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低密度固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环保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固井液密度从1.0 g·cm^(-3)增加到1.6 g·cm^(-3)时,室温下的塑性黏度从10.4 m Pa·s显著增加至27.9 m Pa·s...对低密度固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环保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固井液密度从1.0 g·cm^(-3)增加到1.6 g·cm^(-3)时,室温下的塑性黏度从10.4 m Pa·s显著增加至27.9 m Pa·s,而在80℃和120℃下,塑性黏度分别增至42.0 m Pa·s和56.1 m Pa·s,表明了密度和温度升高导致的分子间摩擦力增强。固井液的塑性黏度从1 0.0 m Pa·s增加到40.0 m Pa·s时,携岩指数相应地从2.0提升至6.0。此外,在1 35℃和85 MPa条件下测试的固井液稠化时间显示,过渡时间(30至100 Bc)低于30 min,突显出其优秀的防窜性能。低密度固井液在150 d的实验期内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从初始的10%降低至5.98%,表明其毒性相对较低且随时间有显著降低,反映出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这些发现不仅为深井作业中固井液配方优化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且对于提高深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显著意义。展开更多
文摘对低密度固井液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流变性能、稳定性、抗压强度以及环保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当固井液密度从1.0 g·cm^(-3)增加到1.6 g·cm^(-3)时,室温下的塑性黏度从10.4 m Pa·s显著增加至27.9 m Pa·s,而在80℃和120℃下,塑性黏度分别增至42.0 m Pa·s和56.1 m Pa·s,表明了密度和温度升高导致的分子间摩擦力增强。固井液的塑性黏度从1 0.0 m Pa·s增加到40.0 m Pa·s时,携岩指数相应地从2.0提升至6.0。此外,在1 35℃和85 MPa条件下测试的固井液稠化时间显示,过渡时间(30至100 Bc)低于30 min,突显出其优秀的防窜性能。低密度固井液在150 d的实验期内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从初始的10%降低至5.98%,表明其毒性相对较低且随时间有显著降低,反映出较好的生物降解性。这些发现不仅为深井作业中固井液配方优化提供了重要指导,而且对于提高深井作业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显著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