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探测揭示壳幔结构及其资源能源效应--“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特邀主编寄语
1
作者 严加永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7-743,共7页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 地球深部结构变化、物质以及能量交换等地球动力学过程,是地球系统最主要的动力来源,诱发地表地貌变化、剥蚀、沉积作用和环境变迁,以及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控制化石能源和地热等自然资源的分布,是理解成山、成盆、成岩、成矿、成藏和致灾等过程成因机制的核心。为探索中国大陆深部结构和资源能源效应,在党中央“向地球深部进军”的号召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6年开始设立了深部地质调查工程。工程以抢占大陆基础地质研究国际制高点,引领深部地质研究前沿为宗旨,选择我国资源、能源重要基地,重大地质边界和关键构造单元,开展了地球物理为主的深部探测和综合研究。获取了华南陆块等重要地质单元岩石圈精细结构,研究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重大地质边界性质及空间展布,在松辽盆地、西北盆山结合带等地发现和提取了一批与深部成矿、成藏和清洁能源有关信息。为进一步推动地质调查向深部进军,促进从二维地表地质调查到三维空间地质调查的转变,《地球学报》组织了“中国大陆典型地区深部地质调查”专辑。本专辑集中报道了深部地质调查近三年取得的部分阶段性进展和成果,主要聚焦深部地质调查在揭示地球深部结构,及其对浅部构造和资源能源的控制,服务地球深部探测和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调查 深部结构 资源能源响应 地球物理探测
下载PDF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中多元数据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研究——以铜陵矿集区为例 被引量:11
2
作者 杨波 杜建国 +4 位作者 胡海风 万秋 兰学毅 赵鹏飞 安明 《华东地质》 2017年第3期218-227,共10页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以解析深部地质结构、寻找深部隐伏矿、半隐伏矿和难识别矿为主要目标。根据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提出一套基于数据库、3S、三维建模、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并适用于矿集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以较...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以解析深部地质结构、寻找深部隐伏矿、半隐伏矿和难识别矿为主要目标。根据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的特点,提出一套基于数据库、3S、三维建模、三维可视化等技术,并适用于矿集区的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方法。该技术方法以较全面的地质调查资料为基础,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利用多元数据平行剖面建模法,以研究区"含矿地质体"及其空间展布特征为目标,分级构建"矿集区—矿田—矿床"模型并耦合,实现矿集区2 000m以浅三维成矿系统结构"透明化"展示。多元数据三维地质模型可为验证成矿模式、提取示矿信息、构建找矿模型及三维找矿预测等提供信息支撑,该建模技术已在铜陵矿集区实践验证并取得良好效果,可为其他地区开展类似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 多元数据 成矿系统 铜陵矿集区
下载PDF
探讨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基本理论与技术方法
3
作者 董毓泉 《中国金属通报》 2022年第5期231-233,共3页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浅层地表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应的深部矿产地质调查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通过对深部矿产... 随着地球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浅层地表矿产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人类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深部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相应的深部矿产地质调查技术也随之发展起来。通过对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基本理论和相关技术方法进行阐述,以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新港镇大磕山矿区深部水泥配料用红土矿详查实施方案为例展开分析探讨,分析现阶段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开展深部矿产地质调查的有效建议,旨在为之后的深部矿产地质调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产地质调查 基本理论 技术方法
下载PDF
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深部结构与构造演化 被引量:30
4
作者 陈宣华 邵兆刚 +6 位作者 熊小松 高锐 刘雪军 王财富 李冰 王增振 张义平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5-1020,共26页
祁连造山带处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北缘,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发育以来的构造演化,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本文依据区域地质调查与构造地质填图,结合前人地球物理场资料,阐述了中国西北和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 祁连造山带处在特提斯构造域的北缘,经历了早古生代原特提斯洋发育以来的构造演化,是青藏高原东北缘高原隆升与扩展的关键构造带。本文依据区域地质调查与构造地质填图,结合前人地球物理场资料,阐述了中国西北和祁连造山带断裂构造体系特征。通过超宽频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数据采集处理,以及浅、中—深层电性剖面反演与构造解释,分析了祁连造山带全地壳深部结构特征与盆山耦合关系,揭示了原特提斯洋构造域北祁连洋板块向南和向北进行双向俯冲的化石俯冲带深部结构特征;俯冲消减的北祁连洋板块的宽度约在600 km以上。其中,北祁连洋向南在柴达木—祁连地块之下的俯冲作用角度较缓,俯冲带向南延伸的距离较远,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可以达到现今柴达木盆地的北缘;北祁连洋向北的俯冲作用产状较陡,其俯冲断离的板片具有向南陡倾的产状倒转特征,可能与中生代以来、特别是印度—亚洲大陆碰撞的远程效应引起的挤压构造变形有关。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的浅层反演与构造解释,验证了祁连山北缘断裂以北发育的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榆木山构成飞来峰构造,将早白垩世酒泉盆地的一个分支掩盖在外来的逆冲推覆体之下;飞来峰之下具有油气勘查前景。根据早白垩世晚期普遍发育的伸展作用,限定榆木山逆冲推覆构造发育的时间在早白垩世早期,从而提供了青藏高原北缘早白垩世早期高原隆升与扩展的证据。综合前人资料和本研究成果,建立了祁连造山带自新元古代以来的构造演化概念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连山 断裂构造体系 超宽频大地电磁测深 深部结构 逆冲推覆构造 构造演化 深部地质调查工程
下载PDF
钦杭何在?来自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的认识 被引量:20
5
作者 严加永 吕庆田 +8 位作者 罗凡 陈安国 叶高峰 张永谦 张昆 赵金花 张冲 刘振东 刘彦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90-703,共14页
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简称钦杭结合带)是中国东南部一条最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西段的位置和边界的划分方法,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大尺度卫星重磁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电性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对钦杭结合带的边... 扬子古板块与华夏古板块的结合带(简称钦杭结合带)是中国东南部一条最重要的构造岩浆成矿带,其西段的位置和边界的划分方法,尚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大尺度卫星重磁资料为主,结合区域电性和地震资料的综合处理和分析,对钦杭结合带的边界进行了识别和厘定。研究认为,钦杭结合带是江南造山带的南部边界,结合带南界为宁波-金华-上饶南-赣州北-郴州-北海东,北界为上海-湖州-鹰潭-临川-萍乡-衡阳-永州-桂林-梧州-钦州。在结合带两侧,无论是重力场还是磁力场都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反映了扬子和华夏板块不同的物质组成和基底特征。钦杭结合带内地球物理场也存在局部差异,揭示了结合带经过多期次岩浆活动,在不同地段形成了不同组合的金属矿床和别具特色的钦杭成矿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结合带 卫星重磁 多尺度边缘检测 大地电磁 宽频地震 深部地质调查 深部资源工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