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文理”: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文言”及“文言文” 被引量:1
1
作者 段怀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5-73,171-172,共10页
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晚清语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圣经》中译上,另一方面则集中体现在"西学东渐"上。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和普及,包括中国北方内陆的对外开放,传教士们的中文观及翻译实践,不仅出现了深刻... 晚清新教来华传教士与晚清语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圣经》中译上,另一方面则集中体现在"西学东渐"上。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和普及,包括中国北方内陆的对外开放,传教士们的中文观及翻译实践,不仅出现了深刻持续的内部分化,而且在"文言——文言文"与"白话——白话文"这两个体系之间,形成了两个不同的阵营。两者之间的分歧与博弈,以1919年"和合本"官话《圣经》的完成出版而宣告后者实际上的胜利。传教士内部的这一本土语文之争,某种意义上也反映出来华传教士团体内部在古典语文及古典文化与现代语文及现代文化之间的困扰与纠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文理 文理 传教士 文言 文言文
下载PDF
《圣经》“二马”译本的语言问题
2
作者 马云霞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马殊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圣经》译本,两个译本均为"深文理"译本,但与之前的译本明显不同的是,这两个译本中使用了相当多的口语用语和句式,呈现出文言与口语杂合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圣经》汉译面向大众,不... 马殊曼译本和马礼逊译本是19世纪出现的两种《圣经》译本,两个译本均为"深文理"译本,但与之前的译本明显不同的是,这两个译本中使用了相当多的口语用语和句式,呈现出文言与口语杂合的语言特点,体现了《圣经》汉译面向大众,不断本土化的努力。同时,从译本语言来看,两个译本不但使用了很多相同的日常用语与宗教术语,而且在句子的翻译上也存在不少雷同之处,这足以说明两个译本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 深文理 译本 口语 文言
下载PDF
圣经中文译本(1818-2004)中的书拉密女形象
3
作者 马立安·高利克 南宫梅芳 《圣经文学研究》 CSSCI 2015年第2期95-114,共20页
本文为读者呈现了1818至2004年《雅歌》(Sir hassirim)中若干首诗歌的11种汉语翻译。其中3种由传教士所译,虽采用深文理或高文理语言,却不是中外学者所用的文言文。有一种采用较低级的浅文理或易文理语言,而受过教育的中国读者也容易接... 本文为读者呈现了1818至2004年《雅歌》(Sir hassirim)中若干首诗歌的11种汉语翻译。其中3种由传教士所译,虽采用深文理或高文理语言,却不是中外学者所用的文言文。有一种采用较低级的浅文理或易文理语言,而受过教育的中国读者也容易接受。最后6首被译为国语,亦称官话普通话。它们只是中文圣经翻译的很小一部分,但是从中可见汉语译文的发展变化,从沿袭欧洲忠实于圣经原文风格和句子顺序的译法,到开始尝试运用更纯正的汉语,更关注汉语散文和诗歌的韵律。由此角度的研究可见,在译成白话的6种译本中,最流行、影响最大的是1919年的《官话和合本》(国语和合本),但在过去数十年间,也有很多其他版本试图赢得数百万中国读者的认可。中国比较流行"动态或功能对等"译法,主张翻译意在使目标语言的读者理解原文所传递的信息。较为保守的译者奉行"形式对等"原则,更加重视圣经的源语言,试图将圣经的形式和内容一并传达给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歌》 深文理与浅文理翻译 白话译文 动态或功能对等 形式对等
下载PDF
A deep dense captioning framework with joint localization and contextual reasoning
4
作者 KONG Rui XIE Wei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801-2813,共13页
Dense captioning aims to simultaneously localize and describe regions-of-interest(RoIs)in images in natural language.Specifically,we identify three key problems:1)dense and highly overlapping RoIs,making accurate loca... Dense captioning aims to simultaneously localize and describe regions-of-interest(RoIs)in images in natural language.Specifically,we identify three key problems:1)dense and highly overlapping RoIs,making accurate localization of each target region challenging;2)some visually ambiguous target regions which are hard to recognize each of them just by appearance;3)an extremely deep image representation which is of central importance for visual recognition.To tackle these three challenges,we propose a novel end-to-end dense captioning framework consisting of a joint localization module,a contextual reasoning module and a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We also evaluate five deep CNN structures to explore the benefits of each.Extensive experiments on visual genome(VG)dataset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our approach,which compares favorably with the state-of-the-art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se captioning joint localization contextual reasoning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下载PDF
19世纪基督教浸礼会圣经译本考述 被引量:2
5
作者 赵晓阳 《金陵神学志》 2020年第1期63-78,共16页
基督教在华传播是从传教士来华和《圣经》翻译开始的。最早一部完整中文《圣经》则是由在印度传教、终生未来过中国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士曼完成并在印度出版。他同时也开启了浸礼会圣经汉译本的先河,19世纪之后的三种浸礼会圣经汉译... 基督教在华传播是从传教士来华和《圣经》翻译开始的。最早一部完整中文《圣经》则是由在印度传教、终生未来过中国的英国浸礼会传教士马士曼完成并在印度出版。他同时也开启了浸礼会圣经汉译本的先河,19世纪之后的三种浸礼会圣经汉译本都是在修订马士曼译本的基础上形成。其中仅有《新约》的胡德迈译本、高德译本在宁波印刷出版,怜为仁译本是唯一在中国本土出版的浸礼会圣经全译本。上述四种浸礼会《圣经》译本均是深文理,与当时《圣经》中译的整体倾势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礼会 圣经译本 深文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