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松耕作对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的影响
1
作者 郭怀怀 于晓芳 +3 位作者 高聚林 马达灵 胡树平 王利青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1-435,共15页
深松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当前玉米增密增产的有效调控手段,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深松是否影响玉米籽粒脱水特性,还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据此,本试验选用1970s—2010s 5个年代的代表性玉米品种,采用深松(35 cm)和传统浅旋(15... 深松作为一种保护性耕作措施,是当前玉米增密增产的有效调控手段,在我国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但深松是否影响玉米籽粒脱水特性,还缺乏更加深入的研究。据此,本试验选用1970s—2010s 5个年代的代表性玉米品种,采用深松(35 cm)和传统浅旋(15 cm)两种耕作方式,设置裂区试验,探究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生理成熟前后籽粒脱水特性及其对深松耕作的响应规律,为机械化籽粒直收背景下采取该措施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籽粒脱水特性存在显著差异,2000s和2010s品种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低于其余品种,2010s品种的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明显低于其余品种,而2000s和2010s品种的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高于其余品种。对比浅旋,深松后1970s—2010s各品种吐丝后15~35 d籽粒含水率的下降幅度增加,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有小幅度增加,而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无显著变化,且深松对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影响均较小。深松后各品种苞叶和穗轴生理成熟前、后脱水速率均降低,而穗柄脱水速率无明显变化。综合来看,2000s和2010s品种的籽粒脱水特性明显优于其余年代品种,而深松耕作主要通过提升吐丝后15~35 d籽粒含水率的下降量促进了籽粒脱水,使深松下玉米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有较小幅度增加;深松后苞叶、穗轴生理成熟前、后脱水速率降低,而对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松耕作 不同年代品种 脱水特性 穗部器官
下载PDF
深松耕作和不同灌水量对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王本龙 周春生 +1 位作者 海珍 娄雨欣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7-254,共8页
为解决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恶化、产量低下等问题,基于通辽市科左中旗盐碱试验地,设置仅旋耕+2 100 m^(3)/hm^(2)灌水量(CK)、深松+1 500 m^(3)/hm^(2)灌水量(A1)、深松+2 100 m^(3)/hm^(2)灌水量(A2)、深松+2 700 m^(... 为解决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恶化、产量低下等问题,基于通辽市科左中旗盐碱试验地,设置仅旋耕+2 100 m^(3)/hm^(2)灌水量(CK)、深松+1 500 m^(3)/hm^(2)灌水量(A1)、深松+2 100 m^(3)/hm^(2)灌水量(A2)、深松+2 700 m^(3)/hm^(2)灌水量(A3)4组处理,比较深松耕作和不同灌水量对于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全盐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旋耕,深松耕作能够打破犁底层,播种前2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14.41%、23.42%、37.84%;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2和A3处理的土壤pH值较CK分别降低了0.83%、2.14%、0.71%和0.70%、2.50%、1.06%,而A1处理较CK明显升高;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电导率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收获后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全盐量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玉米的产量构成要素中,A1、A2、A3处理的穗长、十穗鲜质量、穗周长、轴质量、纵向籽粒数、百粒鲜质量、百粒干质量和玉米产量较CK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玉米产量提升最为显著,较CK分别提升了32.12%、27.98%、63.18%。深松耕作能够有效打破土壤犁底层,配合合理灌水量能够显著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同时大幅提升玉米产量。综上所述,深松耕作配合2 700 m^(3)/hm^(2)灌溉量(A3)为本试验盐碱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处理。对于合理确定通辽盐碱地深松方案具有一定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耕作 苏打盐碱地 玉米产量 灌水量
下载PDF
深松耕作土壤宏观扰动轮廓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郭志军 周志立 +3 位作者 张毅 牛毅 佟金 任露泉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设计制作了几种弯曲型深松部件 ,通过室内大型土槽耕作试验 ,测定了各种深松部件耕作以后土壤的宏观扰动轮廓和耕作阻力 ,对于土壤的宏观扰动轮廓给出了定量化的图形表达方式 。
关键词 深松耕作土壤 宏观扰动轮廓 部件 耕作阻力 仿生学 多联式机具
下载PDF
深松耕作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43
4
作者 丁昆仑 M.J.Hann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1997年第11期13-16,共4页
通过对两种土壤深松耕作及传统耕作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容重降低0.1t/m3,孔隙度增大3.6%~4.0%,110cm上体内可多蓄纳雨水15.2~17.5mm。对粘壤上深松耕作可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而对粉砂壤... 通过对两种土壤深松耕作及传统耕作的对比试验研究,表明深松耕作可有效打破犁底层,使土壤容重降低0.1t/m3,孔隙度增大3.6%~4.0%,110cm上体内可多蓄纳雨水15.2~17.5mm。对粘壤上深松耕作可提高土壤的入渗能力,而对粉砂壤土则没有提高。同传统耕作相比,深松耕作可明显提高夏玉米的根长、根深及根量,为有效利用土壤水分及养分创造了条件.可使夏玉米产量提高5.7%~1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耕作 玉米 土壤水分 生长
下载PDF
深松耕作下不同灌水次数对春玉米根层土壤特性及耗水规律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文新 高聚林 +4 位作者 孙继颖 胡树平 于晓芳 王志刚 于博 《北方农业学报》 2016年第5期15-20,共6页
为探究深松耕作下内蒙古西部平原的灌水制度,设置了深松条件下的4个灌水次数处理,分别为灌水1次、灌水2次、灌水3次和灌水4次。结果表明:深松耕作下,灌水有促进耕层土壤容重降低的作用,并显著降低25~40 cm土层土壤的紧实度;灌水次数越... 为探究深松耕作下内蒙古西部平原的灌水制度,设置了深松条件下的4个灌水次数处理,分别为灌水1次、灌水2次、灌水3次和灌水4次。结果表明:深松耕作下,灌水有促进耕层土壤容重降低的作用,并显著降低25~40 cm土层土壤的紧实度;灌水次数越多,土壤含水量、水分利用效率及叶片水分利用效率越高,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春玉米的千粒质量显著增加并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深松耕作 灌水 土壤特性 耗水特性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伟 杨龙宝 杨军 《装备制造技术》 2013年第6期57-58,70,共3页
基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的工作原理。采用APDL语言建立了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并且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主要零部件... 基于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阐述了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的工作原理。采用APDL语言建立了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主要零部件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能够满足工作要求,并且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主要零部件能够满足刚度和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式深松耕作业机 有限元 APDL
下载PDF
盐碱地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对深松耕作和秸秆还田的响应 被引量:13
7
作者 翟明振 胡恒宇 +3 位作者 宁堂原 张海依 徐琳 尹晓燕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4-73,共10页
【目的】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研究合理可行的耕作技术和培肥措施,为提高产量和实现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7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盐碱土上,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试验采... 【目的】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土地资源,研究合理可行的耕作技术和培肥措施,为提高产量和实现盐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4-2017年,在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的盐碱土上,以玉米为供试作物,连续进行了4年田间试验。试验采用裂区设计,以耕作方式为主区,分别设夏季旋耕15 cm (R)和旋耕后再深松35 cm处理(S);副区为冬季秸秆还田量,设秸秆半量还田(3350 kg/hm^2,B)和秸秆全量还田(6700kg/hm^2,Q)两个用量,以无秸秆还田为对照。所有处理的养分总量保持一致。开花后每隔10天取样1次,直到收获期,测定植株干物质和穗位叶硝酸还原酶活性。在玉米小口期、开花期及收获期,取0-100 cm土层样品,每10 cm为一层,测定了土壤硝态氮含量及累积量。【结果】各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两个耕作方式间的差异不显著,与秸秆半量还田相比,秸秆全量还田处理开花期前干物质量较少,但在开花期时,已经开始赶超秸秆半量还田的处理。在收获期,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干物质量显著高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的干物质量,4年中的提高幅度为8.6%~9.7%,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籽粒产量显著优于秸秆半量还田处理(P <0.05)。4年干物质积累量,SQ处理平均比SB、RQ和RB分别提高2.5%~7.3%、1.6%~4.2%和7.6%~20.3%。深松与秸秆全量还田有明显的正耦合作用,秸秆全量还田与深松耕作相结合有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与其他处理差异显著(P <0.05)。相同耕作方式下,4年中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平均硝态氮含量在小口期低于秸秆半量还田,在开花期显著高于秸秆半量还田,但在收获期又显著低于秸秆半量还田的处理,硝态氮累积量平均降低17.9%(P <0.05)。在4年中深松耕作处理的0-100 cm平均硝态氮累积量比旋耕处理的显著降低8.9%。【结论】在供试盐碱地土壤条件下,秸秆全量还田结合浅旋耕后再深松的效果最好,可提高玉米产量,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的累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碱地 深松耕作 秸秆还田 干物质 硝态氮 产量
下载PDF
旱地小麦土壤增蓄扩容深松耕作栽培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宣材 刘洪军 +4 位作者 李玲燕 师长海 孙新灵 林琪 刘义国 《耕作与栽培》 2019年第6期45-47,共3页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随着气候变化,灌溉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加剧。挖掘旱地小麦生产潜力成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旱地小麦提高产量的关键是合理运筹,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小年际间的产量波动。本文... 我国水资源严重匮乏,随着气候变化,灌溉水资源供求矛盾日趋加剧。挖掘旱地小麦生产潜力成为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课题。旱地小麦提高产量的关键是合理运筹,充分利用现有水资源,实现水肥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小年际间的产量波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旱地开发的进展,结合前期研究提出了通过深松耕作实现土壤增蓄扩容能力的关键技术,概述了山东旱地小麦耕作、播种、水肥管理等栽培环节的技术特点,为旱地小麦稳产高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水肥管理 深松耕作 土壤增容保蓄
下载PDF
1LSX―6曲轴式深松耕作机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慧 何玉忠 +1 位作者 赵红梅 战鹰 《中国农机化》 2006年第2期91-93,共3页
深松耕作机的研制成功和对比实验,证明采用深松耕作机耕整地作业在增加耕层厚度、省工省时、保持土壤结构、防止水肥流失、提高土壤含水率、节水、改善农作物生长发育环境和提高生产效益方面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
关键词 深松耕作 研究 对比实验 分析
下载PDF
立旋深松耕作对西北半干旱区土壤水分、肥力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娟 谭伟军 +8 位作者 陈自雄 徐祺昕 何万春 黄凯 孟红梅 马海涛 陈小丽 张思邈 马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为探明立旋深松技术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于2018、2019年设置传统旋耕(T)、深翻(D)、立旋深松(V)3个处理,对马铃薯播前、花期和收获期土壤容重、萎蔫系数、田间持水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 为探明立旋深松技术对西北半干旱区马铃薯生长、产量以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于2018、2019年设置传统旋耕(T)、深翻(D)、立旋深松(V)3个处理,对马铃薯播前、花期和收获期土壤容重、萎蔫系数、田间持水量、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马铃薯的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V处理比T、D处理马铃薯出苗率分别提高3.21%和1.36%,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降低3.6%~12.8%;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3个处理播前、花期和收获后土壤萎蔫系数都逐渐减小,2018、2019年V处理比T、D处理土壤萎蔫系数分别平均降低0.14%、0.14%、0.11%,0.02%、0.06%、0.02%。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不同处理播前、花期和收获后土壤田间持水量逐渐减小,其中V处理在花期和收获期田间持水量分别高于T、D处理1.1%、0.7%和1.0%、0.7%;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各处理不同层次土壤养分都有减小的趋势,但收获后V处理各层次土壤养分变化幅度比T和D处理小;2018年和2019年V处理比D、T处理平均增产4.4%和1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半干旱区 立旋深松耕作 土壤水分 土壤肥力 土壤理化性状 马铃薯 产量
下载PDF
论深松耕作技术抗旱防蚀机理及效果 被引量:3
11
作者 申凤军 张丽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08年第5期172-172,共1页
深松耕作技术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的松紧状况和孔隙度,调节肥力条件及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的关系,进而影响了作物、土壤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使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建议对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将各项水土保持抗旱技术措施根据旱... 深松耕作技术有效地打破了犁底层,改善了土壤的松紧状况和孔隙度,调节肥力条件及土壤内部水肥气热的关系,进而影响了作物、土壤和气候之间的关系,使作物产量得到了提高。建议对该技术进行大力推广,并将各项水土保持抗旱技术措施根据旱情的实际科学合理的组装,建立的水土保持抗旱耕作技术体系,从而形成综合抗旱保水、增产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耕作 抗旱防蚀 机理 效果
下载PDF
深松耕作对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聪聪 《种子科技》 2018年第2期99-99,102,共2页
深松耕作是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深耕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耕作的土地,具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维持土壤微生物群体、蓄雨贮墒的优点。选用郑单958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深松耕作试验组(ST)、传统耕作... 深松耕作是用深松铲或凿形犁等松土农具疏松土壤而不翻转土层的一种深耕方法,采用这种方式耕作的土地,具有利于作物根系深扎、维持土壤微生物群体、蓄雨贮墒的优点。选用郑单958玉米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置深松耕作试验组(ST)、传统耕作试验组(CT)、免耕对照组(NT)3个组别,记录玉米各个时间节点在田间表现的各项数据,探究深松耕作对于夏玉米根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随着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耕作方式对于夏玉米根系生长造成的影响逐渐明显;相对于免耕来说,耕作能够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耕作 夏玉米 根系 生长发育 产量 影响
下载PDF
深松耕作技术
13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6-47,共2页
深松耕作技术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一)机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1.整地深松的深度要超过25厘米。比一般平翻耕地深度加深5厘米以上,打破坚硬的犁底层。2.整地过程中的多次环节要一次完成。如深松、施肥、起挑、镇压或者是深松、施... 深松耕作技术黑龙江省农牧渔业厅(一)机械深松联合整地技术1.整地深松的深度要超过25厘米。比一般平翻耕地深度加深5厘米以上,打破坚硬的犁底层。2.整地过程中的多次环节要一次完成。如深松、施肥、起挑、镇压或者是深松、施肥、耙平等作业环节联合进行。也就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松耕作技术 整地 联合整地 土壤
下载PDF
浅析如何通过深松耕作促进粮食稳产高产
14
作者 李雪霏 张艳红 《农业与技术》 2014年第10期112-113,共2页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粮食的主产区,近年来面临耕层浅,犁底层紧实,根系下扎困难等问题。如何通过深松耕作来促进粮食稳产高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深松耕作 土壤 作物根系 产量
下载PDF
机械化深松耕作技术推广前景广阔
15
作者 曹洪举 牟钟明 《农业机械化研究文集》 2002年第1期31-31,共1页
机械深松技术是目前较流行的先进的耕作技术。机械深松技术经过多年的试验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技术体系,适合我区旱作农业条件,可以代替传统的耕翻,改变当前旱作难以持续发展的局面,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机械化深松耕作技术 发展前景 旱作农业 天津 作业条件 使用效果
下载PDF
中美德系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对深松耕作措施的响应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裴宽 于晓芳 +6 位作者 高聚林 王志刚 孙继颖 胡树平 李雅剑 刘梅 赵强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7-104,共8页
采取耕作方式×种植密度×品种三因素裂区试验,深松40 cm和旋耕15 cm耕作条件,在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对中系郑单958和登海618、美系先玉335和华美1号、德系KX3564和KWS2564不同血缘玉米品种的地上部形态、... 采取耕作方式×种植密度×品种三因素裂区试验,深松40 cm和旋耕15 cm耕作条件,在9.0万株/hm^2和10.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对中系郑单958和登海618、美系先玉335和华美1号、德系KX3564和KWS2564不同血缘玉米品种的地上部形态、生理及产量构成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深松可降低增密后玉米净光合速率、LAI、SPAD值和单株生产能力的下降幅度,缓解株型的变化,提高玉米的耐密性。我国玉米品种的耐密性对深松耕作响应与美系和德系玉米品种存在差异,深松耕作与旋耕相比,华美1号、KX3564、KWS2564、先玉335增加种植密度后,其穗位叶叶倾角、净光合速率、LAI、SPAD值下降缓慢,产量、耐密系数显著提高,其耐密适应性对深松耕作的响应度高于郑单958、登海6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深松耕作 耐密性 响应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离散元法的凿形深松铲磨损行为的仿真分析
17
作者 李吉成 孙坤鹏 +1 位作者 张永华 张天会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34-40,共7页
磨损是凿形深松铲失效的最主要方式。采用离散元法对凿形深松铲的深松过程进行了仿真,从土壤颗粒运动、凿形深松铲受力、磨损识别和磨损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凿形深松铲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深松过程中凿形深松铲前方的不同层土壤颗粒没有... 磨损是凿形深松铲失效的最主要方式。采用离散元法对凿形深松铲的深松过程进行了仿真,从土壤颗粒运动、凿形深松铲受力、磨损识别和磨损机理等方面分析了凿形深松铲的磨损行为。结果表明,深松过程中凿形深松铲前方的不同层土壤颗粒没有发生混合,土壤与凿形深松铲前表面的相互作用主要为滑动摩擦;凿形深松铲前表面附近的土壤颗粒运动方向与凿形深松铲半径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凿形深松铲前表面附近的土壤颗粒与凿形深松铲存在一定的相对滚动;铲尖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受力大小相接近,铲柄受力主要来源于土壤颗粒对铲柄前进的阻碍作用;深松铲在切向上的累积接触能大于法向上的累积接触能,法向累积接触能的最大值为0.895 8 J,切向累积接触能的最大值为2.047 6 J,即切向磨粒磨损作用大于法向冲击磨损作用,铲柄切削刃磨损深度平均值随着高度的增加不断减小,铲尖上表面磨损深度平均值随着高度的增加不断增大,铲尖前表面是凿形深松铲磨损最严重的区域;随着深松速度的不断增加,铲柄切削刃磨损深度平均值的增长率也不断增大,铲尖上表面磨损深度平均值的增长率也不断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凿形 磨损 离散元 深松耕作
下载PDF
渭北旱源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彦卿 赵凡衍 +1 位作者 刘党校 刘长民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7,共3页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增产26.0%。主要原因是麦苗长势强壮,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增幅较大,尤以稳重增加最高,产量显著高于机翻法。深松深度以30cm为宜,辅之以残茬覆盖,蓄水保墒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渭北旱塬 深松耕作
下载PDF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对深松增密的响应 被引量:20
19
作者 王富贵 于晓芳 +5 位作者 高聚林 王志刚 孙继颖 苏治军 胡树平 包海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44,共12页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cm(RT)和深松40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 【目的】探究深松增密对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冠层结构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为进一步提升玉米综合生产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2016年,在大田条件下,采用再裂区试验设计,以耕作方式(常规浅旋15cm(RT)和深松40cm(SS))为主区,密度(82 500株/hm2(D1),105 000株/hm2(D2))为副区,不同类型玉米品种为副副区,测定了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群体叶面积指数和冠层透光率、植株形态、光合特性、产量等指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和种植密度条件下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深松增密显著提高耐密玉米品种产量,增产11.9%~14.7%,非耐密品种增产-8.1%~0.6%;耐密品种产量对深松增密的响应程度显著高于非耐密品种,耐密品种主要通过增穗数、保粒数、稳粒重来实现增密增产。深松耕作能有效缓解增密产生的簇拥效应,提高植株叶片的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增密后茎粗变小的趋势,增加穗上茎节长度,缓解株型的变化,耐密品种缓解作用高于非耐密品种。增密后,深松耕作能延缓玉米生育后期LAI和穗位层透光率的下降速率以及叶片衰老程度,降低净光合速率的下降幅度,吐丝期后耐密品种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和Pn高于非耐密品种。【结论】耐密玉米品种对增密后产生的形态和生理上的变化有更强适应能力,增密后深松耕作使耐密玉米品种能长时间维持较高的LAI,延缓叶片衰老程度,保证充足的光合面积,稳定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利于植株进行光合生产,获得较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耐密性 冠层结构 光合特性 深松耕作 种植密度
下载PDF
深松对半干旱区土壤蓄水能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盼 刘玉涛 +3 位作者 王宇先 杨慧莹 徐莹莹 王俊河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6年第4期23-26,共4页
为探讨深松耕作在半干旱地区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秋季深松(A)、春季深松(B)、常规耕作(旋耕)(C)对耕层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25cm土层内处理A和处理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处理B和处理C土... 为探讨深松耕作在半干旱地区效果,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研究秋季深松(A)、春季深松(B)、常规耕作(旋耕)(C)对耕层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5~25cm土层内处理A和处理土壤容重明显降低,处理B和处理C土壤容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深松增加了土壤蓄水量,处理A的土壤含水量在3个土层中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处理B和处理C;处理A产量(11 274kg·hm-2)最高,处理B产量为11 018kg·hm-2,分别较处理C增产8.70%、5.86%,且处理A、处理B与处理C产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玉米 深松耕作 土壤容重 土壤含水量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