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FY2D静止卫星云图的强对流云团识别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森
刘健文
刘玉玲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年第2期72-78,共7页
在卫星云图识别中探讨深对流指数和红外多光谱带差异与强对流云团的关系,通过"逆向搜索法"获取强对流云团的轮廓信息,并对轮廓线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实现对卫星云图强对流云团的识别。通过对2009年6-8月华北部分地区FY2D气象卫...
在卫星云图识别中探讨深对流指数和红外多光谱带差异与强对流云团的关系,通过"逆向搜索法"获取强对流云团的轮廓信息,并对轮廓线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实现对卫星云图强对流云团的识别。通过对2009年6-8月华北部分地区FY2D气象卫星云图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强对流云团识别较为准确,雷暴识别概率达到70%以上;CSI通过轮廓提取能够直观的展现强对流云团的所在位置,对获取雷暴云团各种特征量及预测云团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
深对流指数
红外多光谱带差
逆向搜索法
强
对流
云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被引量:
74
2
作者
姚建群
戴建华
姚祖庆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53,T0003,共9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槽缓慢东移,导致华东地区850~500 hPa形成深厚西南急流,急流的加强促使低层锋生,配合K指数高能锋区的不稳定层结,大大增强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地面锋生作用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抬升作用是主要的触发机制;较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雷暴内部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的正反馈作用是飑线系统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多个雷暴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侧的雷暴单体加强、移动方向发生偏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飑线
深对流指数
出流边界
风垂直切变
强
对流
天气
雷雨大风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年巴彦淖尔市一次致灾冰雹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宝元
刘君
王永清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4期6-9,46,共5页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局地气象条件和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对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巴彦淖尔市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欧大陆中高纬三槽...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局地气象条件和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对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巴彦淖尔市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欧大陆中高纬三槽两脊型环流背景下,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为降雹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是冰雹发生的触发机制。不稳定能量、风的垂直切变、湿球温度0℃和-20℃层高度等环境场条件有利于雹暴的形成,深对流指数在冰雹发生前有明显增大的特征,风暴强度指数表明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此次冰雹天气。在强雷暴的发生过程中,雷达产品中最大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与单体质心高度、冰雹指数、VILmax值的"爆发式增长"和"爆发式降低"现象,对预警冰雹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高悬的强回波、多角形回波、速度图上的"大风区"和高的VILmax值等特征可作为冰雹预警的可靠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
湿球温度
深对流指数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10月11—13日呼伦贝尔市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姜凤友
常煜
郑洪玉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文章利用Micaps资料、数值预报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年10月11—13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黑海、里海高脊东移,新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至贝加尔湖,受鄂霍...
文章利用Micaps资料、数值预报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年10月11—13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黑海、里海高脊东移,新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至贝加尔湖,受鄂霍次克海高脊阻挡,冷空气在此堆积,贝加尔湖低槽明显加深,台风北上使鄂霍次克海高脊逐渐减弱,贝加尔湖低槽迅速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水的潜热释放及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升降起到辅助作用。降水开始于冷锋前部的暖区一侧气旋中,冷锋过后降水转变为雨夹雪或雪,较大降水落区在气旋顶部或后部。T639、ECWMF数值模式提前对形势场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比较而言,以ECWMF模式预报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流
垂直风切变
湿球温度
深对流指数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FY2D静止卫星云图的强对流云团识别
被引量:
16
1
作者
李森
刘健文
刘玉玲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
[
空军装备研究院航空气象防化研究所
出处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年第2期72-78,共7页
文摘
在卫星云图识别中探讨深对流指数和红外多光谱带差异与强对流云团的关系,通过"逆向搜索法"获取强对流云团的轮廓信息,并对轮廓线进行平滑处理,从而实现对卫星云图强对流云团的识别。通过对2009年6-8月华北部分地区FY2D气象卫星云图的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强对流云团识别较为准确,雷暴识别概率达到70%以上;CSI通过轮廓提取能够直观的展现强对流云团的所在位置,对获取雷暴云团各种特征量及预测云团未来的发展趋势提供帮助。
关键词
卫星
深对流指数
红外多光谱带差
逆向搜索法
强
对流
云团
Keywords
satellite deep convective index
band-differencing technique
reverse search method
strong convective cloud clusters
分类号
P412.2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被引量:
74
2
作者
姚建群
戴建华
姚祖庆
机构
上海中心气象台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6-753,T0003,共9页
文摘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自动气象站等资料对2004年7月12日影响上海的一次较长生命史的强飑线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对这次强对流天气发生、发展、强度以及移动和传播的分析结果表明:副热带高压从华南沿海稳定地加强西伸,西风槽缓慢东移,导致华东地区850~500 hPa形成深厚西南急流,急流的加强促使低层锋生,配合K指数高能锋区的不稳定层结,大大增强了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地面锋生作用和低层辐合、高层辐散造成的强抬升作用是主要的触发机制;较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和雷暴内部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的正反馈作用是飑线系统维持较长时间的原因,中尺度对流系统(MCS)多个雷暴单体间的相互作用使得南侧的雷暴单体加强、移动方向发生偏转.
关键词
飑线
深对流指数
出流边界
风垂直切变
强
对流
天气
雷雨大风
中小尺度天气系统
Keywords
Squall line Deep convective index Outflow boundary Vertical wind shear
分类号
P458.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年巴彦淖尔市一次致灾冰雹天气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
4
3
作者
梁宝元
刘君
王永清
机构
莆田市气象局
巴彦淖尔市气象局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4期6-9,46,共5页
文摘
文章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及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从大尺度环流背景、高低空急流的配置、局地气象条件和雷达回波的演变特征,对2013年7月21日发生在巴彦淖尔市的一次大范围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亚欧大陆中高纬三槽两脊型环流背景下,高低空急流的配置为降雹提供了动力和热力条件,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上升运动是冰雹发生的触发机制。不稳定能量、风的垂直切变、湿球温度0℃和-20℃层高度等环境场条件有利于雹暴的形成,深对流指数在冰雹发生前有明显增大的特征,风暴强度指数表明在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了此次冰雹天气。在强雷暴的发生过程中,雷达产品中最大反射率因子所在高度与单体质心高度、冰雹指数、VILmax值的"爆发式增长"和"爆发式降低"现象,对预警冰雹有很好的指示意义,高悬的强回波、多角形回波、速度图上的"大风区"和高的VILmax值等特征可作为冰雹预警的可靠信号。
关键词
急流
湿球温度
深对流指数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Keywords
jet
vertical wind shear
wet bulb zero(WBZ)
deep convection index
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分类号
P458.121.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10月11—13日呼伦贝尔市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
9
4
作者
姜凤友
常煜
郑洪玉
机构
呼伦贝尔市气象局
出处
《内蒙古气象》
2015年第4期3-5,共3页
文摘
文章利用Micaps资料、数值预报场,采用天气学原理和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方法,对呼伦贝尔市2014年10月11—13日寒潮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出现在黑海、里海高脊东移,新西伯利亚冷空气东移至贝加尔湖,受鄂霍次克海高脊阻挡,冷空气在此堆积,贝加尔湖低槽明显加深,台风北上使鄂霍次克海高脊逐渐减弱,贝加尔湖低槽迅速东移,引导冷空气东移南下,造成了此次寒潮天气过程。强盛的冷平流是造成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但降水的潜热释放及地面长波辐射对气温升降起到辅助作用。降水开始于冷锋前部的暖区一侧气旋中,冷锋过后降水转变为雨夹雪或雪,较大降水落区在气旋顶部或后部。T639、ECWMF数值模式提前对形势场做出了较准确的预报。比较而言,以ECWMF模式预报性能较好。
关键词
急流
垂直风切变
湿球温度
深对流指数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
Keywords
cold wave
circulation situation
strong cold advection
genetic analysis
分类号
P458.122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FY2D静止卫星云图的强对流云团识别
李森
刘健文
刘玉玲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10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一次强飑线的成因及维持和加强机制分析
姚建群
戴建华
姚祖庆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13年巴彦淖尔市一次致灾冰雹天气的诊断分析
梁宝元
刘君
王永清
《内蒙古气象》
201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4年10月11—13日呼伦贝尔市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姜凤友
常煜
郑洪玉
《内蒙古气象》
2015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