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
作者 黎文飞 陈熹 周凯航 《南方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78,158,共18页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开放的重要创新制度,其运行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股票市场开... 当前,我国正着力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作为中国股票市场开放的重要创新制度,其运行效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文章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研究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显著提高了标的公司的劳动投资效率,具体表现为缓解雇佣不足和抑制雇佣过度。基于劳动力调整成本的分组检验发现,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改善作用在劳动密集度越高、研发人员比例越多和融资约束越严重的企业中更加显著。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提高作用主要体现在代理问题较严重、外部监督较弱以及信息不对称较高的企业。文章丰富了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拓展了企业劳动投资效率的研究视角,还为进一步加大资本市场有序开放力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劳动投资效率 深港通 人力资源配置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影响——基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经验证据
2
作者 张春艳 林怡斌 刘梦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6-104,共9页
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沪深港通制度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加大了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披露倾向,并且预告的精确度也会提高。另外,相比国企与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少的公... 文章以2007—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沪深港通制度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加大了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的披露倾向,并且预告的精确度也会提高。另外,相比国企与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少的公司,沪深港通制度对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披露倾向和精确度的正向影响在非国企和管理层持股数量较多的公司中更明显。本研究结论丰富了管理层“利空消息”业绩预告这一主题的文献研究,也拓宽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为当前学术界广泛开展的宏微观交叉研究做出了有益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港通制度 “利空消息”业绩预告 信息性质 信息精度
下载PDF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创新投入——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的研究
3
作者 余静文 陈海健 《统计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97,共13页
围绕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和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深港通)的实施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样本中,入选沪港通... 围绕股票市场对外开放带来的收益和回报,本文利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沪港通)和深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以下简称深港通)的实施对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结果发现,研究样本中,入选沪港通和深港通标的的上市企业创新投入水平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对外开放通过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股票流动性和增加风险分担三个渠道提升了上市企业创新投入水平。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成为沪港通和深港通标的的非国有企业表现出更高的创新投入水平;进入机制内的上市企业应收账款占比显著下降,即股票市场对外开放提高了上市企业现金流的稳定性,这可能是企业增加创新投入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港通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 创新投入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吗?——来自“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4
作者 陈秀英 刘华杰 刘胜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9,共11页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体系支撑。在“去杠杆”背景下,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开放作为金融市场改革的核心要义,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体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金融体系支撑。在“去杠杆”背景下,资本市场开放能否助力企业“健康”去杠杆尚缺乏针对性研究。以分批实施的“沪港通”和“深港通”制度作为政策冲击,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如何影响企业杠杆操纵。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这一结论在经过安慰剂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资本市场开放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促进投资者结构多元化来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杠杆操纵的抑制效应会因行业或企业特征的不同而出现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杠杆操纵 “沪深港通 准自然实验
下载PDF
市场开放与内部人减持--基于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研究
5
作者 宗智慧 《中国市场》 2024年第28期15-22,共8页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人为追求个人私利在股价高位的时点套现减持,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2016年深港通开通的外生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了市场开放对... 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企业内部人为追求个人私利在股价高位的时点套现减持,损害了其他投资者的利益。文章基于我国2010—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将2016年深港通开通的外生政策冲击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方法探究了市场开放对企业内部人减持的影响。研究发现:深港通的开通显著抑制内部人减持行为。这一结论在经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更换被解释变量等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深港通制度通过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抑制企业盈余管理,减少了内部人减持行为。进一步研究表明,深港通制度对民营、成长性好、外部审计质量较低及缺少卖空机制企业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港通 内部人减持 双重差分法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与企业短债长用——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李卓颖 《北方金融》 2024年第6期81-86,共6页
文章以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分批开放股票市场交易的政策制度为基础,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2010~2022年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当企业持... 文章以2014年“沪港通”和2016年“深港通”分批开放股票市场交易的政策制度为基础,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系统检验了2010~2022年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短债长用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显著提高了企业的短债长用水平。当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较多、现金资产较少时该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主要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对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完善具有补充政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深港通 短债长用 信息不对称
下载PDF
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年报文本挖掘的分析
7
作者 彭炜 《知识经济》 2024年第21期3-5,共3页
基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层面,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的实行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它不仅使企业年报文本可读性显著提升,且能够通过提高企业... 基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层面,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探讨了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对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的实行显著提升了标的企业的信息披露水平,它不仅使企业年报文本可读性显著提升,且能够通过提高企业内部管理层股权激励和企业外部信息需求水平两大途径作用于企业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此外,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对于非国有企业和机构持股比例较高的企业,在提升信息披露质量方面的效果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港通交易制度 文本可读性 信息披露
下载PDF
碳信息披露与资本市场开放——基于沪港通与深港通的实践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许光清 吴静怡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企业碳信息披露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作用的基础。文中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背景,以2012—2020年我国2182家A... 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企业碳信息披露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社会监督作用的基础。文中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碳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以沪港通和深港通为背景,以2012—2020年我国2182家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构建多维度碳信息披露质量评价体系,运用多期倍分法(DID)模型进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企业碳信息披露有正向促进作用。信息环境对该促进作用有调节效应。外部压力和内部激励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促成了企业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背景下更好地披露碳信息。最后提出将对碳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纳入资本市场开放的考量、培养应对气候变化导向的资本市场、完善我国碳信息披露框架、努力改善公司治理方式并提高公司治理能力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信息披露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多期倍分法(DID)模型 中介效应模型
下载PDF
沪深港通视角下资本市场开放的文献特征与研究展望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俊瑞 周雨茗 屈雯 《财会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10,共8页
系统分析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标志性事件——“沪港通”制度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开放领域文献,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重点分析检索文献的发文时间特征、刊发... 系统分析资本市场双向开放标志性事件——“沪港通”制度实施以来资本市场开放领域文献,揭示该领域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演进趋势,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并提出政策建议。研究运用CiteSpace软件重点分析检索文献的发文时间特征、刊发载体特征、核心作者、关键词等。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受到了国内顶级期刊的认可,刊文数量整体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并与各政策实施过程相吻合,研究热点与趋势逐步从宏观经济政策效应层面不断深入到微观企业财务行为层面,对公司治理、企业创新等方面均有相当程度的促进作用。最后,进一步讨论该政策背景下资本市场开放领域可能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CITESPACE 文献特征 研究展望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4
10
作者 侯超惠 陈全保 帅昭文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到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沪深港通的实施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深港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 促进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对我国“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以2010到2021年A股上市制造业企业为样本,利用沪深港通的实施构造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了沪深港通对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不仅促进了制造业企业绿色创新,还提升了其绿色创新质量。机制检验表明,沪深港通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等途径促进了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民营制造业企业和非重污染制造业企业的绿色创新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开放对于促进经济绿色发展,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和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绿色创新 制造业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股利平稳性--来自“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11
作者 谭伟荣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40,共13页
本文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股利平稳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股利平稳性;“沪... 本文以2008—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检验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股利平稳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沪深港通”政策的实施可以显著提升企业股利平稳性;“沪深港通”主要通过促使企业提高信息透明度、缓解融资约束两种渠道提升企业股利平稳性。进一步研究显示,产权性质、公司治理水平、产品市场竞争和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资本市场开放与股利平稳性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股利平稳性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而且揭示了“沪深港通”资本市场开放政策所产生的积极治理效应,可为后续资本市场开放政策的深入推行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 资本市场开放 股利平稳性 公司治理
下载PDF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技术创新--来自中国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证据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凤荣 马骏 李亚飞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9-68,共10页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地,沪深港... 本文以2007~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利用双重差分法,探究了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政策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沪深港通交易制度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进一步地,沪深港通通过降低公司代理成本激励了企业技术创新,因而存在沪深港通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公司治理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初始生产率较高企业与市场化程度较高地区企业的激励作用更为显著。经济后果探索发现,沪深港通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本文的研究发现对继续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战略均具有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 深港通 企业技术创新 公司治理 初始生产率 市场化程度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股价波动性--来自沪深港通的经验证据
13
作者 李沁洋 袁梦思 《当代金融研究》 2023年第5期1-19,共19页
沪深港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0年沪市和2012-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Staggered DID),考察资本市场开放... 沪深港通作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近年来受到学术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基于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利用2008-2020年沪市和2012-2020年深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Staggered DID),考察资本市场开放对股价波动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沪深港通资本市场开放机制有助于降低股价波动性,且该作用在治理水平较低、代理成本较高以及没有QFII持股的公司中更为显著。作用机制分析表明,沪深港通制度通过引入境外投资者,吸引更多分析师关注,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外部监督水平,进而降低股价波动性。本文研究丰富了股价波动性的相关文献,为中国深化资本市场开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股价波动性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与企业杠杆操纵——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为背景 被引量:2
14
作者 喻彪 杨刚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6-106,共11页
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即“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相较于非标的... 利用“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提供的准自然实验情境,以2010—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杠杆操纵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杠杆操纵,即“沪深港通”交易制度实施后,相较于非标的企业,标的企业杠杆操纵程度显著降低。作用机制检验表明,资本市场开放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冲突等路径抑制企业杠杆操纵。进一步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抑制企业杠杆操纵的效应在外部融资依赖程度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低以及外部审计监督较弱的企业中更显著。研究结论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经济效应的相关研究,同时也为抑制企业杠杆操纵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杠杆操纵 融资约束 代理冲突
下载PDF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与企业绿色创新——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2
15
作者 徐悦 卢锐 《广东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5,共9页
资本市场在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沪深港通”启动的准自然实验场景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水平,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一致... 资本市场在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支持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沪深港通”启动的准自然实验场景的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显著提升了上市公司的绿色创新水平,且在缓解内生性问题以及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保持一致。进一步研究发现,“沪深港通”通过缓解试点公司融资约束、改善投资者结构和提升企业环保压力促进了企业绿色创新;“沪深港通”对绿色创新的驱动作用在区分“沪港通”与“深港通”、产权属性、污染程度以及环境规制强度后呈现异质性效果。研究提供了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优化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引导资金资源流向企业可持续发展领域的经验证据,也为当前构建多体系绿色金融工具推动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绿色创新 绿色投资理念 融资约束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背景下沪深港通制度与制造业企业创新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宇驰 张慧妍 李新月 《金融经济》 2023年第10期28-37,共10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制度,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将2010—202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沪深港通制度的落地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金融开放。沪港通和深港通是我国金融开放的重要制度,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将2010—2022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的制造业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沪深港通制度的落地实施对我国制造业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企业治理能力在沪深港通制度促进制造业企业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正向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在融资约束较大、规模较大以及高新技术制造业企业中,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能够发挥更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制造业创新 公司治理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基于“沪深港通”样本的多期双重差分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朱康 唐勇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7-96,共10页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企业短贷长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抑... 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企业短贷长投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基于“沪深港通”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10—2021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研究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开放抑制了企业短贷长投问题,缓解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程度。中介机制分析表明,“沪深港通”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提升分析师关注和提高市场流动性能够抑制企业短贷长投问题。进一步研究发现,当样本企业是非国有企业、董事长和总经理两职分离以及机构持股比例较高时,“沪深港通”抑制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效果更好。研究结论为理解企业短贷长投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实践意义;同时丰富了资本市场开放在微观领域的经济效果研究,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纵深发展提供了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开放 深港通 投融资期限错配 短贷长投
下载PDF
股票市场开放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基于“沪深港通”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杜建华 白雅楠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0-77,共8页
利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水平,且该效应在审计质量较... 利用2012—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沪深港通交易制度的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探讨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股票市场开放有助于抑制企业的分类转移盈余管理水平,且该效应在审计质量较低、政策实施前没有QFII持股的公司中更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增加分析师关注是股票市场开放抑制企业分类转移行为的重要影响路径;股票市场开放能够有效缓解分类转移行为对企业盈余持续性的负向影响,进而改善企业盈余持续性。研究结论拓宽了股票市场开放对企业微观层面的政策效应,为资本市场持续开放的必要性提供了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市场开放 分类转移盈余管理 深港通
下载PDF
“深港通”背景下基于滚窗VAR的波动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明坚 《理财(市场版)》 2023年第7期27-29,共3页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股票市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逐步凸显,国际股票市场与我国的相关性逐步提高。“深港通”制度使得内地与香港地区互联互通的程度达到了更深层次的通融。为了更准确地考察“深港通”的效果,为进一步开放的国际板设立... 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股票市场经济晴雨表的功能逐步凸显,国际股票市场与我国的相关性逐步提高。“深港通”制度使得内地与香港地区互联互通的程度达到了更深层次的通融。为了更准确地考察“深港通”的效果,为进一步开放的国际板设立提供经验依据,有必要深入研究“深港通”所带来的市场之间波动风险传导情况。对于波动溢出效应研究模型的选择,本文参考了张小婉(2021)的思想和方法,运用了滚窗VAR模型来定义测量方向,深入研究了深圳股票市场和香港地区股票市场两者波动溢出效应,选用了“深港通”开通前后5年的交易日波动溢出指数,以及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股票市场波动溢出和波动溢入传导方向,研究探讨“深港通”的实施是否强化了深圳证券交易市场和香港地区证券交易市场的溢出,进一步通过理论阐释方式,研究探讨“深港通”波动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交易市场 波动溢出效应 股票市场 深港通 VAR模型 内地与香 风险传导 互联互
下载PDF
“沪深港通”制度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探究
20
作者 王佳乐 《国际商务财会》 2023年第12期52-58,共7页
2014年实施“沪港通”制度、2016年实施“深港通”制度,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沪深港通”制度是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研究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 2014年实施“沪港通”制度、2016年实施“深港通”制度,这表明我国资本市场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在资本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沪深港通”制度是重要的制度创新之一,研究其实施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文章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首先进行倾向得分匹配,再使用双重差分模型,以研究“沪深港通”政策实施前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变动。研究发现:“沪深港通”制度的实施抑制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进一步分析研究发现:与股权集中度较低的公司相比,“沪深港通”制度对盈余管理的抑制在股权集中度较高的公司中更显著。“沪深港通”制度作为我国资本对外开放进程中的关键一步,研究结论将为我国未来进一步扩大资本市场开放、推出其他互联互通政策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沪深港通”制度 盈余管理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