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超高压带分布规律 被引量:9
1
作者 刘传虎 董臣强 +2 位作者 王学忠 王军 马立群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超高压顶界面与油气成藏有着密切联系。热作用导致的生烃增压作用以及与深部超高压系统所沟通的流体传递作用是形成超高的主要原因。将地层超高压分布规律应用于指导油气勘探,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证实,为加强该区的勘...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洼区超高压顶界面与油气成藏有着密切联系。热作用导致的生烃增压作用以及与深部超高压系统所沟通的流体传递作用是形成超高的主要原因。将地层超高压分布规律应用于指导油气勘探,得到了钻井资料的证实,为加强该区的勘探工作提供了新方法。其深部烃类高压流体向高压封存箱顶界面突破并成藏,顶界面上部200m、下部100m区间为有利的成藏区间,封存箱外有利于原油成藏,封存箱内有利于天然气成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深洼区 超高压成因 超高压分布 油气成藏
下载PDF
东营凹陷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沉积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李维岭 姜在兴 +1 位作者 张春明 赖锦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7,共7页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理论,建立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沉积相类型,揭示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湖底扇砂体的充填期次和规律.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 利用岩心、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应用层序地层学与沉积学理论,建立博兴洼陷深洼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层序地层格架,识别沉积相类型,揭示研究区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湖底扇砂体的充填期次和规律.结果表明: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地层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内部细分为6个体系域;识别湖底扇中扇、湖底扇外扇、深湖3种沉积亚相,以及辫状水道、水道间、席状浊积岩、远源浊积岩和深湖泥5种沉积微相;总结各沉积微相在岩心、测井、地震上的识别特征;在层序格架内识别各体系域沉积相平面展布规律.此研究对该区下一步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博兴 深洼区 古近系 沙河街组三段中亚段 湖底扇 沉积相 层序地层
下载PDF
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秦峰 林会喜 +1 位作者 曾治平 宫亚军 《断块油气田》 CAS 2014年第2期137-141,共5页
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侵体系域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受盆地构造面貌控制,该区主要发育岩性圈闭。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为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二叠系暗色泥岩,储层发育多套多类型储盖组... 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主要发育低位体系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和湖侵体系域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受盆地构造面貌控制,该区主要发育岩性圈闭。研究区主要烃源岩为中二叠统下乌尔禾组二叠系暗色泥岩,储层发育多套多类型储盖组合;走滑断层作为油源断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优势通道,古构造低势区控制了油气的运移方向,有利方向上的岩性圈闭控制油气富集。准中1区块深洼区岩性圈闭具有二叠系源岩供烃、花状油源断层垂向输导、低势区岩性圈闭富集的油气成藏模式,下一步勘探应重点考虑油源断裂与古构造匹配良好的岩性圈闭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洼区 岩性圈闭 油源断裂 油气成藏 准中1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