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第四纪西太平洋沉积物中底栖有孔虫Favocassidulina favus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宝琦 王娜 +2 位作者 陈萌莎 杜江辉 钮耀诚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1-116,共6页
通过对早第四纪(2 500~1 600ka)ODP 807、1143和1146站位底栖有孔虫Favocassidulina favus含量变化的对比发现,该种在西太平洋ODP 806站位中持续出现,且最高含量可以达到15%;南海ODP1143和1146站位,早第四纪的沉积物中该种的含量较少... 通过对早第四纪(2 500~1 600ka)ODP 807、1143和1146站位底栖有孔虫Favocassidulina favus含量变化的对比发现,该种在西太平洋ODP 806站位中持续出现,且最高含量可以达到15%;南海ODP1143和1146站位,早第四纪的沉积物中该种的含量较少,在7%以下,并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且表现出"间断性",即在2 500~1 600ka期间,南海沉积物中该种主要在冰期时"出现",间冰期时缺乏;在约2 100~1 950ka和1 830~1 750ka期间,未在南海沉积物中发现该种。根据对已有研究资料的分析和西太平洋ODP 807、1146和1208站位底栖有孔虫氧碳同位素的对比发现,该种在南海的分布可能受到西太平洋北部来源的深层水(PDW)和南部来源的深层水(UCDW)控制范围变化的影响,即在该种进入南海的早第四纪冰期期间南部来的UCDW发展、扩大,其前锋最少可以影响到北纬20°,生活在UCDW中的F.favus可以随着UCDW的扩展进入南海,而在间冰期及2 100~1 950ka和1 830~1 750ka期间,UCDW前锋影响的范围可能在20°N以南,而此时PDW的前锋可以像现在一样影响到赤道以南的海域,其海水性质不适应F.favus生存,而使该种在南海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水环流 底栖有孔虫 西太平洋 早第四纪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