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GIS的淮河流域桐柏一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冰 张杰 孙希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状况构建该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空间主成分分析功能,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 生态环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针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的自然条件和人为干扰状况构建该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INFO的空间主成分分析功能,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对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的生态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并运用ARCINFO的空间分析功能,得到不同生态脆弱性的面积与空间分布规律,为制定相应的治理与生态恢复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脆弱性 空间主成分分析 GIS 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
下载PDF
桐柏-大别山区流域地貌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2
作者 李宗盟 雷笑迎 +2 位作者 韩震东 乔强 闫军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3-527,共5页
基于Arc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桐柏-大别山区进行了流域提取和河道分级。选取了199个二级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并计算了各流域的沟谷密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获得了研究区沟... 基于ArcGIS平台和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数据,对桐柏-大别山区进行了流域提取和河道分级。选取了199个二级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并计算了各流域的沟谷密度和面积-高程积分(Hypsometric Integral,HI),获得了研究区沟谷密度和HI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流域的沟谷密度为1.048~1.842 km/km^(2),平均值约为1.565 km/km^(2);HI值为0.12~0.51,平均值约为0.31;研究区沟谷密度和HI值的空间分布并未出现显著的差异性。桐柏-大别山区的地貌发育处于壮年和老年期阶段,流域地貌发育的空间差异性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意义 沟谷密度 面积-高程积分 桐柏-大别山区
下载PDF
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罗山万河坡面径流场不同径流小区产流产沙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3
作者 张乃夫 袁希功 +2 位作者 王忠磊 张春平 李欢 《治淮》 2022年第6期90-92,共3页
桐柏大别山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西起南襄盆地,东连江淮平原丘陵,土地面积约9.45万平方公里,是淮河流域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定位观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是获取坡面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的最直接... 桐柏大别山区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西起南襄盆地,东连江淮平原丘陵,土地面积约9.45万平方公里,是淮河流域重要水源地。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定位观测是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基础,是获取坡面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及其影响因子的最直接、最基础的技术手段,通过对桐柏大别山区典型监测站点定位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进一步了解该区域水土流失变化规律及特征,探究水土流失主要影响因素,为淮河流域桐柏大别山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监测 桐柏大别山区 区域水土流失 定位观测 径流小区 坡面径流 淮河流域 重要水源地
下载PDF
鄂北桐柏-大别山区建立池园农业模式的基础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祥妹 杨胜先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65-68,共4页
文章分析鄂北桐柏—大别山区建立池园农业模式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研究这一新型农业模式的微观机理 ,探讨鄂北山区建立池园农业成功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 ,指出该区域发展农业必须以生态节制行为为前提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改变传统农业观... 文章分析鄂北桐柏—大别山区建立池园农业模式的自然和社会基础 ,研究这一新型农业模式的微观机理 ,探讨鄂北山区建立池园农业成功的途径 ;在此基础上 ,指出该区域发展农业必须以生态节制行为为前提 ,充分利用农业资源 ,改变传统农业观念 ,走可持续农业之路 ;最后运用经济手段对区域建立池园农业取得的效益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柏-大别山区 生态节制 池园农业 效益预测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桐柏─大别山主要构造热事件及 ̄(40)Ar/ ̄(39)Ar地质定年研究 被引量:37
5
作者 牛宝贵 富云莲 +2 位作者 刘志刚 任纪舜 陈文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1期20-34,共15页
桐柏-大别山是一条复合造山带。在其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了扬子旋回(1000Ma-761Ma)和加里东旋回(470Ma-401Ma)两个板块构造旋回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之后又经历了早、中华力西(357Ma-314Ma)的... 桐柏-大别山是一条复合造山带。在其演化过程中曾经历了扬子旋回(1000Ma-761Ma)和加里东旋回(470Ma-401Ma)两个板块构造旋回的俯冲-碰撞造山作用,之后又经历了早、中华力西(357Ma-314Ma)的平移走滑和晚华力西(286Ma-261Ma)、印支期(224M-185Ma)、燕山期(130Ma-111Ma)逆掩或逆冲推覆的陆-陆叠覆造山作用。印支期的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系是在陆-陆叠覆造山作用下形成的。燕山期的造山不仅具显著的深层次构造岩浆作用特点,而且还伴随快速的隆升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热事件  ̄(40)Ar/ ̄(39)Ar定年 桐柏-大别山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