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浅层钻井地质灾害调查与识别技术 被引量:11
1
作者 吴怡 周建良 +3 位作者 张天玮 杨进 宋宇 傅超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1期1-9,36,共10页
系统地阐述了深水浅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并讨论其预测及识别问题。根据现有的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和测井作业水平,以及各种调查工具的响应特征,提出针对深水浅层地质灾害的定性识别方法。将声波速度这一参数用于其定量分析中,并通过模拟... 系统地阐述了深水浅层地质灾害的成因机理,并讨论其预测及识别问题。根据现有的海洋地质调查成果和测井作业水平,以及各种调查工具的响应特征,提出针对深水浅层地质灾害的定性识别方法。将声波速度这一参数用于其定量分析中,并通过模拟实验获得深水浅层地质灾害的声波特征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钻井 地质灾害 水流 天然气水合物
下载PDF
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黄洪林 罗鸣 +3 位作者 吴艳辉 李文拓 肖平 李军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7-78,I0005,I0006,共14页
钻井呼吸效应常被误判为井涌而采取错误的措施,使呼吸效应强度增加。为明确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制,基于深水浅层高孔高渗和裂缝不发育的特点,建立多孔弹性介质渗流模型,模拟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过程,分析地层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渗... 钻井呼吸效应常被误判为井涌而采取错误的措施,使呼吸效应强度增加。为明确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制,基于深水浅层高孔高渗和裂缝不发育的特点,建立多孔弹性介质渗流模型,模拟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过程,分析地层参数(弹性模量、泊松比、渗透率和孔隙度)、钻井液性能(塑性黏度和动切力)和井底压差对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水浅层钻井呼吸效应属于渗透性诱导机制,使部分钻井液残留在地层中,具有瞬时性,可分为漏失、拟稳态和返排3个阶段。低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孔高渗的地层更容易发生渗透性呼吸效应。加入降滤失剂和膨润土、使用低密度钻井液、采用低排量的钻井方式和控压钻井技术等,可以降低渗透性呼吸效应强度。该结果为深水浅层安全高效钻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呼吸效应 多孔弹性介质 渗流模型 高效钻井 钻井液 漏失 返排
下载PDF
深水浅层气田防砂方式优选及防砂参数优化 被引量:17
3
作者 王利华 楼一珊 +2 位作者 邓金根 马晓勇 陈宇 《石油钻探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8-102,共5页
为了解决深水气井开采过程中出砂程度高、防砂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深水气井防砂优化设计技术。基于荔湾3-1深水浅层气田上覆岩层压力低、成岩性差、胶结强度低的特点,研制了一套可以进行深水气田大型防砂物理模拟的试验装置。该装置能... 为了解决深水气井开采过程中出砂程度高、防砂难度大的问题,研究了深水气井防砂优化设计技术。基于荔湾3-1深水浅层气田上覆岩层压力低、成岩性差、胶结强度低的特点,研制了一套可以进行深水气田大型防砂物理模拟的试验装置。该装置能够准确模拟深水气田储层特性条件下的常规裸眼优质筛管防砂与砾石充填防砂。采用物理试验与现场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多种防砂方式及防砂参数进行了物理模拟,提出了适合深水气田提高产能的最佳防砂措施为"金属网优质筛管+裸眼砾石充填+适度扩眼增大砾石层厚度"。研究表明:气井防砂不同于油井的特殊性在于气体流速产生的携砂效应要明显大于增加砾石层厚度起到的挡砂效果,为保证深水气田出砂量小于10-9 m3/m3,砾石充填厚度应控制在60.96mm以内,以达到产能与出砂量的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气田 防砂 模拟试验 出砂量 产能
下载PDF
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邓嵩 樊洪海 +4 位作者 牛军 任威严 刘玉含 刁皓玉 祝兆鹏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38-144,共7页
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给深水浅层钻井设计和工程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根据深水浅层地层特征,运用四参数流变模型进行了波动压力计算,在此基础上考虑深水浅层隔水管安全余量和浅层地质灾害安全余量建立了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 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给深水浅层钻井设计和工程安全带来极大挑战。根据深水浅层地层特征,运用四参数流变模型进行了波动压力计算,在此基础上考虑深水浅层隔水管安全余量和浅层地质灾害安全余量建立了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确定方法。以我国南海莺琼盆地YC1井为例,计算分析了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隔水管安全余量、浅层安全余量对深水浅层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影响较大。根据上述结果,提出了利用双梯度钻井技术(DGD)解决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的方法,可为深水钻井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 波动压力 隔水管安全余量 安全余量 莺琼盆地
下载PDF
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绿色开采技术 被引量:80
5
作者 周守为 陈伟 李清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7,共7页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极地和深水陆坡区,约95%储存在深水区,目前冻土和海域试采目标区为成岩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并多伴有下覆游离气,可采用降压、注热、注剂和CO_2置换等方法进行开发;储存在深水浅层的细粒裂隙型、分散型天然气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在极地和深水陆坡区,约95%储存在深水区,目前冻土和海域试采目标区为成岩天然气水合物矿体并多伴有下覆游离气,可采用降压、注热、注剂和CO_2置换等方法进行开发;储存在深水浅层的细粒裂隙型、分散型天然气水合物虽总量大,但因其埋深浅、非成岩、胶结性差,开采方法尚属空白。根据世界其他海域和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取样进展,首次提出了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固态流化绿色开采技术,即将深水浅层不可控的非成岩天然气水合物藏通过海底采掘、密闭流化、气液固多相举升系统变为可控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从而保证生产安全,减少浅层水合物分解可能带来的环境风险,达到绿色可控开采的目的。文中重点论述了该技术提出的背景、技术原理、数学分析方法及主要技术核心等,以期为深水浅层天然气水合物开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天然气水合物 固态流化开采 技术原理 数学分析方法
下载PDF
深水浅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预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东征 《石油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73-579,共7页
深水浅部地层成岩性差,井眼易塌、易漏,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精确预测是深水钻井作业安全和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水深浅部地层地应力、成岩特征,提出了深水地层密度分段预测方法,并据此确定了深水井的3个地应力纵... 深水浅部地层成岩性差,井眼易塌、易漏,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窄,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精确预测是深水钻井作业安全和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水深浅部地层地应力、成岩特征,提出了深水地层密度分段预测方法,并据此确定了深水井的3个地应力纵向剖面(上覆岩层压力、水平最大地应力和水平最小地应力);建立了深水浅层塑性地层井壁坍塌压力极限应变计算模型,实现了深水浅层安全钻井液密度窗口的精确预测,并在西非赤道几内亚湾深水S1井进行了应用,确定了S1井的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保障了该深水井的安全快速钻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钻井 深水浅层 上覆岩压力 钻井液安全密度窗口
下载PDF
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罗鸣 高德利 +2 位作者 黄洪林 李军 杨宏伟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8-676,共9页
对地层呼吸效应误判为井涌而采取压井措施容易造成恶性漏失,会提高深水作业的风险与成本,对深水钻井的安全高效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理开展研究,并利用COMSOL软件,模拟深水浅层钻井过程中呼吸效应的全过程,研究... 对地层呼吸效应误判为井涌而采取压井措施容易造成恶性漏失,会提高深水作业的风险与成本,对深水钻井的安全高效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因此,对深水浅层呼吸效应机理开展研究,并利用COMSOL软件,模拟深水浅层钻井过程中呼吸效应的全过程,研究地层特性、钻井液性质和压差对呼吸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深水浅层呼吸效应属于渗透性机理;低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孔高渗地层极易发生渗透性呼吸效应,而使用高黏度、高动切力钻井液,采用小压差(低密度钻井液、低排量等)形式钻进,有利于抑制呼吸效应的程度。因此,在低弹性模量、低泊松比、高孔高渗地层钻进时,需提前做好措施,如加入降滤失剂、降低泵速等,以减少地层呼吸效应带来的影响。研究成果能为深水浅层呼吸效应判别及预防和控制方案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呼吸效应 特性 钻井液性质 漏失与返排
下载PDF
深水浅层钻井液水合物抑制性能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任冠龙 孟文波 +2 位作者 何玉发 黄亮 王金堂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29-537,共9页
深水浅层地质条件复杂,土质疏松、作业压力窗口窄、海底泥线温度低、井筒内易生成水合物,钻井液面临着井壁稳定、低温流变性调控难度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钻井安全作业风险高。为此,以南海某深水井浅层钻井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深水... 深水浅层地质条件复杂,土质疏松、作业压力窗口窄、海底泥线温度低、井筒内易生成水合物,钻井液面临着井壁稳定、低温流变性调控难度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钻井安全作业风险高。为此,以南海某深水井浅层钻井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了深水浅层钻井液应用现状,建立了深水浅层钻进ECD计算模型和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分析了深水浅层钻井期间的井筒温度场分布规律和水合物生成风险,结合数值模拟和室内实验,进行了浅层钻井液体系水合物抑制性能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深水浅层钻进ECD计算模型和井筒温度场计算模型,与实测数据对比模型计算平均误差小于8%;计算得出深水浅层钻进期间井筒水合物生成区域范围随着钻井深度的增加逐渐减小,但钻进准备期间及钻进初期,井筒内仍存在水合物生成风险;常规半防钻井液体系优化为HEM+14%NaCl+6%KCl,可满足正常钻进期间作业需求。结论认为:通过深水浅层钻井液体系优化,可以减少钻井液体系中水合物抑制剂的加入,简化钻井液配方,降低钻井成本,提高作业效率,为深水油气钻探钻井液设计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钻井液 水合物抑制剂 生成区域 优化
下载PDF
南海深水浅层气致灾演变过程及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树恩 《科学技术创新》 2022年第3期115-118,共4页
本文基于深水钻井较为常见的浅层气生成及致灾机理的分析,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模拟了层状浅层气及高压气囊浅层气的喷发,得到了浅层气的一般喷发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将浅层气4个等级,分别是轻微流(轻微气侵),泡状流(早期井涌)... 本文基于深水钻井较为常见的浅层气生成及致灾机理的分析,通过建立地质模型及数值模型,模拟了层状浅层气及高压气囊浅层气的喷发,得到了浅层气的一般喷发规律,并结合工程实际,将浅层气4个等级,分别是轻微流(轻微气侵),泡状流(早期井涌),段塞流(井涌)和环流(井喷),形成了“避(识别规避)、快(加快通过)、压(动态压井)、弃(弃井新钻)”的防治体系,以对深水钻井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浅层 致灾演变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深水浅层气田防砂方式优选及防砂参数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计焕 曹京 《科技资讯》 2013年第24期156-156,共1页
目前,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油田的开采量越来越大,而油田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对深水浅层的气田中有效防砂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对深水气井在防砂方面的设计技术做出了探讨,针对诸多深水浅层的气田存在的特点,... 目前,为了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油田的开采量越来越大,而油田中的许多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本文对深水浅层的气田中有效防砂的方式进行了研究,主要的对深水气井在防砂方面的设计技术做出了探讨,针对诸多深水浅层的气田存在的特点,设计出专用于大型气田油井的防砂实验装置。这套装置可以十分精准的模拟出深水浅层气田在特殊性质的条件下,常规下进行的优质筛选管的防砂情况和砾石充填的防砂情况,将现场中的实际情况与该物理实验二者相结合,提出了最佳的防砂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的气田 防砂方式优选 防砂参数优化
下载PDF
海洋浅层气藏出砂原因和防砂技术研究
11
作者 何泽俊 《时代人物》 2024年第12期269-271,共3页
文章主要叙述了海洋浅层气储层出砂的概念及导致海洋浅层气井出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储层性质、生产因素和浅层气藏流体性质对出砂的影响。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出砂预测方法,列举出了现有常用的防砂方式,并指出了其优缺点。针对海洋浅层气... 文章主要叙述了海洋浅层气储层出砂的概念及导致海洋浅层气井出砂的影响因素,分析了储层性质、生产因素和浅层气藏流体性质对出砂的影响。介绍了目前主要的出砂预测方法,列举出了现有常用的防砂方式,并指出了其优缺点。针对海洋浅层气藏开采防砂方式设计,分析了利用各种防砂方式需考量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出砂 防砂技术 出砂因素
下载PDF
超深水浅层建井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杨进 傅超 +3 位作者 刘书杰 张伟国 谢仁军 吴怡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0-1508,共9页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但70%分布在深水区域。深水钻井实践表明,60%的钻井事故源自海底以下几百米的未成岩浅层,因此浅层建井是整个深水钻井成功的关键。针对超深水浅层存在海底土力学参数不易获取、浅层地质灾害精确预测困难、井身结... 中国南海油气资源丰富,但70%分布在深水区域。深水钻井实践表明,60%的钻井事故源自海底以下几百米的未成岩浅层,因此浅层建井是整个深水钻井成功的关键。针对超深水浅层存在海底土力学参数不易获取、浅层地质灾害精确预测困难、井身结构精准设计和作业安全控制不易等难题,从理论模型、室内模拟实验和现场实践等方面开展了研究。根据土体固结理论及声速梯度特征,基于浅层地震剖面数据,创建了深水浅层土体密度、抗剪强度关键参数预测模型。基于超深水模拟实验装置,建立了水下井口实时承载力模型,形成了深水浅层精准井身结构设计方法。基于地震纵波在深水浅部含气或含水地层中产生不同声速响应的特征,建立了含浅层气、浅水流地层纵波速度随水深、地层密度的双参数方程,形成了超深水浅层地质灾害预测模型。基于浅层喷射下表层导管的原理,提出了“表层导管+表层套管”二合一复合钻井作业模式。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西太平洋第一口超深水井——荔湾22-1-1井(水深为2619.35 m)。其中,南海超深水表层导管下入深度达100.1 m,浅层表层导管安装时间仅为2.25 h,保障了荔湾22-1-1井的高效、安全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深水 深水浅层 钻井设计 安全控制
原文传递
深水浅部地层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研究
13
作者 步玉环 于利国 +1 位作者 郭胜来 李开兴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3期155-160,共6页
位于深水浅部地层的固井水泥环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目前针对深水浅层水泥环力学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研究深水浅层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对于预测水泥环的完整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ABAQU... 位于深水浅部地层的固井水泥环面临十分复杂的环境,目前针对深水浅层水泥环力学分布规律的研究较少。研究深水浅层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对于预测水泥环的完整性,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弹塑性力学理论为基础,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套管-水泥环-深水浅层组合体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水泥环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并得出以下结论:水泥环内壁为危险界面;随套管内压的增加,水泥环径向压应力逐渐增大,水泥环周向应力由压应力状态向拉应力状态过渡,水泥环的失效形式主要是周向拉伸破坏;水泥环弹性模量越大,其周向拉应力和径向压应力越大,而水泥环泊松比对应力分布规律的影响规律相反;深水浅部地层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越大,水泥环越安全;水泥石在硬化过程中传递深水浅部地层孔隙压力在一、二界面产生初始应力,该力能减小水泥环周向拉伸破坏风险,有利于维持水泥环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水泥环 应力分布 初始应力 有限元
下载PDF
深水浅部非均匀受力地层破裂压力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化普 张快乐 《中外能源》 CAS 2017年第1期46-52,共7页
深水浅部地层尚未固结成岩,上覆岩层压力较低,破裂压力也较低,发生井壁破裂与坍塌的风险较高,目前尚无完善的力学理论来预测深水浅层的破裂压力。为此,引入黏土力学超孔隙压力及其破碎性系数来对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进行修正,建立非均匀受... 深水浅部地层尚未固结成岩,上覆岩层压力较低,破裂压力也较低,发生井壁破裂与坍塌的风险较高,目前尚无完善的力学理论来预测深水浅层的破裂压力。为此,引入黏土力学超孔隙压力及其破碎性系数来对井眼周围有效应力进行修正,建立非均匀受力的圆形井眼模型、椭圆形井眼模型及其圆形井眼弹塑性力学模型,结合弹性力学理论、塑性力学理论、屈服条件及黏土力学理论,推导出深水浅层非均匀受力情况下的破裂压力计算公式,通过实际测井数据及文献数据完成模型验证,进一步对破裂压力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深水浅部非均匀受力地层破裂压力受孔隙压力系数、岩石破碎性系数、椭圆长短轴比等因素的影响,孔隙压力系数与岩石破碎性系数越大,破裂压力越小;椭圆长短轴比越大,破裂压力越大,当长短轴比为1.0时,破裂压力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浅层 非均匀受力 破裂压力 超孔隙压力 井眼模型
下载PDF
超深水超浅层探井开阔海域电缆测井技术与实践
15
作者 代锐 罗鸣 +5 位作者 吴艳辉 马传华 李文拓 黄洪林 尹建喜 李军 《钻探工程》 2024年第S01期373-377,共5页
超深水钻井过程中,开阔海域作业能有效降低作业成本。但受超深水超浅层环境的影响,面临着浅水涌浪引起电缆测井仪器摇摆、电缆测试仪器“进洞”困难和开阔海域作业井下安全隐患大等困难和挑战。对此,针对性下入20 in套管封隔浅层涌浪,... 超深水钻井过程中,开阔海域作业能有效降低作业成本。但受超深水超浅层环境的影响,面临着浅水涌浪引起电缆测井仪器摇摆、电缆测试仪器“进洞”困难和开阔海域作业井下安全隐患大等困难和挑战。对此,针对性下入20 in套管封隔浅层涌浪,形成有效封隔;充分利用水下机器人(ROV)的辅助作用,保障仪器成功“入洞”;严格控制仪器起下速度,采用“水下ROV+平台控制面板”双重监测模式,确保作业安全。在南海琼东南盆地的多口超深水探井成功开展了多趟电缆测井作业,获取了详细的测井资料,同时大幅度降低了作业成本。该作业实践为后续超深水开阔海域作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海洋油气勘探开发增储上产、降本增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探井 开阔海域 电缆测井 水下机器人
下载PDF
深水固井水泥环胶结强度影响与分析
16
作者 王强 罗静 +1 位作者 石礼岗 王学春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4年第5期50-52,56,共4页
针对深水浅层固井胶结强度影响因素问题,文章首先对此次研究的装置以及流程分别进行介绍,在开展实验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水泥强度和套管尺寸对水泥环胶结性能的影响分析,为合理开展深水浅层固井设计及施工奠定基础。
关键词 深水浅层 固井胶结质量 水泥强度 候凝时间 套管尺寸
原文传递
深水钻井浅层地质灾害及井控措施论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喜亮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9年第20期134-135,共2页
针对深水钻井浅层作业中可能发生的浅层气、浅层流与天然气水合物三种地质灾害,在简单介绍的基础上,提出行之有效的井控措施,以保证深水钻井浅层作业安全.
关键词 深水浅层 钻井 地质灾害 控制措施
原文传递
Tracking shallow marine red beds through geological time as exemplified by the lower Telychian (Silurian) in the Upper Yangtze Region,South China 被引量:28
18
作者 RONG JiaYu WANG Yi ZHANG XiaoLe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5期699-713,共15页
Marine red bed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through geological time.Despite their complex environments,the red beds are found in three depositional settings:1) oceanic,deep water,a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T... Marine red beds occur frequently in China through geological time.Despite their complex environments,the red beds are found in three depositional settings:1) oceanic,deep water,as in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Tibet;2) outer shelf,deeper water,as in the Lower-Middle Ordovician of South China;and 3) inner shelf,shallow water,as in the Silurian and Triassic in South China.The Silurian marine red beds are recurrent in the lower Telychian,upper Telychian,and upper Ludlow.This paper is to document the marine nature of the lower Telychian red beds (LRBs) in the Upper Yangtze Region and to discuss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the LRBs and their depositional environments.The LRBs are best developed on the north side of the Cathaysian Oldland,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source area.It is inferred that they were deposited during a marine regression,characterized by the lack of upwelling,low nutrition and organic productivity with a decrease of biodiversity and a high rate of sedimentation.The iron-rich sediments may have been transported by rivers on the oldland into the Upper Yangtze Sea,as rates of deposition were rapid enough to counteract normal reducing effect around sediment-water interface.The LRBs are different from the off-shore,deeper water red beds of lower Telychian in Avalonia and Baltica and further from the oceanic,deep water red beds of Upper Cretaceous in southern Tibet chiefly in palaeogeographic settings,biotic assemblages and marine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llow marine red beds lower Telychian of Lower Silurian South China DISTRIBUTION environment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