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信号分离在深海定位中的应用
1
作者 袁博 钱鹏 +2 位作者 赵猛 杨馥锦 鹿力成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5-161,共7页
声波在深海中远距离传播时海水吸收、扩展导致传播损失大,接收到的声波能量非常小,同时受到航船风浪等强噪声干扰,声波信号的信噪比非常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信号增强、信号降噪等数据处理方法的效果均降低,对水下目标定位、检测和... 声波在深海中远距离传播时海水吸收、扩展导致传播损失大,接收到的声波能量非常小,同时受到航船风浪等强噪声干扰,声波信号的信噪比非常低。在低信噪比的情况下,信号增强、信号降噪等数据处理方法的效果均降低,对水下目标定位、检测和识别造成很大影响。该文针对水下目标低信噪比定位问题,应用全卷积时域网络,基于信号幅度和相位的解耦,提出了一种快速信噪分离方法。该方法利用了端到端时域分离的深度学习框架,通过线性编码器编码信号,编码之后的信号波形可以通过一组加权函数分离出信号和噪声,最后再使用线性编码器将分离后的信号反转到时域进行目标定位。通过数据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对海上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取得较好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卷积时域网络 信噪分离 被动定位系统 深海定位
下载PDF
四点长基线深海定位模型建立方法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林冠英 刘蔚 +1 位作者 周保成 许铭彬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90,共5页
高精度水下定位技术对于维护国家海疆安全、海洋权益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根据射线在水中的传播特性,利用双曲面定位方法建立长基线深海定位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4 000 m水下信源在10 km^2正方形范围内的... 高精度水下定位技术对于维护国家海疆安全、海洋权益和国民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根据射线在水中的传播特性,利用双曲面定位方法建立长基线深海定位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获得4 000 m水下信源在10 km^2正方形范围内的定位误差精度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浮标网络中心位置定位精度最高,可得到亚米级;离中心位置越远,定位精度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基线 深海定位 双曲面模型 定位精度
下载PDF
双曲面模型深海三维定位数据模拟及精度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祥娥 蔡艳辉 王权 《海洋测绘》 2008年第6期6-9,共4页
结合声波射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双曲面模型水声定位的数据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一定浮标网形下声源位于某区域约2 000m水深处10km×10km范围内的声线双曲面模型定位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并将截止角的概念引入水声定位中。定位结... 结合声波射线传播规律提出了双曲面模型水声定位的数据模拟方法。利用该方法模拟一定浮标网形下声源位于某区域约2 000m水深处10km×10km范围内的声线双曲面模型定位观测数据,进行定位解算,并将截止角的概念引入水声定位中。定位结果显示,大部分区域水下DGPS定位系统的外符合定位精度在水平方向优于5m,垂直方向优于10m;网形中间区域精度较高,三维定位精度为亚米级。引入角度限制后,定位区域内外符合定位精度水平方向优于1m,垂直方向优于4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定位 深海定位 定位精度 截止角
下载PDF
基于差频匹配场的深海声源定位方法
4
作者 胡佳华 甘维明 +2 位作者 季桂花 李光炬 任云 《网络新媒体技术》 2023年第6期51-59,共9页
匹配场处理是水下目标定位的重要方法,其利用声场的空间结构匹配来反演声源位置,但传统匹配场处理(CMFP)对环境参数的失配非常敏感,容易产生误差。频率差匹配场处理(FDMFP)相比于CMFP具有更高的稳健性,但不适用于深海环境;仅相位匹配自... 匹配场处理是水下目标定位的重要方法,其利用声场的空间结构匹配来反演声源位置,但传统匹配场处理(CMFP)对环境参数的失配非常敏感,容易产生误差。频率差匹配场处理(FDMFP)相比于CMFP具有更高的稳健性,但不适用于深海环境;仅相位匹配自积处理(POMAP)在FDMFP基础上改进后适用于深海环境,但POMAP的抗噪性较低。因此,本文在仅相位匹配自积处理(POMAP)方法的基础上,将带宽平均处理移动到匹配处理后的位置,提出了改进的仅相位匹配自积处理(IPOMAP)方法,以及将CMFP、POMAP、IPOMAP组合处理的方法(CPIP),该方法既有较好的抗噪性,又能在深海环境下保持差频匹配场处理方法的高稳健性。数值仿真和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CPIP在CMFP、POMAP、IPOMAP、CPIP中具有最优的定位性能,在40 km范围内具有最小的声源定位误差。这为失配环境和低信噪比时的深海声源定位方法的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频匹配场 深海定位 抗噪性 稳健性 仅相位匹配处理
下载PDF
小型矢量阵深海被动定位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士莪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88-592,共5页
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深海条件下并已知各项有关环境参数时,利用七元小型矢量立体阵,借助测定目标辐射噪声由不同途径自声源到达接收点的天顶角及方位角的结果,依据射线声学方法求得目标方位、距离和所在深度的被动定位方法。给出了矢量... 文中提出一种适用于深海条件下并已知各项有关环境参数时,利用七元小型矢量立体阵,借助测定目标辐射噪声由不同途径自声源到达接收点的天顶角及方位角的结果,依据射线声学方法求得目标方位、距离和所在深度的被动定位方法。给出了矢量阵依多极子原理进行波束形成的计算公式,并就一种简单水文模型,给出解析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立体阵 深海被动定位 射线声学
下载PDF
高斯射线束法在深海声源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陈连荣 彭朝晖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5-371,共7页
在深海匹配场(Matched Field Processing-MFP)声源定位中,拷贝场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速度对声源的定位效果和定位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数值仿真研究了深海匹配场定位中采用高斯射线束理论作为拷贝场计算模型的可行性。高... 在深海匹配场(Matched Field Processing-MFP)声源定位中,拷贝场模型的计算精度和速度对声源的定位效果和定位效率有着直接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数值仿真研究了深海匹配场定位中采用高斯射线束理论作为拷贝场计算模型的可行性。高斯射线束理论具有计算速度快,物理意义清晰,并且适合并行化处理等优点。文中利用不同水文环境、不同频域范围的大量仿真实验来证明该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高斯射线束模型在深远海的声源定位中有很好的定位精度,并且在较低频段同样有效,可以作为深远海声源定位的拷贝场计算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 匹配场定位 拷贝场 高斯射线束模型
下载PDF
GyroUSBL在深海水下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建红 李建明 黄明泉 《地理空间信息》 2015年第2期130-133,14,共4页
以GyroUSBL系统为例,分析讨论了GyroUSBL系统的工作原理、精度估计、应用范围等内容,介绍了GyroUSBL在深海铺管工程中的实际应用,并对使用过程中影响定位性能的主要因素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 GyroUSBL 深海水下定位 工作原理 定位性能 适用范围
下载PDF
深海环境下利用单矢量传感器估计目标深度
8
作者 张力元 时洁 +2 位作者 程月祝 路正华 杨济远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8-2175,共8页
针对深海环境下目标的深度估计问题,本文研究了可靠声路径下直达波和表面反射波形成的周期性干涉调制模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矢量传感器结合周期干涉调制结构对目标深度估计方法。依据矢量传感器接收到的声场信号构建周期干涉调制结构,... 针对深海环境下目标的深度估计问题,本文研究了可靠声路径下直达波和表面反射波形成的周期性干涉调制模式。提出了一种利用单矢量传感器结合周期干涉调制结构对目标深度估计方法。依据矢量传感器接收到的声场信号构建周期干涉调制结构,利用水平复声强和垂直复声强获得目标的垂直到达角,通过周期干涉调制结构同目标深度之间的关系估计目标的深度。Bellhop数值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估计目标深度,并且不需要精确的海洋环境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波导 可靠声路径 单矢量传感器 周期干涉调制结构 声学信号处理 深海目标定位
下载PDF
深海潜水器定位系统
9
《航海》 1997年第3期45-45,共1页
关键词 深海潜水器定位系统 传感器 误差 电子设备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深度矢量水听器的深海直达波区近水面声源定位方法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梅 周士弘 李整林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9-66,共8页
矢量水听器因能够同时获取声场的声压和三维质点振速分量而倍受关注.矢量水听器在浅海环境下的研究及应用工作较多.2014年在某深海海域进行的水声综合考察实验中,矢量水听器被布放在水下3146 m深处,并成功地接收到了深度为140 m的拖曳... 矢量水听器因能够同时获取声场的声压和三维质点振速分量而倍受关注.矢量水听器在浅海环境下的研究及应用工作较多.2014年在某深海海域进行的水声综合考察实验中,矢量水听器被布放在水下3146 m深处,并成功地接收到了深度为140 m的拖曳声源发射的信号.本文首先结合实验海域环境,分析了深海近水面声源直达波区的声线到达结构以及直达声与海面反射声到达大深度接收器的掠射角,发现二者的均值随距离单调变化,且声源深度变化对其影响较小;然后对实验中两条航线上10 km范围内的信号进行分析,获取目标声源的方位角以及到达矢量水听器的直达声和海面反射声的掠射角,再根据该掠射角对目标声源的距离进行估计,实现了对目标声源在二维平面上的定位,定位结果与目标的GPS航迹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量水听器 深海声源定位 直达波区 大深度接收
原文传递
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的深海动态定位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阳凡林 辛明真 +3 位作者 刘经南 罗宇 刘金朋 吴妞妞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76-1883,共8页
深海长航时高精度定位是水下测量载体开展海洋测量的前提,超短基线系统是将声学基阵集成到一个换能器中,通过对声学信标的测距测向实现定位,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为进一步提升超短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在超短基线多信标... 深海长航时高精度定位是水下测量载体开展海洋测量的前提,超短基线系统是将声学基阵集成到一个换能器中,通过对声学信标的测距测向实现定位,体现出极大的灵活性与便利性。为进一步提升超短基线系统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在超短基线多信标同步定位技术得到长足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定位方法的概念,并根据多信标约束模式(测距约束、测距测向约束)、信标基阵构建模式(固定基线、动态基线)等不同情况进行了探讨。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的深海动态定位实验表明,在超短基线单信标定位精度为深度的2‰的情况下,多信标固定基线测距测向约束定位精度可提升至深度的1‰,入射角度、基线长度以及动态基线测距精度等是影响多信标约束定位的重要因素。超短基线多信标约束的多种定位模式体现出切实的可行性和良好的适应性,在深海定位技术发展中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基线 多信标约束定位 水下声学定位 深海动态定位 动态基线
原文传递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Zenisu deep-sea channel revealed by side-scan imagery
12
作者 吴时国 郭军华 TOKUYAMA Hidekazu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68-375,共8页
Side-scan sonar data collected by Cruises 99-09 Leg 2 and 00-06 Leg l of R/V Yokosuka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Zenisu deep-sea channel. The middle and lower segments of the channel are rich in ... Side-scan sonar data collected by Cruises 99-09 Leg 2 and 00-06 Leg l of R/V Yokosuka were used to reveal the sedimentary processes in Zenisu deep-sea channel. The middle and lower segments of the channel are rich in turbidite and other debrite deposits. By high-resolution imaging, three sedimentary processes were distinguished with distinct acoustic features. 1. Slumps and slides occur with contrasting backscatter, rough surface textures, blockings, and acoustic shadows at headwalls. They are very extensive and often in lobate form downslope. 2. Debris flow has uniform, general medium backscatter, sometimes showing marbling/lineation in lobate form. 3. Turbidity current is characterized by low backscatter confined to the channel as acoustic signal is attenuated. Regional tectonics must be the dominating factor that controls deposition pattern in this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de-scan sonar image sedimentary processes deep-sea channel Nankai Trough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