程的目标管理,首先分析了目标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提高管理水平进行分析,帮助管理人员更好地管理淮河河道工程。
关键词 现代理念 淮河河道工程 目标施工管理研究 创新
下载PDF
淮河河道工程目标管理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少泉 《治淮》 2011年第11期40-41,共2页
淮北大堤加固工程完成后,防洪标准得到很大提高,也为工程管理升级达标创造了必要条件。但对照考核标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 淮河河道工程 实践 对策
下载PDF
地铁车站止水帷幕对南京秦淮河古河道地下水流场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童立元 郑灿政 +1 位作者 张明飞 车鸿博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A01期190-196,共7页
以横穿秦淮河古河道的南京地铁1号线许府巷站为例,研究探讨了古河道含水层中设置大深度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前后以及不同止水帷幕插入含水层深度情况下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古秦淮河这一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止水... 以横穿秦淮河古河道的南京地铁1号线许府巷站为例,研究探讨了古河道含水层中设置大深度止水帷幕-地下连续墙前后以及不同止水帷幕插入含水层深度情况下地下水渗流场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古秦淮河这一特殊水文地质条件下,地铁车站止水帷幕对地下水流场的影响比较严重,纵向影响范围达200 m以上;止水帷幕在墙前后引起一定程度的地下水头差,由此诱发附加土体沉降、地下结构物两侧不对称荷载或者其他工程灾害;止水帷幕插入承压含水层不同深度的情况下,地下水流场的变化规律各不相同,插入深度越大,影响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河道 地铁车站 止水帷幕 地下水 屏障效应
下载PDF
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水沙交换程度分析
8
作者 段宇 徐国宾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4,共8页
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影响着河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淮河与洪泽湖1975-2015年的水沙交换指数,利用多种统计检验交叉互补的方法,对河湖水量交换指数和泥沙交换指数进行了趋势变化、突变检验及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 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影响着河湖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计算淮河与洪泽湖1975-2015年的水沙交换指数,利用多种统计检验交叉互补的方法,对河湖水量交换指数和泥沙交换指数进行了趋势变化、突变检验及周期性分析。结果表明:受不同年代治淮工程的影响,河湖水量交换指数整体而言呈不显著增大趋势,造成洪泽湖库容呈不显著增大趋势;入湖泥沙量大于出湖泥沙量,湖盆泥沙的淤积量逐年呈不显著增大趋势。洪泽湖库容及湖盆淤积在研究时期内呈稳定的波动状态,未发生较为显著的突变现象。淮河干流与洪泽湖的水沙交换程度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性特征,均以14a为第一主周期,河湖水沙交换程度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研究结果阐明了淮河中游河道与洪泽湖的水沙作用关系,可为河湖治理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湖水沙交换 趋势分析 突变检验 周期统计 淮河中游河道 洪泽湖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干流的河道清障
9
作者 吴永生 《安徽水利科技》 2002年第5期21-21,23,共2页
河道清障是恢复和维持河道排洪能力的最有效措施。针对现状淮河干流各类阻水障碍的实际情况,提出我省淮河干流河道清障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河道清障 淮河干流 《关于进一步处理淮河河道阻水情况的报告》 安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